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在水中穿梭,蛙在泥滩上“雀跃”。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p><p>A.飞行、游泳、爬行 B.飞行、跳跃、游泳 C.奔跑、游泳、爬行 D.飞行、游泳、跳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显著特征。</p><p>上述文字叙述中,包含三种生物:白鹭、鱼、蛙。其中白鹭属于鸟类,运动方式为飞行;鱼属于鱼类,运动方式为游泳;蛙属于两栖动物,运动方式为跳跃。</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表现出与下列哪项相适应( )</p><p>A.皮肤颜色 B.生活环境 C.生殖 D.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飞行、游泳、爬行、奔跑,这些都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p><p>A、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动物的皮肤的颜色,不和运动方式相适应,A错误。</p><p>B、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如:鱼类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鸟类生活在空中,运动方式是飞行,B正确。</p><p>C、动物的生殖与生活环境相适应但与运动方式无关,C错误。</p><p>D、发育与动物的运动方式无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p><p>A.骨、关节、骨骼肌 B.骨膜、骨密质、骨髓腔</p><p>C.骨、骨连结、骨骼肌 D.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据此解答。</p><p>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医生在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的是 ( )</p><p>A. 骨松质 B. 骨密质 C. 骨膜 D. 皮肤</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和骨髓,骨膜内层形成层具有造骨细胞的功能,对骨的生长(长长,长粗)和增生(断裂愈合)有重要作用,因此,医生在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为了断骨尽快愈合,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的结构是对骨的生长(长长,长粗)和增生(断裂愈合)有重要作用的骨膜,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一根猪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骺端内骨髓腔的骨髓均为红色,这是什么猪的骨( )</p><p>A.老母猪 B.成年猪 C.大公猪 D.幼年猪</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此猪的骨髓腔内的骨髓都为红色,这只猪是幼年猪。</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儿童少年应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骨柔韧而有弹性、不易骨折,但易变形,原因是骨成分的含量( )</p><p>A.骨中无机物超过2/3,骨硬脆 B.骨中有机物超过1/3,骨弹性大</p><p>C.骨中有机物超过2/3,骨弹性大 D.骨中无机物不到1/3,骨硬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青少年的骨成分中有机物的含量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骨弹性大,其柔韧性比较强,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应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A、青少年的骨容易变形与骨的有机物的含量有关,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p><p>B、骨中有机物超过1/3,骨弹性大容易变形,应该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为正确项。</p><p>C、青少年的骨有机物超过1/3而不是2/3,为错误项。</p><p>D、青少年的骨容易变形与骨的有机物的含量有关,不符合题意,为错误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小强同学夹菜往嘴里送的过程中,胳膊上肌肉的变化情况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3/06/f29cdb52/SYS202006030607180758951588_ST/SYS202006030607180758951588_ST.001.png" width="97"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p><p>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p><p>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因此,小强同学夹菜往嘴里送的过程中,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骨骼的是( )</p><p>A.胸骨 B.脊柱 C.锁骨 D.股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人体骨骼的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p><p>A、胸骨是胸腔前面的一根剑形骨头,两侧与肋骨相连,胸骨没有骨连接,故不符合题意。</p><p>B、脊柱是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脊柱分为颈、胸、腰、骶、尾五部分,它们之间有骨连接,脊柱是由骨和骨连接组成的,故符合题意。</p><p>C、锁骨是胸腔上部的一块骨头,没有骨连接,故不符合题意。</p><p>D、股骨是人体内最长的骨,其长度与身高有直接关系,它没有骨连接,故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一块骨骼肌是一种器官 B.一块骨骼肌附着在相邻的不同的骨上</p><p>C.一个关节是一个组织 D.骨骼肌的特性是遇到刺激能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骨骼肌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据此答题。</p><p>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因此,从结构层次上看,一块骨、一块骨骼肌、一个关节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p><p>A.惊弓之鸟 B.亲鸟给雏鸟喂食</p><p>C.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D.蜘蛛结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A、惊弓之鸟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性行为,A符合题意。</p><p>B亲鸟给雏鸟喂食、C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D蜘蛛结网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猩猩具有很多学习行为,这使它更有利于( )</p><p>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行为按照获取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即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由分析可知,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能力越强。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海豚表演节目 B.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 D.大猩猩设法取高处香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海豚表演节目、鹦鹉学舌、大猩猩设法取高处香蕉是通过学习、模仿、训练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枯叶蝶的形态和体色似枯黄的树叶,不易被敌害发现,这种伪装本领属于( )</p><p>A.防御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B.防御行为和先天性行为</p><p>C.取食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D.取食行为和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从获得过程上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p><p>2、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p><p>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4、枯叶蝶的形态和体色酷似枯黄的树叶,伪装的本领十分高超,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p><p>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枯叶蝶的形态和体色酷似枯黄的树叶,伪装的本领十分高超,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同时枯叶蝶的伪装的本领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性(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孔雀开屏”“蜻蜓点水”属于动物的( )</p><p>A. 繁殖行为 B. 攻击行为 C. 防御行为 D. 取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水中产卵,属于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蜂群中蜂王、工蜂、雄蜂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蜜蜂这种行为属于( )</p><p>A.防御行为 B.领域行为 C.社群行为 D.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了蜜蜂群体的各种行为,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据此答题。</p><p>A、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不符合题意。</p><p>B、领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不符合题意。</p><p>C、社群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蜂群内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种蜂,这是蜜蜂群体的分工合作,是社会行为,符合题意。