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58:10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理解科学研究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p><p>A.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p><p>B. 所有变量都相同</p><p>C. 所有变量都不相同</p><p>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相同</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p><p>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分析实验现象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得出结论</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③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②④⑤③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③分析实验现象、⑥得出结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做“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p><p>A. 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p><p>B. 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p><p>C. 研究响尾蛇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p><p>D. 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在“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有无标记,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英国科学家哈维研究血液循环的流动方向时,所使用的方法是(     )</p><p>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哈维研究血液循环最主要的方法是实验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关于模拟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xa0;&#xa0;&#xa0;)</p><p>A. 可以保护生物</p><p>B. 能解决不能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p><p>C. 实验结论一定可靠</p><p>D. 可以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模拟实验的优点:①模拟实验用易于取得的材料做模型,很好地解决了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的问题在一些不宜以真实生物进行操作实验中。用模型实验还减少了干扰因素,且可以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简单,易于操作,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可以保护生物。一般情况下,模拟程度越高,实验效果越有效。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模拟实验中,以食用醋和清水作材料配制模拟酸雨,既方便经济又安全易操作,效果又明显,很好的说明了酸雨对生物的影响。②模拟实验用实验过程展现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学会在实验过程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③在实验中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模拟实验准确度不是很高,因此实验结论不一定可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模拟实验优缺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花费少,简单,易操作</p><p>B. 可以不伤害动物</p><p>C. 准确度不是很高,容易发生主观原因导致的错误</p><p>D. 模拟实验的材料不真实,故结论没有科学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中,用气球来模仿鱼的身体,硬塑料片模仿鱼的尾鳍,用拨动塑料片的方法使鱼的尾鳍摆动,产生鱼前进的动力。因此,拟实验的材料不真实,故结论没有科学性的说法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主要应用观察法的是(   )</p><p>A.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p><p>B.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p><p>C.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p><p>D.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其主要通过观察来研究昆虫.符合题意;</p><p>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早在1910年他就通过实验观察,证明鱼类具有辨别颜色和亮度的能力而且辨声能力超过人类,成为研究鱼类色觉和听觉功能的先驱。以后继而研究蜜蜂的行为,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不符合题意;</p><p>廷伯根,现代行为生物学奠基人之一。1907年4月15日生于荷兰海牙,自幼对博物,特别是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主要通过实验法对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进行研究,不符合题意;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用实验法,对发生行为的动物和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他们之间的信号,经进一步分析刺激发生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p><p>A. 人类起源于类人猿</p><p>B. 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p><p>C. 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p><p>D. 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是推断,不是事实,B错误;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这是人的一种推测,应属于观点,C错误。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是事实,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响尾蛇是如何追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法研究中,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  )</p><p>A.研究响尾蛇是否会对死的老鼠进行袭击</p><p>B.与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p><p>C.只是起重复实验的作用</p><p>D.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它放走的猎物.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将它与响尾蛇袭击中毒咬过老鼠形成对照.如果响尾蛇不去追踪,说明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它放走的猎物.如果响尾蛇去追踪,说明响尾蛇追踪猎物与响尾蛇毒液的气味无关.该实验变量是响尾蛇毒液的气味.</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  )</p><p>A.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B. 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p><p>C.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D. 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还有其他非主要因素或难于控制的因素影响,或是没有发现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等。因此,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故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修改完善、重复试验等。因此只要按照探究的步骤去做一般能得出正确结论,不是一定能得出正确结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     )</p><p>A.甲组有光,乙组无光</p><p>B.甲组有光,乙组有水</p><p>C.甲组有干燥,乙组湿润</p><p>D.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B不是单一实验变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进行植物调查时不应该(  )</p><p>A.明确目的B.详细计划C.凭个人喜好取舍D.真实记录</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进行植物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制定详细的计划,确定调查的路线,在调查的过程中不能凭个人喜好取舍,要实事求是,真实记录调查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法布尔用观察法观察动物的行为时所采用的条件是(     )</p><p>A. 进行一定的实验对照和比较</p><p>B. 野外的自然状态</p><p>C. 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p><p>D. 对所观察的动物施加一定的外界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法布尔是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了动物的各种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实验中要得到可信的结论,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是(  )</p><p>A.多个    B.2个     C.1个     D.10个</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因此在探究实验中要得到可信的结论,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是1个。</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理解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