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02:51

广西河池市环江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北师大版)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你给贫血患者提供应饮食建议,你认为应该选择的食物组合是(  )</p><p>A. 大骨汤、红薯、白菜    B. 鸡蛋、鲜鱼、猪肝</p><p>C. 海带、紫菜、胡萝卜    D. 肥肉、土豆、冬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贫血是指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选项中,鸡蛋、鲜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猪肝中含铁质丰富,故可作为贫血患者的理想的食物组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动脉血含氧量少,呈暗红色。</p><p>B.血细胞中具有运输氧功能的是红细胞。</p><p>C.当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p><p>D.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会严重影响健康。</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其中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血液可以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量200-300毫升。</p><p>A. 动脉血含氧较多,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量少,呈暗红色,A不符合题意。</p><p>B.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血细胞中具有运输氧功能的是红细胞,B符合题意。</p><p>C.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内,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因此当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C不符合题意。</p><p>D.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段时间内补充而恢复正常,因此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响健康,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安静状态测得血压为150/100 mmHg,可以初步认为是(   )</p><p>A.高血压&#xa0;B.低血压&#xa0;C.血压正常&#xa0;D.不一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p><p>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较稳定,正常范围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脉压30~40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用斜线表示,斜线上边的分子表示收缩压,下边分母表示舒张压。某同学安静状态测得血压为150/100 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大于正常范围,则该同学患有高血压,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营养成分含量急剧减少可能引起昏厥?  (     )</p><p>A. 水分    B. 维生素    C. 蛋白质    D. 血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结合题意可知,血液中糖的含量过低,提供的能量减少,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易引起昏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 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温暖</p><p>C. 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湿润    D. 呼啦道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由鼻腔、咽、喉和气管组成,起点是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作用;鼻腔内有鼻毛对吸入的气体有过滤作用,阻当灰尘等进入肺;鼻腔内有粘液腺能够分泌粘液,能够提高空气的湿度;同时在气管上还有纤毛,能够排出灰尘及病菌等,因此,呼吸道是空气进出肺的通道,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故A选项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p><p>A. 肾小球&#xa0;B. 肾小囊&#xa0;C. 肾小管&#xa0;D. 肾单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对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认识,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p><p>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功能上看肾单位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们同学在削铅笔时不慎被小刀划破了手指,流出了血。小刀至少划到了皮肤的( &#xa0; )</p><p>A. 表皮角质层    B. 表皮生发层    C. 真皮&#xa0;&#xa0;&#xa0;&#xa0;    D. 皮下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和真皮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有血管。</p><p>皮肤的结构如图:</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6/08/5835d607/SYS201906160810395711153296_DA/SYS201906160810395711153296_DA.001.png" width="311" height="2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表皮层没有血管,真皮层有血管,划伤流血,说明至少伤到了真皮层,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是</p><p>A. 吃到梅子,分泌唾液    B. 看到梅子,分泌唾液</p><p>C. 谈到梅子,分泌唾液    D. 闻到梅子,分泌唾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p><p>吃梅子分泌唾液、看到梅子分泌唾液、闻到梅子的气味分泌唾液,都是有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共有)。在谈论梅子的时候也会分泌唾液,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肺结核的传播主要是通过(   )</p><p>A.飞沫和尘埃传播&#xa0;B.蚊虫叮咬传播&#xa0;C.饮食传播&#xa0;D.血液传播</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传播过程。</p><p>A. 飞沫和尘埃传播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肺结核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形成以结核杆菌为核心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从而感染新的宿主。此外,患者咳嗽排出的结核菌干燥后附着在尘土上,形成带菌尘埃,亦可侵入人体形成感染,因此肺结核的传播主要是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A符合题意。</p><p>B. 蚊虫叮咬传播是由病媒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但不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B不符合题意。</p><p>C. 饮食传播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通过食物侵入新的易感宿主的过程。当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或受到病原体的污染时,可引起传染病的传播,但不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C不符合题意。</p><p>D. 血液传播是指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但不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听觉的形成需要以下六个结构参与,正确的听觉形成顺序是(   )</p><p>①听觉神经<br />②听小骨<br />③外耳道<br />④鼓膜<br />⑤内耳中的听觉感受器</p><p>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p><p>A.⑥→③→②→⑤→①→④&#xa0;B.③→⑥→①→②→⑤→④</p><p>C.③→④→②→⑤→①→⑥&#xa0;D.③→④→①→②→⑥→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听觉是听觉器官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声音特性的感觉。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听觉器官是耳。