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56:26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开元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p><p>A.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xa0;B. 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p><p>C. 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xa0;D. 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蚯蚓的运动,期间我们要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可以从蚯蚓的呼吸过程方面来解答。</p><p>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 错误的是 (    )</p><p>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p><p>B.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 与遗传因素无关</p><p>C.动物越高等, 学习能力越强, 学习中“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p><p>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br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A正确。<br />B、学习行为是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而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B错误。</p><p>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越大,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C正确。</p><p>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学习能力,因此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D正确。 </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2/09/08/59d57661/SYS202002090809098466629903_ST/SYS202002090809098466629903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来就有&#xa0;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p><p>C. 有利于生存与繁殖&#xa0;D. 能伴随动物一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不管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不管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应该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学习行为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不见得能伴随动物的一生。由此分析,C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p><p>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xa0;B.阿尔卑斯山中的一群狒狒</p><p>C.森林里筑巢的鸟类&#xa0;D.池塘里的一群青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社会行为的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p><p>(2)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3)社会行为的意义:①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②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的生存。</p><p>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 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该题中的鼠妇、鸟类、青蛙都是群居,但它们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 组织,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p><p>B. 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p><p>C. 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p><p>D. 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菜青虫的食性,失去雏鸟的红雀喂养金鱼和刚出生的袋鼠爬到育儿袋里吃奶,都属于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出生后逐渐形成的新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它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因此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p><p>A.牙齿分为门齿、 犬齿和臼齿&#xa0;B.用气管或肺呼吸</p><p>C.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发达&#xa0;D.有角质鳞片、 甲或外骨骼, 防止体内水分散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p><p>(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p><p>(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p><p>(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p><p>牙齿分为门齿、 犬齿和臼齿是哺乳动物对肉食性食物的适应,不是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A错误。</p><p>用气管或肺呼吸,适于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适于陆地生活,B正确。</p><p>运动器官发达适于在无浮力的陆地上觅食和避敌,感觉器官发达,适应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因此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发达,是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p><p>有角质鳞片、甲或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宇航服的发明创意来自于 (    )</p><p>A. 蜘蛛的结网    B. 乌龟的背甲</p><p>C. 萤火虫的荧光    D. 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下列哪一项与灵活有关?(    )</p><p>A.关节面和关节腔&#xa0;B.关节头和关节窝&#xa0;C.关节软骨和滑液&#xa0;D.关节囊和韧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p><p>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p><p>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p><p>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p>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p><p>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公鸡报晓&#xa0;B.老马识途&#xa0;C.狗辨主客&#xa0;D.鹦鹉学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A、公鸡报晓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正确。</p><p>BCD、老马识途、狗辨主客、鹦鹉学舌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C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个是真正的鱼</p><p>A. 鲸鱼&#xa0;B. 甲鱼&#xa0;C. 鲫鱼&#xa0;D. 章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及各种鳍的相互配合下在水中不断前进。</p><p>A、鲸鱼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p><p>B、甲鱼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p><p>C、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p><p>D、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雄蛙在</p><p>A. 求偶    B. 报警    C. 呼吸    D. 戏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华的父亲响应党中央振兴农村产业的号召,承包了大棚进行种植,为了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p><p>A.