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01:49

江西省吉安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对光时,显微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p><p>B. 显微镜的目镜10×、物镜40×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50</p><p>C.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p><p>D. 盖盖玻片时要使一侧的边缘先接触液滴,再缓缓盖上别一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p><p>凹面镜能汇聚光线,光线较暗时,应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故A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目镜10×、物镜40×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400倍,故B错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有利于保持细胞的形态,故C错误;为了防止出现气泡,盖盖玻片时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另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盖上,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所示的植物结构中,属于组织这一结构层次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ba109f2c/SYS201905270843208337227385_ST/SYS201905270843208337227385_ST.001.png" width="60"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ba109f2c/SYS201905270843208337227385_ST/SYS201905270843208337227385_ST.002.png" width="97"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ba109f2c/SYS201905270843208337227385_ST/SYS201905270843208337227385_ST.003.png" width="85" height="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ba109f2c/SYS201905270843208337227385_ST/SYS201905270843208337227385_ST.004.png" width="117"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A是细胞;图B是组织,由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图C是叶,属于营养器官;图D是植物体。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器官</p><p>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其中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通过二者对比可知: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p><p>考点: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的种类繁多。在下列植物中,有假根,还有茎和叶的是(     )</p><p>A. 海带    B. 葫芦藓    C. 蕨    D. 水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p><p>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故A错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没有真正的根,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植物比较矮小,故B正确;蕨属于蕨类植物,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故C错误;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下列动物进行分类,其所属动物类群不正确的是(     )</p><p>A. 水母——腔肠动物    B. 涡虫——扁形动物</p><p>C. 蚯蚓——环节动物    D. 海马——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p>水母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故A正确;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属于扁形动物,故B正确;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为无脊椎动物,故C正确;海马终身生活在水中,有脊柱,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海马属于鱼类,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被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p><p>B.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p><p>C. 分类的等级由小到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p><p>D. 植物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 A正确;</p><p>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B正确;</p><p>生物分类的等级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错误;</p><p>植物的进化历程:植物由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体基本构成单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构成肺的基本单位是肺单位    B.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p><p>C. 构成肾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D.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进行气体交换,故A错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冲动,故B正确;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囊和肾小球组成,功能是形成尿液,故C正确;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或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p><p>A. 听觉的形成在耳蜗</p><p>B. 吃梅止渴是复杂的(即条件)反射</p><p>C. 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p><p>D.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患呆小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听觉是在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上,所以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冲动在耳蜗形成,错误,不符合题意;</p><p>B、吃梅止渴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的非条件反射,错误,不符合题意;</p><p>C、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正确,符合题意;</p><p>D、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呆小症是由于幼年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错误,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疾病以及用药正确的是(     )</p><p>A. 艾滋病、流感、贫血都是传染病</p><p>B. 处方药可缩写为OTC</p><p>C. 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的疾病:侏儒症、糖尿病、呆小症</p><p>D. 坏血病可服用维生素A治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如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p><p>艾滋病属于艾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缺铁引起贫血,故A错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故B错误;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都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故C正确;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服用维生素A治疗无效,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p><p>A. 视觉的形成:光→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p><p>B. 外界空气进入肺部: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p><p>C.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体外</p><p>D. 食物经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顺序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光→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故A错误;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所以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即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B错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液经过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故C错误;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顺序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某人左手不小心被针刺后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ba109f2c/SYS201905270843223530654300_ST/SYS201905270843223530654300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这是一个简单(非条件)反射</p><p>B.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中</p><p>C.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A→B→C→D→E</p><p>D. 