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p><p>外界声波进入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因此正确的听觉形成顺序是③外耳道→④鼓膜→②听小骨→⑤内耳中的听觉感受器→①听觉神经→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发育方面,人体最晚发育成熟的是</p><p>A. 消化系统    B. 泌尿系统    C. 循环系统    D. 生殖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在青春期,人的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p><p>人体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系统的发育是有一定次序的,其中最早发育的是神经系统,胎儿的大脑发育是在妊娠的第四周就开始了,一直到出生,他(她)的神经细胞是在不断的分化和形成,6-7岁接近成人水平,几近成熟。期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相继发育,直至成熟。最晚发育成熟的是生殖系统,在青春期阶段,随着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表现为性发育和性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开始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p><p>A.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xa0;B.隔离治疗肺结核患者</p><p>C.给儿童接种水痘疫苗&#xa0;D.每天对食堂餐具进行消毒处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p><p>A. 保护易感人群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人体免疫,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因此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不符合题意。</p><p>B. 控制传染源指将传染源控制在流行的范围内,不让它传染到其他区域,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隔离传染源(传染源包括病人、疑似病人或可能传染病的动物等)。因此隔离治疗肺结核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B不符合题意。</p><p>C. 保护易感人群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强人体免疫,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因此给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提高了抗病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不符合题意。</p><p>D. 切断传播途径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断病原体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宿主的过程,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每天对食堂餐具进行消毒处理,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密度,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快乐的”,同学们应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p>A.借酒消愁,以酒助兴&#xa0;B.吸烟提神,提高效率</p><p>C.按时作息,合理膳食&#xa0;D.晚上熬夜,白天睡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p><p>A. 酒精对人造成多种损害,能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还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还可导致多发性神经炎、心肌病变、脑病变、造血功能障碍、胰腺炎、胃炎和溃疡病等,还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升高,还危及生殖细胞等等。因此借酒消愁,以酒助兴,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A不符合题意。</p><p>B. 吸烟对呼吸道危害最大,很容易引起喉头炎、气管炎,肺气肿等咳嗽病,还会让男性丢失Y染色体,增加患癌风险。因此吸烟提神,提高效率,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不符合题意。</p><p>C. 按时作息能使人头脑清醒、反应敏捷、精力充沛、提高效率;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因此按时作息,合理膳食,是健康的生活方式,C符合题意。</p><p>D. 熬夜是一种危害人的身体的不良习惯,可导致一些疾病,降低效率。因此晚上熬夜,白天睡觉,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合理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约5%的患者因药物中毒而死亡。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xa0;B.服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快</p><p>C.常用抗生素,疾病好得快&#xa0;D.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式、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p><p>A. 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等,以确保用药安全,A符合题意。</p><p>B. 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因此服药剂量越大,疗效越快,是错误的观点,B不符合题意。</p><p>C. 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很快便出现了耐药性,不仅使抗生素的使用出现了危机,而且“超级耐药菌”的出现使人类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常用抗生素,疾病好得快,是错误的观点,C不符合题意。</p><p>D. 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成本、生产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是否对症。因此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是错误的观点,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红午餐吃了米饭、牛肉、菠菜三种食物。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这顿午餐能为小红提供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营养成分,其中不经消化就可直接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是维生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p><p>(2)小红在咀嚼米饭时感觉到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的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______________的缘故。</p><p>(3)牛肉中的蛋白质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后,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水    无机盐    麦芽糖    氨基酸    小肠    </p><p>【解析】</p><p>(1)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p>(1)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br />(2)口腔中的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咀嚼米饭,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米饭内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所以感觉有甜味。没有被消化的淀粉和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在肠液、胰液的共同作用下,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br />(3)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br />&#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d037d06e/SYS202005251956406049774985_ST/SYS202005251956406049774985_ST.001.png" width="181"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呼吸道的起点是[①]_____,它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p><p>(2)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填序号)</p><p>(3)[⑤]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叫肺通气)是__实现的。