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关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能活动的骨连结 B. 关节软骨和滑液使关节更加灵活</p><p>C. 关节囊外的韧带使关节更牢固 D. 由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A正确;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B正确;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C正确;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连云港地处沿海,海产品丰富,海带紫菜等更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我们常吃这些可以有效地防治( )</p><p>A. 地方性甲状腺肿 B. 侏儒症 C. 巨人症 D. 糖尿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p><p>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另外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也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5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蜜蜂日”。“感恩蜜蜂,与爱同行”是2018年中国蜂产品协会的主题,全球农产品总产量有35%需要蜜蜂传粉实现。关注蜜蜂,关爱 生命,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蜜蜂是具有社群行为的昆虫</p><p>B. 蜜蜂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p><p>C. 蜜蜂与家蚕的发育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p><p>D. 蜜蜂的各种行为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存活和繁殖的机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br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p><p>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少量雄蜂和一只蜂王。工蜂的主要职责是清理蜂巢、喂养幼虫、筑巢、采蜜等;雄蜂专职与蜂王交配;蜂王的主要任务是产卵繁殖后代。因此可以看出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A正确;蜜蜂和家蚕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C错误;蜜蜂的各种行为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存活和繁殖的机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中四粒种子的不同部分受到损伤,即使在适宜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33682114553_ST/SYS201808121007533682114553_ST.001.png" width="266"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图中①②③所示种子,只是子叶受到了部分损伤,条件适宜还能萌发;④所示种子,胚根、胚轴部位受到损害,胚以严重遭到破坏,既使条件适宜也不能萌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列不属于种子萌发必需条件的是( )</p><p>A. 适宜的温度 B. 充足的阳光 C. 一定的水分 D. 充足的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解:我们知道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由此可以看出充足的阳光并不在种子萌发条件之内.</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1000毫升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p><p>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个体最大的是白细胞,血小板形状不规则,容易破裂最不易看到。</p><p>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因为红细胞的个体较大,而且数量较多;看不见的是血小板,因为血小板的个体最小;有时也看不见白细胞,因为白细胞虽然个体最大,但数量较少。</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时,可以看到心脏内的瓣膜只向一个方向开放,其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p><p>A. 由心房一心室一静脉 B. 由心房一心室一动脉</p><p>C. 由心室一心房一静脉 D. 由心室一心房一动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入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行健康体检时,张大爷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和蛋白质,林大爷的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你认为他们可能病变的部位分别是( )</p><p>A. 肾小囊和肾小球 B. 肾小管和肾小体 C. 肾小球和肾小管 D. 肾小管和肾小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p><p>由于肾小球不能过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因此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红细胞和蛋白质,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使本来不能过滤的红细胞、蛋白质被过滤到原尿内,而肾小管对红细胞、蛋白质没有重吸收作用导致的。所以张大爷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和蛋白质,可能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p><p>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剩下物质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则原尿中的葡萄糖不会被完全重吸收,在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所以林大爷的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可能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产生卵细胞和形成受精卵的场所依次是( )</p><p>A. 输卵管、子宫 B. 卵巢、子宫 C. 卵巢、输卵管 D. 输卵管、卵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p><p>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因此,人体产生卵细胞和形成受精卵的场所依次分别是卵巢、输卵管,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控制气孔开闭的结构是( )</p><p>A. 表皮细胞 B. 叶肉细胞 C. 保卫细胞 D. 叶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解:气孔是由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当气孔闭合时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同样水蒸汽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当气孔张开时,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气中的氧气没有因人和动物的呼吸而减少,是由于( )</p><p>A. 光合作用的结果 B. 呼吸作用的结果</p><p>C. 大气中氧含量高的结果 D. 氧气大量消耗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p><p>大气中的氧气没有因人和动物的呼吸而减少,是由于光合作用的结果。</p><p>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数量会( )</p><p>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相对稳定 D. 稳定不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p><p>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苹果红薯”是一种像苹果一样又脆又甜的红薯.为保留其优良品质,农民把这种红薯的一段藤(茎)插在土壤中繁殖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p><p>A. 嫁接 B. 扦插 C. 压条 D. 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农民把地瓜的一段藤(茎)插在土壤中繁殖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扦插,扦插属于无性生殖,扦插所得植株不会变异,能保持遗传基因的稳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的是( )</p><p>A. 要保证睡眠,不过度用脑</p><p>B. 不躺着看书,不边走路边看书</p><p>C. 不吸烟、不饮酒,积极锻炼身体</p><p>D. 因不喜欢学校的营养配餐,每天中午都吃方便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p><p>要保证睡眠,不过度用脑,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生长发育,A不符合题意;不躺着看书,不边走路边看书,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生长发育,B不符合题意;不吸烟、不饮酒,积极锻炼身体,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生长发育,C不符合题意;方便面属于垃圾食品,应少吃,每天中午都吃方便面,不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生长发育,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 </p><p>①单眼皮和双眼皮 </p><p>②有耳垂和无耳垂 </p><p>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p><p>④卷发与黑发 </p><p>⑤双眼皮与色盲 </p><p>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p><p>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③④</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可知:相对性状必须同时具备“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选项中: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均符合相对性状的特征。