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中考仿真模拟试卷(二)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p><p>A. 恐龙化石和生石花 B. 蛇和冬眠的蛇</p><p>C. 珊瑚和珊瑚虫 D. 病毒和电脑病毒</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恐龙化石、珊瑚、电脑病毒没有生命,不属于生物,生石花,蛇和冬眠的蛇,珊瑚虫和病毒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fe2d8fce/SYS201904061321003226828186_ST/SYS201904061321003226828186_ST.001.png" width="220"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的甲是分解者</p><p>B.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p><p>C.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p>D.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丙和甲都指向乙,说明乙是分解者,丙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丙为生产者;甲能捕食丙,遗体遗物被乙分解,同时甲也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所以甲是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所以A、C、D选项错误,丙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p><p>B. 冬天树木落叶是对环境的不适应</p><p>C. 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影响环境</p><p>D.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生活环境大体上是相适应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因此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故A正确;冬季植物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故B错误;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故C正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紫菜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p><p>B.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称白果</p><p>C. 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p><p>D. 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紫菜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和叶的分化,依靠它的根状物固着在浅海岩石上,A错误;银杏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B错误;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生殖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C错误;种子属于器官,而孢子仅仅是一个细胞,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观察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fe2d8fce/SYS201904061321008251119578_ST/SYS201904061321008251119578_ST.001.png" width="249"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二玉米种子的剖面是刀片沿图一所示的c线剖开的</p><p>B. 在图二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部分是2</p><p>C. 图三菜豆种子的结构9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p><p>D. 剥离下来的菜豆种子的种皮是无色透明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图二玉米种子的纵剖面,应该是纵切,因此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一所示的b线剖开的,故A不符合题意;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1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图二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染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1胚乳,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故B不符合题意;图三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9子叶里,当种子萌发时,9子叶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故C不符合题意;剥离下来的菜豆种子的种皮是透明(或无色)的,其功能是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13/17/c4bc98b7/SYS201807131713320625779718_ST/SYS201807131713320625779718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p><p>B. 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p><p>C. 当光照强度大于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p><p>D. 当光照强度大于n2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大;从图示可以看出,在ac段,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说明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A符合题意;b点表示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B不符合题意;植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直进行呼吸作用,在光线较弱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少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出现图示中ab段的情况,C不符合题意;当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植物体为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关闭了部分气孔,使进入叶片内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并不是不进行光合作用了;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气孔处于张开和闭合状态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fe2d8fce/SYS201904061321009812568092_ST/SYS201904061321009812568092_ST.001.png" width="208"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叶上表皮中②比下表皮少</p><p>B. ②是水和空气进出叶片的通道</p><p>C. A图表示①所围成的结构处于张开状态</p><p>D. B图表示的气孔状态不影响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气孔是由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图中①是保卫细胞,②是气孔,一般叶上表皮中的气孔少于下表皮中的气孔,故A不符合题意;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②是水和空气进出叶片的通道,故B不符合题意;图A明显看出两个保卫细胞膨胀而张开,表示气孔张开,故C不符合题意 ;图B表示气孔两个保卫细胞收缩而使气孔闭合,影响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故D符合题意。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p><p>B.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p><p>C. 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D. 合理密植和中耕松土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故A正确;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光合作用只有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因此呼吸作用全天都能进行,故B错误;光合作用把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把光能储存有机物中,因此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并把有机物的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C正确;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光照后的叶子用酒精进行隔水加热目的是脱掉叶片中的叶绿素</p><p>B. 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临时切片时,需要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p><p>C. 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时,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p><p>D. 在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杯中插入温度计,温度计读数上升,证明种子呼吸释放了热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摘下的叶片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便于观察,故A正确;使用低倍镜观察叶片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要用碘液染色,不是用稀碘液染色后物像才清晰,让物像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故B错误;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使用低倍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可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故C正确;装有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瓶内的温度会升高,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与病因不对应的是( )</p><p>A. 缺铁性贫血﹣体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p><p>B. 佝偻病﹣儿童体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p><p>C. 地方性甲状腺肿﹣体内缺乏含碘的无机盐</p><p>D. 脚气病、神经炎﹣体内缺乏维生素A</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当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一种原料,因此含铁的无机盐缺乏会得贫血;A正确;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和维生素D形成的,B正确;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饮食中缺碘,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形成的,C正确;脚气病、神经炎都与缺乏维生素B1有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p><p>A. 