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53:38

江西省丰城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9年3月5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第13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污染防治得到加强,细颗粒物(PM2.5)浓度持续下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下列措施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p><p>A. 开发清洁新能源&#xa0;B. 取缔严重污染的企业</p><p>C. 扩大植被面积&#xa0;D. 开山造田,解决粮食短缺问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种检测空气污染的指标。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可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的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直径大于2.5μm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富含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甚至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中。人体对PM2.5没有过滤、阻拦能力,这是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可见PM2.5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规定PM2.5的年均浓度在35μg/m3以下为达标。</p><p>新能源: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等。开发清洁新能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A正确;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噪音污染。影响人们生活健康,取缔严重污染的企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B正确;植被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等,扩大植被面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C正确;“开山造田,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p><p>A. 试管婴儿的诞生&#xa0;B. 猕猴的克隆</p><p>C. 萝卜的组织培养&#xa0;D. 桃树的嫁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殖是指生物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p><p>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分别将卵子和精子取出后,置于培养液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故A正确。克隆(英语:Clone)在广义上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B错误。萝卜的组织培养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及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C错误;嫁接,指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个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p><p>B. 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p><p>C. 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森林生态系统</p><p>D.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起支配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这三大类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例如陆地生态系统可细分为荒漠、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等。荒漠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分为沙漠、盐碱地荒漠生态系统等;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稳定状态被破坏。</p><p>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生态功能有限的人工湿地等。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特殊功能,人们称其为“地球的肾”。因为肾是泌尿系统的是重要器官,具有排毒的效果,与湿地降解污染的效果相似,故A正确;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基础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差,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故B正确;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海洋生态系统。故C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目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p><p>B. 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是相对性状</p><p>C. 使用射线处理种子再选出优质高产新品种,其原因是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p><p>D. 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A错误;山羊的直毛和绵羊的卷毛不是同一种生物,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再选出优质高产新品种,C正确;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受精时,如 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生男生女是由 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生物适应环境是生物学科素养之一。下列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p><p>A. 刚刚入藏的人出现较强烈的高原反应</p><p>B. 荷叶叶柄内中空有利于在水中呼吸</p><p>C. 走进山林中感觉空气特别的清新</p><p>D. 水葫芦作为外来物种影响本地生物的生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等。</p><p>高原反应始于人类的生理反应,未体现生物适应环境,故A错误;荷叶叶柄内中空有利于在水中呼吸,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从而提高生物生存能力,故B正确;走进山林中感觉空气特别的清新,是因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未体现生物适应环境,故C错误;水葫芦作为外来物种影响本地生物的生存,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而非生物适应环境,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74962678636_ST/SYS201912130805374962678636_ST.001.png" width="284"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p><p>B. 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p><p>C. 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p><p>D. 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生态系统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并经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给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生物。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将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以绿色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通过摄食获得有机物,同时获得能量,这些能量可以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等生命活动。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时,部分能量就转移到肉食动物体内,供肉食动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动植物死亡留下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中的能量也就释放到无机环境中。</p><p>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所以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故A正确;图中表示出的有三条食物链:①水稻→昆虫→鸭,②水稻→鸭,③杂草→鸭。故B错误;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竞争生存空间和有限的自然资源(如:水、无机盐等),故C正确;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从而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玉米胚芽细胞在分裂后有40条染色体,则玉米的正常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    )</p><p>A. 20条&#xa0;B. 15条&#xa0;C. 10条&#xa0;D. 5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并且通常是成对存在的。这些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p><p>卵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亲本体细胞的一半,玉米胚芽细胞有40条染色体,故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20条。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叙述正确的是(    )</p><p>A. 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是化石</p><p>B. 米勒团队通过实验证实了生命的起源过程</p><p>C. 竹节虫的拟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p><p>D. 现代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持化学进化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原始地球中,天空中有时烈日似火,有时雷鸣电闪;地表熔岩滚滚,火山喷发。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但没有游离的氧。在紫外线、闪电、热能和宇宙射线的激发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分子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小分子随着雨水汇入热汤似的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总之,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米勒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物物质演变成原始生命的化学进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实现的;如果我们把地层比作一本书,一层又一层的沉积岩就好像书页,地层中的古生物化是好像书中的文字,它记载着地球的进化历史,也记载着生物的进化历史。