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04:04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鸵鸟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p><p>A. 游泳&#xa0;B. 爬行&#xa0;C. 行走&#xa0;D. 飞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p><p>鸵鸟的羽毛既无飞羽也无尾羽,更无羽毛保养器﹣﹣尾脂腺,羽毛着生方式为全部平均分布体表,无羽区与裸区之分,它的飞翔器官高度退化,想要飞起来就无从谈起了。但是鸵鸟有长长的下肢,发达有力,利于奔跑、行走。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学们在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时,提出来以下四种观点,其中错误的是</p><p>A.获取食物&#xa0;B.逃避敌害&#xa0;C.有利于进行呼吸&#xa0;D.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绝大多数的动物都能够依靠运动寻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并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p><p>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运动与有利于进行呼吸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的运动速度较慢,如蜗牛、蚯蚓等,而脊椎动物的运动速度较快,动作灵活,如青蛙、狼等,那么是下列哪一结构起了作用</p><p>A.肌肉&#xa0;B.骨和关节&#xa0;C.外骨骼&#xa0;D.皮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p><p>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骨骼支撑身体,只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所以运动速度较慢;脊椎动物具有专门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所以运动速度较快,动作灵活。</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一根牛的腿骨纵剖开,观察到骨松质内和骨髓腔内的骨髓均为红色, 这只牛是(    )</p><p>A. 成年奶牛&#xa0;B. 成年黄牛&#xa0;C. 成年水牛&#xa0;D. 小牛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p><p>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幼年时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此牛的骨髓腔内的骨髓都为红色,可判断这只牛是小牛犊。</p><p>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骨的坚硬和有弹性的特点起决定作用的是</p><p>A. 骨中有机物的含量    B. 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p><p>C. 骨中无机盐的含量    D. 骨松质和骨密质的含量</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骨的成分中有机物的比例越多,其弹性越大,硬度越小,无机物的比例越多,其柔韧性越小,硬度越大。所以对骨的特性起决定作用的是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蜘蛛结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p><p>A. 鹦鹉学舌</p><p>B. 白鼠走迷宫</p><p>C. 幼仔吮吸乳汁</p><p>D. 黑猩猩钓取白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鹦鹉学舌、白鼠走迷宫、黑猩猩钓取白蚁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而蜘蛛结网和幼仔吮吸乳汁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所以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p><p>A.黑猩猩&#xa0;B.老鼠&#xa0;C.牛&#xa0;D.蚯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蚯蚓是环节动物,老鼠、牛和黑猩猩是哺乳动物,其中黑猩猩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学习行为也越复杂,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越强。</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   )</p><p>A. 筑巢行为    B. 求偶行为    C. 育雏行为    D. 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包括: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是鸟类的占区行为,“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啄春泥是为了筑巢,属于筑巢行为,这都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受</p><p>A.神经系统调控             B.感觉器官调控</p><p>C.身体激素调控             D.运动器官调控</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体调节包括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但整体看来可以认为是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鼠偷吃蚂蚁穴中的食物,被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p><p>A. 攻击行为&#xa0;B. 贮食行为&#xa0;C. 繁殖行为&#xa0;D. 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蚂蚁具有社会行为。</p><p>在蚂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其中工蚁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为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白蚁,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雌蚁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所以蚂蚁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是谁(  )</p><p>A. 达尔文    B. 劳伦斯    C. 哈维    D. 法布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奥地利学者康勒德•罗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据此解答。</p><p>奥地利学者康勒德•罗伦兹(也称为劳伦斯)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他是动物行为学界的怪杰。罗伦兹是一位对一切生物普具仁爱的科学家,他从来不用人类的眼光去看动物。他深信动物的行为正如动物身体构造的适应作用一样,乃是它求取生存的凭借,同样正是适应环境的进化之果。根据这一信念,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调查研究学派。他经常和蛙、鸭、鹅、猴、狗等动物为伍,甚至还学会了几种动物的“语言“,使自己能以同等的身份去接近它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是(&#xa0; &#xa0;)</p><p>A. 观察法是实验法的基础    B. 实验法是观察法的基础</p><p>C. 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无联系    D. 实验法比观察法更重要</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研究动物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实验法和观察法同等重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蜜蜂采蜜对开花植物来说(    )</p><p>A.帮助传粉&#xa0;B.带走了营养&#xa0;C.没有意义&#xa0;D.伤害了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①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动物还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吃植物获得有机物,又通过呼吸作用和被分解者分解,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供给植物利用,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p><p>A. 