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p><p>B. 声波→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p><p>C. 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p><p>D. 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A正确.</p><p>B、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B错误.</p><p>C、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由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再流经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即: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腔→肾小管→尿液,D错误</p><p>D.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故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一定量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血液分层现象,中间一层薄薄的白色物质是</p><p>A. 血浆 B. 白细胞 C. 红细胞和血小板 D. 白细胞和血小板</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如左图: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16f2cd7/SYS201712310036345875556102_DA/SYS201712310036345875556102_DA.001.png" width="321"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某同学做的胸廓变化与呼吸关系的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22/18/4dd9daeb/SYS201807221847490507141351_ST/SYS201807221847490507141351_ST.001.png" width="274"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p><p>B. 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p><p>C. 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p><p>D. 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图乙气球变小,表示呼气,A错误;<br />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图乙气球变小,表示呼气,B错误;<br />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图丙气球变大,表示吸气,C错误;<br />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图丙气球变大,表示吸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20ba1e3/SYS201712302343123597892718_ST/SYS201712302343123597892718_ST.001.png" width="157"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血液、肾小球 B. 原尿、肾小囊</p><p>C. 原尿、肾小管 D. 尿液、肾小管</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B内的液体是原尿。因此A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B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从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p><p>B. 成人能有意识地排尿,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p><p>C. 侏儒症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p><p>D.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都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A错误;人有意识的排尿,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C错误。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语言中枢,所以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小的神经元很神奇,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人体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系统,比电脑复杂得多。下列有关图示神经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6fa45a3/SYS201712302341379529816927_ST/SYS201712302341379529816927_ST.001.jpeg" width="80"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①是胞体,③是树突</p><p>C. 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地收缩 D. 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图中,①是树突,③是轴突,B错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C错误;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下列说法,下列哪一项是错的( )</p><p>A. 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p><p>B. 腔肠动物一般是无脊椎动物</p><p>C.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p><p>D. 水螅的身体由内、中、外三个胚层构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珊瑚虫、海葵、海蜇具有腔肠动物的特征,故A不符合题意;腔肠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故C不符合题意;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个胚层构成,中胶层组成,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微生物结构简单,但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e9959286/SYS201712310108574255131587_ST/SYS201712310108574255131587_ST.001.png" width="254"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B. ②通过形成芽袍繁殖后代</p><p>C. 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③ D. 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A正确;②是细菌能进行分裂生殖,B错误;③是酵</p><p>母菌。制作酸奶和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其的品质,C错误;①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是( )</p><p>A. 水螅—左右辐射对称、有刺细胞</p><p>B. 涡虫—辐射对称的身体,靠可伸缩的管状的咽捕食</p><p>C. 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运动器官</p><p>D. 乌龟—属两栖动物,靠肺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故A不符合题意;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故B不符合题意;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专门的运动器官,故C符合题意; </p><p>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肺呼吸,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沙蚕和蝗虫的共同特征是 ( )</p><p>A. 身体分节</p><p>B. 体表具有外骨骼</p><p>C. 具有刚毛</p><p>D. 体内有脊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沙蚕属于环节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共同特征是身体分节。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病毒特征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p><p>①没有细胞结构 ②分裂生殖 ③具有鞭毛 ④都营寄生生活</p><p>A. ①② B. ②③</p><p>C. ①③ D. ①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病毒都①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而不是②分裂生殖;病毒不③具有鞭毛,病毒不能独立生活④都营寄生生活。因此对病毒特征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没有细胞结构、④都营寄生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若几次测得的实验结果均超过标准值很多,原因可能是材料燃烧不充分</p><p>B.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在接种前要对配制的培养基高温灭菌,然后直接接种</p><p>C.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测得大花生和小花生平均长轴长度有明显差异,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p><p>D. “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时,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再放入清水中观察,其先后顺序不能颠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若几次测得的实验结果均超过标准值很多,可能与计算错误,读数错误,称量方法错误等均有关,而材料燃烧不充分一般会使测量值偏小,故A错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再进行接种,故B错误;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由环境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测得大花生和小花生平均长轴长度有明显差异,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不同,故C正确;实验时烟草浸出液中烟草的有害成分会留在水蚤体内,影响水蚤的心率,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必须先在清水中计数心率,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浪中计数水蚤的心率,前后顺序不能颠倒,故D错误。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们可通过DNA鉴定确定犯罪人身份。