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57:08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p><p>A. 原始大气     B. 原始陆地     C. 原始海洋      D. 原始土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原始大气的主在成分有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但是没有游离的氧气,同时,强烈的紫外线、闪电、热能和宇宙的激发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分子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小分子随着雨水汇入热汤似的海洋。在原始的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命形式,所以原始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诞生于原始的海洋。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能证实“生生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p><p>A. 淤泥生蛙&#xa0;B. 腐肉生蛆&#xa0;C. 腐草化萤&#xa0;D. “鹅颈烧瓶”实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宇宙起源说:</p><p>①证据:1969年,人们在澳大利亚的默奇森镇坠落的陨石中,现了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另外,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p><p>②假说: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或构成生物的有机物,来自于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p><p>(2)证据和推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4/08/8452e1ce/SYS201912040806304692260772_DA/SYS201912040806304692260772_DA.001.png" width="597" height="3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神创论认为,地球及万物是上帝在大约6000年以前,即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00 钟创造出来的。自从被上帝创造出来以后,地球上的生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相信世界是上帝有目的地设计和创造的,由上帝制定的法则所主宰,是有序协调、安排合理、美妙完善且永恒不变的。并且,那个年代所有著名的学者都毫不怀疑地相信圣经的字面解释,神创论的思想对那个时代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p><p>  自然发生论与神创论差不多同样的古老,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 </p><p>  宇宙发生论认为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球,生命可能起源于其他星球。人们提出地球生命来源于别的星球或宇宙的“胚种”,根据是地球所有生物有统一的遗传密码及稀有元素埋在酶系中持有特殊重要作用等事实。</p><p>  生生论: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的结果使人们坚信:生物只能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这一观点称为“生生论”。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p><p>  化学进化论:主张从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p><p>A. 太阳的辐射能</p><p>B. 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p><p>C. 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p><p>D. 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 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     )</p><p>A. 氨&#xa0;B. 水蒸气&#xa0;C. 氧气&#xa0;D. 氢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p>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的各类物体中,不属于化石的是(     )</p><p>A. 在河南西峡盆地发现的恐龙蛋&#xa0;B. 古代墓穴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p><p>C. 德国巴伐利亚州发现的始祖鸟&#xa0;D. 汤嘎斯发现的史前海洋爬行动物的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化石的概念: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p><p>(2)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规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4/08/8452e1ce/SYS201912040806307036483543_DA/SYS201912040806307036483543_DA.001.png" width="171"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岩层与化石关系示意图</p><p>①研究发现,不同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与现代生物的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与现代生物的结构差别较大。</p><p>②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p><p>③地球上各种生物并非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而是有早有晚,它们有的一直繁衍下来,有的却灭绝了。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p><p>④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出现。在最早形成的地层中没有发现生物化石,说明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p><p>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A、C、D三项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深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都是化石。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木乃伊,是经过人为处理的,不是自然形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p><p>B. 生物进化史实际是地球演化史</p><p>C. 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的地层里</p><p>D. 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生物进化在比较解剖学上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p><p>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不是唯一证据;此外还有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A错误;</p><p>B、地球的诞生,已有45-46亿年,但我们今天仅对它近6亿年来的这段历史了解得比较清楚。 为地球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主要是靠当时形成的岩层和所含的古生物化石记录下来的:地球上的生物虽然早在30几亿年前就已出现,但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植物,它们留下的化石,说明的情况不多,而且保存这些化石的岩层,又大多经过程度不同的变质,这就使地球这段早期历史更加不易了解,所以生物进化史实际是地球的演化史,B正确;</p><p>C、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C错误。</p><p>D、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不是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陆地上以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为主要动植物类群的时代是(     )</p><p>A. 新生代中前期&#xa0;B. 中生代前中期</p><p>C. 古生代末期&#xa0;D. 新生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据此解答。</p><p>中生代从二叠纪     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     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中前期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菊花是我们德州市的市花。德州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p><p>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xa0;     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p><p>C.