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0:01:44

广东省惠来县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素质检测(二)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生物的生命现象(  )</p><p>A.春去秋来,大雁南飞</p><p>B.多雨的夏季,伐木上生出许多蘑菇</p><p>C.明媚的春天,鲜花盛开</p><p>D.呼啸的狂风,卷起了尘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解:A、春去秋来,大雁南飞,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A错误;</p><p>B、多雨的夏季,伐木上生出许多蘑菇,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命现象;B错误;</p><p>C、明媚的春天,鲜花盛开,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C错误;</p><p>D、呼啸的狂风,卷起了尘土,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物的生命现象,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bdd83e3f/SYS201905260908123761915129_ST/SYS201905260908123761915129_ST.001.png" width="589"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③②①⑥④⑤    B. ③②④①⑤⑥</p><p>C. ③②①④⑥⑤    D. ③②①⑤④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这每个步骤简洁地用一个字代表:擦→滴(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碘液﹢吸水纸)。</p><p>观图可知:①表示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②在口腔内侧刮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③表示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④表示盖盖玻片,⑤用稀碘液染色,⑥表示盖盖玻片后,用镊子轻压盖玻片,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为:擦→滴(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碘液﹢吸水纸)。故图中的正确排序是:③②①④⑥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p><p>A. 蚯蚓改良土壤    B. 森林净化空气</p><p>C. 滥砍树木,水土流失    D. 企鹅生活在南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滥砍树木,水土流失,是人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企鹅体内有很厚的脂肪层,有浓密的羽毛,保温能力强,适应在寒冷的南极生活,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53e77370/SYS201904210922285909880003_ST/SYS201904210922285909880003_ST.001.png" width="362"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组织,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p><p>B. 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转移</p><p>C. 要使图象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粗准焦螺旋调节</p><p>D. 要使图象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遮光器换成高倍物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像是倒像;低倍换高倍时转动转换器,转成高倍镜头;视野有点模糊,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等。</p><p>A、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组织,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一部分,是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分布在叶的表皮,它排列紧密起保护作用,故符合题意。<br />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右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故不符合题意。<br />C、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该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故不符合题意。<br />D、物像②的放大倍数小,物像③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银杏、苏铁和雪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有果皮包被</p><p>B. 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依靠其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p><p>C. 卷柏的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p><p>D. 油菜和石花菜都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这是它们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银杏、苏铁和雪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A错误;海带和紫菜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有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B错误;卷柏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但其受精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C正确;油菜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这是它们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但是石花菜是红藻,利用孢子生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da454b2c/SYS201904270922040749966982_ST/SYS201904270922040749966982_ST.001.png" width="100"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p><p>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p><p>C.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p><p>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子叶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p><p>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胚轴发育而来,B正确;</p><p>C、⑥胚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C正确;</p><p>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胚乳,⑥是胚,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细胞认识错误的是(   )</p><p>A.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p><p>B. 植物细胞内具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能量转换器</p><p>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D.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人的红细胞和血小板中就没有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储存能量;植物细胞在线粒体中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大多数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认识正确,A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在线粒体中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所以,植物细胞内具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两种能量转换器的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认识正确,C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但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认识错误,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div><p>【题目】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以下对叶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p><p>A.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p><p>B.叶片的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p><p>C.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p><p>D.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都有叶绿体</p></div></div></div>