因此,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迫使一些古猿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的最早祖先,仍然树栖生活在森林中的一些古猿,则进化成为现代类人猿的祖先,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p><p>化石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而不是唯一证据,故A错误;米勒团队通过实验证实了化学进化论的第一阶段: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而非生命起源(全部)过程。故B错误;竹节虫的拟态是属于生物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C正确;现代黑猩猩属于类人猿,与人类不同属,不可以进化成人类。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叙述不合理的是(     )</p><p>A.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p><p>B. 袁隆平团队继超级杂交水稻之后又培育出了海水稻,这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p><p>C.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p><p>D.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中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今天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保护动物多样性,既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更要保护珍稀和濒危动物。其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称为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引种不合理(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会破坏原有的食物链的结构,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p><p>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正确;杂交水稻(hybrid 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涉及到基因层面的重组,这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故B正确;引种不合理(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会破坏原有的食物链的结构,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故C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已知人的肤色正常由基因B控制,而白化病由基因b控制。某夫妇肤色都正常,但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则小孩出现白化病的概率为(     )</p><p>A. 1&#xa0;B. 1/2&#xa0;C. 1/4&#xa0;D. 3/4</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遗传学认为,性状表现是由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成为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是占主导地位的,它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这种能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在生物个体进行生殖时,成对的基因会随着成堆的染色体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之中,遗传给后代。</p><p>某夫妇肤色都正常,但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说明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b,父母的基因型都为Bb,白化病的儿子基因型为bb。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则小孩出现白化病的概率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82775665883_DA/SYS201912130805382775665883_DA.001.png" width="16"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82775665883_DA/SYS201912130805382775665883_DA.001.png" width="16"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82775665883_DA/SYS201912130805382775665883_DA.002.png" width="16"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条件下,植物开花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还须经历的两个中间过程是(     )</p><p>A. 开花和传粉&#xa0;B.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p><p>C. 传粉和受精&#xa0;D. 双受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即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雄蕊发育成熟时,花药自然裂开,将花粉散出。花药里散出的花粉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雄蕊的柱头上,叫做传粉。传粉是受精的前提,对于得到花粉的雌蕊来说,也可以叫做受粉。而能否真正受粉,将进一步决定能否实现受精乃至形成果实和种子;当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以后,在柱头表面的黏液作用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沿着花柱向子房方向生长,进入子房,直达胚珠。当花粉管进人胚珠内部时,释放出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做受精作用;完成受精作用之后,花冠、雄蕊等结构一般便随之萎谢,而雌蕊的子房却明显发育起来,母体的营养物质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子房。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为胚,胚珠的珠被形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壁发育成保护种子的果皮,由果皮和种子共同构成果实。</p><p>传粉是受精的前提,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植物开花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还须经历的两个中间过程是传粉和受精,故C正确;A、B缺少受精作用,故A、B错误;双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是指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受精极核的现象。双受精后由受精卵发育成胚,中央的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缺少传粉过程,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的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xa0;B. 变异都是可以遗传的</p><p>C. 变异都是有害的&#xa0;D. 生物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变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同时,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认为,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致使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栖息条件等。在竞争生存空间或有限的自然资源时,某些微小变异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变化,这样的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代可能继承了这种有利性状。这样,经过许多代以后,微小的有利变异在物种内积累起来,一个更加适应环境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这就是“自然选择”。总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故A正确;变异是指基因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但不一定“都”可以遗传,故B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故C错误;先有的有利变异,才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变化,而变异是不定向的、随机的,并非为了适应环境主动产生的,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和昆虫在生殖发育上的不同点是(     )</p><p>A. 体外发育&#xa0;B. 体内受精&#xa0;C. 卵生&#xa0;D. 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春夏之际在溪流、池塘的附近,会看到青蛙或蟾蜍的雌雄抱对行为。雌雄接受这种刺激后,将卵排到水中,雄蛙即刻也把精子排到水中,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后,很多受精卵粘连成卵块或卵带。在由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显著的变化,因此,也是变态发育;很多动物在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称为变态。像蝗虫这样,变态发育的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像家蚕这样,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时期,叫做完全变态。</p><p>两栖动物和昆虫在生殖发育上都是体外发育、卵生、变态发育,但是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昆虫是体内受精,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桃园内有黄桃、毛桃、蟠桃等多个品种。如果将黄桃的带芽枝条嫁接到毛桃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蟠桃的花粉,所结桃子可供食用部分的味道接近于(  )</p><p>A. 毛桃    B. 黄桃    C. 蟠桃    D. 三者兼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p><p>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黄桃是接穗,则得到的桃可食部分的性状就相似于黄桃;授以蟠桃的花粉,经过受精之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因此蟠桃的遗传物质只在种子里,而不在可食用部分,即不在果肉和果皮中,所以可食用部分的性状相似于黄桃。故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91838380282_ST/SYS201912130805391838380282_ST.001.png" width="218"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丙为生产者&#xa0;B. 丁和丙是捕食关系</p><p>C. ①为光合作用&#xa0;D. ②、③为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物质来自于无机环境。绿色植物将从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物质构成植物体,并使这些物质进入食物链。生物死亡后,其遗体经分解者分解,这些物质又返回到无机环境中。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总之,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物质、能量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从而使一个生态系统得到生存和发展,因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p><p>乙可以利用二氧化碳,故乙是生产者,①为光合作用,②、③为呼吸作用,故A错误,C、D正确,丁和丙是消费者,“丙→丁”说明丁和丙是捕食关系,丙吃丁,故B正确;甲可以分解生物遗体和排出物,所以甲是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甲为鸟卵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胎儿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93869333177_ST/SYS201912130805393869333177_ST.001.png" width="477"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鸟、人的生殖方式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p><p>(2)若图甲是受精以后的鸟卵,则将来发育成鸟胚胎的结构是[②]__________,而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____________(填序号)。</p><p>(3)图乙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___________。</p><p>(4)图乙中,受精卵在________(填序号)中形成。</p></div></div>
