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58:42

江西省寻乌县博豪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p><p>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p><p>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p><p>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 </p><p>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错误,符合题意;</p><p>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体现的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体现的是光照对生物的影响,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体现的是水分对生物的影响,故BCD都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f7e672b6/SYS201808081127045380150959_ST/SYS201808081127045380150959_ST.001.png" width="109"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p><p>B. 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丙</p><p>C. 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p><p>D.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8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0%.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所以选项A错误,根据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量可以推测,选项BCD均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莲与鲫鱼相比,其结构层次不同的是没有系统</p><p>B. 把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不会胀破,是因为该细胞有细胞壁</p><p>C. 水稻根细胞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细胞膜的作用</p><p>D. DNA是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之一,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因此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莲属于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鲫鱼属于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莲与鲫鱼相比,其结构层次不同的是没有系统,A正确;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一层较薄的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因此,把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不会胀破,是因为该细胞有细胞壁,B正确;根尖的成熟区内有导管,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许多根毛。它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C正确;DNA是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之一,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不是全部,如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是有DNA,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四种植物形态示意图,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038242762432_ST/SYS201905280845038242762432_ST.001.png" width="501"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丙是肾蕨,形态优美,可供观赏,喜阴湿环境,靠孢子繁殖</p><p>B. 乙是葫芦藓,因其对 SO2 等敏感,所以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p>C. 丁是衣藻,是单细胞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p>D. 甲是“泰山迎客松”,能生活在岩石缝隙中,原因是根系发达,叶细长如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分类,识图、分析、解答。</p><p>丙是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可供观赏,生殖离不开水,喜阴湿环境,其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是孢子植物,A正确;乙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上下两面侵入,影响其生活,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正确;丁是衣藻,生活在淡水中,细胞中有杯状的叶绿体,无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甲是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根系发达,叶细长如针,完全适于陆地生活,能生活在岩石缝隙中,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现象,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039953633870_ST/SYS201905280845039953633870_ST.001.png" width="452"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显微镜甲的放大倍数为400倍</p><p>B. 对丙滴加碘液后②变蓝①不变蓝</p><p>C.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选用生理盐水</p><p>D. 要使丁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甲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不符合题意;</p><p>B、丙中的①是胚乳,内含丰富的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会变蓝色.②是胚芽,不含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符合题意;</p><p>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状,不符合题意;</p><p>D、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即,要使丁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关于“食不言”解释正确的是(    )</p><p>A. 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    B. 避免食物进入气管</p><p>C.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D. 有利于保护声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p><p>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会厌软骨犹如铁路上的道岔。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的动作无所适从,导致食物“呛”入食管的事故发生,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学知识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播种后地膜覆盖主要作用是保温,利于种子萌发</p><p>B. 阴雨天移栽幼苗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利于植株成活</p><p>C. 移栽幼苗时根部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p><p>D. 人工辅助授粉不能弥补自然传粉的不足,提高结实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种子在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移栽幼苗时最好在阴雨天,根部要土坨,在花开季节,必要时要进行人工授粉,可提高产量。</p><p>在充足的水份,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下种子就能萌发,早春气温较低,且不稳定,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早春播种后,往往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促进种子的萌发,A正确;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阴雨天光照不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B正确;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C正确;人工辅助受粉的意义是可以弥补自然状态下异花传粉的不足,能提高果实产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044978248187_ST/SYS201905280845044978248187_ST.001.png" width="251"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受精卵发育成的①是胚</p><p>B. ②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p><p>C. 大豆种子是由子房发育来的</p><p>D. 大豆种子的萌发只需要氧气和适宜的温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分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044978248187_DA/SYS201905280845044978248187_DA.001.png" width="365"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上图可知:受精卵发育成的①是胚,A正确;种子萌发的过程是吸足水分,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加强,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②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不是胚芽,而是胚根,B错误;大豆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不是子房发育来的,C错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分的空气,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p><p>A. 血浆、白细胞    B. 红细胞、白细胞</p><p>C. 红细胞、血小板    D. 