<div><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气孔是气体进出和水分散失的门户,下表皮的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的气孔数目,叶脉中含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所以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没有叶绿体。</p></div></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慧同学切取同一植物且粗细相同的两枝条,使其长度相等,并将其中一枝条的叶片全部摘除,再分别插入装有等体积红色溶液的两烧杯中,标示为甲、乙两组,如图所示.静置一段时间后,得知两组的枝条内都有红色溶液,一组上升5公分,另一组上升1公分.红色溶液上升5公分的组别及其枝条内出现红色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89da1de2/SYS201905270845413293908363_ST/SYS201905270845413293908363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韧皮部    B. 甲:木质部</p><p>C. 乙:韧皮部    D. 乙:木质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导管位于木质部,具有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的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p><p>植物体的茎中有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而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甲枝条具有叶片,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强,不断的散失水分,促进了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从而使枝条的木质部迅速变红;而乙枝条的叶片全部摘除,蒸腾作用比较弱, 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比较慢。因此,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染成红色部位是茎的木质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p>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p><p>C、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p><p>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糖类是供能物质,脂肪是贮能物质,蛋白质是基本物质,但是都可以提供能量,选项A正确;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是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对食物起物理性消化作用,选项B不正确;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蛋白质在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选项C正确;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感觉到有甜味,选项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p><p>A. 合理密植    B. 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p><p>C. 增长光照时间    D.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照作用效率,A不符合题意;<br />提高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B不符合题意;<br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增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不符合题意;<br />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作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无关,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食品安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p><p>①食物本身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质期  ③食物含能量高低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染⑤食物的营养价值   ⑥食物是否发霉变质</p><p>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如发芽的马铃薯、发霉的花生、死河豚,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在购买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所以此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类组合的食物既位居“平衡膳食宝塔”的底层,又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    )</p><p>A. 谷类    B. 蔬菜和水果类    C. 鱼、肉、蛋类    D. 奶类和豆类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平衡膳食宝塔告诉我们,在食物多样化的前提下,日常饮食应以谷类为主,宝塔中谷类所占的比例最高,排在第一层(自下而上),每天300克-500克,主要提供能量且提供一半以上的蛋白质;宝塔中的第二层是蔬菜与水果,建议每日食用新鲜蔬菜400克-500克,新鲜水果100克-200克,以提供食物中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宝塔第三层是鱼、虾、禽、畜类、蛋类;宝塔第四层为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每日最好摄入奶及奶制品100克,以补充膳食中钙的不足,豆及豆制品每日50克,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1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宝塔第五层为油脂类,每日摄取植物油不超过25克。</p><p>“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从塔基到塔顶的五类食物分别是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鱼、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奶类、豆类食物、油脂类食物。其中每天应该进食较多的是谷类食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与其病因对应错误的是( )</p><p>A.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p><p>B.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p><p>C. 贫血﹣﹣缺乏含铁的无机盐</p><p>D. 佝偻病﹣﹣老年人缺乏含钙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形成的,胡萝卜、玉米等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的肝脏含大量的维生素A,多吃可预防夜盲症,A正确;</p><p>B、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B正确;</p><p>C、当血液中红细胞或是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一种原料,因此含铁的无机盐缺乏会得贫血,C正确.</p><p>D、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材料,幼儿缺钙会得佝偻病,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理过程或措施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p><p>A. 农田被水淹了以后要及时排涝</p><p>B. 低氧条件下储存大白菜</p><p>C. 新疆的葡萄特别甜</p><p>D. 天气晴朗时温室大棚要不断的进行通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农田被水淹了以后要及时排涝,否则会影响根的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B、低氧条件下储存大白菜,抑制大白菜的呼吸作用,B不符合题意;C、新疆的葡萄特别甜,因为在新疆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C不符合题意;D、天气晴朗时温室大棚要不断的进行通风,增强光合作用,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婴幼儿常常要食用奶粉,有些奶粉检测不合格,蛋白质含量低,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严重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p>A. 组织细胞的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B. 糖类不能提供能量</p><p>C. 蛋白质是最重要供能物质    D. 糖类物质不参与生物体构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也参与生物体的构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婴幼儿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如果奶粉中蛋白质含量过低,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和组织细胞的更新。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的是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89da1de2/SYS201905270845421790842632_ST/SYS201905270845421790842632_ST.001.jpeg" width="186"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如图中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则表示的是血液经过小肠时变化过程。</p><p>B. 如图中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则表示的是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的变化过程。</p><p>C. 如图中代表的是尿素的含量,则表示的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时的变化过程。</p><p>D. 如图中代表的是葡萄糖的含量,则表示的是血液经过小肠时变化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由于小肠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而血液流经小肠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A错误;</p><p>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此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B正确;</p><p>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血液经过肾小球时,出球小动脉内的尿素含量变化不大,C错误;</p><p>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D错误;</p><p>所以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右心室→a→b→c→左心房,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p><p>A. a代表肺静脉    B. c中的血压比a高</p><p>C. 这是体循环的路线    D. 从a到c,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血液由右心室→a→b→c→左心房,属于肺循环。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便扩散到肺泡中,而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从a到c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a代表肺动脉;b代表肺部毛细血管,c代表肺静脉;动脉血压大于静脉血液,因此c中的血压比a中低。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同成分是</p><p>①水分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蛋白质⑤葡萄糖</p><p>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p><p>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经过肾小球过滤后,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中没有蛋白质,④蛋白质不能出现在选项中;肾小管重吸收会将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⑤葡萄糖不能出现在选项中;所以三种液体中的相同成分里不会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因此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的相同成分是水分无机盐尿素,选C选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    B.