维持生态平衡&#xa0;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C.帮助农作物传粉&#xa0;D.帮助农作物传播种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p><p>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B不符合题意。</p><p>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为了提高大棚农作物的结果率,在棚内放养了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帮助农作物传粉,故C符合题意。</p><p>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的阻力</p><p>B.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p><p>C.家鸽体表的羽毛是其适于飞行最主要的器官</p><p>D.兔的牙齿分化,盲肠发达与其植食性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鸟类、鱼类、节肢动物、家兔 主要特征及生理特点,据此答题。</p><p>A、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正确;</p><p>B、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正确;</p><p>C、家鸽的翼是适于飞行的主要器官,错误;</p><p>D、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p><p>①骨骼肌收缩  ②牵拉骨绕着关节产生运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p><p>A. ③①②&#xa0;B. ②③①&#xa0;C. ①②③&#xa0;D. ②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   )</p><p>A.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xa0;B. 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p><p>C. 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xa0;D.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p><p>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属于传递信息的“行为语言”,A不符合题意。<br />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B不符合题意。<br />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是通过声音进行通讯,C不符合题意。<br />乌贼释放墨汁都是为了防御敌害,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方面分析,主要是因为人类具有最强的(    )</p><p>A. 取食行为&#xa0;B. 防御行为</p><p>C. 学习行为&#xa0;D. 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繁殖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等;<br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由于人的大脑发达,思维敏捷,学习行为的本领比较强,所以成为地球上“万物之灵”,可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不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p><p>A. 体温不恒定    B. 生殖离不开水    C. 变态发育    D. 皮肤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由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这是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43283765072_ST/SYS202006050607443283765072_ST.001.png" width="93" height="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43283765072_ST/SYS202006050607443283765072_ST.002.png" width="102" height="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43283765072_ST/SYS202006050607443283765072_ST.003.png" width="104" height="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43283765072_ST/SYS202006050607443283765072_ST.004.png" width="95"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p><p>A是河蚌身体柔软,有贝壳、肉足或腕,用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A符合题意。</p><p>B是对虾,身体分节,是用鳃呼吸的节肢动物,B不符合题意。</p><p>C是蚯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C不符合题意。</p><p>D是家兔,属于哺乳动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身体外形特征</p><p>A.身体呈流线型&#xa0;B.体表被覆羽毛&#xa0;C.长骨大多中空&#xa0;D.前肢变成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多数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为飞行提供充足的食物,因为飞行时消耗的能量很大;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p>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适于飞行,是鸟类的外形特征,A不符合题意。</p><p>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适于飞行,是鸟类的外形特征,B不符合题意;</p><p>鸟类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不是鸟类的外形特征,C符合题意。</p><p>鸟类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是鸟类的外形特征,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冷藏的条件下,水果的保鲜时间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p><p>A.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p><p>B.温度降低,水果呼吸作用比较弱</p><p>C.温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p><p>D.温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冷藏,水果的保鲜”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食品保存的原理,据此分析解答。</p><p>A.一般来说,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温度降低,会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故A正确。</p><p>B.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弱,因此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故B正确。</p><p>C.温度降低,水果的蒸腾作用减弱,因此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起到保鲜作用,故C正确。</p><p>D.温度降低,只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被抑制,而不是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故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鲤鱼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p><p>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p><p>C.蝗虫有外骨骼,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p><p>D.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乌龟背部有甲,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适于陆地生活的结构。</p><p>A、鲤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呼吸器官是鳃,适于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A正确。</p><p>B、家鸽属于鸟类,善于在空中飞行,前肢变成翼,是飞行器官,B正确。</p><p>C、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陆地干燥环境,C正确。</p><p>D、龟甲起到保护身体不受外界敌害攻击的作用,与适于水中生活无关,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银杏和法桐是常见的绿化树种, 区别这两种植物的最大特点是 (    )</p><p>A.