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花费巨资建造的封闭实验基地是( )</p><p>A. 生物圈Ⅱ号      B. 绿色长城    C. 生物圈Ⅰ号   D. 罗斯福生态工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花费巨资建造的封闭实验基地“生物圈Ⅱ号”,以失败而告终,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地球是唯一的家园,要保护地球,爱护地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p><p>A.温室效应     B.竹子大面积开花     C.火山爆发     D.恐龙灭绝</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森林植被的破坏与减少,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量减少,也导致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因此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火山爆发,恐龙灭绝,是自然现象;竹子大面积开花是竹子的生长繁殖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必须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野生资源</p><p>B. 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和发利用生物资源</p><p>C. 生物圈有一定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起更好的保护作用</p><p>D. 生物圈Ⅱ号的实验说明人类有能力建造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新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为了更好地保护生物圈,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A错误;</p><p>生物圈是我们生活的唯一家园,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p><p>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类有些不合理的活动就会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C错误;</p><p>生物圈Ⅱ号的实验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野岭,主要原因是(   )</p><p>A.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植被无法抵御 B. 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p><p>C. 常年旱灾,赤地千里 D. 地壳活动频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过樵、过牧,都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强烈反应,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这是导致黄土高原成为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p><p>A. 移风易俗 B.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p><p>C. 减少城乡垃圾 D. 减少个个人的经济支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方面.</p><p>解:“贺卡”、“一次性筷子”的制作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会造成森林遭到严重砍伐.森林遭到破坏后,涵养水源的功能消失,会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劣,会导致洪涝、干旱或沙尘暴的发生.</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为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该生态系统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特点是( )</p><p>A. 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B. 改善环境 C. 保护生态系统 D. 经济创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可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辽宁农民利用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所以该生态系统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特点是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目前生物圈面临崩溃的危险,其主要原因是( )</p><p>A. 人类的破坏 B.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C. 传染病的流行 D. 森林大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一旦人类的生存需求超过了生物圈的承载能力,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如海洋酸化、臭氧稀薄、淡水贫乏、生物灭绝、土地缺少、温室效应、化学污染等,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生物圈是迄今为止,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要大力的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想办法增加植被,使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和谐发展。人类的破坏是目前生物圈面临崩溃的危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在的黄土高坡遍地黄沙,可原本的黄土高坡并不是这样,那里原来是树木繁茂、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下面不是黄土高坡形成的原因是( )</p><p>A. 对森林的不合理利用 B. 乱砍滥伐 C. 对树木伐优留劣 D. 地震火灾</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对森林的不合理利用、乱砍滥伐、对树木伐优留劣,使原有的植被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逐渐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坡。地震火灾不是造成黄土高坡现状的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形成吃朝河“水华”的生物中,很大一类是</p><p>A、单细胞藻类 B、多细胞藻类 C、菌类 D、鱼虾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水体受到污染后,会导致单细胞藻类植物大量繁殖,造成水体缺氧,鱼虾会大量死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来看,生物圈2号的失败说明的科学道理是( )</p><p>A. 生物圈2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2号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p><p>C. 生物圈2号需要足够的水量 D. 人类目前为止还无法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永久生存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科学家将它称为生物圈Ⅰ号。生物圈Ⅱ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Ⅰ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生物圈Ⅱ号(BiosphereⅡ)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生物圈Ⅱ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人类目前为止还无法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永久生存的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p><p>C.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 人类可以建造比生物圈更好的家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Ⅱ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Ⅰ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你认为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p><p>A.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B. 超前消费,尽量购买包装精美的高档商品</p><p>C. 废物回收利用 D. 使用环保购物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绿色”涵义是环保、健康、安全与节省。所以A、C、D三个选项均符合“践行绿色生活”这一主题。B选项中,包装精美的高档商品的包装盒耗材多,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该选项不符合“环境日”的主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城市垃圾较好的处理方法是( )</p><p>A. 填海法 B. 焚烧法 C. 掩埋法 D. 堆放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而不是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决不可使用填海法、焚烧法、堆放法污染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利的是 ( )</p><p>A、植树造林 B、歼灭森林中的狼虎</p><p>C、开垦荒地 D、使用化学杀虫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的需求,歼灭森林中的狼虎、开垦荒地、使用化学杀虫剂,不符合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 )</p><p>A. 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 B. 