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55:01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绿色植物对生物圈具有重大作用-教师用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目的是提倡大家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p><p>A.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 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p><p>C. 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 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绿色植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p><p>A. 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p><p>B. 提供足够的木材</p><p>C. 防风固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p><p>D. 调节气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三北防护林工程东西横跨近9000里,担负着北拒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内保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南护北京、天津等要地等重要任务,然而30多年来,工程总投入不过100多亿元,不及京沪高铁总投入的1/20.尽管如此,三北防护林工程仍然在防沙治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人类提供足够的木材不是三北防护林的目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p><p>B.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成分</p><p>C.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p><p>D.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完全可以被人取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A正确;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是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B正确,D错误;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圈中,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生物是()</p><p>A. 绿色植物    B. 动物    C. 细菌    D. 病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分别是(    )</p><p>A.线粒体和光</p><p>B.叶绿体和光</p><p>C.线粒体和有机物</p><p>D.叶绿体和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其中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p><p>A.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p><p>C.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p>A. 提供太阳能</p><p>B. 制造有机物</p><p>C.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p><p>D.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太阳能是太阳提供的,A错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B正确;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C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不可缺少的条件分别是(    )</p><p>A.线粒体和光</p><p>B.叶绿体和光</p><p>C.线粒体和有机物</p><p>D.叶绿体和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其中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p><p>A. 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 增高大气温度,调节气候</p><p>C. 散失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p><p>A. 3月15日    B. 3月12日</p><p>C. 12月3日    D. 9月10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p><p>解: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即3月12日.后来到了1928年的4月7日,国民党颁布了植树令: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几年植树式.国民党之所以颁布这道令,是因为孙先生幼年就对“树艺牧畜”十分热爱的缘故.他在海外留学时,经常利用假期回故乡种植桑树.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把哪一天定为植树节(  )</p><p>A. 3月22日    B. 4月21日    C. 3月12日    D. 4月12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雨少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能(  )</p><p>A.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        C.降低噪声        D.涵养水源</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xa0;&#xa0;&#xa0;&#xa0; (&#xa0;&#xa0;&#xa0; ) </p><p>①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xa0;&#xa0;&#xa0; ②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增多</p><p>③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xa0;&#xa0;&#xa0; ④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起被吸收和运输;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降低大气的温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同时植物的根还具有固定土壤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的来源;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因此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①③④。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xa0; ()</p><p>A. 可稳定大气中氧的含量    B. 可稳定大气中氮的含量</p><p>C. 可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 可稳定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所以大面积绿化有利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稳定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绿色植物对生物圈具有重大作用-教师用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