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04:48

湖北省枣阳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所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p><p>A. 生物都能运动    B.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C. 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述的是月亮出来惊动了山中的小鸟,反映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家熟悉的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是有差异的,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p><p>A. 土壤    B. 温度    C. 水分    D. 阳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萝卜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影响萝卜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颜色差异的环境因素是光照。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阳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p><p>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说的就是分解者把落花这种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了无机物,归还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利用,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后,同学们列举了一些不同的生态系统进行了讨论。你认为下列生态系统中调节能力最强的是</p><p>A. 汉江湿地公园    B. 白竹园寺国家森林公园</p><p>C. 熊河灌溉区农田    D. 枣阳市街道(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p><p>汉江湿地公园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地区,雨水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动植物种类要少,故A错误;白竹园寺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B正确;熊河灌溉区农田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故C错误;枣阳市街道(区)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调节能力弱,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首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上一滴清水    B.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p><p>C. 换用高倍物镜后可以看到更多细胞    D. 出现气泡是盖盖玻片不规范导致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擦、滴、刮、涂、盖、染。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p><p>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上一滴生理盐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故A错误;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壁,故B错误;显微镜换用高倍物镜后,放大的倍数变大,观察的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增大,视野变暗,故C错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方法不能易引起气泡,需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端接触液滴时轻轻放下,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分化的结果是</p><p>A. 形成不同的组织    B. 使细胞体积变大    C. 使细胞数目增多    D. 产生新的生物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p><p>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这些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细胞的分化形成了各种组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使生物体逐渐长大。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增大。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皮肤在人体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觉到疼痛,有时会流血。根据以上描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p><p>A. 皮肤属于保护组织    B. “疼痛”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p><p>C. 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D. 皮肤是由不同组织组成的器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组织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p><p>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人不慎划破了皮肤,感到疼,说明伤到了真皮,真皮内有神经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保护组织是植物的组织。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苔藓植物能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因为苔藓植物</p><p>A.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茎中有输导组织</p><p>C. 叶只有一层细胞    D. 能产生种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植物比较矮小。</p><p>苔藓植物的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没有真正的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成片生长,能保持水土。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己发的豆芽,吃起来味道也许没什么不同,心情可就不一样。在设计发豆芽的方案中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p><p>A. 适宜的温度    B. 适宜的光照    C. 充足的空气    D. 适宜的水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p><p>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由此,在设计发豆芽的方案中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光照。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中,下列几个同学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萌萌:为了科学性,实验中需要作出假设,设置对照实验。</p><p>B. 妍妍: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应当尽量需要挑选个大的种子。</p><p>C. 璐璐:为了提高可靠性,重复测定3次,求3次的平均值。</p><p>D. 茜茜:为了避免浪费,可以用四五粒种子测一下就行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抽样调查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3-5粒,则偶然性较大,但也不能数量过大,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种子都做实验。</p><p>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不需作出实验假设和对照实验,随机抽取需要测定的种子,提供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和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故A错误;测定种子发芽率实验时,选择的种子是随机的,不能人为选择种子,否则影响实验的结果,故B错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时需要重复测定,对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求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可靠性,故C正确;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3-5粒,则偶然性较大,但也不能数量过大,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种子都做实验,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p><p>A. 根毛、导管、气孔    B. 根毛、筛管、气孔</p><p>C. 气孔、根毛、导管    D. 根毛、气孔、导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小路上,空气特别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p><p>A. 光合作用    B. 吸收作用    C. 呼吸作用    D. 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p><p>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分析可知,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小路上,空气特别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科学的是</p><p>A. 卧室中摆放多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居室空气</p><p>B. 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作物产量</p><p>C. 给植物打针输液,输入的液体主要是有机物</p><p>D. 在树林晨练是由于清晨树林中氧气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进行。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p><p>植物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与植物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在卧室里摆放多盆滤色植物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故A错误;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故B正确;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给植物输的液体中主要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故C错误;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清晨时氧气的浓度较低,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有关青春期变化的现象中,不正常的是</p><p>A. ‍身高突增    B. 