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xa0;     D.菊花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本题考查人工选择及其意义,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达三千余种,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菊花品种众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长翅昆虫少,无翅或残翅昆虫却很多。其原因错误的是(      )</p><p>A.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长翅昆虫大量迁出</p><p>C. 长翅昆虫易被大风吹到海中    D. 无翅或残翅昆虫不易被大风吹到海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因此选项中ACD都是正确的,B的解释是错误的.</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人类最早的祖先到现代人,其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正确的是()</p><p>A.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B. 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p><p>C. 南方古猿→智人→直立人→能人    D. 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类起源森林古猿,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p><p>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生物分类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性状差异和亲缘关系</p><p>B.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远的</p><p>C.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p><p>D.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p>(2)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p><p>(3)生物分类的意义:了解生物在生物界和生物进化中的地位,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多样化。</p><p>(4)生物分类的等级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物种)是基本单位,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分类等级越大,其中的生物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等级越小,其中生物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p><p>A、生物分类的依据很多有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等、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故A正确;</p><p>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不是最远的,故B错误;</p><p>C、生物分类的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间的相似程度越大,故C正确;</p><p>D、生物分类的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有A、B、C三种动物,它们的分类情况是:A和B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纲”,B和C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则A、B、C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     )</p><p>A. 界&#xa0;B. 门&#xa0;C. 纲&#xa0;D. 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分类等级。解答时可以从分类单位以及分类等级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和B所同在的分类单位最小的是“纲”,B和C所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纲”大于“目”。因此A、B、C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纲”。比如:A、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B、猴-哺乳纲-灵长目-猴科;C、人-哺乳纲-灵长目-人科,A和B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纲”(哺乳纲),B和C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目”(灵长目),所以,以上A.B.C只能同纲,不可能同目。因此A、B、C同在的最小分类单位是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植物检索中,下列特征无法区分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是(     )</p><p>A. 叶脉&#xa0;B. 根系&#xa0;C. 子叶数目&#xa0;D. 种子外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根据种子中子叶的片数,可以把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一般来讲: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p><p>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叶脉多为平行脉,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花瓣为3或3的倍数。如小麦、玉米等都属于单子叶植物。</p><p>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两片子叶,无胚乳,叶脉多为网状脉,直根系,双子叶植物的花瓣为4、5或4、5的倍数,如花生、菜豆等都属于双子叶植物。所以依据种子外表是无法区分的。</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有A、B、C、D四种动物,其分类情况是:A和B同目不同科;B和C同科不同</p><p>    属;D和A不在同一个目中.你认为哪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多</p><p>    A.A和B    B.B和C    C.D和A    D.都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结合题意可知,A和B同目,B和C同科,D和A不在同一个目中,其中科比目小,因此B和C的共同特征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原生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p><p>A. 身体微小&#xa0;B. 结构简单</p><p>C. 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xa0;D. 都生活在水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原生动物是原生生物当中较接近动物的一类,简称原虫。由单细胞所组成,异养生活,能够运动。但是有些物种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如眼虫,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又能运动,并像真正的动物那样进食。动物中排除原生动物,剩下的多细胞动物被称为后生动物。后生动物中有了组织分化的被称为真后生动物。</p><p>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①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称之为单细胞动物;②它们虽然在形态结构上有的比较复杂,但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有少数原生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疟原虫寄生在人的肝脏和红细胞内,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小瓜虫寄生在鱼体内,所以原生动物都生活在水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紫菜的颜色呈现紫红色,原因是(     )</p><p>A. 叶绿素在紫菜的细胞中不呈现绿色,而呈现红色</p><p>B. 紫菜细胞中除叶绿素外,还有大量藻红素,藻红素的红色把叶绿素的绿色掩盖了</p><p>C. 紫菜细胞中只藻红素,没有叶绿素,藻红素呈现红色</p><p>D. 海水中红色色素渗入了紫菜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p><p>紫菜除了含有叶绿素之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色素等色素,其中含有大量的藻红色素,藻红素的红色把叶绿素的绿色掩盖了。因此紫菜是紫红色的。</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藻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无根、茎、叶的分化&#xa0;B. 大多数藻类都生活在水中</p><p>C. 都是多细胞的&#xa0;D. 能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既有单细胞的藻类,也有多细胞藻类,藻类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故选项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苔藓植物植株一般都很矮小,这主要是因为苔藓植物(   )</p><p>A. 