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髓组成</p><p>C. 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纤维组成    D.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21bd2230/SYS201904091031268319704638_DA/SYS201904091031268319704638_DA.001.png" width="326"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即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对两幅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412222f3/SYS201904071033552552340746_ST/SYS201904071033552552340746_ST.001.jpeg" width="264"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图甲中曲线表示南瓜雌花中子房发育随时间的变化,子房体积出现bc段变化可能是没有完成传粉受精</p><p>B. 若图甲曲线表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bc段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p><p>C. 若图乙中y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肾小管</p><p>D. 若图乙中y表示消化道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小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若图甲中曲线表示南瓜雌花中子房发育随时间的变化,果实的体积由有变无,即慢慢的凋落,出现bc段变化可能是没有完成传粉受精,A正确;若图甲曲线表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有大变小,表示呼气,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完成呼气bc段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B正确;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血液中;即在由原尿变成尿液的过程中葡萄糖的含量逐渐下降.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AB是肾小管,C正确;若图乙中y表示消化道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则AB段表示胃、小肠,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p><p>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p><p>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p><p>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p><p>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p><p>A. ①④⑤⑦    B. ①②③⑦    C. ③④⑤⑦    D. ②③⑥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一、二道防线称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能代代遗传,也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机体不断接受各种抗原性物质刺激而形成的,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p><p>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错误;②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叫做抗原;抗原具有大分子、一般异物性和特异性的性质。但抗原不一定是异物,也可能是机体衰老的细胞或癌细胞等,错误;③抗体分泌于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则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③正确;④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④正确;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⑤正确;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人的免疫缺陷病,⑥错误;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效应T细胞攻击,即细胞免疫进行,⑦正确。正确的是③④⑤⑦。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p><p>B.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p><p>C. 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p><p>D.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轴突和树突两部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p><p>人体的呼吸中枢、心跳中枢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在脑干里,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A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故B错误;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所以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故C正确;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环境问题中,通过食物链引起危害的是         (&#xa0;&#xa0;)</p><p>A.酸雨           B.臭氧层空洞       C.温室效应       D.废电池的污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废电池的危害.解可以从废电池的成分、危害以及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的传递等方面来解答.</p><p>解: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当废电池日晒雨淋表面皮层锈蚀了,其中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人们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进入人的体内,慢慢的沉积下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可见重金属汞、镉、锰、铅等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递增.</p><p>故选:D</p><p>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废电池危害以及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的传递特点.</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89da1de2/SYS201905270845430038453976_ST/SYS201905270845430038453976_ST.001.png" width="424"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xa0;]________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xa0;]_______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_________,形成视觉。</p><p>(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要完成这一反射,必须具有完整的________ ,其路径是_________(将图中的字母用箭头串起来),这一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xa0;]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p></div></div>
<div><p>【答案】② 晶状体    ④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反射弧    a→b→c→d→e    条件反射    6耳蜗    </p><p>【解析】</p><p>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②是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p><p>(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是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因此,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②晶状体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④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一般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因此,“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要完成这一反射,必须具有完整的反射弧,其路径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这一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89da1de2/SYS201905270845432230353823_ST/SYS201905270845432230353823_ST.001.png" width="456"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的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地方是________</p><p>(2)完成②生理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营养物质最终在组织细胞中的______内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过程③与④被称为______,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给患者输液时,选择静脉注射,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xa0;&#xa0;&#xa0;&#xa0;&#xa0;</p><p>(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送给细胞,而且红细胞中的___还把它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p><p>(4)人体内各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由图中_______(填代号)排出体外。</p></div></div>
