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08:03

苏教版初中生物阶段综合检测题(二)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p><p>A.卵巢    B.胎盘    C.子宫    D.输卵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D、胎盘、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健康,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新生命诞生于图中哪个结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04/10/3acbabaf/SYS201903041003548183944186_ST/SYS201903041003548183944186_ST.001.png" width="202"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p><p>B.②</p><p>C.③</p><p>D.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p><p>A、①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A错误;</p><p>B、②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B错误;</p><p>C、③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C正确;</p><p>D、④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身体发育发生了明显变化,其特征不包括</p><p>A.大脑开始发育,并出现区分男女性别的特征</p><p>B.性器官迅速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多</p><p>C.身高突增,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p><p>D.心理上出现从疏远异性到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至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生殖器官的开始迅速发育直到成熟标志着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而D是青春期心理上的变化,不是身体的变化,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强没吃早饭,接近中午时感到头晕,你建议他补充什么食品最快获得能量( )</p><p>A. 巧克力    B. 牛奶    C. 花生    D. 鸡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主要从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如果不吃饭,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出现低血糖,导致头晕眼花、大汗淋漓等饥饿现象,此时应该让其食用含糖类丰富的面包等食物,使其尽快恢复能量供应。鸡蛋、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花生中脂肪的含量丰富,而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较慢。因此为使他最快获得能量应该补充的食物是米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合格的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p><p>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利用这个特性,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放在由淀粉制 成的胶囊里直接吞服,这样就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法医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肺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   )</p><p>A. 肺泡内充满了痰液    B. 肺泡被血块堵塞</p><p>C. 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    D. 婴儿肺的质量大</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产前死的婴儿体内不可能有痰液,故A错误;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是因为肺内未充气体,与肺泡被血块阻塞无关,故B错误项;产前死的婴儿肺内未充气体为实体所以会下沉,而一旦吸气后会膨胀放入水中会上浮,故C正确;产前死的婴儿的肺下沉与里面充气有关,并非因为肺的质量大,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p><p>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p><p>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p><p>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p><p>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气体能够交换是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气体从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浓度相等为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人体吸人后经呼吸道进入肺,甚至进入血液,引发疾病。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p><p>A. 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p><p>B. 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p><p>C. 咽喉炎、咳嗽、哮喘等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与PM2.5无关</p><p>D. 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A.公布PM2.5指数能引导公众关注空气质量,引起人们的注意提及人们及时预防,正确,符合题意;</p><p>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错误,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人体吸入后经呼吸道进入肺,引发咽喉炎、咳嗽、哮喘等疾病,错误,D.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里的PM2.5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氧气进入血液后,再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又经过了一层细胞膜,因此肺泡内的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中的需要经过2层细胞,错误,故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贫血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主要原因是</p><p>A. 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p><p>B. 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p><p>C. 血液中动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p><p>D. 血液中静脉血过少,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红细胞是通过其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的。贫血患者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其运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而出现了头昏、乏力等症状。所以贫血患者出现的头昏、乏力等症状,是由于贫血患者的血液输氧的能力差,影响体内正常生理活动造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右图为人的胃部血液循环示意图,若A、B、C为对应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则下列血液流速关系式、表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6/10/ac189ec8/SYS201810061007479693460516_ST/SYS201810061007479693460516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gt;B=C    B. A=C&gt;B</p><p>C. B&gt;A&gt;C    D. A&gt;C&gt;B</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据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出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动脉是血流速度最快的,静脉的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是最慢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经肾的血管中所流血液为静脉血的是    (    )</p><p>A. 肾动脉    B. 肾静脉    C. 入球小动脉    D. 出球小动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脉血含氧丰富,因而颜色鲜红;而静脉血含氧量少,颜色变得暗红。在人体的血管中,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经过肺里的气体交换后,含氧量增加,颜色变得鲜红,成为动脉血流入肺静脉;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后,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流入体静脉。</p><p>肾动脉参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因为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仍然是动脉血,在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出球小动脉流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红细胞运输的氧并没有减少,故血液仍然是动脉血。因此,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均是动脉血。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所以肾静脉内是静脉血。