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54:40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葵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骨膜内不含有的结构是:</p><p>A.神经&#xa0;B.血管&#xa0;C.成骨细胞&#xa0;D.骨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p><p>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的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而骨髓位于骨髓腔内,不在骨膜中。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一只涡虫放在培养皿中,用手电筒的强光照射,发现涡虫会舒展身体,这种行为属于(  )</p><p>A. 先天性行为</p><p>B. 学习行为</p><p>C. 既不是先天性行为,也不是学习行为</p><p>D. 无法确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所以涡虫趋向黑暗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涡虫在受强光刺激下舒展身体,也是一种先天性行为,使其能够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鱼的生殖洄游&#xa0;B.飞蛾扑火</p><p>C.手被针扎后急速抽回&#xa0;D.幼猩猩模仿母猩猩的动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鱼的生殖洄游、飞蛾扑火、手被针扎后急速抽回,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B、C不符合题意。</p><p>幼猩猩模仿母猩猩的动作,是动物出生以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蚕的个体发育过程是(  )</p><p>A. 卵、幼虫、成虫&#xa0;B. 卵、幼虫、蛹</p><p>C. 卵、幼虫、蛹、成虫、&#xa0;D. 卵、蛹、幼虫、成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其中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据此答题.</p><p>解:家蚕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约需(  )</p><p>A. 240天    B. 260天    C. 280天    D. 300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怀孕到40周(280天)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发育的起点是</p><p>A.卵的排出 B.受精卵的形成</p><p>C.胚胎的形成 D.胎儿的形成</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动物和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冬季,燕子总是飞到南方去越冬,这种行为是(  )</p><p>A.防御行为&#xa0;B.繁殖行为&#xa0;C.节律行为&#xa0;D.社群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方面来切入。</p><p>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A不符合题意。</p><p>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B不符合题意。</p><p>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如昼夜节律、潮汐节律、季节节律等。冬季,燕子总是飞到南方去越冬,是随着太阳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节律行为,C符合题意。</p><p>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蝗虫、青蛙、鸟在生殖、发育上的共同特征是(   )</p><p>A. 完全变态发育    B. 受精    C. 不完全变态    D. 羽化</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蝗虫的生殖特点是体内受精、卵生,其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到成虫的阶段叫羽化。<br />青蛙的生殖特点是体外受精、卵生,其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变态发育,没有羽化的阶段。<br />鸟类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发育特点是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两种,不属于变态发育。<br />可见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有受精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p><p>A. 遗传物质    B. 外界因素    C. 激素    D. 神经</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体的受精作用发生在                 (    )</p><p>A. 卵巢    B. 输卵管    C. 子宫    D. 子宫内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也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排出月经和婴儿出生的通道,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貌开始呈现出人形的时间是(   )。</p><p>A. 第一个月末    B. 第二个月末</p><p>C. 第三个月末    D. 第四个月末</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怀孕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男性第二性征的是(    )。</p><p>A.长胡须&#xa0;B.喉结突出&#xa0;C.声调变高&#xa0;D.声音变低</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p><p>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低属于男性第二性征;声调变高属于女性第二性征。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p><p>A.蜜蜂的群体&#xa0;B.蚂蚁的群体&#xa0;C.白蚁的群体&#xa0;D.绵羊的群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营社群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据此答题。</p><p>动物营社群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的靠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如蜜蜂的群体、蚂蚁的群体、白蚁的群体都存在着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而绵羊的群体中尽管它们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分工和等级制度等。</p><p>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梅雨季节,南方衣柜里的衣物上会发霉长毛,这是下列何种微生物引起的()</p><p>A. 细菌    B. 霉菌    C. 酵母菌    D. 病毒</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夏天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食品和衣服上有很多有机物,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使衣物发霉,形成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因此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稍大而厚。</p><p>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A错误;霉菌有曲霉和青霉两种,都是多细胞的真菌。曲霉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上面生有大量的孢子呈球状,多在发霉的馒头、面包等上出现,青霉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上面生有大量的孢子呈扫帚状,多在发霉的橘子等上出现。可见衣物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B正确;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因此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稍大而厚,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结构简单,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雨后,小艾院子前的小树林长出了蘑菇,蘑菇是腐生性微生物,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p><p>A.供给氧气&#xa0;B.提供有机物&#xa0;C.提供二氧化碳&#xa0;D.