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57:59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所举实例中,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p><p>A.鱼生活在水中&#xa0;B.小明的血型为O型</p><p>C.琳琳惯用右手&#xa0;D.家兔体表被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p><p>鱼生活在水中,是鱼类的生活习性、不是行为方式,因此不属于性状;小明的血型为O型、琳琳惯用右手、家兔体表被毛,这些都属于生物的形态特征,因此都属于性状。</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人的各种特征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p><p>A.黄皮肤和黄头发&#xa0;B.单眼皮和双眼皮</p><p>C.高个子和胖子&#xa0;D.黑发和卷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即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都是生物的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p><p>A、黄皮肤和黑眼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p><p>B、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p><p>C、高个子和胖子,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p><p>D、黑发和卷发,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细胞中,通常不具有成对染色体的是</p><p>A.玉米叶肉细胞&#xa0;B.人的精子&#xa0;C.人的脑细胞&#xa0;D.青蛙的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p><p>玉米叶肉细胞、人的脑细胞、青蛙的受精卵,染色体都成对;人的精子中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人的精子通常不具有成对染色体。</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的人笑起来,脸上有一个酒窝,很漂亮。人类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现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了两小孩,一个有酒窝,一个没有酒窝,你认为有酒窝的性状是</p><p>A.显性性状&#xa0;B.隐性性状&#xa0;C.两者都不是&#xa0;D.无法判断</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p><p>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父母的性状是显性性状,而且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现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了两小孩,一个有酒窝,一个没有酒窝。表明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无酒窝是隐性性状。</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基因有显隐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p><p>B.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掩盖作用</p><p>C. 成对基因Aa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p><p>D. 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A正确;<br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掩盖作用如成对基因Aa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B正确;<br />成对基因Aa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C正确;<br />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而不是只有一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自然状态下,生男生女的比例更接近于(  )</p><p>A.1:2  B.2:1  C.1:1    D.3:2</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染色体,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因此自然状态下,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即生男生女的比例为1:1。</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男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p><p>①X&#xa0;&#xa0;②Y&#xa0;&#xa0;③22对常染色体+Y&#xa0;&#xa0;④22对常染色体+X&#xa0;&#xa0;⑤22条常染色体+X&#xa0;&#xa0;⑥22条常染色体+Y.</p><p>A.①②&#xa0;B.③④&#xa0;C.⑤⑥&#xa0;D.④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人类的体细胞中含有22对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因此男性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p><p>A. 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p><p>B. 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p><p>C. 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p><p>D. 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个小的现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br />(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杂交小麦产生的高产抗倒伏性状、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都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B、C不符合题意;<br />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个小的现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p><p>A.加强水肥管理,使作物茁壮成长</p><p>B.进行品种间杂交,然后进行选育</p><p>C.用射线或药物处理种子并进行选育</p><p>D.挑选肉质较佳的牛进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p><p>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加强水肥管理,使作物生长健壮,是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挑选牛群中肉质佳的进行繁殖,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持有化学进化论观点的学者认为,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可能发生在</p><p>A.原始陆地&#xa0;B.原始海洋&#xa0;C.原始大气&#xa0;D.原始土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与今天的大气相比没有</p><p>A.水蒸气&#xa0;B.氧气&#xa0;C.氢气&#xa0;D.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p><p>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有甲烷、氨、水蒸气、氢等,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哪项能够作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假说的证据</p><p>A.米勒通过实验证明&#xa0;B.在其他星球上发现了生物</p><p>C.原始地球环境不可能形成生命&#xa0;D.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生命起源的观点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p><p>A、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所能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而不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A不符合题意。</p><p>B、在其他星球上发现了生物,只能证明可能生命起源于其他星球,而不能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其他星球,B不符合题意。</p><p>C、原始地球环境恶劣,无氧、高温、紫外线、电闪雷鸣等,不适合生命的出现,但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逐渐产生了简单的生命,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也不能证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C不符合题意。</p><p>D、在众多的生命起源的观点中,就有一种“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都能够证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中,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是( )</p><p>A. 节肢动物    B. 爬行动物    C. 线性动物    D. 两栖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p><p>无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因此选项中在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是:线形动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类群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p><p>A.鱼类→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哺乳动物</p><p>B.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鸟类</p><p>C.节肢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p><p>D.爬行动物→环节动物→鱼类→鸟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p>如图生命树:</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0/06/b9e45f94/SYS202006100607114722262695_DA/SYS202006100607114722262695_DA.001.png" width="329" height="3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正确为: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哺乳动物,A错误。</p><p>B、正确为: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B错误。</p><p>C、节肢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C正确。</p><p>D、正确为:环节动物→鱼类→爬行动物→鸟类,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始祖鸟、中华龙鸟等化石的发现,证实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p><p>A.