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0/10/3f781da6/SYS201902101006433164562772_ST/SYS201902101006433164562772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尿素在甲处形成的</p><p>B. 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p><p>C. 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滤过并形成尿液</p><p>D. 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在丁处会被重吸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甲为肾动脉,尿素是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产生的,并不是在甲处形成的,故A错误;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乙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除了肾脏之外,还有呼吸系统和皮肤等,也可以排出废物的作用,故B错误;乙为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与肾小管的重吸收等过程,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排出体外,故C正确;丁为膀胱,肾脏形成尿液后,肾盂把所有形成的尿液集中起来,由输尿管把尿液输送到膀胱,暂时储存,最后排除体外,而尿液中的水会被排出体外,不会被吸收,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尿液生成。下列关于尿液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p><p>B. 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壁薄,利于重吸收</p><p>C. 正常人尿中应含有少量的葡萄糖</p><p>D. 排尿是为了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体.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A正确;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壁薄,利于滤过,B错误;正常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但有葡萄糠,正常尿液中不含葡萄糖,C错误;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耳的结构,下列关于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56fb552e/SYS201712310128330156189914_ST/SYS201712310128330156189914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造成损伤</p><p>B. 晕车与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p><p>C. 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p><p>D. 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中:1、外耳道, 2、鼓膜, 3、半规管, 4、前庭, 5、听神经, 6、耳蜗。</p><p>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A正确;</p><p>前庭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和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半规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应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当人体的半规管和前庭过度敏感,就会出现晕车。B正确;</p><p>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听觉。形成听觉的部位应是听觉中枢,而不是6耳蜗,故C错误;</p><p>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的鼓室,会引发中耳炎,使听力下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中风”患者四肢没有损伤,但表现一侧肢体不能活动,受损结构是(  )</p><p>A.骨头     B.血管   C.大脑     D.脊髓</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的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中风”的病人损伤了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因而出现身体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与人体激素分泌无关的是</p><p>A.夜盲症       B.甲亢        C.糖尿病      D.巨人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夜盲症是由于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甲亢是因为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因为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p><p>A. 回收处理废旧电池</p><p>B. 使用无磷洗衣粉</p><p>C. 冰箱、空调使用含氟利昂的制冷剂</p><p>D.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含氯氟烃的制冷剂会污染环境,破坏臭氧层。而回收处理废电池、使用无磷洗衣粉、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都是保护环境的做法。</p><p>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A不符合题意;使用无磷洗衣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不符合题意;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C符合题意;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就不会污染水资源,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07596b4f/SYS201905210914417479438228_ST/SYS201905210914417479438228_ST.001.png" width="274"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A处填入恰当的词:________。</p><p>(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____。A的形成发生在____内。胎儿在母体的____中发育。</p><p>(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可以选择多项)。</p><p>A.与父母交流沟通</p><p>B.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C.向生物老师请教</p><p>D.集中精力学习,不去理它</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睾丸    输卵管    子宫    A、C    </p><p>【解析】</p><p>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p><p>(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图中A是受精卵。</p><p>(2)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男性的睾丸,睾丸还能分泌雄性激素。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A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在经过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泡,并且埋入子宫内膜。胚胎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慢慢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交换营养与废物。<br />(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青春期少年也要协作互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同学友谊,要主动与老师和家长交流,求得指导和帮助;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会造成心理压抑,不利于身体健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经期卫生,健康生活,因此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A、C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淀粉在人体内消化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95196ed8/SYS201712302247432610481877_ST/SYS201712302247432610481877_ST.001.jpeg" width="126"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物质a是指__________。</p><p>(2)能将麦芽糖转变成物质a的场所是__________,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和胰液。</p><p>(3)物质a从消化管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1)葡萄糖;</p><p>(2)小肠;肠液;</p><p>(3)吸收</p><p>【解析】</p><p>试题分析:(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物质a指的是葡萄糖;</p><p>(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场所,当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能将麦芽糖转变成物质a的场所是小肠,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液;</p><p>(3)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a葡萄糖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叫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和心脏的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07596b4f/SYS201905210914419381714048_ST/SYS201905210914419381714048_ST.001.png" width="173"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外界的气体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____状态。发生在F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实现的。</p><p>(2)图中G、H、I、J四条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是____(填写字母)。</p><p>(3)图中所示心房处于________状态。正常状态下,若血液从D血管流入心脏,则血液应从[    ]____中流出。</p><p>(4)某人患咽炎,对其手背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要到达病灶需流经心脏次。</p><p>(5)假如F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血管I与血管J相比,J中血液内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有。</p></div></div>