肺泡是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它的壁由一层_构成,外面有丰富的__围绕着,适于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鼻    ②    呼吸运动    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p><p>【解析】</p><p>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图片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其中①是鼻,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肺。</p><p>(1)呼吸道从上到小的器官依次是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因此呼吸道的起点是[①]鼻。</p><p>(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器官。因此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咽。</p><p>(3)呼吸运动是指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吸气时呼吸肌的收缩使肺容量随肺扩张而增大,从而使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呼气时由于呼吸肌的舒张,肺容积缩小,使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就排出。因此[⑤]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叫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肺泡是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说明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d037d06e/SYS202005251956406690696501_ST/SYS202005251956406690696501_ST.001.png" width="471" height="2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出现______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所以属于______反射。</p><p>(2)反复经过B和C后,图中D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_____反射。这一反射的建立过程说明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______的基础上。</p><p>(3)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那么图D中,狗对铃声建立的条件反射将______。</p><p>(4)如果将狗的大脑破坏,以上条件反射会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流唾液    非条件    条件    非条件反射    消退    消失    </p><p>【解析】</p><p>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p><p>(1)图中A表示狗吃到食物后出现分泌唾液的活动,这是狗生来就会的,不学而能的,属于非条件反射。</p><p>(2)反复经过B后,图中C表示狗对铃声已经建立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一反射是通过训练形成的,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条件反射。</p><p>(3)如果在图中D之后,总是只给铃声,不给食物,那么狗对铃声建立的条件反射将会逐渐消退,说明条件反射必须不断的强化,否则就会消退。</p><p>(4)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因此,如果将狗的大脑破坏,以上条件反射会消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眼球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d037d06e/SYS202005251956407421470758_ST/SYS202005251956407421470758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眼球结构中,是_,俗称“黑眼球”,在成像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__。</p><p>(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房水、_____、晶状体、玻璃体后,最后落在___上,形成一个物像。上的感光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___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了视觉。</p></div></div>
<div><p>【答案】虹膜    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    视神经    </p><p>【解析】</p><p>眼球是视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图片表示眼球结构图,其中1是虹膜,2是角膜,3是瞳孔,4是晶状体,5是巩膜,6是脉络膜,7是视神经,8是视网膜。</p><p>(1)虹膜:有色素,一般有黑色、蓝色、灰色和棕色等几种,中央的小孔叫做瞳孔。俗称“黑眼球”指的就是虹膜。眼球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但在成像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晶状体,这是因为晶状体能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p><p>(2)物体身上反射来的管线进入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皮层,形成视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一个人近视,物像会落在视网膜的__,需要佩戴 ___ 矫正。预防眼部疾病,除了注意用眼卫生外,还应注意平时的饮食营养,缺乏__易患夜盲症。</p></div></div>
<div><p>【答案】前方    凹透镜    维生素A    </p><p>【解析】</p><p>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p><p>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复原大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p><p>夜盲症是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该症状一般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河池市某地突然出现一名H7N9禽流感患者,当地政府及时采取措施,对该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若有 H7N9 禽流感疫情发生,应将疫区内的禽类全部捕杀,并焚烧或掩埋;易感人群可以接种 H7N9 禽流感疫苗进行预防。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H7N9 禽流感的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接种 H7N9 禽流感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 H7N9 禽流感的__(填“抗原”或“抗体”),从而可以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 免疫。</p></div></div>
<div><p>【答案】H7N9禽流感患者或动物    抗体    特异性    </p><p>【解析】</p><p>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p><p>(1)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传染源,因此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是H7N9禽流感患者或动物。</p><p>(2)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免疫可以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是指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因此接种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H7N9禽流感的抗体,从而可以提高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参加过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__,并释放出 __气体,绿色植物可以通过__作用吸收燃烧释放的气体。</p></div></div>
<div><p>【答案】氧气    二氧化碳    光合    </p><p>【解析】</p><p>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p><p>不论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还是人的呼吸,都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即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p><p>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因此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燃烧释放的气体——二氧化碳。</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河池市环江县七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