有无输导组织&#xa0;B.种子有无果皮包被&#xa0;C.能否产生种子&#xa0;D.能否进行有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p><p>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法桐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因此区别这两种植物的最大特点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银杏和法桐都属于种子植物,体内都有输导组织,都能产生种子,能进行有性生殖。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概念图能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 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下面是植物细胞相关概念图, 其中A、B表示结构, a、b表示功能, ①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49468476569_ST/SYS202006050607449468476569_ST.001.png" width="368"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表示细胞分化&#xa0;B.A表示叶绿体&#xa0;C.B表示细胞核&#xa0;D.a表示保护支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组织的形成等有关知识点。</p><p>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有的还有叶绿体。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信息库,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能够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图中A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是细胞核,a是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b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①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关于4种植物共同点甲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51040925083_ST/SYS202006050607451040925083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都有开花现象&#xa0;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p><p>C.都可以用种子进行繁殖&#xa0;D.都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根据有无种子这一特征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p><p>海带、肾蕨是孢子植物,雪松是裸子植物,都不开花;大豆是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有开花现象,A错误。</p><p>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p><p>海带、肾蕨是孢子植物,用孢子进行繁殖,雪松和大豆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C错误。</p><p>海带、肾蕨、雪松、大豆这4种植物都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p><p>材料三: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的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p><p>材料四: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一生都是在独来独往的寂寞生活中度过的,比如像蜗牛、海龟。这些动物在生殖季节找一个临时伴侣共同生活,生殖过后就各奔东西,谁也不相往来了;但是像蜜蜂、蚂蚁等动物,一生下来就在一个拥挤喧闹的群体里,过着一种高度秩序化的生活。</p><p>(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____行为和喜鹊的_____行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所决定的。</p><p>(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_____。</p><p>(3)材料三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____获得的行为。</p><p>(4)蜜蜂的这种群居生活是______行为,它们之间依靠_____进行沟通,蜂王依靠______行为获得。</p></div></div>
<div><p>【答案】迁徙    繁殖    先天性    遗传物质    信息交流(或通讯)    学习    生活经验和学习    社会    舞蹈    攻击    </p><p>【解析】</p><p>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p><p>(1)材料一中野鸭的行为属于迁徙行为,喜鹊的行为是繁殖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2)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p><p>(3)材料三中人类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p><p>(4)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蜂群内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种蜂,这是蜜蜂群体的分工合作,是社会行为;它们之间依靠舞蹈进行沟通,蜂王依靠攻击行为获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54323345036_ST/SYS202006050607454323345036_ST.001.png" width="496"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在同一组的动物有_____(用代码表示)。</p><p>(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陆地生活E能用_____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C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_辅助呼吸.适于水中生活的F用_____呼吸,而B依靠_____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p><p>(3)从运动方式看,F的运动器官是鳍,其中尾鳍的功能是_____,水中的环境非常复杂,鱼依靠_____进行防御。</p><p>(4)上述六种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p><p>(5)D特有的生殖特点是______。</p><p>(6)E的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的作用_____。</p></div></div>
<div><p>【答案】C、D、F    气管    皮肤    鳃    体壁    控制前进的方向,产生前进的动力    侧线    A、D    胎生、哺乳    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p><p>【解析】</p><p>A家鸽属于鸟类;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蝗虫,属于节肢动物;F属于鱼类。</p><p>(1)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图中A家鸽、C青蛙、D家兔、F鱼类,都属于脊椎动物,B蚯蚓、E蝗虫都属于无脊椎动物。</p><p>(2)E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是用气管进行呼吸;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F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p><p>(3)F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其中尾鳍的作用是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能够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是鱼的感觉器官。鱼依靠测线进行防御。</p><p>(4)上述类群中的A家鸽和D家兔体内有产热和散热的结构,体表有保温的结构,属于恒温动物。</p><p>(5)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p><p>(6)E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器官以及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李涛同学用两块长方形的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颗螺丝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模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56675567807_ST/SYS202006050607456675567807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两块木板、相当于两块______,、相当于_____,螺丝相当于_____。</p><p>(2)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的应处于______状态,处于状态_____。</p><p>(3)如果表示肘关节,此过程表示屈肘还是伸肘动作?______。</p><p>(4)图中、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接在、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_____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p><p>(5)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在要靠_____牵拉_____,绕过____完成动作。</p></div></div>