血小板、白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当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偏多,贫血的原因是红细胞的数量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偏低。</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人类的哪一种活动是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     )</p><p>A. 不随意践踏草坪    B. 储存蔬菜的地窖留有通风孔</p><p>C. 给路边的大树根部留有空隙    D. 合理密植农作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方面来切入。</p><p>因为践踏草坪减少了草坪间的间隙,不利于它的呼吸,A不符合题意;因为留有通光口,使得蔬菜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一定量的氧气,消耗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保证地窖中的空气中含氧量,不至于产生大量的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使得蔬菜腐烂,B不符合题意;因为留有空隙保证了根的正常呼吸,C不符合题意;合理密植是有效提高光合作用利用率的手段,与呼吸无关,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p><p>A. 胰岛素的作用    B. 性激素的作用</p><p>C.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D. 生长激素的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合理膳食,预防疾病。下列营养成分中,儿童缺乏会引发佝偻病的是</p><p>A. 糖类和脂肪    B. 维生素D和钙    C. 糖类和水    D. 碘和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p><p>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佝偻病患者可能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或维生素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类消化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大肠壁的粘膜有很多皱襞及绒毛</p><p>B.口腔能初步消化食物,但几乎不吸收养分</p><p>C.胃液和小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p><p>D.胆汁不能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小肠壁的粘膜有很多皱襞及绒毛,扩大了消化吸收的面积,而大肠有皱襞,没有绒毛。口腔能初步消化淀粉,无吸收能力。胃对蛋白质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并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中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不能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缺乏维生素B1时,易患(&#xa0;&#xa0;&#xa0; )</p><p>A. 大脖子病    B. 神经炎    C. 坏血病    D. 神经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缺乏就会患上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实现人类移居月球的梦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月宫一号”人工密闭舱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质,可以在该系统内循环再生。下图是 “月宫一号”密闭舱内的碳循环示意图(注:①和②表示气体),请根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050363615244_ST/SYS201905280845050363615244_ST.001.png" width="185"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密闭舱内的实验人员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者。</p><p>(2)人在密闭舱内能够生存,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①]        。</p><p>(3)[②]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它主要来自密闭舱内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在细胞质中的           内产生。</p><p>(4)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         (填“简单”或“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         。</p></div></div>
<div><p>【答案】(1)消费       (2)光合   氧气       (3)线粒体       (4)复杂    强</p><p>【解析】</p><p>试题分析:(1)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所以密闭舱内的实验人员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p><p>(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p><p>(3)②是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在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p><p>(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052875260940_ST/SYS201905280845052875260940_ST.001.png" width="432"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细胞A是__________.在由A到B的过程中,____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p><p>(2)B通过__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p><p>(3)在如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__________.(序号和名称都对才可得分)</p><p>(4)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染色体    细胞分化 (或分化)    E 系统    消化和吸收    </p><p>【解析】</p><p>图示中A是受精卵,B是细胞群,C是组织,D是器官,E是消化系统。</p><p>(1)人体发育的起点是A受精卵的形成,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p><p>(2)B过程中的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C组织。</p><p>(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或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在如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系统。</p><p>(4)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如图中的E表示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在完成“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后,又提出了酸、碱环境是否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个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他们选用的材料用具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p><p>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杯、滴管、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淀粉浆糊、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碘液等。</p><p>实验方案:</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054907308045_ST/SYS201905280845054907308045_ST.001.png" width="579" height="2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p><p>(1)1号试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p><p>(2)1号试管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将3支装有浆糊的试管放入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p><p>(4)由该探究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照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完全分解成了麦芽糖    使唾液淀粉酶有充分的作用时间    酸、碱环境都抑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中性环境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最强    </p><p>【解析】</p><p>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是设计实方案必须处理的个关键问题;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像的影响时,所除了这种条件外其它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唯一变量就是要探究的是温度对唾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p><p>(1)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盐酸,1号试管是对照组,说明酸环境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号试管与3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氢氧化钠,1号试管是对照组,说明碱环境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p><p>(2)1号试管遇碘没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完全分解成了麦芽糖。</p><p>(3)将3支装有浆糊的试管放入37℃温水中,恒温10分钟的目的是使唾液淀粉酶有充分的作用时间。</p><p>(4)比较(1)(2)可以得出的结论:酸、碱环境都抑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中性环境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最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寻乌县博豪中学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