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p><p>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p><p>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A错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写的是自然现象,故B错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动物的群聚现象,故C错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描写的是生物生长发育,红豆的枝条是由叶芽发育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的灭绝,这是由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p><p>A. 吸收营养物质 B. 生殖 C. 遗传变异 D. 进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A、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故A不符合题意;</p><p>B、生殖:性成熟的生物体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延续,保证生命的连续性,故B符合题意;</p><p>C、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故C不符合题意;</p><p>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调查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 调查要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p><p>C. 抽样调查的结果比普查更准确 D. 调查要如实记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调查的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p><p>调查的方法步骤: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A、B正确;</p><p>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普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调查的范围很大的,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C错误;</p><p>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的生物现象或行为,是生物因素引起的是( )</p><p>A.蛾、蚊蟑螂等昆虫夜间出来活动 B.秋天,大雁飞向南方去越冬</p><p>C.丝瓜的叶上布满蚜虫。叶片卷曲 D.“寒露”是我区播种小麦的适宜时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A.蛾、蚊、蟑螂等昆虫夜间出来活动,受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是光照对生物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p><p>B.秋天大雁飞向南方越冬,说明了温度对大雁的影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p><p>C.丝瓜的叶上布满蚜虫、刺吸植株的茎、叶,尤其是幼嫩部位,导致叶片卷曲,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故C符合题意。</p><p>D.寒露播种的小麦,温度适宜,是受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p><p>A. 合作 B. 竞争 C. 寄生 D. 捕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br />(2)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p><p>草与豆,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所以“草盛豆苗稀”,体现了杂草与豆类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p><p>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p><p>B. 动物和植物组成的</p><p>C.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p><p>D. 所有生物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p><p>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成分,缺少非生物成分,A错误;动物属于消费者,植物属于生产者,要想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B错误;一个生态系统都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缺一不可,C正确;所有生物是生物成分,缺少非生物成分,不是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一只生活在山上的野兔来说,它生活的环境是指( )</p><p>A.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除野兔外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p><p>C.山上的植物和动物 D.除这只野兔外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和非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野兔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以及除这只野兔外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和非生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p><p>A. 生依赖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改变环境。</p><p>生物必须依赖环境中的水、营养物质、温度、空气等生存,但是生物也能影响环境,A不符合题意;<br />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但是生物也能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br />生物影响环境,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但是首先生物必须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br />生物依赖环境而生存,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改变环境,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韩钊同学在没有更换目镜的情况下,把物镜由10×换成了40×,那么视野中细胞数目和大小的变化是( )</p><p>A. 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大小不变</p><p>B. 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大小不变</p><p>C. 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变大</p><p>D. 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变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细胞的数目减少,细胞变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变小。</p><p>依题意,在没有更换目镜的情况下把物镜由10×换成了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因此,第二次看到的状况与第一次相比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变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p><p>①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擦拭载玻片、盖玻片</p><p>④用碘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⑤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⑥盖上盖玻片</p><p>A.①③②④⑤⑥ B.③②①⑤⑥④</p><p>C.③②①④⑥⑤ D.①③⑤⑥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p><p>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包括:</p><p>1.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p><p>2.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p><p>3.取材、展平: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薄膜(可以用刀片纵横划数刀,形成0.5cm×0.5cm大小的正方形),将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展平。</p><p>4.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p><p>5.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p><p>所以,题中顺序为:③②①⑤⑥④。</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不易看到的结构是( )</p><p>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液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p><p>细胞壁是最外层的一层透明的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B符合题意;细胞核是植物细胞一个近似球形的结构。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C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的液泡里含有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 进行观察。</p><p>A. 切片 B. 涂片 C. 装片 D. 三种都可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制作玻片标本的材料不同,把玻片标本分为三种切片、涂片、装片。</p><p>A、切片是指用特制刀具把生物体的组织或矿物切成的薄片,故A不符合题意;</p><p>B、涂片是指用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液体标本(如血液,骨髓液等)均匀的涂抹在玻璃片上制成的标本,用于实验室诊断和病理诊断,涂片的方法有直接涂片法、厚涂片法等,故B符合题意;</p><p>C、从生物体上取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时候,将被观察物体放在载玻片上就叫装片, 故C不符合题意;</p><p>D、由B项可知,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一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哪一细胞器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 )</p><p>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细胞核 D. 