没有茎和叶&#xa0;B. 不能进行生殖</p><p>C. 没有真正的根&#xa0;D. 受精作用离不开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苔藓植物通常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没有输导组织,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4/08/8452e1ce/SYS201912040806319693834945_DA/SYS201912040806319693834945_DA.001.png" width="277"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xa0;&#xa0;<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4/08/8452e1ce/SYS201912040806319693834945_DA/SYS201912040806319693834945_DA.002.png" width="32" height="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xa0;&#xa0;<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4/08/8452e1ce/SYS201912040806319693834945_DA/SYS201912040806319693834945_DA.003.png" width="135" height="2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苔藓植物无真正的根,地下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运输水和无机盐,因此苔藓植物长的矮小。可见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是因为(    )</p><p>A. 植株非常矮小,容易死亡</p><p>B. 有假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有害物质</p><p>C. 叶片只由一层细胞组成,毒气容易侵入</p><p>D. 有输导组织,有毒物质容易扩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苔藓植物的叶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因此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4/08/8452e1ce/SYS201912040806322506656308_DA/SYS201912040806322506656308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2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导致植物死亡,所以污染比较厉害的地方,苔藓植物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  )</p><p>A.葫芦藓         B.海带       C.满江红      D.小麦</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A错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是最低等的一个类群,B正确;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小麦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一个类群,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最容易找到苔藓植物的环境是(         )</p><p>A. 背阴潮湿,无污染的环境</p><p>B. 背阴潮湿,有污染的环境</p><p>C. 向阳干燥,有污染的环境</p><p>D. 向阳潮湿,无污染的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p><p>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因此最容易找到苔藓植物的环境是背阴潮湿,无污染的环境.</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银杏和法桐是常见的绿化树种, 区别这两种植物的最大特点是 (    )</p><p>A. 有无输导组织   B. 种子有无果皮包被</p><p>C. 能否产生种子   D. 能否进行有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法桐属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动物界中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是(     )</p><p>A. 原生动物&#xa0;B. 腔肠动物&#xa0;C. 扁形动物&#xa0;D. 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动物进化的历程。地球上的动物是由原始的原生动物进化而来的,可以结合生物进化树分析解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4/08/8452e1ce/SYS201912040806325162624928_DA/SYS201912040806325162624928_DA.001.png" width="356" height="3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单细胞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     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从生物进化树可见,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p><p>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在动物界中,动物界中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是腔肠动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是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虫动物,主要依据是(     )</p><p>A. 是否有口&#xa0;B. 是否有肛门</p><p>C. 身体是否分节&#xa0;D. 体表是否有黏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前者如醋线虫,后者如钩虫、蛲虫、蛔虫、丝虫、鞭虫、旋毛虫等。</p><p>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如蚯蚓、蚂蝗、沙蚕等。</p><p>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不分节;环节动物身体细长,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因此身体是否分节是区分线形动物还是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线虫动物的是(     )</p><p>A. 水螅&#xa0;B. 涡虫&#xa0;C. 蛔虫&#xa0;D. 蚯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线形动物体形细长如线,有些是自由生活的,如秀丽隐杆线虫,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如蛔虫、蛲虫、钩虫。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细长,呈圆柱形;②体表有角质层;③有口有肛门常见的线形动物:蛔虫、蛲虫、钩虫、线虫。</p><p>(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常见的腔肠动物:海葵、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虫。</p><p>(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两侧对称;②背腹扁平;③有口无肛门。常见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p><p>(4)环节动物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有的生活在土壤里,如蚯蚓;有的生活在海洋中,如沙蚕;有的生活在水田、沟渠中,如蛭。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呈圆筒形;②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③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沙蚕、蛭。</p><p>A、水螅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属于腔肠动物,A不符合题意;</p><p>B、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B不符合题意;</p><p>C、蛔虫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属于线形动物门;C符合题意;</p><p>D、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且体温恒定的动物是(     )</p><p>A. 中华鲟&#xa0;B. 蜥蜴&#xa0;C. 企鹅&#xa0;D. 蝙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哺乳类、鸟类以及其它的温血动物都具有恒定的体温。生物学上把动物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种。</p><p>AB、中华鲟属于鱼类、蜥蜴属于爬行动物、都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但体温不恒定,AB不符合题意;</p><p>C、企鹅属于鸟类,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体温恒定,C符合题意;</p><p>D、蝙蝠通过胎生繁殖后代,体温恒定,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体表被毛,有于吸引异性和求偶</p><p>B.胎生可以提高产仔数量</p><p>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p><p>D.所有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不是有于吸引异性和求偶;</p><p>B、胎生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不是可以提高产仔数量如驴;</p><p>C、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p><p>D、鸭嘴兽是卵生的哺乳动物,因此绝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通过胎生繁殖后代.</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是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化石</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是化石证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巨著 《__________》 ,提出了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p></div></div>