下列有关D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储存遗传信息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p><p>B. 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基本相同</p><p>C. 每个DNA分子只有一个能控制性状的基因</p><p>D. 不同人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结构有一定差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基本相同,不同人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结构有一定差异。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无性生殖( )</p><p>A. 用马铃薯块茎来繁殖 B. 利用植物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新植株</p><p>C. 用茎尖来繁殖植物体 D. 将种子种下去,长出植物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扦插、组织培养等,都属于无性生殖。马铃薯用块茎来繁殖、利用植物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新植株、用茎尖来繁殖植物体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因此属于无性生殖。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将种子种下去,长出植物体属于有性生殖。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蜻蜓的发育过程要经过的时期依次是( )</p><p>A. 受精卵→幼虫→成虫 B. 受精卵→蛹→幼虫→成虫</p><p>C. 受精卵→蛹→幼虫 D.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蜻蜓的发育过程要经过的时期依次是受精卵→幼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成熟红细胞、上皮细胞、精子、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依次是</p><p>A. 0、23、46、46</p><p>B. 23、46、23、23</p><p>C. 46、46、23、46</p><p>D. 0、46、23、46</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就无染色体,为0。上皮细胞:属于普通的体细胞,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精子: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减少一半,即比体细胞少一半,是23条。受精卵: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即23对。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基因组成为Aa的鸭梨枝条,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杜梨上,结出果实的果皮细胞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 )</p><p>A. 25% B. 50% C. 75% D. 100%</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鸭梨的枝是接穗,因此成活后所结果实的果味应该和接穗的一样,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甲烷、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p><p>B.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p><p>C. 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p><p>D.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道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由生命的起源可知: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p><p>解:A、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A错误.</p><p>B、“郑氏始孔子鸟”的化石显示:是现今发现的最早具有角质喙、牙齿退化的原始鸟类,此化石鸟具有发育完整的现代模样的翅膀,大小如同雏鸽,满身披有羽毛,这些特征像鸟类;郑氏始孔子鸟可能生活在树上,有爪子和长长的尾羽,可帮助它爬树和在树枝上栖息.它也可能在湖泊上空飞翔,去跟踪和猎食水中的鱼类,这些特征又像爬行类,所以,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特征说明,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证明了鸟类和爬行类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B正确.</p><p>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哺乳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C错误;</p><p>D、科学家们发现,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 )</p><p>A.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 B. 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变原始生命</p><p>C. 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有机大分子物质 D. 有机大分子物质能够转变为原始生命</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米勒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证实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fe2d8fce/SYS201904061321035906145155_ST/SYS201904061321035906145155_ST.001.png" width="91"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fe2d8fce/SYS201904061321035906145155_ST/SYS201904061321035906145155_ST.002.png" width="93"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fe2d8fce/SYS201904061321035906145155_ST/SYS201904061321035906145155_ST.003.png" width="94"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fe2d8fce/SYS201904061321035906145155_ST/SYS201904061321035906145155_ST.004.png" width="99"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属于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通过分析,选项D属于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预防的是( )</p><p>A. 近视眼、色盲 B. 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C. 冠心病、癌症 D. 糖尿病、先天性聋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近视眼是不注意用眼卫生引起,而色盲是遗传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故A错误;血管疾病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而白化病是遗传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故B错误;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冠心病;癌症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合理的饮食可以预防和降低癌症的发生,故C正确;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先天性聋哑是遗传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班里一名同学得了流感,医生建议他进行隔离治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p><p>A. 该同学在流感后期具有更强的传染性</p><p>B. 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和严重性的特点</p><p>C. 对该同学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保护易感者</p><p>D. 给健康人注射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这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期在发病初期,该同学在腮腺炎后期具有更强的传染性错误,故A错误;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和流行性,故B错误;对该同学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是为了控制传染源,故C错误;给一些同学注射的腮腺炎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腮腺炎的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叙述或做法正确的是( )</p><p>A. 吸毒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极度兴奋,可以少量使用毒品</p><p>B. 感冒后,服用的药物价格越高,剂量越大,疗效越好</p><p>C. 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D. 染上网瘾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不应该接触互联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毒品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故A错误;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要安全用药,科学用药,疗效与价格的高低、剂量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C正确;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上网成瘾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对青少年视力的损害.另有最新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会遏制儿童左前脑的正常发育,而且特别影响儿童的早中期智力开发.目前大部分青少年是在网吧上网,里面烟雾缭绕,通风设施不是很完善,待的时间长了,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患,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还会引发一些关节疾病,许多学生玩家常常情绪不稳定、失眠,有时会发生知觉错乱现象,对极其重要的事物茫然无知觉,长期如此,还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症,因此染上网瘾的人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还会出现心理疾病,但需要科学有效地接触互联网,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 ( )</p><p>A. 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p><p>B. 能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具有一个健壮的体魄</p><p>C. 身体健康、没有疾病和适应社会能力强</p><p>D. 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