鱼类&#xa0;B.两栖类&#xa0;C.爬行类&#xa0;D.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p><p>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因此,始祖鸟、中华龙鸟等化石的发现,证实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因为</p><p>A.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p><p>B.各类化石在地层里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p><p>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p><p>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p><p>A、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并不只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的原因,化石才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A错误。</p><p>B、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能够说明生物进化的历程,因此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B正确。</p><p>C、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此外还有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C错误。</p><p>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并不只是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的原因,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由低等到高等排序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0/06/b9e45f94/SYS202006100607118406667076_ST/SYS202006100607118406667076_ST.001.png" width="424"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④①②③&#xa0;B.②①④③&#xa0;C.①③④②&#xa0;D.④①③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①大鲵属于两栖动物,②金鱼属于鱼类,④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③海豚属于哺乳动物。</p><p>如图生命树:</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0/06/b9e45f94/SYS202006100607118406667076_DA/SYS202006100607118406667076_DA.001.png" width="329" height="3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生物进化树可见,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排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题干中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②金鱼、①大鲵、④扬子鳄、③海豚。</p><p>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p><p>A. 袁隆平    B. 钱学森    C. 钱三强    D. 杨振宁</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665年,英国科学家(  )研制出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观察了软木塞薄片,发现软木塞是由许多小室组成的,他把这些小室叫做“细胞”.</p><p>A.列文•虎克&#xa0;B.罗伯特•虎&#xa0;C.施莱登&#xa0;D.施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发现了细胞。</p><p>A、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把磨制的透镜装配成了显微镜,对许多物体进行了观察,还发现了微生物,A错误。</p><p>B、罗伯特•虎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B正确。</p><p>CD、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造了细胞理论,C、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第一位发现细菌的科学家是</p><p>A.罗伯特•虎克&#xa0;B.列文虎克&#xa0;C.巴斯德&#xa0;D.孟德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菌的发现者是荷兰人列文•虎克。</p><p>A、罗伯特•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错误A。</p><p>B、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细菌,B正确。</p><p>C、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是世界上第一位揭开细菌奥秘的人,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C错误。</p><p>D、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规律是( )</p><p>①水生到陆生②低等到高等③简单到复杂④单细胞到多细胞</p><p>A.①②③&#xa0;B.②③④</p><p>C.①③④&#xa0;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单细胞到多细胞。<br />故选:D。<br />&#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能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p><p>A.禁止近亲结婚&#xa0;B.提倡遗传咨询&#xa0;C.提倡产前诊断&#xa0;D.禁止孕妇运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采取科学的分娩措施,可以避免对胎位不正、脐带缠脖等的伤害。</p><p>A、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还能导致胎儿畸形,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A不符合题意。</p><p>B、提倡遗传咨询,可以避免患有遗传病的孩子出生,B不符合题意。</p><p>C、进行产前诊断,可以监测婴儿的发育状况,根据胎儿的胎位,发育情况、有无脐带缠脖等,选择科学的分娩措施以及做好产前准备,C不符合题意。</p><p>D、孕妇适当活动,可以促进孕妇和胎儿的生殖发育,有利于胎儿健康出生。因此孕妇可以适量运动,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班里有同学得了病毒性肝炎,校医动员其他同学接种相关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中的</p><p>A.控制传染源&#xa0;B.切断传播途径&#xa0;C.保护易感人群&#xa0;D.计划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2)疫苗是由低毒的、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p><p>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校医动员其他同学接种相关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医生让患肺结核的病人在传染病医院治疗,主要是为了(   )</p><p>A. 控制传染源&#xa0;B. 保护易感者</p><p>C. 切断传播途径&#xa0;D. 研究结核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也有三个,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p><p>隔离传染病人、消灭病畜等属于控制传染源;</p><p>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喷洒消毒液,开窗、通风、透气,消灭传播媒介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提高免疫力等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因此,医生让患肺结核的病人在传染病医院治疗,主要是为了控制传染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p><p>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p><p>C.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p><p>D.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体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抗体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p><p>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一般抗体指抵抗一种抗原,一种抗原刺激淋巴细胞只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抗原消失了,抗体仍然存留。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人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p><p>A.皮肤防止病菌入侵&#xa0;B.消化道中的黏液杀死细菌</p><p>C.抗体消灭抗原&#xa0;D.白细胞吞噬细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具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还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杀灭和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p><p>A、皮肤防止病菌入侵,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不符合题意。</p><p>B、消化道中的黏液杀死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不符合题意。</p><p>C、抗体消灭抗原,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C不符合题意。</p><p>D、白细胞吞噬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给佝偻病患儿开的处方,其中最科学的一组是</p><p>A.钙片、鱼肝油&#xa0;B.钙片</p><p>C.钙片、维生素&#xa0;D.钙片、生长激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例如,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p><p>A 、给佝偻病患儿补钙必须加服维生素D,鱼肝油含有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A正确。</p><p>B 只补钙片,不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B错误。</p><p>C 补钙片和维生素,是什么维生素,没说清楚,C错误。</p><p>B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一种激素,不能促进对钙的吸收和利用,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合理用药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对用药的一些认识正确的是</p><p>A.越贵的药品疗效越好&#xa0;B.处方药不需要医嘱就可以服用</p><p>C.服用非处方药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xa0;D.