而④卷发和黑发、⑤双眼皮和色盲、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金发和卷发是两种性状不是同一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叫 ( ) </p><p>A.染色体 B.蛋白质 C.DNA D.基因</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特征)的基本遗传单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一对夫妇第一胎是男孩,则他们第二胎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 )</p><p>A. 25% B. 50% C. 75% D. 10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21b75ae/SYS201901041725421220128348_DA/SYS201901041725421220128348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他们第二胎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是5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古生物的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p><p>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或生活遗迹</p><p>B.地壳岩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顺序</p><p>C.化石可反映出古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p><p>D.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A错误;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但不是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原因,B错误;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可反映出古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但是不能证明生物的进化,C错误;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细胞内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 )</p><p>A. 受精卵 B. 肌细胞 C. 卵细胞 D. 神经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基因在染色体上,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也成对,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p><p>生物体的细胞内有一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在生物体的传宗接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基因数目都比体细胞减少一半,不在成对而是成单数;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卵细胞是生殖细胞,染色体、基因成单;受精卵、肌细胞、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基因成对。因此不存在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的是卵细胞。</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p><p>A. 生物体的特征相同 B. 生物有遗传现象</p><p>C. 生物体的多样性 D. 生物的性状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子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p><p>A. AA和AA B. AA和Aa C. Aa和Aa D. aa和aa</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患儿,说明这对夫妇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751b4c2/SYS201901041728130610407031_DA/SYS201901041728130610407031_DA.001.png" width="430" height="2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即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又由于此夫妇正常,因此必有显性基因A,故此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A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控制豌豆种子颜色是黄色还是绿色的基本单位是</p><p>A. 染色体 B. 基因 C. 细胞核 D. 生殖细胞</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基因一个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因此控制豌豆种子颜色是黄色还是绿色的基本单位是基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教授的指导下测定出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那么,形成玉米受精卵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p><p>A.10条 B.20条 C.30条 D.40条</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因此形成的玉米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20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染色体中只有一条DNA分子 B. 每条染色体上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p><p>C. 染色体上只有一对基因 D. 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细胞核中均存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每对染色体中,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染色体要么来自父方,要么来自母方,绝对不可能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错误;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DNA分子很长,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每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错误;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数目和形态都一致,但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就会减少一半,当然不是任意一半,而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存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双胞胎(同卵生)的兄弟俩胖瘦相差很大,其原因是( )</p><p>A. 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 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p><p>C. 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D. 隐性基因发生了变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同卵双生双胞胎是指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在分裂分化的过程中,形成两个胚胎,这两个胚胎发育成的两兄弟。因为两兄弟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遗传物质是相同的,两人出现的差异不会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应该是有环境因素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p><p>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形成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不合题意。 </p><p>B、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形成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不合题意。 </p><p>C、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故符合题意。 </p><p>D、隐性基因发生了变化,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形成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不合题意。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性状决定于( )</p><p>A. 染色体 B. DNA C. 基因 D. 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p><p>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控制。</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则说明物体具有()</p><p>A. 遗传性 B. 变异性 C. 进化性 D. 适应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只雌猫一次产了3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属于变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变异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p><p>A. 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 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p><p>C. 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 D. 