这人先感觉到痛,再把手缩回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简单件反射和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p><p>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所以完成缩手反射的C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所以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故A正确;缩手反射的C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故B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B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C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D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E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A→B→C→D→E,故C正确;先把手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疼,因为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让人感觉痛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完成缩手反射的路径比感觉痛的反射路径短,在大脑作出判断之前,手指已经缩回,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下列关于现代生活与健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p><p>B. 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会损坏人体的呼吸系统</p><p>C. 吸毒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极度兴奋,让人成瘾,因此只能微量使用</p><p>D. 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可以废寝忘食地连续数日去攻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p><p>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要在有效期内服药,超过有效期药性会发生变化,不能服用,故A错误;据分析,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物质促进癌症的发展,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物质,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故B正确;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故C错误;游戏可以适当的玩,但不能沉迷,更不能抛弃所有去玩,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身心的发展和学习,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通报称,广东出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疑似病例,据美国和沙特研究人员报告,引起该病的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骆驼体内,因此专家建议饲养或屠宰骆驼的人要戴上防护面罩、手套,并穿上防护衣,勤洗手,骆驼奶要加热饮用,骆驼肉也要烹饪熟再吃.</p><p>材料二:2015年6月1日晚,重庆东方轮船公司“东方之星”号在湖北监利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事故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医务人员等各方力量投入到救援中,全力搜救失踪人员…</p><p>(1)材料一中的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一般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该病菌属于     (填病原体或传染源).</p><p>(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材料一中的“饲养或屠宰骆驼的人要戴上防护面罩、手套,并穿上防护衣,勤洗手”等做法属于     .</p><p>(3)材料二中的医务人员抢救呼吸和心跳骤停的溺水者时,最先应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即: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保证     的畅通.若某人因外伤出血,血呈鲜红色,喷射状,抢救时应立即用手指压迫伤口的     (填近或远)心端进行止血.</p></div></div>
<div><p>【答案】(1)蛋白质;病原体;</p><p>(2)切断传播途径;</p><p>(3)呼吸道;近;</p><p>【解析】</p><p>试题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p><p>(1)材料一中的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一般由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该病菌属于病原体。</p><p>(2)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材料一中的“饲养或屠宰骆驼的人要戴上防护面罩、手套,并穿上防护衣,勤洗手”等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3)材料二中的医务人员抢救呼吸和心跳骤停的溺水者时,最先应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即:人工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保证 呼吸道的畅通.若某人因外伤出血,血呈鲜红色,喷射状,是动脉出血,抢救时应立即用手指压迫伤口的近心端进行止血。</p><p>故答案为:(1)蛋白质;病原体;</p><p>(2)切断传播途径;</p><p>(3)呼吸道;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ba109f2c/SYS201905270843228425845691_ST/SYS201905270843228425845691_ST.001.png" width="181"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B中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便于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由A经过B后,_________的含量明显增加。</p><p>(2)血液由4→D→E→F→G→1的过程叫___________。</p><p>(3)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是因为像四肢的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等原因。</p><p>(4)若图中组织代表胰腺,饭后,血液由E经过该组织后,____________的含量会增加。</p><p>(5)若某同学扁桃体发炎,肌肉注射青霉素,则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氧(氧气)    体循环    静脉瓣    胰岛素    1    </p><p>【解析】</p><p>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ba109f2c/SYS201905270843228425845691_DA/SYS201905270843228425845691_DA.001.png" width="381"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p><p>(1)B中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血液经过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血液由A经过B后,氧气的含量明显增加。</p><p>(2)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因此,血液由4左心室→D主动脉→E各级动脉→F各级静脉→G上、下腔静脉→1右心房的过程叫体循环。</p><p>(3)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脏的血管,在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的倒流。因此,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是因为像四肢的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等原因。</p><p>(4)胰腺内的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饭后,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加,所以若图中组织代表胰腺,饭后血液内的葡萄糖等物质增加,血液由E经过该组织后,胰岛素的含量会增加,降低血糖浓度。</p><p>(5)若某同学扁桃体发炎,肌肉注射青霉素,药物经过各级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患病部位。因此,若某同学扁桃体发炎,肌肉注射青霉素,则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1右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白米饭在口腔里会越嚼越甜,这是由于口腔中的唾液使米饭中的淀粉开始分解为其他有甜味的糖类。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一个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p><p>步骤1:取适量的新鲜米饭,捣碎,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2等份。</p><p>步骤2: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p><p>步骤3:取2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分1、2.</p><p>步骤4:进行如下图系列操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ba109f2c/SYS201905270843230817638645_ST/SYS201905270843230817638645_ST.001.png" width="525"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述图示D的1、2号试管中,滴加碘液后,呈蓝色的是__________。此时,另一试管中淀粉被消化成___________。</p><p>(2)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_________对淀粉消化作用。</p><p>(3)该探究实验过程中,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p><p>(4)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0 °C,再重复D过程,发现这两支试管中浆糊的颜色都是蓝色,说明_________能影响唾液中消化酶作用的发挥。</p></div></div>
<div><p>【答案】1    麦芽糖    唾液(唾液淀粉酶)    唾液(唾液的有无)    温度(低温)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p><p>(1)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从图示中可知,2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浆糊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蓝;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上述图示D的1,2号试管中,滴加碘液后,呈蓝色的是1号试管 ,碘液的作用是用来检验是否有淀粉存在。此时,另一试管中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p><p>(2)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该实验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p><p>(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图中1和2是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1号试管是实验组,2号试管是对照组,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p><p>(4)消化酶要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0℃,再重复D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都是蓝色,说明温度(低温)能影响唾液中消化酶作用的发挥。</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吉安市九级上学期期末复习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