工厂排出的废水</p><p>C. 机动车排出的尾气 D. 人们生活用煤、柴排放的烟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机动车排出的尾气、人们生活用煤、柴排放的烟雾都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工厂排出的废水会造成水的污染,不会造成空气污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是( )</p><p>A. 臭氧层的破坏 B. 噪声污染</p><p>C.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 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等大气降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工厂大量使用煤、石油作为能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措施,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 )</p><p>A. 开发生态旅游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发展畜牧业 D. 增加木材产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在西部大开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的措施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植物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下列哪种行为是我们不应该做的( )</p><p>A. 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p><p>B. 积极宣传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p>C. 规劝他人的毁林踏草行为</p><p>D. 讲究个人卫生,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 参加植树种草活动,能保护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应该做的,A不符合题意;宣传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也起到了保护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是我们应该做的,B不符合题意;毁林踏草行为是破坏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规劝他们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植物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C不符合题意;讲究个人卫生,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虽然讲究了个人的卫生,但破坏了大量的树木,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植物资源”是我们不应该做的,D符合题意。</p><p>考点:保护生物圈的意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情况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p><p>A.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p><p>B.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p><p>C.日本福岛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里</p><p>D.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不会引起水污染,A正确;</p><p>B、农业上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污染,B错误;</p><p>C、日本福岛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里会引起水污染,C错误;</p><p>D、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会引起水污染,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p><p>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因人为和自然的因素,青海湖的面积最多时消失了318平方千米,湖周围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生态状况一度告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实施了多项对青海湖和湖周围环境的治理措施.如:杜绝流入湖泊的河流的污染,封湖育鱼,清除阻挡鱼类洄游的大坝,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现在的青海湖,湖域辽阔,湖水清澈,各种鱼类在湖中自由畅游,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湖周围植被得到恢复,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这里已成为一个生命的天堂. </p><p>(1)青海湖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哪些人工因素有关?(答案要出自提供的材料,写出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 </p><p>(2)你认为青海湖周围鸟类数量的增多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要出自提供的材料,写出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 </p><p>(3)写出一条这里存在的完整的食物链.(必须有水生生物) _________ </p><p>(4)如果你是一名游客,当你来青海湖旅游时,为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你应该怎样做?(答出两条即可) 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封湖育鱼、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 杜绝流入湖泊的河流的污染,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 浮游植物→小鱼→大鱼 ①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保护环境,不制造垃圾等</p><p>【解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各种生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护环境。</p><p>(1)青海湖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的人工因素有:封湖育鱼、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br />(2)青海湖周围鸟类数量增多的因素有:杜绝流入湖泊的河流的污染,恢复湖周围的植被等。<br />(3)这里存在的完整的食物链:浮游植物→小鱼→大鱼。<br />(4)为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①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保护环境,不制造垃圾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漠曾经森林茂密、草原成片.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草原急速退化为沙漠.有人将科尔沁沙漠形象地称为“人造沙漠”.</p><p>近年来,我国北方都会连续出现大范围、高强度的沙尘暴天气,其出现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和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关研究和统计表明,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见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年代(20世纪)</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0﹣60年代</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0﹣80年代</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0年代</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每年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千米)</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60</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10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460</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每年平均沙尘暴次数(次)</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3</p></td></tr></table><p> </p><p>(1)为什么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_________</p><p>(2)为什么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___________ </p><p>(3)今年来,北京也频遭沙尘暴袭击.沙尘暴成为国内和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如何防治沙尘暴?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 由于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 沙尘暴严重影响北京市人民的生活,应大力植树造林</p><p>【解析】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都可能引起草原沙漠化。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p><p>(1)科尔沁从森林茂密、草原成片演变为沙地,主要是人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因此人们将科尔沁沙漠称为“人造沙漠”。