<div><p>【答案】物种起源    自然选择    </p><p>【解析】</p><p>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学说。</p><p>生物进化论与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在著《物种起源》时对进化论有详细的论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直立行走</p><p>【解析】</p><p>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一代一代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并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产生了语言,进化成人类。</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4/08/8452e1ce/SYS201912040806335007684786_DA/SYS201912040806335007684786_DA.001.png" width="535"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p><p>【解析】</p><p>现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p><p>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分子生物学家大多认为,病毒是由一部分遗传物质加上一个外壳而形成的不完全生命。由于最初的地球阳光不足,所以最初的生物都是不能自养的,即不能象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分解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生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双名法规定,生物的学名第一个词为_____,第二个词为种名。</p></div></div>
<div><p>【答案】属名</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称。由于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叫法。名称不统一,常常造成混乱,妨碍了学术交流。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p><p>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杏(Ginkgo  biloba  L。)中的Ginkgo表示属名,biloba  L。表示种加词,即种本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们把___________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p></div></div>
<div><p>【答案】苔藓 </p><p>【解析】</p><p>试题苔藓植物的特征是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和叶里无输导组织,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的地方。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着的作用。产生孢子繁殖后代。苔藓植物的叶大都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所以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因此,人们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界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植物。</p></div></div>
<div><p>【答案】被子</p><p>【解析】</p><p>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p><p>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的结构复杂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________ 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p></div></div>
<div><p>【答案】节肢</p><p>【解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种数超过100万种,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活动范围大,利于其觅食、避敌和求得配偶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5分)请据图进行分类:</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04/08/8452e1ce/SYS201912040806341725747616_ST/SYS201912040806341725747616_ST.001.png" width="399" height="2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①病毒     ②蜗牛     ③鲫鱼      ④油松      ⑤向日葵</p><p>【解析】</p><p>试题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因此①是病毒。图中的蜗牛和鲫鱼属于动物,但蜗牛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鲫鱼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因此②是蜗牛,③是鲫鱼。图中的植物是油松和向日葵,两者的区别是向日葵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因此⑤是向日葵。油松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是裸露的,因此属于裸子植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五种常见植物(水绵·葫芦藓·肾蕨·油松·油菜)的形态图。请根据其特征和生活环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或图中的字母完成概念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087192522896_ST/SYS201712302328087192522896_ST.001.png" width="544"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42ef983/SYS201712302328087192522896_ST/SYS201712302328087192522896_ST.002.png" width="514" height="2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水中生活;②无种子或孢子;③有果皮;④A;⑤E。</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植物可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图中的C水绵就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孢子植物一般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它们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p><p>孢子植物中的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因此一般比较高大,如图中E。</p><p>种子植物中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裸子植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其产生种子的胚珠是裸露的,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图中A;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产生种子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当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包被着种子。所以①水中生活;②无种子或孢子;③有果皮;④A;⑤E。</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八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