细胞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动力车间,能分解有机物,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p><p>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动力车间,能分解有机物,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活细胞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细胞内产生的废物能够排出,而又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随便流出。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p><p>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核 D. 细胞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p><p>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A正确;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B错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C错误;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由小长到大的原因是( )</p><p>A. 营养状况的好坏 B. 细胞数目的增多</p><p>C. 细胞体积的增大 D. 细胞的分裂和体积的增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细胞分裂指的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相比,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p><p>A. 加倍 B. 减半 C. 不变 D. 无法确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染色体是细胞核内主要的遗传物质。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目的是保证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p><p>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受精卵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6/08/5509fb22/SYS201909160808344842221832_ST/SYS201909160808344842221832_ST.001.png" width="285" height="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p><p>(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p><p>(3)图中,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p><p>图中①、②、③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化的是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除哪一结构外,其余结构在层次上都是一致的</p><p>A. 根 B. 果实 C. 肺 D. 血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p><p>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血液属于输导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肺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人体的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根、果实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履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它通过哪一个结构进行气体交换?( )</p><p>A. 口沟 B. 收集管 C. 伸缩泡 D. 表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草履虫的结构及生活,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据此解答。</p><p>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043227982230_DA/SYS201904260925043227982230_DA.001.png" width="383" height="2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草履虫进行呼吸是通过表膜。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草履虫身体前端遇到棉花纤维时,它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前进,这说明草履虫具有( )</p><p>A. 应激性 B. 变异性 C. 遗传性 D. 严整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叫应激性,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p><p>当草履虫身体前端遇到棉花纤维时,它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前进,可见,草履虫能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这种生物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生物的应激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并分析某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作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0ed5686/SYS202005251957168686123786_ST/SYS202005251957168686123786_ST.001.png" width="296"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p><p>(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_____,兔、狐等属于_____,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_____,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_____部分。</p><p>(3)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_____,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肉动物_____。</p><p>(4)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叫做_____。</p><p>(5)如若人类大量捕猎狐、蛇,则老鼠的数量会_____。</p><p>(6)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积累重金属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p><p>(7)鹰以蛇为食物,二者的关系是_____;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物,则二者还存在着_____关系。</p></div></div>
<div><p>【答案】5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 多 多 生态平衡 增多 鹰 捕食 竞争 </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草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草→鼠→蛇→鹰,草→鼠→鹰,草→兔→狐,草→鼠→狐,草→兔→鹰,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p><p>(2)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兔、狐等属于消费者,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非生物部分。</p><p>(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营养级别越高生物的数量越少,所以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多,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多。</p><p>(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做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会被破坏。</p><p>(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会被破坏,如果,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和蛇,短期内,老鼠的数量会增多。</p><p>(6)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体内积累重金属量最多的生物是鹰,其营养级别最高,积累的有毒物质的浓度最多。</p><p>(7)在该生态系统中鹰以蛇为食物,鹰与蛇存在捕食关系;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物,二者还存在竞争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细胞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f695e14/SYS201808081132013644566003_ST/SYS201808081132013644566003_ST.001.png" width="362"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______是动物细胞,图_________是植物细胞。</p><p>(2)两细胞共同拥有的结构是【 】______、【 】____、【 】_______</p><p>(3)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p><p>(4)当我们切西瓜时,流出来的汁液来自【 】 _________。</p><p>(5)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乙 甲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C细胞核 F液泡 组织</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E叶绿体,F液泡,据此分析解答。