</p><p>D、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鸟类的迁徙,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 )</p><p>①蚂蚁觅食 ②蜘蛛结网 ③工蜂采蜜 ④老马识途 ⑤鹦鹉学舌 ⑥猴子算数</p><p>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①蚂蚁觅食、②蜘蛛结网、③工蜂采蜜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p><p>④老马识途、⑤鹦鹉学舌、⑥猴子算数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属于( )</p><p>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从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和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过程进行分析解答。</p><p>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不对动物施加任何影响,或将影响降到最低,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就是观察法;对动物施加影响,再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就是实验法。劳伦兹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小雁出壳后首先见到的是劳伦兹,便把劳伦兹当做学习的对象;当劳伦斯走开时,野雁竞排队跟在他的后面;因此,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就属于实验法。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植食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动物体内。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动物是食物链结构的成分 B.动物能直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p><p>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D.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A、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的链状结构。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而消费者主要是指各种动物。因此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A正确。</p><p>B、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B错误。</p><p>C、动物在生物圈中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如蜜蜂采蜜的同时帮助植物传播了花粉,C正确。</p><p>D、动物的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块农田中,田鼠吃农作物,蛇吃田鼠,鹰吃蛇,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一条( )</p><p>A.食物网 B.食物链 C.种群 D.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网由多条食物链交织而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不能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田鼠吃农作物,蛇吃田鼠,鹰吃蛇,体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因此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食物链:农作物→田鼠→蛇→鹰。食物网有多条食物链交织而成;农作物是生产者,田鼠、蛇、鹰是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在一块农田中,田鼠吃农作物,蛇吃田鼠,鹰吃蛇,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食物链。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c7e95b0/SYS201905200911192288106011_ST/SYS201905200911192288106011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各种生物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 水稻虫害严重</p><p>C. 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 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如果人们大量的捕杀蛙,短期内,会使水稻的害虫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大量繁殖,同时蛇的数量也随着蛙的减少而减少,从而造成水稻虫害严重。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p><p>A. 蝉→螳螂→黄雀 B. 柳树→蝉→螳螂→黄雀</p><p>C. 黄雀→螳螂→蝉 D. 柳树←蝉←螳螂←黄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A、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p><p>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p><p>C、黄雀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p><p>D、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p><p>C.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D.生物与环境是没有关系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p><p>A、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A正确。</p><p>BC、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BC正确。</p><p>D、生物与环境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同时环境影响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我国的珍稀特有哺乳类动物的是( )</p><p>A.扬子鳄 B.中华鲟 C.大熊猫 D.丹顶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有大熊猫、白暨豚、金丝猴、藏羚羊、亚洲象等,据此解答。</p><p>A、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不符合题意。</p><p>B、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不符合题意。</p><p>C、大熊猫是中国特有动物,属熊科,哺乳类,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符合题意。</p><p>D、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象征,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叫仙鹤,属于鸟类,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3/06/f29cdb52/SYS202006030607197733672867_ST/SYS202006030607197733672867_ST.001.png" width="242"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图和乙图都表示动物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p><p>B.甲图和乙图中的行为都可以遗传给后代</p><p>C.甲图和乙图中的行为都与遗传因素有关</p><p>D.甲图和乙图中的行为并不会受环境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p>A、甲图表示小鸟喂金鱼,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乙图表示大山雀偷喝牛奶,表示动物的学习行为,A错误。</p><p>B、甲图先天性行为可以遗传给后代,乙图中的行为不可以遗传给后代,B错误。</p><p>C、甲图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乙图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C正确。</p><p>D、甲图先天性行为不受环境的影响,乙图学习行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研究涡虫的行为,下图A-D是实验的步骤和现象,请据图判断正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06185fe/SYS201712310026383721647542_ST/SYS201712310026383721647542_ST.001.png" width="26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_____)</p><p>(2)“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学习行为。(_____)</p><p>(3)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错 对 对</p><p>【解析】(1)步骤A中涡虫在强光下伸展身体,步骤B中涡虫在电击下收缩身体,这是涡虫的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br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步骤D是涡虫的学习行为.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多次给涡虫以“光照-电击”连续刺激,涡虫对“光照”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后天学习行为使其能够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br />(3)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通过学习、多次尝试后,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空中三大类。</p></div></div>