暑假后同学们在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变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暑假后同学们在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变黑,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技术是</p><p>A. 免疫工程 B. 变异工程 C. 转基因工程 D. 遗传工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基因工程是人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设计,对DNA分子进行体外加工操作,再引入受体生物,以改变后者的某些遗传性状,从而培育生物新类型或治疗遗传疾病的一种现代的、崭新的、分子水平的生物工程技术,因此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转基因工程是基因工程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某种原因,使森林中几乎所有的树木颜 色都变成了灰白色。长期的自然选择使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相对数量发生了变化,下列各项中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2/10/231ce039/SYS201904021003330576900536_ST/SYS201904021003330576900536_ST.001.png" width="516"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当环境颜色为灰白色时,体色为灰、白两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这是适者生存;体色为棕色的蛾类因体色与环境颜色存在巨大反差,则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淘汰,这是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多年以后,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棕色蛾类的数量相对少,灰色和白色的蛾类数量相对较多。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 )</p><p>A. 后代易得传染病 B. 后代都会得遗传病</p><p>C. 后代存活率很低 D. 后代得遗传病的机率增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p><p>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p><p>A. 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p><p>B. 玉米粒的黄白红</p><p>C. ABO血型</p><p>D. 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的皮肤的黑黄白,玉米粒的黄白红,ABO血型这些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而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是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p><p>A. 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 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p><p>C. 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 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p><p>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p><p>A. 狗的长毛和黑毛 B. 人的身高和体重</p><p>C.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 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p><p>A、狗的长毛与黑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不正确;</p><p>B、人体的身高与体重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不正确;</p><p>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C正确;</p><p>D、豌豆和蚕豆是两种生物,因此豌豆的高颈与蚕豆的矮茎不是相对性状,D不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同概念范围有大小。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9/08/4f891563/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ST/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ST.001.png" width="183"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9/08/4f891563/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ST/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ST.002.png" width="183"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9/08/4f891563/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ST/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ST.003.png" width="182"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9/08/4f891563/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ST/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ST.004.png" width="183"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一条 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 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染色体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上有数万个基因.</p><p>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染色体>DNA>基因。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9/08/4f891563/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DA/SYS201907190809027276582719_DA.001.png" width="146"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男孩,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 )</p><p>A. 来自父亲</p><p>B. 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p><p>C. 来自母亲</p><p>D. 有1/4可能来自母亲</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色盲致病基因用b表示,色觉正常基因用B表示,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色盲的孩子,则妻子的基因为XBXb,丈夫的基因为XBY,其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4b7aab1f/SYS201712310035481742530960_DA/SYS201712310035481742530960_DA.001.png" width="225"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男孩,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p><p>A. 性染色体 B. 常染色体上 C. X染色体上 D. Y染色体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男性性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只会传给儿子,而不会传给女儿;这是因为: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上。</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p><p>A. 变异现象 B. 繁殖现象 C. 遗传现象 D. 进化现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是说不同的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体现了变异的普遍性.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有些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而有些变异是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由环境因素导致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 )</p><p>A. 复杂、高等 B. 简单、低等 C. 复杂、低等 D. 简单、高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证明了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p><p>A. 爬行类 B. 两栖类 C. 鱼类 D. 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又进一步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存在的(填成对或成单)。</p></div></div>
<div><p>【答案】 蛋白质 DNA 成对</p><p>【解析】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性别主要是由________染色体决定的,男生体细胞中有一对_______染色体,女生体细胞中有一对_______染色体;生男孩或女孩是由父母中的__________方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 性 XY XX 父亲精子类型</p><p>【解析】人类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______________是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化石 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p><p>【解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是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形成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p></div></div>
