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14:02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p><p>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农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主要意思是清明、春天,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素温度。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p><p>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生物能适应环境</p><p>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p><p>A. 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 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p><p>C. 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 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草原中的全部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都不属于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br />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其它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都不属于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br />农田中的全部庄稼,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其它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都不属于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br />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p><p>A. 双向流动,逐级递截    B.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p><p>C. 循环流动,逐级追增    D.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人是生产者</p><p>B.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p><p>C.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p><p>D.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第一环节,食物链第二环节的消费者以生产者植物为食,是植食性动物;位于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是肉食性动物。</p><p>A、该食物链中野草是生产者,人是消费者,A错误;</p><p>B、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B正确;</p><p>C、人的能量最终来生产者野草,C错误;</p><p>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中没有非生物成分,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象.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353410634903_ST/SYS201904270921353410634903_ST.001.png" width="56"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353410634903_ST/SYS201904270921353410634903_ST.002.png" width="56"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353410634903_ST/SYS201904270921353410634903_ST.003.png" width="56"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353410634903_ST/SYS201904270921353410634903_ST.004.png" width="56"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单个细胞的体积越大,视野越暗;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内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单个细胞的体积越小,视野越亮。选项D中细胞数目最大,说明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p><p>B.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p><p>C.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p><p>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光圈能够调节光线的亮度,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故错误;</p><p>B、反光镜能够调节光线的亮度,不能调节物像的大小,故错误;</p><p>C、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故正确;</p><p>D、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故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在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也可能在玻片上,判断其位置的最简单操作是</p><p>A. 转动目镜    B. 更换目镜    C. 转换物镜    D. 重新制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判断污点的位置,最简单的操作就是转动目镜,如果这个污点随着目镜转动而移动,则在目镜上,反之则在玻片上。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吃水果时感觉到有的甜,有的酸,这些酸甜物质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的(    )</p><p>A. 细胞壁    B. 液泡    C. 线粒体    D. 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图: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p><p>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A错误;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因此吃水果时感到有的甜、有的酸,这些酸甜物质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里,B正确;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C错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p><p>B.传份和受精是种子形成的前提</p><p>C.一粒花粉萌发会产生两个精子</p><p>D.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花柄是花与茎相连的短柄,它起到支持和输导的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在花绽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对花蕊起保护作用。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胚珠,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p><p>花粉从花药里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分异花传粉和自花传粉两种,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 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花粉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形成花粉管,伸长的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沿柱头到达子房,从珠孔到达胚珠花粉管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分别于极核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和受精卵,叫双受精。</p><p>A、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一朵花的最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故A正确;</p><p>B、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B正确;</p><p>C、从珠孔到达胚珠花粉管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分别于极核和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和受精卵,故C正确;</p><p>D、受精之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p><p>A.小麦的胚乳和大豆的子叶都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p><p>B.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伸长区和成熟区</p><p>C.切断植物的嫩茎,从茎的横切面上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导管运输的物质</p><p>D.木本植物茎的长高、长粗都与形成层有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种子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其中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构成,菜豆种子的子叶有两片,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玉米的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正确;</p><p>B、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正确;</p><p>C、掐断的植物的嫩茎,因为导管输送的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的,所以从断面流出的汁液最有可能是导管的运输物,正确;</p><p>D、木本植物茎的长高是由于茎顶端的生长点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错误;</p><p>所以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    )</p><p>A. 细胞壁逐渐加厚    B. 细胞膜越来越薄</p><p>C. 细胞核由一个变成了多个    D. 许多小液泡合并成一个大液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p><p>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除了细胞体积明显扩大,在内部结构上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液泡。细胞内原来小而分散的液泡逐渐长大和合并,最后成为一个中央大液泡。因此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内最明显的变化是许多小液泡合并成一个大液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甜美多汁的桃肉、西瓜子、葵花籽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p><p>A. 子房、子房壁、胚珠    B. 子房、胚珠、子房壁</p><p>C. 子房壁、胚珠、子房    D. 胚珠、子房、子房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桃肉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西瓜子是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葵花籽是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4b20aabf/SYS201904161040158153970303_ST/SYS201904161040158153970303_ST.001.png" width="105"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p><p>B. 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p><p>C. 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p><p>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a是根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具有根毛,A正确;</p><p>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产生蒸腾拉力,B正确;</p><p>C、c表示水分的散失,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C正确;</p><p>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植物的根吸收水分→茎叶内的导管→大气→降雨回到地面,再次被根吸收。</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理过程中,在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细胞分裂    D. 细胞分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藏能量没释放氧气的过程,玉米种子萌发阶段还没有叶片,故没有进行光合作用,选项A符合题意;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物质,因此玉米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选项B不合题意;玉米种子中的胚发育成新的个体,在萌发时细胞进行不断地分裂,细胞数目不断地增加,同时细胞分裂的同时细胞进行分化,逐渐形成不同的组织,由组织形成器官,最后形成植物体,故选项C、D不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104213287141_ST/SYS201905190914104213287141_ST.001.png" width="520"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成分);此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p>(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字母);a、b、d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p><p>(3)图丙中,A图表示__________关系。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体现B图又可体现C图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    物质和能量    b    体温是否恒定    共生(或互利共生)    蛇和鹰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br />(3)图丙中,a表示共生关系,b表示捕食关系,c竞争关系。</p><p>(1)图甲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r />(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乙中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c、d、a、b,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c→d→a→b。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营养级最高的是b,所以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b。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植物→鼠→蛇→鹰。所以a、b、d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分类的依据是体温是否恒定。</p><p>(3)图丙中,甲A中两种群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图B中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图C中两种群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属于竞争关系。因此图丙中,A图表示共生关系;图甲中,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即图丙中的B,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即图丙中的C。因此图甲中的蛇和鹰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甲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示意图,图乙表示一个豌豆果实,图丙表示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106445964369_ST/SYS201905190914106445964369_ST.001.png" width="332"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受精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完成。</p><p>(2)图乙中的a由图甲中的______(填数字)发育而成,b由图甲中的________(填数字)发育而成。若图乙表示的豌豆果实由图甲表示的子房发育而来,则说明图甲的表示的子房内至少有______个胚珠。</p><p>(3)图丙中①②③表示豌豆的种子,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两个编号的种子进行对照,如果把②和③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从实验的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每组只有一粒种,会因为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的错误。</p></div></div>
<div><p>【答案】运送精子     胚珠内    2     3    6    ①②    空气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偶然性(或偶然)    </p><p>【解析】</p><p>图甲中1是花粉管、2是子房、3是胚珠;图乙中a是果实、b是种子。</p><p>(1)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2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图甲中①花粉管的作用是运送精子,受精作用在胚珠内完成。</p><p>(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d43ec/SYS201905190914106445964369_DA/SYS201905190914106445964369_DA.001.png" width="271"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所以图乙中的a果实由图甲中的2子房发育而成,b种子由图甲中的3胚珠发育而成。若图乙表示的豌豆果实由图甲表示的子房发育而来,则说明图甲的表示的子房内至少有6个胚珠。</p><p>(3)分析实验装置可知,该同学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①号种子与②种子、③号种子与②种子,变量分别是水分、空气。从②和③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br />(4)每组要有相同数量的多粒相同种子,只有一粒种子,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九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