<div><p>【答案】水中 陆地 </p><p>【解析】</p><p>能为动物提供充足的水分、食物、隐蔽和繁衍场所等基本环境条件,离开那样的地方,就必然威胁到动物的生存,这种环境才可以被叫做“栖息地”,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分为水中、陆地、空中三大类。</p><p>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多种多样,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分为水中、陆地、空中三大类,按照动物的栖息环境把动物分为水生动物、陆生动物和在空中飞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如:鱼类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鸟类生活在空中,运动方式是飞行;马生活在陆地运动方式行走奔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是以_____为杠杆、_____为支点、______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需要_____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肌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_____作用分解_____释放出来。</p></div></div>
<div><p>【答案】骨 关节 骨骼肌 神经 呼吸 有机物 </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应逐步分析运动的产生过程,进而知道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p><p>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产生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人体的运动中,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作用是:骨是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作用;骨骼肌是动力作用,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量来源于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黑猩猩的这种行为,从行为的发生来看属于___行为。如果幼小的黑猩猩从小就与成年的黑猩猩隔离,就无法获得这些行为,可见___因素对学习行为的获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后天学习 环境 </p><p>【解析】</p><p>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黑猩猩的这种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为学习行为;由于学习行为的形成与环境有关,所以如果幼小的黑猩猩从小就与成年的黑猩猩隔离,就无法获得这些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一样,包括_____多样性、_____多样性和______多样性。而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遗传 物种 生态系统 就地保护 易地保护 就地保护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方面来切入。</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长骨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3/06/f29cdb52/SYS202006030607203128462850_ST/SYS202006030607203128462850_ST.001.png" width="142"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请写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②]_____[③]_____[⑤]_____[⑦]_____。</p><p>(2)骨组织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依靠_____中的血管提供。</p><p>(3)如果本图是猪的长骨,那么从煮熟的猪的长骨断端吸出来的柔软物质是_____。</p><p>(4)幼年时,骨能够长长和长粗。_____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而骨长长则与骺端____的细胞有关。</p></div></div>
<div><p>【答案】骨膜 骨髓 骨松质 骨质 骨膜 骨髓 骨膜 软骨层 </p><p>【解析】</p><p>骨的基本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骨膜中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流动着血液,对骨组织其营养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由图可知:①血管,②骨膜,③骨髓,④骨髓腔,⑤骨松质,⑥骨密质,⑦骨质。</p><p>(1)由分析可知:②骨膜,③骨髓,⑤骨松质,⑦骨质。骨是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组成的。</p><p>(2)骨膜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的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因此骨组织的营养物质供应主要依靠骨膜中的血管。</p><p>(3)动物长骨的两端、短骨(如手的腕骨)、扁骨(如胸骨)和不规则骨(如椎骨,骨盆)的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所以从煮熟的猪长骨两端的开口处吮吸出来的物质是骨髓。</p><p>(4)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的模式图,如图是关于骨、关节、肌肉之间的关系模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1/08/631d7730/SYS201909010810416875999933_ST/SYS201909010810416875999933_ST.001.png" width="289"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中,关节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p><p>(2)这样的关节既灵活又牢固。其中,使关节具有灵活性的是_____和中的_____,它们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的是_____和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有_____等,它们使两骨紧密地联系起来,经常体育锻炼时它还能增厚,使关节更加牢固。</p><p>(3)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从中脱落的现象。(填序号)</p><p>(4)如图中,正确的是_____(A或B)。</p></div></div>
<div><p>【答案】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面 关节软骨 滑液 关节囊 韧带 3 5 B </p><p>【解析】</p><p>图中1关节囊,2关节腔;3关节头,4关节软骨;5关节窝,6关节面。</p><p>(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1关节囊、2关节腔、6关节面。</p><p>(2)关节的结构特点与关节的;牢固性和灵活性相适应。4关节软骨和2内的滑夜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更灵活,关节囊和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p><p>(3)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指3关节头从5关节窝中脱落的现象。</p><p>(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B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3/06/f29cdb52/SYS202006030607204610588439_ST/SYS202006030607204610588439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表示___动作,图B表示____动作。</p><p>(2)图A中,①处于____状态;此时②___则处于___状态。</p><p>(3)这两个动作都是在____的调节下完成的。</p><p>(4)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组肌群之间相互______完成。</p></div></div>
<div><p>【答案】屈肘 伸肘 收缩 肱三头肌 舒张 神经 协调 </p><p>【解析】</p><p>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任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①表示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p><p>(1)由图可知: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图A表示屈肘动作,图B表示伸肘动作。</p><p>(2)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p><p>(3)(4)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3/06/f29cdb52/SYS202006030607205791861287_ST/SYS202006030607205791861287_ST.001.png" width="207"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生物之间以_____关系串联成食物链,共有___条食物链。</p><p>(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是____,蛇与鹰之间是___的关系。</p><p>(3)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p><p>(4)如果大量捕杀狐,那么鹰的数量在短期内会____。</p></div></div>
<div><p>【答案】捕食与被捕食 5 草 捕食与竞争 草→鼠→蛇→鹰。 增加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1)(3)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吃与被吃)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图中共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p><p>(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草,它生产的主要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这个食物网中,鹰吃蛇,二者是捕食关系,鹰和蛇又同食鼠,二者又是竞争关系。</p><p>(4)由于鹰和狐都以兔为食,所以当狐的数量减少时,鹰由于食物增加而数量会增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