<div><p>【答案】森林古猿</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连云港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交通,安全交通”的观点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成为新时代的文明新风尚。请根据图所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p><p>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46bac6a5/SYS201906070825109096500900_ST/SYS201906070825109096500900_ST.001.png" width="408"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______和玻璃体的折射,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______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 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p><p>(3)通过人行横道看到绿灯亮时,由大脑皮层相关的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下行的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______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完成相关运动。</p></div></div>
<div><p>【答案】②晶状体 ④视网膜 6耳蜗 传出神经元 </p><p>【解析】</p><p>如图眼球结构模式图:①是角膜,②是晶状体,③是玻璃体,④是视网膜,⑤是视神经;耳朵结构模式图:1是鼓室,2是听小骨,3是半规管,4是鼓膜,6是耳蜗;大脑皮层结构模式图:Ⅰ是听觉中枢,Ⅲ是视觉中枢;反射弧模式图:A是脊髓的白质,B是脊髓的灰质,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p><p>(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②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④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r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br />(3)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出神经元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产生运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46bac6a5/SYS201906070825111078548004_ST/SYS201906070825111078548004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鸡卵放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中发现鸡卵表面有气泡冒出,这说明鸡卵卵壳表面有______。</p><p>(2)将鸡卵的前端打破,再撕破外卵壳膜,可以看到______,然后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将鸡蛋内的物质倒人培养皿里进行观察。</p><p>(3)观察到培养皿里有一团黄色球状的胶状物质,它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黄色胶状物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______,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p><p>(4)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养鸡场中人工孵化的有些鸡卵不能孵化出小鸡,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p><p>A.鸡卵发育不完全      B.鸡卵中缺少营养物质</p><p>C.鸡卵没有受精       D.鸡卵没有胚盘</p></div></div>
<div><p>【答案】气孔 ③气室 ⑤胚盘 C </p><p>【解析】</p><p>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膜、气室、卵壳、胚盘、卵黄膜、卵黄系带、卵黄、卵白,其中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是透明的凝胶状物体,可以为受精卵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减少震荡,其保护受精卵和缓冲的作用,所以为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提供营养的结构有卵黄和卵白。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46bac6a5/SYS201906070825111078548004_DA/SYS201906070825111078548004_DA.001.png" width="206"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鸟卵的结构主要为:1卵壳、2卵壳膜、3气室、4卵白、5胚盘、6卵黄、7卵黄系带、8卵黄膜。</p><p>(1)将鸡卵放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鸡卵的外壳上有许多气泡出现,这说明鸡卵卵壳表面有气孔。</p><p>(2)(3)将鸡蛋的钝端向上,小心地将鸡蛋的钝端打破,再撕破外卵壳膜,可以看到③气室。然后用剪刀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里进行观察。培养皿里的许多透明的胶状物质是卵白,它和卵黄中贮存养料及水分。在黄色球状的胶状物质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⑤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p><p>(4)人工孵化的有些鸡卵不能孵化出小鸡,是因为此蛋不是种蛋,种蛋是指公鸡和母鸡进行交配过,精子与卵细胞在母鸡体内结合成的受精卵,所以种蛋能孵出小鸡。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实验装置在阳光下照射2小时,请分析回答:</p><p>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9/08/4f891563/SYS201907190809034462244140_ST/SYS201907190809034462244140_ST.001.png" width="407"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失的是______装置。</p><p>(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______装置。</p><p>(3)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大气湿度。</p></div></div>
<div><p>【答案】(1)A</p><p>(2)C</p><p>(3)叶 提高</p><p>【解析】</p><p>试题(1)B装置中,花盆土壤中的水分在阳光下可以通过蒸发进入塑料袋内,因此不能说明塑料袋内的水珠是蒸腾作用形成的还是土壤蒸发的,A装置由于在植物的茎处扎紧,花盆土壤蒸发的水分不能进入塑料袋内,因此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只能是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形成的,故可以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A装置。</p><p>(2)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而C、D两个装置中,C的叶多,D没有叶,因此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C。</p><p>(3)由以上现象可以得出: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可以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大气的湿度。</p><p>故答案为:(1)A(2)C(3)叶(4)提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了双子叶植物桃树从种子开始,到结出累累硕果的奇妙生命周期。请据图回答:</p><p>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9/08/4f891563/SYS201907190809036134545396_ST/SYS201907190809036134545396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萌发:种子内的[①]将发育为植株。而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则储存于______。</p><p>(2)生长: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主要是由______吸收的。幼苗的生长离不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p><p>(3)开花:花开后,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在⑤的上的过程称为______。</p><p>(4)结果:植株经过开花等一系列过程之后,花结构⑤中的______将发育为果实。</p></div></div>
<div><p>【答案】d 子叶 成熟区 传粉 g 子房 </p><p>【解析】</p><p>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要经过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慢慢长成新植株,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会开花,经过传粉、受精结出果实。图中①是胚、②种皮、③气孔、④根毛、⑤雌蕊,a胚轴、b胚芽、c胚根、d子叶、e是柱头、f是花柱、g是子房。</p><p>(1)桃树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所以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d子叶提供。</p><p>(2)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水分主要是由根尖的成熟区吸收的,因为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水的面积。 </p><p>(3)花开后,花粉从雄蕊的花药中散放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的过程,称为传粉。 </p><p>(4)植株经过传粉、受精等过程后,雌蕊的g子房继续膨大,发育成果实。</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