</p><p>(1)甲图中具有A细胞壁、E叶绿体和F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因此图乙是动物细胞,图甲是植物细胞;(2)植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可见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3)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因此,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关的结构是C细胞核;(4)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因此,当我们切西瓜时,流出来的汁液来自F液泡;(5)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华同学很喜欢生物课,特别是用显微镜来观察未知的微观世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0ed5686/SYS202005251957170338895224_ST/SYS202005251957170338895224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2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显微镜对光时,首先转动[ ]_____使[ ]_____对准通光孔,并保持2cm的距离,然后转动遮光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最后眼睛注视目镜,通过调节反光镜得到一个较明亮的视野。</p><p>(2)在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时,首先应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标本对准_____的中央,然后双目注视[ ]_____和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转动[ ]_____,使二者靠近但不能接触。最后左眼注视目镜,先逆时针转动[ ]_____,直至出现物像,再转动[ ]_____,调节至物像清晰。</p><p>(3)小华观察字母“P”装片,视野中的物像则呈“_____”,她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存在于_____、_____或者_____上。为了确定污点的位置,她移动玻片,发现污物没有移动,然后通过转换器将物镜改为高倍镜,污物仍存在。那么你觉得污物最有可能位于_____上。</p><p>(4)小华做“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时,记录如下的图像:</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0ed5686/SYS202005251957170338895224_ST/SYS202005251957170338895224_ST.002.png" width="407"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观察过程中,最先观察到的图像是_____。</p><p>②由d到e,需要进行的操作是调节_____。</p><p>③若将a的图像移至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_____方向移动。</p><p>④口腔上皮细胞的亮度比较大,要观察到清晰的细胞核,必须要对它进行染色。在实验中常用_____进行染色。</p><p>(5)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0ed5686/SYS202005251957170338895224_ST/SYS202005251957170338895224_ST.003.png" width="306"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其中,小华的观察效果最好,你认为图_____是她观察的视野。请你选择给某一位操作不规范的同学提出改进建议,使他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你的选择是_____同学,你的建议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3转换器 4低倍物镜 通光孔 4物镜 10粗准焦螺旋 10粗准焦螺旋 11细准焦螺旋 d 物镜 目镜 载玻片 目镜 c 调节细准焦螺旋 右下方 碘液 乙 甲 放置盖玻片时应该先45度夹角接触液体后再轻轻放下 </p><p>【解析】</p><p>观图可知:1是目镜、2是镜筒、3是转换器、4是物镜、5是载物台、6是通光孔、7是遮光器、8是压片夹、9是反光镜、10是粗准焦螺旋、11是细准焦螺旋、12是镜臂、13是镜柱、14是镜座,解答即可。</p><p>(1)在显微镜对光时,首先打开内置光源,再转动3转换器使4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并保持2cm的距离,然后转动7遮光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最后眼睛注视目镜内,得到一个明亮的视野。</p><p>(2)在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时,首先应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央,然后双目注视4物镜和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转动10粗准焦螺旋,使二者靠近但不能接触。最后左眼注视目镜,先逆时针转动10粗准焦螺旋,直至出现物像,再转动11细准焦螺旋,调节至物像清晰。</p><p>(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所以小华观察字母“P”装片,视野中的物像则呈“d”。小华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这个污点可能存在于物镜、目镜、玻片,为了确定污点的位置,他移动玻片,发现污物没有移动,然后通过转换器将物镜改为高倍镜,污物仍存在,污物最有可能位于目镜。</p><p>(4)①做“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实验时,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物像,因此最先看到的是模糊的图像c。</p><p>②由d的图像模糊不清,e的图像清楚,通过调节11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调节的更清楚。</p><p>③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a的图像在视野的右下方移到中央须向上左上方移动,所以,就要向右下方移动装片。</p><p>④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为:擦→滴→取→盖→染→吸等,染色是指用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在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才能染色完全。染色时用稀碘液,呈弱碱性,因为细胞核中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染色体。因此,口腔上皮细胞的亮度比较大,要观察到清晰的细胞核,必须要对它进行染色,在实验中常用碘液进行染色。</p><p>(5)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p><p>甲:视野中的物像中,有非常规则的圆形且边缘较粗的气泡,影响观察,气泡的产生是盖盖玻片不当造成的。</p><p>乙:视野中的物像显示5个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清晰、无气泡、无杂质,效果非常好。</p><p>丙:视野中的物像显示的是3个口腔上皮细胞,另外还有许多杂质,影响观察,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擦净载、盖玻片,或者碘液中含有杂质所导致。</p><p>丁:视野中的物像显示的是许多重叠的口腔上皮细胞,影响观察,这是由于在实验操作中没有涂抹均匀所采集的口腔上皮细胞所致。</p><p>因此,小华的观察效果最好,我认为图乙是小华的视野。甲同学的改进建议:放置盖玻片时应该先45度夹角接触液体后再轻轻放下;(或丙,改进建议:清洁口腔后再取材;丁,改进建议:取材过多,应该涂抹均匀,使细胞分散开)。</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0ed5686/SYS202005251957173150716586_ST/SYS202005251957173150716586_ST.001.png" width="418"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步骤1: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p><p>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p><p>步骤3:…</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60ed5686/SYS202005251957173150716586_ST/SYS202005251957173150716586_ST.002.png" width="400" height="2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p><p>(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p><p>(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_____值,以减小实验误差。</p><p>(3)实验结果表明,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的环境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p><p>(4)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放回_____中。</p></div></div>
<div><p>【答案】光 平均 阴暗 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或放回大自然等)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p><p>(1)在一个长方形的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黑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玻璃板,这样在铁盘里就形成了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因此,根据这个实验方案可以推测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p><p>(2)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平衡数据,减少误差。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p><p>(3)如果根据该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的实验结果是鼠妇在阴暗处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p><p>(4)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所以,关爱生命,从我做起。做完实验后,应将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或放回大自然等)中。</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