<br />(2)因为土地沙漠化才有了沙尘暴,所以沙尘暴频发与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br />(3)类的大面积毁林、垦草、过度放牧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森林和草原,使环境恶化,草原沙漠化。所以防治沙尘暴,就应大力植树造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利用甲烷菌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2/10/40dc6826/SYS201810121008234879183236_ST/SYS201810121008234879183236_ST.001.png" width="272"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________关系. </p><p>(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 </p><p>(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 </p><p>(4)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________. </p><p>(5)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捕食(2)(3)(4)(5) 腐生的细菌 太阳光 鱼 桑叶→蚕(蚕沙)→鱼</p><p>【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竞争、相互合作。</p><p>(1)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蚕以桑叶为食,所以桑与蚕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r />(2)腐生微生物可以把动物的尸体、死去的植物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质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还有氮气,重新回归自然参与物质的循环,如果没有腐生微生物,物质就不能循环。所以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br />(3)太阳能首先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级被各种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腐生生物利用,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到生物圈中,所以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br />(4)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的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的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所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鱼。</p><p>(5)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桑叶→蚕(蚕沙)→鱼。</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开篇“致同学们”有这样一段文字:“对人类来说,生物学的确太重要了!现代农业离不开它,医药卫生离不开它,环境保护离不开它,生物技术产业离不开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与生物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结合两年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现代农业离不开它”:①果树的繁殖一般采用嫁接的方法;②农作物移栽时选择阴天且根部带土;③大田或大棚栽培过程中要适时松土、浇水、施肥;④收获果实和种子后需干燥和低温保存等。请从①②③④中选择两项说明其生物学理由。</p><p>(2)“环境保护离不开它”:对于环境保护,我们能做些什么?请写出两点具体措施。</p><p>(3)“生物技术产业离不开它”:多莉羊、酱油、飞行服等都运用到了生物技术,写出其中运用到的两种生物技术。</p><p>(4)“医药卫生离不开它”:2015年5月29日,广东惠州出现了国内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据悉,MERS传染性很强,致死率高达40%。而该名确诊韩国人在韩国就为疑似患者,但却脱离限制经香港到达惠州,引发两地全力查找与其共机或共车的大量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诊断,也使两地民众对其与韩国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谴责不断。假设5月30日你才从电视知道,你不幸正是官方正在查找的与其共乘同一大巴的其中一员,面对可能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后果,你将做出何种选择?写出几条具体的行动措施。从传染病预防措施角度来分析,你行为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p></div></div>
<div><p>【答案】 (1)①“果树的繁殖一般采用嫁接的方法”,是因为无性繁殖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② “移栽时选择阴天且根部带土”,是因为要降低蒸腾作用和保护根毛才能让移栽后的农作物容易存活。③ “松土”是因为根需要进行呼吸作用;“适时浇水、施肥”,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较多水和无机盐;④“收获果实和种子后需干燥和低温保存”,是因为干燥和低温可以降低果实和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保存时间,减少有机物消耗。 (2)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纸张、不乱丢垃圾、多植树、不乱丢废电池等。 (3)克隆技术、发酵技术、仿生技术等 (4)召回家人呆在家里,不再和其他人接触;打电话报警说明情况或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打电话;通知这几天密切接触过的其他人做相同的事;积极配合疾控中心的工作。</p><p>【解析】</p><p>试题分析: (1)植物的根需要呼吸,在栽花或种庄稼时,需要经常松土,能使土壤颗粒之间的可见变大,使空气进入,利于根的呼吸作用。④“收获果实和种子后需干燥和低温保存”,是因为干燥和低温可以降低果实和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保存时间,减少有机物消耗。 </p><p> (2)由于各种原因,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作为个人我们除了响应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之外,我们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自我做起,从周围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多植树,注意保护环境等。</p><p>(3)制馒头、面包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p><p>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大致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17b5f331/SYS201904111028561504764162_DA/SYS201904111028561504764162_DA.001.png" width="277"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将A羊卵细胞的细胞核吸出后,植入B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经培养后,再移植到C羊的子宫内,让它继续发育,直至分娩.发育成熟后小羊多莉出生.这属于克隆技术。</p><p>(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据材料应采取的措施:召回家人呆在家里,不再和其他人接触;打电话报警说明情况或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打电话;从而达到控制传染源的目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某兴趣小组就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进行了探究.</p><p>【制订计划并实施】</p><p>a.在甲、乙两个条件完全相同的花盆内各播10粒绿豆种子,置于相同的条件下,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开始做实验;</p><p>b.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p><p>c.向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定期喷洒“模拟酸雨”,同时向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喷洒与“模拟酸雨”等量的清水</p><p>【实验结果】</p><p>几天后,甲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全部死亡,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生长正常.</p><p>请回答下列问题: </p><p>(1)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p><p>(2)你认为该兴趣小组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 </p><p>(3)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p><p>(4)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 乙花盆里的绿豆幼苗喷洒与“模拟酸雨”等量的清水 模拟酸雨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p><p>【解析】试题分析:</p><p>(1)、该兴趣小组设置的实验是研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或者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p><p>(2)、这个实验中对照组是乙组,实验组是甲组。</p><p>(3)、实验变量是酸雨;</p><p>(4)、从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酸雨会影响植物的生长。</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