维持生态平衡    B. 帮助植物传粉</p><p>C. 制造有机物    D.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苍蝇对人类有害,并被列为“四害”之一,我们对它应</p><p>A. 顺其自然不加控制    B. 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p><p>C. 想尽办法赶尽杀绝    D. 大力保护并减少其天敌的数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苍蝇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苍蝇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造成我国某些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p><p>A.物种退化</p><p>B.温室效应</p><p>C.人类的开发和利用</p><p>D.栖息地的丧失</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如乱砍滥伐、过度 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和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 越来越少。</p><p>考点: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指</p><p>A.生物圈&#xa0;B.水圈&#xa0;C.生态系统&#xa0;D.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p><p>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p><p>A.猎豹&#xa0;B.病毒&#xa0;C.蘑菇&#xa0;D.水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病毒的形体及其微小,它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猎豹是动物,蘑菇是真菌,水稻属于植物都是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里面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食用的香菇、木耳属于</p><p>A.细菌&#xa0;B.真菌&#xa0;C.植物&#xa0;D.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靠孢子来繁殖后代。</p><p>香菇和木耳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作用引起的</p><p>A.食物腐败&#xa0;B.面粉发酵&#xa0;C.泡菜的制作&#xa0;D.塑料老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很多食品和药品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p><p>A、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食物腐败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的,A错误。</p><p>BC、面粉发酵要用到酵母菌,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都是微生物作用引起的,B、C错误。</p><p>D、塑料老化是化学现象,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引起人足癣和臂癣的微生物是</p><p>A.细菌&#xa0;B.真菌&#xa0;C.病菌&#xa0;D.细菌和病毒</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灰指甲等皮肤病。</p><p>由分析可知: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脚)癣等皮肤病。可见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长骨的解剖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8/06/394ce132/SYS202006080607114835874954_ST/SYS202006080607114835874954_ST.001.png" width="88"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骨折病人感到剧烈疼痛,是因为[①]_____内的神经受到刺激。该结构内层的_____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相关。</p><p>(2)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②]_____。</p><p>(3)图中的[③]是_____,幼年时期呈红色,称为_____,具有_____功能。</p></div></div>
<div><p>【答案】骨膜    成骨细胞    骨密质    骨髓    红骨髓    造血    </p><p>【解析】</p><p>骨的基本结构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由长骨的解剖结构图可知:①骨膜,②骨密质,③骨髓,④骨髓腔。</p><p>(1)骨折病人感到剧烈疼痛,是因为①骨膜内的神经受到刺激。该结构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相关。</p><p>(2)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骨质由骨密质和骨松质构成。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叫骨密质。</p><p>(3)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空隙中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幼年时期图中的③骨髓为红色,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86da38a1/SYS201712310158439048889404_ST/SYS201712310158439048889404_ST.001.png" width="470"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图中代码所示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p><p>(2)图中的____图表示屈肘动作_____图表示伸肘动作。</p><p>(3)两臂自然下垂时上臂肌肉中①处于__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___状态;当举重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上臂肌肉中①处于___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___状态。</p><p>&#xa0;</p></div></div>
<div><p>【答案】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A  B  舒张  舒张  收缩  收缩</p><p>【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A图表示屈肘动作,B图表示伸肘动作。[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③]肌腹,[④]肌腱。</p><p>(1)(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A图表示屈肘动作,B图表示伸肘动作。[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br />(3)当你两臂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②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当举重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①哺乳期间的母狗为母亲不肯喂奶的小老虎当奶妈,并对小老虎关怀备至。</p><p>②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的黑猩猩,用寻找合适的石块当“锤子”和“砧板”砸坚果。</p><p>③农村的狗看见人们蹲下做出捡石头的动作就会逃跑。</p><p>④海洋公园里的海豚能进行顶球、转圈和跳跃等表演。</p><p>⑤刚出壳的小鸭子会自己进食和游泳。</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的作用,由_____和_____而获得的行为。</p><p>(2)上述材料中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有_____(两项或两项以上答案)。学习行为的有_____(两项或两项以上答案)。(用序号表示)。(少选、多选、选错或序号没有圆圈均不得分)</p></div></div>