促进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p><p>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可见,蘑菇等腐生性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物质循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动植物遗体不会出现永远保留、堆积如山的原因是</p><p>A. 动植物遗体自行分解    B. 动物中的小虫子可以分解</p><p>C. 腐生真菌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    D. 绿色植物吸收动植物遗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答题。</p><p>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是</p><p>A.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B. 骨、关节和骨骼肌</p><p>C. 骨、骨骼和骨骼肌    D. 骨、骨连结和骨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应关爱老年人。老年人摔倒后易发生骨折的原因是:</p><p>A.骨中无机物超过2/3 ,骨硬脆      B.骨中有机物超过1/3,骨弹性大</p><p>C.骨中有机物超过2/3,骨弹性大     D.骨中无机物不到1/3,骨硬脆</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 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2,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女性怀孕时,母体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p><p>A. 子宫    B. 肾脏    C. 胎盘    D. 卵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p><p>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生长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p><p>B.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p><p>C.健康只是指身体没有什么疾病</p><p>D.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一旦形成,立刻进行发育(分裂),发育到12天左右囊胚进入子宫。因此受精卵在输卵管里就已经发育,婴儿的出生不能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只是体外发育的开始。</p><p>身高突增是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p><p>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始点,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开始分裂和分化。A错误。</p><p>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B正确。</p><p>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C错误。</p><p>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且长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人体的发育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的胚胎发育阶段;二是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的胚后发育阶段,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的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p><p>B. 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p><p>C. 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p><p>D. 胎儿通过脐带和乳腺从母体获得营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1)精子与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的</p><p>(2)形成的受精卵移动到子宫内,埋入子宫内膜后,继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p><p>(3)胎儿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的,获取营养的主要结构是胎盘</p><p>(4)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排到母体内的血液中,然后经母体排出体外</p><p>解:A、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结合的,A正确.</p><p>B、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B正确.</p><p>C、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的,C正确.</p><p>D、胎儿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的,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进入青春期后的心理表现,不正常的是(  )</p><p>A.独立意识增强&#xa0;B.性意识开始萌动</p><p>C.不愿与人交流,自我封闭&#xa0;D.对所属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不能觉着自己长大了,就不想和家长交流。</p><p>青春期的独立意识增强,但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A正确。</p><p>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B正确。</p><p>不愿与人交流,自我封闭,时间长了,会得心理疾病,不正常,C错误。</p><p>青春期少年对所属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xa0;这个发育过程称为&#xa0;&#xa0;(&#xa0;&#xa0;&#xa0; )</p><p>A.完全变态发育&#xa0;B.不完全变态发育</p><p>C.变态发育&#xa0;D.不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p><p>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p><p>A.变形虫&#xa0;B.真菌&#xa0;C.病毒&#xa0;D.细菌和放线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变形虫、真菌、细菌和放线菌都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  )的发酵作用.</p><p>A.大肠杆菌&#xa0;B.酵母菌&#xa0;C.曲霉&#xa0;D.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制酸奶和泡菜要用乳酸菌。</p><p>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可见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母生九子,一窝十个相”,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界普遍存在(  )</p><p>A. 遗传现象&#xa0;B. 变异现象&#xa0;C. 繁殖现象&#xa0;D. 生长现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p><p>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这句俗语说明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是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能遗传的是(   )</p><p>A. 父亲因车祸而断腿    B. 水肥充足,水稻穗就大且粒多</p><p>C. 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D. 白化病人的皮肤不会晒黑</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 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两种类型。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不遗传的变异是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父亲的腿断了是由于车祸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属于不遗传变异;水稻穗大粒多是由于水肥充足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属于不遗传变异;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是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而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因而这种变异也属于不遗传变异;白化病人的皮肤白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决定的,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因为属于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下面有关人体不同部位生长速度曲线如图1,及女性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如图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5/06/8ceea187/SYS202006150607065266163593_ST/SYS202006150607065266163593_ST.001.png" width="465" height="2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1中代表整个身体生长速度的曲线是B。