<div><p>【答案】有性生殖    胚盘    ①和⑤    胎盘    2    </p><p>【解析】</p><p>鸟卵的受精发生在输卵管上端。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下行的过程中,被输卵管分泌的卵白、壳膜和卵壳所包裹。受精的卵在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结构,它是受精卵细胞分裂形成的胚盘,只有受精的卵才能孵出雏鸟。鸟类的胚胎是在体外发育的,卵内不仅有丰富的卵黄,卵外还有坚固的厚壳保护胚胎,并防止卵内的水分蒸发。卵壳具有透气性,气室利于卵的气体交换。卵的孵化过程中,在亲鸟的体温影响下,胚胎逐渐发育为雏鸟,雏鸟用喙啄破卵壳而孵出;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有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在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分形成了胎盘。胎盘与脐带相连,通过脐带和胎盘,胚胎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这样,孕妇的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等系统的生理负担加重,因此,孕妇要适当地增加营养和注意休息,以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p><p>(1)鸟、人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2)①卵白→保护作用,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②胚盘→发育成鸟胚胎;③气室→有利于气体交换;④系带→固定卵黄;⑤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所以若图甲是受精以后的鸟卵,则将来发育成鸟胚胎的结构是②胚盘,而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①卵白和⑤卵黄;(3)图乙中,1为卵巢,2为输卵管,3为子宫,4为胎盘,5为脐带,6为胎儿。其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胎盘;(4)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在输卵管中发生的,故受精卵在2——输卵管中形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控制单、双眼皮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以下遗传图谱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95589461738_ST/SYS201912130805395589461738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遗传学角度看,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______________。父母均是双眼皮,而小红是单眼皮,这属于____________现象。</p><p>(2)从该家系遗传图谱可知,单眼皮是由__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形基因,已知爷爷的基因组成是Aa,奶奶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p><p>(3)若小红的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为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相对性状    变异    隐    AA/Aa    3/4(75%)    </p><p>【解析】</p><p>遗传学认为,性状表现是由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成为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是占主导地位的,它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这种能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在生物个体进行生殖时,成对的基因会随着成堆的染色体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之中,遗传给后代;对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鉴定后发现:人类体细胞的23对染色体中,有22对染色体在男女两性中是一样的,只有一-对染 色体在两性中是不同的。这- -对染色体就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 前面22对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p><p>(1)从遗传学角度看,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父母均是双眼皮,而小红是单眼皮,这种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现象;(2)父母均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女儿小红,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母亲和父亲基因型均为Aa,小红基因型为aa。已知爷爷的基因组成是Aa,奶奶的基因组成是AA/Aa。(3)若小红的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95589461738_DA/SYS201912130805395589461738_DA.001.png" width="16"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A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95589461738_DA/SYS201912130805395589461738_DA.002.png" width="16"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A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95589461738_DA/SYS201912130805395589461738_DA.003.png" width="16"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研究光照强度和温度对涡虫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p><p>①选择大小、生长状态基本相同的日本三角涡虫随机分成10组,分别盛于培养皿中;</p><p>②取5组涡虫分别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温度最适宜)静放;另5组涡虫分别置于不同温度(光照强度相同)的培养箱中;</p><p>③在培养皿中轻轻投入食物,观察并记录涡虫对食物做出反应的时间。</p><p>④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和图。</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2.5pt"><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别</p></td><td style="width:104.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照强度(Lux)</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对食物做出反应的时间(分钟)</p></td></tr><tr style="height:22.5pt"><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width:104.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暗处)</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r><tr style="height:22.5pt"><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104.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00(较弱光)</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p></td></tr><tr style="height:22.5pt"><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p></td><td style="width:104.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100(自然光)</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2</p></td></tr><tr style="height:22.5pt"><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d style="width:104.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200(较强光)</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5</p></td></tr><tr style="height:22.5pt"><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p></td><td style="width:10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300(强光)</p></td><td style="width:168.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0</p></td></tr></table><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3/08/9058c3f2/SYS201912130805397932238967_ST/SYS201912130805397932238967_ST.001.png" width="319" height="2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本实验研究的两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从数量上,每组的涡虫能否只用一只?__________。</p><p>(3)分析图中曲线可知,步骤②中的“最适宜温度”应该为__________左右。</p><p>(4)分析曲线图和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日本三角涡虫适于生活在温度较低水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光照强度    温度    不能    10℃    暗处/阴暗处    </p><p>【解析】</p><p>归纳出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p><p>(1)本实验研究光照强度和温度对涡虫生活的影响,故本实验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2)从数量上,每组的涡虫不能只用一只,因为实验对象太少,实验具有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准确。(3)分析图中曲线可知,环境温度为10℃左右时,涡虫反应时间最短,反应能力最强,所以,步骤②中的“最适宜温度”应该为10℃左右。(4)分析曲线图和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步骤②中光照强度为10Lux,即暗处时,涡虫反应时间最短,反应能力最强。又因为步骤②中的“最适宜温度”为10℃左右。所以,日本三角涡虫适于生活在温度较低水域的暗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丰城市八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