<div><p>【答案】组织细胞    小肠    线粒体    肺通气    呼吸运动    静脉瓣    血红蛋白    ⑥    </p><p>【解析】</p><p>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内,交换的结果是血液动脉血就成静脉血。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是小肠,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肺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包括吸气和呼气运动。静脉是将血液运送回心脏,四肢的静脉内具静脉瓣,防止血液的倒流。排泄是将细胞代谢终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这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必须排出体外,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一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通过汗腺分泌汗液通过皮肤排出;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观图可知:①表示排遗、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③表示吸气过程、④表示呼气过程、⑤表示激素的调节作用、⑥表示排泄、⑦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⑧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p><p>(1)人体跟其他大多数生物一样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而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人体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p><p>(2)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营养物质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过程③与④被称为肺通气,③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④呼气时正好相反。图中③④是依靠呼吸运动实现的。给患者输液时,选择静脉注射,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因此,完成②生理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营养物质最终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过程③与④被称为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给患者输液时,选择静脉注射,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p><p>(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功能,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供其利用。</p><p>(4)排泄是将细胞代谢终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这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必须排出体外,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一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通过汗腺分泌汗液通过皮肤排出;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人体内各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由图中⑥排出体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面甲图表示大棚西瓜叶片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情况,乙图为西瓜叶肉细胞结构图,丙图表示西瓜大棚内一天24小时所测到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89da1de2/SYS201905270845434422723852_ST/SYS201905270845434422723852_ST.001.png" width="472"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挤压西瓜果肉能得到甘甜的果汁,主要是因为图乙中[&#xa0;&#xa0;]______内含有糖分.</p><p>(2)图丙曲线所示的______时间段与甲图中C叶片情况相对应.</p><p>(3)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其中18--24时说明的是_____,西瓜重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环境中的______合成的有机物,此过程发生在乙图[&#xa0; ]______中,反应式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2液泡    6-18时    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    水和二氧化碳    4线粒体    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89da1de2/SYS201905270845434422723852_DA/SYS201905270845434422723852_DA.001.png" width="64"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吸收了空气中的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浓度。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p><p>(1)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存在一些酸甜苦辣的物质及色素,叫细胞液。挤压西瓜果肉能得到甘甜的果汁,是因为图乙中2液泡中含有糖分。 </p><p>(2)图甲中C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图丙曲线所示的6-18时段,二氧化碳减少,与甲图中C叶片情况相对应。 </p><p>(3)18--24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说明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其中18--24时说明的是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西瓜重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的有机物,此过程发生在乙图4线粒体中,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89da1de2/SYS201905270845434422723852_DA/SYS201905270845434422723852_DA.001.png" width="64"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甲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540223980318_ST/SYS201905150907540223980318_ST.001.png" width="376"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________。</p><p>(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________,结构④是________,将来发育成种子。</p><p>(3)花粉从⑤落到①上的过程叫作________。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__________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作受精。</p><p>(4)“桃”是由图甲中的[ ]________发育成的,我们食用的“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________。结构⑧中的______将来发育成新植株。</p></div></div>
<div><p>【答案】器官    雄蕊    胚珠    传粉    卵细胞    ③子房    果皮    胚    </p><p>【解析】</p><p>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和子房)和雄蕊(花药和花丝)组成。花必须经过传粉、受精后形成果实与种子。图甲中:①是柱头,②是花柱,③是子房,④是胚珠,⑤是花药,⑥是花丝,图乙中⑦果皮,⑧种子。</p><p>(1)从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图甲中的花和图乙中的果实都属于器官。</p><p>(2)图中⑤是花药和⑥花丝,两者构成雄蕊。结构④是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p><p>(3)植物开花后,成熟⑤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①柱头和②花柱,到达③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p><p>(4)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不断分化、分裂和生长。子房逐渐膨大,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230ec604/SYS201905150907540223980318_DA/SYS201905150907540223980318_DA.001.png" width="307"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桃”属于果实,由图甲中的[③]子房发育成的,我们食用的“果肉“是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结构[⑧]种子是由图甲中[④]胚珠发育来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p><p>资料一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p><p>资料二 近几年,西非多国暴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p><p>(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_____,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__________。</p><p>(2)接种卡介苗后,能预防结核杆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卡介苗在免疫反应中只能抵抗结核杆菌,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为了更好地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p><p>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     传染源    产生了抗体    卡介苗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    ①④    </p><p>【解析】</p><p>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从传染病起因角度分析,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和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属于病原体,肺结核和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传染源。</p><p>(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即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即疫苗还具有抗原性,因此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p><p>(3)从预防传染病的三条途径看,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属于控制传染源;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惠来县九级第一学期素质检测(二)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