<div><p>【答案】收缩     气体扩散    G、J    舒张    A主动脉    2    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    </p><p>【解析】</p><p>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依次经过主动脉、体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体静脉、上下腔静脉至右心房终止;肺循环是从右心室开始依次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至左心房终止。</p><p>(2)图示为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G是肺动脉,H是肺静脉,I是动脉,J是静脉。</p><p>(1)外界的气体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当血液流经F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br />(2)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过程中,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07596b4f/SYS201905210914419381714048_DA/SYS201905210914419381714048_DA.001.png" width="526" height="3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分析图示可知: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图中G肺动脉、H肺静脉、I动脉、J静脉四条血管内,流静脉血的是G、J。<br />(3)由所学知识可知: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房舒张,心室收缩,全身血液回心房,心室射血入动脉;然后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全身血液回心房,同时心室射血入动脉。当全心舒张时,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图中所示心房处于舒张状态,心室收缩。正常状态下,若血液从D肺静脉血管流入心脏,则血液应从主动脉中流出。<br />(4)某人患咽炎,对其手背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病灶经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病灶,所以,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病灶共经过心脏2次。</p><p>(5)小肠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同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增加。所以假如F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血管I动脉与血管J静脉相比,J静脉中血液内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有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甲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乙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处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07596b4f/SYS201905210914422053745427_ST/SYS201905210914422053745427_ST.001.png" width="285"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②③④⑤表示血管,A是      .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      ]      内血液中含氧量较少,该血管的结构特点是      .</p><p>(2)如果乙图中⑦代表组织细胞,由⑦扩散到⑥的气体主要是      ,血管N内流      血.</p><p>(3)如果⑦代表肺泡,则乙图中的M与甲图中的[      ]      (血管)直接相连.</p></div></div>
<div><p>【答案】(1)左心室;①②上下腔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p><p>(2)二氧化碳;静脉;(3)④肺动脉</p><p>【解析】</p><p>试题图示中,甲图中的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左心室、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①、②、③、④、⑤表示与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其中①是下腔静脉,②是上腔静脉,③是主动脉,④是肺动脉,⑤是肺静脉;乙图为毛细血管流经人体内某处的结构示意图,根据血流方向,M是动脉血管,N是静脉血管,⑥毛细血管,⑦组织细胞或肺泡;识图分析作答.</p><p>解:(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图示中,甲图中A是左心室、B是右心室、C是右心房、D是左心房.与心房相连的血管有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其中其中①是下腔静脉、②是上腔静脉收集的血液是流经组织细胞处的血液,血液里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了,含氧量较少;因此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内流的血液含氧气少是上下腔静脉,静脉的特点是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p><p>(2)乙图中⑦代表的是组织细胞,在这里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N处的血液为静脉血.</p><p>(3)若乙图中⑦代表的是肺泡,则⑥代表的是肺部毛细血管,M是肺动脉的分支血管,与甲图中的[④]是肺动脉(血管)直接相连,N是与肺静脉相连的静脉血管.</p><p>故答案为:(1)左心室;①②上下腔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p><p>(2)二氧化碳;静脉;(3)④肺动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的有关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07596b4f/SYS201905210914423494296914_ST/SYS201905210914423494296914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曲线甲、乙所示物质分别是葡萄糖和尿素中的哪一项?____________________。</p><p>(2)________内的液体叫____。</p><p>(3)图中[    ]________具有重吸收功能。</p></div></div>
<div><p>【答案】甲为尿素,乙为葡萄糖     肾小囊    原尿    C肾小管    </p><p>【解析】</p><p>图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D是集合管。</p><p>(1)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全部葡萄糖,导致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故乙是葡萄糖;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素浓度升高。图中甲浓度升高,乙浓度减少,因此,甲为尿素,乙为葡萄糖。</p><p>(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图中B肾小囊内的液体叫原尿。<br />(3)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所以图中C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功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下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7/10/9f8f76c7/SYS201808171008162336302443_ST/SYS201808171008162336302443_ST.001.png" width="405"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 ]________的折射,成像在了[ ]________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p><p>(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 ]________的振动,刺激了[ ]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p><p>(3)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________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  4晶状体  7视网膜  11鼓膜  9耳蜗  感觉神经末梢  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p><p>【解析】试题分析:⑴、视觉的形成是光线通过【4】晶状体的折射,在【7】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刺激视神经,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⑵、听觉的形成是声波引起【11】鼓膜的震动,刺激【9】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p><p>⑶、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最终形成感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初中生物阶段综合检测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