长青春痘    C. 性意识开始萌动    D. 眼睛近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p><p>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青春期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脑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就是性发育和性成熟,并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如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等。眼睛的近视不是青春期的特点。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p><p>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淀粉)、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 胃液中含有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p><p>C.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p><p>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故A正确;胃暂时贮存食物,胃内有胃腺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故B正确;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只能对脂肪起到乳化作用,故C错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有利于消化食物;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适于(    )</p><p>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p><p>C. 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的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是有利于血液与肺泡发生气体交换,血液会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输血后受血者的某种血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后果严重。这种血细胞是(  )</p><p>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输血和输液时,医生会先将针刺入部位用胶皮管捆扎起来,然后用针刺入血管。胶皮管的位置和刺入的血管分别是</p><p>A. 针刺入部位的近心端、静脉    B. 针刺入部位的远心端、静脉</p><p>C. 针刺入部位的近心端、动脉    D. 针刺入部位的远心端、动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d5d828cb/SYS201905260905599698223412_DA/SYS201905260905599698223412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根据血管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 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所以输液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B. 心脏壁最厚的是左心室</p><p>C. 右心室中流动脉血    D.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它们分别和不同的血管相连,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心脏的结构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01419994850_DA/SYS201905260906001419994850_DA.001.png" width="234"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心房和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故A正确;心脏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左心室的血液射向全身,行程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故B正确;右心房的血液流向右心室,经过肺动脉,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所以右心室内流的静脉血,故C错误;由分析可知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理活动属于排泄途径的是:</p><p>①排尿   ②排便  ③呼气  ④出汗</p><p>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p><p>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种途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粪便不属于代谢终产物,因此排便不属于排泄。因此,①排尿,③呼气,④出汗属于排泄。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只蜜蜂嗡嗡地朝你迎面飞来,你将会听到、看到。视觉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p><p>A. 视网膜、鼓膜    B. 晶状体、耳蜗</p><p>C. 视网膜、耳蜗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p><p>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同学的手被扎迅速缩手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06674609166_ST/SYS201905260906006674609166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的是①</p><p>B. 该同学是先感觉到疼,然后手才缩回</p><p>C. 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弧中③位于脊髓</p><p>D. 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图中结构:⑤效应器,④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入神经,①感受器。</p><p>①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故A正确;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必须经过脊髓上行传导到大脑才能产生感觉,因此该同学是先缩回手后感觉到疼痛,故B错误;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弧中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C正确;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与病因不对应的是</p><p>A. 夜盲症——体内缺乏维生素A    B. 侏儒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p><p>C. 坏血病——体内缺乏维生素C    D. 地方性甲状腺肿——饮水或食物中缺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虽然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p><p>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故A正确;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侏儒症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故B错误;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形成的,故C正确;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故D正确。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p><p>B. 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激素调节,但也受神经调节的影响</p><p>C. 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体型区别明显主要受生长激素的影响</p><p>D. 对于某些语言文字的刺激,人和动物都能形成复杂的反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激素调节,但也受神经调节的影响。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长喉结、胡须;女孩骨盆变大、乳房发育等。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p><p>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受到损伤反射不能进行,故A正确;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两者相互联系,协调配合,故B错误;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长喉结、胡须;女孩骨盆变大、乳房发育等,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体型区别明显主要受性激素的影响,故C错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市公路旁众多采摘园、大棚,葡萄、草莓……四季硕果累累,是生物的乐园,也成为介绍我市开展“一路一品”的一张张名片。如图为某采摘园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12779173406_ST/SYS201905260906012779173406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态系统中_____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p><p>(2)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p><p>(3)青蛙背部的皮肤是绿色的,其细胞中_____(填“一定不”、“不一定”或“一定”)含叶绿体。</p><p>(4)与青蛙、蛇相比,果树在结构层次上没有_____。</p><p>(5)鼠与人都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其胚胎的发育场所是_____(器官)。</p></div></div>
<div><p>【答案】物质和能量    4    一定不    系统    子宫‍‍    </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p><p>(1)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往是往返循环。因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形成的食物链是果树,草→昆虫→食虫鸟→鹰;果树,草→昆虫→青蛙→蛇→鹰;果树,草→鼠→蛇→鹰;果树,草→鼠→鹰,共有4条食物链。</p><p>(3)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青蛙背部的皮肤是绿色的,其细胞中一定不含叶绿体,皮肤是绿色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p><p>(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多了系统这个结构层次。因此,青蛙、蛇属于动物,果树属于植物,与青蛙、蛇相比,果树在结构层次上没有系统。</p><p>(5)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鼠与人都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其胚胎的发育场所是子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油菜为我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为油菜的六种器官,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15002543435_ST/SYS201905260906015002543435_ST.001.png" width="396"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种子萌发后,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叶芽的______发育成茎。</p><p>(2)油菜的栽培中遇到涝害时排水。涝害会影响到根的_________作用。</p><p>(3)油菜生长过程中如果缺少含____________(填“氮”、“磷”、“钾”或“硼”)的无机盐,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p><p>(4)油菜籽是种子,是由花中___________发育而来。</p><p>(5)油菜籽可以用来压榨菜油,菜油主要来自种子的______________(结构)。</p></div></div>