服用药物的剂量越大疗效越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p><p>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正确。</p><p>B、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但是医生开出的药不一定都是处方药,B错误。</p><p>C、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C正确。</p><p>D、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期吸烟,最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人体的</p><p>A.泌尿系统&#xa0;B.消化系统&#xa0;C.循环系统&#xa0;D.呼吸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p><p>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因此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p><p>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0/06/b9e45f94/SYS202006100607133290992901_ST/SYS202006100607133290992901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2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1代表的是 ______ 动物,它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______ 。植物类群3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4高等的主要表现是 ______ 。 </p><p>(2)在进化上,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类群是 ______ 。最原始的植物是 ______ 。从图 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p><p>(3)鸟类的体温是 ______ 。在德国发现的 ______ 就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据图可知两栖动物是由 ______ 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哺乳    胎生哺乳    用种子繁殖    肠腔动物    单细胞藻类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恒定的    始祖鸟化石    鱼类    </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p><p>(1)动物类群1是哺乳动物,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植物类群3是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适于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植物类群4是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孢子的生命力较低,适应能力较差,因此比种子植物低等。</p><p>(2)从生物进化树上,可以看出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肠腔动物,最原始的植物是单细胞藻类,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就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据图可知两栖动物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认真观察和识别如图中的植物,并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0/06/b9e45f94/SYS202006100607135141368722_ST/SYS202006100607135141368722_ST.001.png" width="409"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是__________植物(填类群)。</p><p>(2)从______植物(填类型)开始出现了根、茎、叶等器官,且具有了专门的______组织,但仍需要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p><p>(3)______植物(填类群)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______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p><p>(4)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哪个类群?填入下面相应的括号中.向日葵______;油松______。</p><p>(5)请你将图片中的植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藻类    蕨类    输导    苔藓    一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水绵、葫芦藓、肾蕨、油松、玉米和向日葵    </p><p>【解析】</p><p>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如水绵、葫芦藓、肾蕨;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如油松、玉米、向日葵。</p><p>(1)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p><p>(2)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p><p>(3)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p>(4)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水绵属于藻类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向日葵和玉米属于被子植物,油松属于裸子植物。</p><p>(5)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水绵、葫芦藓、肾蕨、油松、玉米和向日葵。</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继2003年爆发的非典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之后,今年一种新型的流感又被发现并呈现逐渐流行的趋势,那就是甲型H7N9&#xa0;流感病毒,截至2013年4月17日,全国共报告7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6人.病例分布于北京(1例)、上海(30例,死亡11例)、江苏(20例,死亡2例)、浙江(21例,死亡2例)、安徽(3例,死亡1例)、河南(2例)共6个省市.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p><p>(1)非典的SARS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H7N9流感病毒,被称为传染病的 __________________ ; </p><p>(2)上海流感形势最严峻,为控制疫情,上海关闭所有禽类交易市场,这是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后来又扑杀全部的禽类,这属于 _____________ ; </p><p>(3)科学家讨论用外源基因植入的方式来干扰病毒致病性的表达,达到减弱其致病性的目的,请问这种方式叫做 _______________ 。 </p><p>(4)病毒和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结构分别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    控制传染源    转基因技术    结晶体    芽孢    </p><p>【解析】</p><p>(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p><p>(2)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p><p>(3)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p><p>(1)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因此非典的SARS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H7N9流感病毒,被称为传染病的病原体。</p><p>(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上海关闭所有禽类交易市场,这是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对他们进行捕杀属于控制传染源。</p><p>(3)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基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或斑马鱼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这种方式说明了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已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p><p>(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繁殖方式只能进行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当细菌细胞壁增厚的时候,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三幅图表示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0/06/b9e45f94/SYS202006100607139125127254_ST/SYS202006100607139125127254_ST.001.png" width="425"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侵入,如图 ______ (填序号)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 ______ 道免疫防线. </p><p>(2)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对任何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称为 ______ 免疫. </p><p>(3)当上图中的免疫防线被病原体突破后,免疫细胞受到刺激,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 ______ ,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称为 ______ 免疫.</p></div></div>
<div><p>【答案】1    一    非特异性    抗体    特异性    </p><p>【解析】</p><p>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p><p>(1)图1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p> (2)图1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2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图3表示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图2和图3表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br />(3)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叫抗原,受到病原体刺激后,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它能够消灭病原体.产生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的功能,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八级下学期期末综合素质测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