<div><p>【答案】骨    骨骼肌    关节    收缩    舒张    屈肘    肌腱    骨骼肌    骨    关节    </p><p>【解析】</p><p>此题是一个屈肘动作的模型,1,2相当于骨,4肱二头肌,3肱三头肌,5关节,看图结合题意答题。</p><p>(1)图中1、2相当于两块骨,3、4相当于骨骼肌,5相当于关节。</p><p>(2)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由模型可看出,图中表示屈肘,4肱二头肌收缩,3肱三头肌舒张。</p><p>(3)如果5表示肘关节,此过程表示屈肘。</p><p>(4)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接在1、2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p><p>(5)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家鸽消化系统模式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58766937836_ST/SYS202006050607458766937836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贮存和软化食物的结构是(____)_____。</p><p>(2)磨碎食物的结构是(____)_____。</p><p>(3)食物进行彻底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p><p>(4)没有被彻底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形成粪便,而(____)_____很短,粪便很快进入泄殖腔被排出体外,减轻体重利于飞行。</p><p>(5)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的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3】    嗉囊    【4】    肌胃    【7】    小肠    【8】    直肠    【6】    腺胃    </p><p>【解析】</p><p>图中1为喙,2食管;3嗉囊;4肌胃;5肝;6腺胃;7小肠;8直肠,9泄殖腔,识图分析作答。</p><p>(1)鸟类食管的后段暂时贮存食物的膨大部分,称为3嗉囊。食物在嗉囊里经过润湿和软化,再被送入腺胃和肌胃,有利于消化。</p><p>(2)4肌胃有发达的肌肉壁,内壁覆盖有一层硬的角质膜,内腔含有一些小砂粒,作用类似牙齿,用以磨碎食物,这就是鸟类肌胃“砂囊”称谓的由来。</p><p>(3)鸟类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器官是7小肠。</p><p>(4)鸟类的8直肠很短,不储存粪便,可以减轻体重有利于飞翔。</p><p>(5)6腺胃壁薄,壁细胞分泌胃酸,用以浸泡、消化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鸟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60058310685_ST/SYS202006050607460058310685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所指结构的名称:b是___,c是___。</p><p>(2)吸气时,空气进入肺的途径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p><p>(3)鸟的呼吸器官是___,但是鸟的特殊的呼吸方式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气囊    肺    a→c→b    肺    双重呼吸    </p><p>【解析】</p><p>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p><p>(1)图中a是气管,b是气囊,c是肺。</p><p>(2)(3)鸟用c肺呼吸,它还具有发达的b气囊辅助呼吸。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所以家鸽吸气时,气流的流动方向是a气管→c肺→b气囊。</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05/06/e910bdc4/SYS202006050607461289583532_ST/SYS202006050607461289583532_ST.001.png" width="393"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将此装置经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____加热,使_____溶解到酒精中。</p><p>(2)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______) </p><p>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p><p>(3)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甲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丙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p><p>(4)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p><p>(5)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清水的作用是______。</p><p>(6)牵牛花一整天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隔水    叶绿素    ADF    二氧化碳    光    叶绿体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吸收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对照    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p><p>【解析】</p><p>(1)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p><p>(2)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变量是光;丙叶的白色部分和绿色部分,变量是叶绿体;乙瓶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丁瓶中放的是清水,乙和丁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p><p>(1)(4)为排除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将此装置经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避免酒精燃烧。</p><p>(2)该同学对这株牵牛花进行了光照、叶片脱色、冲洗、滴加碘液等处理。</p><p>A、甲叶片的未覆盖铝膜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了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p><p>B、甲叶片的覆盖铝膜部分没有光照,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p><p>C、乙叶片由于瓶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p><p>D、丙叶片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E、丙叶片的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会变蓝,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为:光和二氧化碳。</p><p>F、丁叶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会变蓝。</p><p>故A、D、F符合题意。</p><p>(3)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变量是光;丙叶的白色部分和绿色部分,变量是叶绿体;乙瓶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丁瓶中放的是清水,乙和丁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甲叶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丙叶绿色部分和白斑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p><p>(4)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丁瓶中放的是清水,乙和丁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清水起对照作用。</p><p>(5)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白天黑夜都能进行。所以牵牛花一整天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开元中学--学七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