<div><p>【答案】芽轴‍‍    呼吸    硼    胚珠‍    子叶    </p><p>【解析】</p><p>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种皮起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子叶储存营养物质;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根将来发育成根。枝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芽轴、幼叶、叶原基、芽原基,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芽轴将来发育成茎,幼叶发育成叶,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15002543435_DA/SYS201905260906015002543435_DA.001.png" width="365"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种皮起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子叶储存营养物质;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根将来发育成根。枝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芽轴、幼叶、叶原基、芽原基,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芽轴将来发育成茎,幼叶发育成叶,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因此,种子萌发后,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叶芽的芽轴发育成2茎。</p><p>(2)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若长期水淹,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引起作物死亡,因此发生洪涝灾害后要及时排涝。因此,油菜的栽培中遇到涝害时排水。涝害会影响到1根的呼吸作用。</p><p>(3)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硼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硼对受精过程的正常进行有特殊作用,对防治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和果树“落蕾、落花、落果”、小麦“不稔”等症均有明显能力。因此,油菜生长过程中如果缺少含硼的无机盐,就会只开花而不结5果实。</p><p>(4)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15002543435_DA/SYS201905260906015002543435_DA.002.png" width="365"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因此, 6油菜籽是种子,是由4花中胚珠发育而来。</p><p>(5)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种皮起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子叶储存营养物质;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因此,6油菜籽可以用来压榨菜油,菜油主要来自种子的子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18114540463_ST/SYS201905260906018114540463_ST.001.png" width="432"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果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经过消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p><p>(2)经过①②过程,血液变成了______________血。</p><p>(3)组织细胞(如脑部)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通过肺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和箭头表示)。</p><p>(4)尿液的形成包括生理过程③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和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5)如果某人的尿液中检查含有葡萄糖,有可能是内分泌腺中______分泌的激素不足引起的。</p><p>(6)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小肠绒毛壁和肾小管壁都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通过(或交换)。这些体现了生物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p></div></div>
<div><p>【答案】氨基酸     动脉    右心房→右心室    过滤作用    胰岛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p><p>【解析】</p><p>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为氨基酸。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18114540463_DA/SYS201905260906018114540463_DA.001.png" width="389" height="2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p><p>(1)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被最终消化为氨基酸。因此,如果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经过消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物质主要是氨基酸。</p><p>(2)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内,血液内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内,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因此,经过①②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血液变成了动脉血。</p><p>(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18114540463_DA/SYS201905260906018114540463_DA.002.png" width="389"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组织细胞(如脑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周围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扩散进入肺泡,最终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为右心房→右心室。</p><p>(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液的形成包括生理过程③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p><p>(5)人体内的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因此,如果某人的尿液中检查含有葡萄糖,有可能是内分泌腺中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不足引起的。</p><p>(6)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小肠绒毛壁和肾小管壁都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通过(或交换)。这些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菹草是一种多年沉水植物,作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材料,效果明显。现取两支相同的试管,在1号试管放入质量分数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放入等量蒸馏水。分别放入将两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两只试管,如图,将两只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min,观察1号试管有气泡、叶片上浮;2号试管无气泡,叶片未上浮。</p><p>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020667186159_ST/SYS201905260906020667186159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p><p>(2)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1号试管中菹草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叶片通过_______________作用产生了_________聚集在叶片的表面,浮力增大。</p></div></div>
<div><p>【答案】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光合    氧气    </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碳酸氢钠不稳定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碳酸钠。</p><p>(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现取两支相同的试管,在1号试管放入质量分数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放入等量蒸馏水。可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p><p>(2)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是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p><p>(3)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1号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气泡产生;2号无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无气泡产生,所以该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因此,1号试管中菹草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聚集在叶片的表面,浮力增大。</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枣阳市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