<div><p>【答案】遗传物质    环境因素    生活经验    学习    ①⑤    ②③④    </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p>(2)①哺乳期间的母狗为母亲不肯喂奶的小老虎当奶妈,并对小虎关怀备至、⑤刚出壳的小鸭子会自己进食和游泳,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②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的黑猩猩,用寻找合适的石块当“锤子”和“砧板”砸坚果、③农村的狗看见人们蹲下做出捡石头的动作就会逃跑、④海洋公园里的海豚能进行顶球、转圈和跳跃等表演,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学习行为。因此上述材料中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材料有①⑤,学习行为的材料有:②③④。</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喜羊羊与灰太狼》以羊和狼两大族群间妙趣横生的争斗故事为主线,剧情轻松诙谐、情节爆笑、对白幽默,还巧妙地融入了社会中的新鲜名词。请回答下列问题:</p><p>(1)羊村的羊过着自由而有序的生活,它们具有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有的群体还形成_____。</p><p>(2)懒羊羊由于又馋又懒,常常被灰太狼抓住,每当被抓时它总是大叫救命。它的声音起到了传递_____的作用,另外动物的_____和_____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组织     分工    等级    信息    动作    气味    </p><p>【解析】</p><p>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的行为有防御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和社会行为等。营社会生活的动物并不是简单的群居在一起,而是满足一定的条件。</p><p>(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如羊村的羊过着自由而有序的生活,它们具有社会行为的特征。</p><p>(2)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如懒羊羊由于又馋又懒,常常被灰太狼抓住,每当被抓时它总是大叫救命。它的声音起到了信息交流的作用,另外动物的动作和气味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6ef1e93/SYS201712310153547326193746_ST/SYS201712310153547326193746_ST.001.png" width="356"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鹰在飞行时交替使用_____和_____等方式.</p><p>(2)鼠在遇到敌害时会装假死,从行为功能上属于_____行为.</p><p>(3)从图中可以看出,草是_____,其它动物是_____.</p><p>(4)图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p><p>(5)食物网中鹰和蛇之间是_____和_____关系.</p><p>&#xa0;</p></div></div>
<div><p>【答案】  滑翔  鼓翼飞行  防御行为  生产者  消费者  5  草→鼠→蛇→鹰  捕食  竞争</p><p>【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图中鹰在飞行时交替使用滑翔和鼓翼飞行等方式;<br />(2)鼠在遇到敌害时会装假死,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从行为功能上属于防御行为;<br />(3)从图中可以看出,草是生产者,其它动物是消费者;<br />(4)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br />(5)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食物网中鹰和蛇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如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23b08d47/SYS201905230917332108403956_ST/SYS201905230917332108403956_ST.001.png" width="470"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引发流行性感冒的生物类群是_____,属于真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p><p>(2)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p><p>(3)A与C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_____A、C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C的细胞中_____(选填“有”或“无”)叶绿体。</p><p>(4)上述微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填字母),其生物体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构成。</p></div></div>
<div><p>【答案】B     C    D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成形的细胞核    无    B    内部遗传物质    </p><p>【解析】</p><p>从图中跟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图中的A是细菌,B是病毒,C是酵母菌,D是霉菌。</p><p>(1)流行性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疾病;C酵母菌、B是曲霉菌,属于真菌。</p><p>(2)A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一分为二的裂殖;细菌是分裂生殖;B霉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p><p>(3)A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与真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p><p>(4)B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明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明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两个馒头和两个干净的塑料袋,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冷却后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馒头的变化.请就此探究过程回答。</p><p>(1)将两个馒头和塑料袋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_____。</p><p>(2)本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填“甲”或“乙”)</p><p>(3)“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并密封好”,其中“密封好”的目的是:_____。</p><p>(4)请你预测实验结果:甲馒头上的菌落比乙馒头_____,洗手能使手上的细菌_____。</p><p>(5)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_____(填“单”或“多”)细胞生物,身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p></div></div>
<div><p>【答案】高温灭菌    乙    防止空气中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落在馒头上,影响实验结果    多    减少    单    </p><p>【解析】</p><p>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将所要探究的条件设置成变量,其他条件相同。</p><p>(1)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细菌在高温下会被杀死。明明将两个馒头和塑料袋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进行高温灭菌。防止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p><p>(2)在培养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将细菌植入培养基的过程叫接种。“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甲馒头接种了细菌,是实验组;乙馒头没有接种细菌,为对照组。</p><p>(3)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就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因此用“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并密封好”,其中“密封好”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落在馒头上,影响实验结果。</p><p>(4)预测实验结果:洗手能使手上的细菌减少,因此甲馒头上的菌落比乙馒头多很多。</p><p>(5)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八级上学期期中调研检测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