它的特点具有两次生长高峰,其中第二次是______期,进入此发育期,女孩就出现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做______;而男孩有时睡梦中会出现精液的现象,叫做_____。</p><p>(2)图2中A结构的生理功能除产生卵细胞之外,还能够分泌_____,维持女性的_____。</p><p>(3)受精作用发生在_____(填代号),胚胎发育初期由______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______(填代号)内壁后,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______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因此,我们都应铭记母亲的恩情!</p><p>(4)如果对某女性进行外科结扎手术避孕,是切断该女性的______(填代号)并结扎,使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结合,卵细胞被身体吸收,对女性身体没有不良影响。</p></div></div>
<div><p>【答案】青春    月经    遗精    雌性激素    第二性征    C    卵黄    D    母体    C    </p><p>【解析】</p><p>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图一中代表整个身体生长速度的曲线;图二中A卵巢,B卵细胞,C输卵管,D子宫。</p><p>(1)人的一生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儿期,第二个高峰期是10到20岁,即青春期。由图可以看出有两个高峰期的曲线是B,因此B是代表整个身体生长速度的曲线,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男孩首次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即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p><p>(2)图中A结构为卵巢,除产生卵细胞之外,还能够分泌雌性激素,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p><p>(3)生命开始于受精卵,受精卵是在C输卵管内形成的,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及发育到胚胎初期,受精卵还没有结构与母体相连,故营养是都由卵细胞内的卵黄提供的。当受精卵发育成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p><p>(4)女性结扎手术就是切断该女性的C输卵管并结扎,使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结合,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面的鸡卵结构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5/25/19/f612dc57/SYS202005251952069670358308_ST/SYS202005251952069670358308_ST.001.png" width="203"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假如这是一枚已受精的鸡卵,将来能够发育成小鸡的结构是_____。</p><p>(2)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和_____。</p><p>(3)图中_____,其作用是______,图中 是_____具有固定卵黄、减震的作用。</p><p>(4)图中结构叫_____。</p></div></div>
<div><p>【答案】5    胚盘    3    卵白    4    卵黄    卵壳    保护(作用)    系带    气室    </p><p>【解析】</p><p>观图可知:1卵壳,2系带,3卵白,4卵黄,5胚盘,6气室,7卵黄膜。</p><p>(1)5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p><p>(2)3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4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因此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3卵白,4卵黄。</p><p>(3)图中1是卵壳,具有保护作用;2是系带,固定卵细胞。</p><p>(4)图中结构6叫气室,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5/06/8ceea187/SYS202006150607067428263746_ST/SYS202006150607067428263746_ST.001.png" width="113"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①是____肌。②是_____肌</p><p>(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_____和_____。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_____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_______绕着_____活动。</p><p>(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①处于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状态;当手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状态是同时______状态。</p></div></div>
<div><p>【答案】肱二头    肱三头    收缩    舒张    神经    骨    关节    舒张    舒张    收缩    </p><p>【解析】</p><p>人体在做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做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①是肱二头肌肌,②是肱三头肌,据此答题。</p><p>(1)由分析可知,①表示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图是屈肘动作。</p><p>(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p><p>(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①肱二头肌和②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因此感觉比较轻松;当手直臂提水时,①肱二头肌与②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因此感觉比较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生活着野兔、牛、羊、狼等生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p><p>(1)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生产者是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p><p>(2)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的数量也会______,狼的数量_____。</p><p>(3)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的牧民对狼进行大规模的捕杀,狼被捕杀后,_____的数量将会增多,最终_____遭到破坏。</p><p>(4)分析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食的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草    野兔    牛    羊    狼    减少    减少    兔    草原    草→野兔→狼或草→羊→狼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3)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野兔、狼、牛、羊都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吃草,因此属于消费者。</p><p>(2)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的数量会因食物的减少而减少,并且以兔子为食的狼的数量也会减少。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此时兔子的数量增多,狼的数量也增多。在一般情况下,三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p><p>(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野兔失去了其天敌狼的制约,随后野兔的数量剧增,草场退化。</p><p>(4)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草原中存在的食物链有:草→野兔→狼或草→羊→狼。</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葵潭中学八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