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08:20

学易试卷君之每周一测:七年级人教版生物试卷 (上学期期末复习)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做法是(   )</p><p>A. 使用平面反光镜,调大光圈。    B. 使用凹面反光镜,调大光圈。</p><p>C. 使用平面反光镜,调小光圈。    D. 使用凹面反光镜,调小光圈</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据需要使用光圈、反光镜以调节视野的亮度。大光圈,光线强,视野亮,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小光圈,光线弱。视野暗,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 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弱,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凹面镜,反射的光线较强,光线过弱需要强光时使用。在光线较暗的条件下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凹面反光镜,调大光圈。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在观察标本的时候,开始时图像如图一所示,调整后如图二所示,请问,小明进行了哪些操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b6000d6/SYS201712310147477463435394_ST/SYS201712310147477463435394_ST.001.png" width="369"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先将标本向左上方移动再把低倍镜切换到高倍镜</p><p>B. 先将标本向右下方移动再把低倍镜切换到高倍镜</p><p>C. 先将低倍镜切换到高倍镜再把标本向右下方移动</p><p>D. 先将低倍镜切换到高倍镜再把标本向左上方移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不是体积变大是物象长和宽的增大),细胞数目越少。图一中物象不在视野中央,若先放大,它就不能在视野中出现,因此应该先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故可以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上方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p><p>B. 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p><p>C.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p><p>D. 用碘液进行染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A正确;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B错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避免产生气泡,C正确;染色时,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侧吸引,用稀碘液进行染色,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并贮存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p><p>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是一种健康食物,海带中的碘源自于吸收海水中富含的碘元素,这一现象主要与海带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有关,请问是哪个结构</p><p>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海带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碘这种营养物质,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导致海带细胞内外碘的浓度相差较大,使海带能够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细胞分裂的最后一步是在原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  )</p><p>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细胞膜和细胞壁</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因此植物细胞分裂的最后一步是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各种植物细胞能够保持一定的形态,主要靠的是</p><p>A. 细胞核的保护</p><p>B. 细胞膜的保护</p><p>C. 细胞壁的支持</p><p>D. 细胞质的支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其支持作用能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并承受着内部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裂</p><p>B.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p><p>C.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p><p>D.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原细胞减少一半</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前,染色体会进行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是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故选D。</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易试卷君之每周一测:七级人教版生物试卷 (上学期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