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为观察和认识微观世界创造了优越条件,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动物、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p><p>A.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B.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p><p>C.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p><p>D.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病毒属于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代谢和繁殖。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p><p>病毒属于生物,但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A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细胞体积就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故B错误;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故C正确;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婴儿到成年,我们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p><p>A.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p><p>B. 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少了一半</p><p>C. 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分成两份,随后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p><p>D. 人体某些细胞能通过分裂、分化形成机械组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其目的是保证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是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p><p>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在细胞分裂时,首先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故A正确;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保持恒定,故B错误;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加倍,然后在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核中,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故C错误;人体没有机械组织,植物体才有机械组织,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64140586886_ST/SYS201906010832164140586886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甲中绿色开花植物叶片的上表皮: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p><p>B. 图甲中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p><p>C. 图乙中人的心脏只由肌肉组织构成</p><p>D. 图乙中人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解答即可。</p><p>植物体没有上皮组织,动物体才有上皮组织,植物体的上下表皮是保护组织,故A错误;图中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能够提供营养,属于营养器官,故B正确;人体的心脏是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不是只有一个组织构成,故C错误;图乙中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播种后,连续儿天下大雨,结果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p><p>A. 土壤中养分流失</p><p>B. 土壤中水分不足</p><p>C. 土壤的温度过低</p><p>D. 土壤中空气不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p><p>由分析可知: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春季玉米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土壤长时间浸水结果玉米出苗很少,其原因是土壤中空气不足。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p><p>A.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p><p>B. 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p><p>C.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p><p>D. 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同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水、无机盐都不能提供能量。因此,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p><p>A. 气体进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p><p>B. 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p><p>C. 视觉的形成:光→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p><p>D. 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左心房</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p><p>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A正确;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由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即: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故B错误;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故C错误;’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p><p>①身高突增 </p><p>②神经系统开始发育 </p><p>③生殖器官开始形成 </p><p>④女孩出现月经 </p><p>⑤男孩出现遗精</p><p>A. ①③④ B. ①④⑤</p><p>C. ②③⑤ 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p><p>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正确;②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功能显著增强,不是开始发育,错误;③性器官在一出生就已经形成,错误;④⑤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等,正确。所以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①④⑤。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列关于鸟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亲鸟捕捉昆虫喂养雏鸟,能消灭大量的农林害虫</p><p>B. 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都是鸟适于飞行的特征</p><p>C. 鸟卵的胚盘含细胞核,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p><p>D. 鸟体内有许多气囊,气囊和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家鸽前肢变成翼,有大型是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食量大,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能减轻体重;有龙骨突,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家鸽的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p><p>亲鸟捕捉昆虫喂养雏鸟,能消灭大量的农林害虫,具有森林医生的美称,故A正确;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故B正确;胚盘内含细胞核,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结构,故C正确;鸟类体内有许多气囊,储存气体,能进行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右图中二种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72748844079_ST/SYS201906010832172748844079_ST.001.png" width="280"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都由1内部遗传物质和2蛋白外壳组成</p><p>B. 无叶绿体,营寄生生活</p><p>C. 必须都生活在活的动、植物细胞内</p><p>D. 所有的病毒都是对人类有害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图中,1是蛋白质外壳、2是遗传物质。</p><p>三种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由1蛋白质外壳和2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A错误;三种病毒都无叶绿叶,营寄生生活,故B正确;烟草花叶病毒必须生活在活的植物细胞内,腺病毒必须生活在活的动细胞内,大肠杆菌噬菌体必须生活在活的细菌细胞内,故C错误;有的病毒对人有益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治疗绿脓杆菌感染,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骨骼肌组成</p><p>B. 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p><p>C.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人就能正常运动</p><p>D. 运动是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p><p>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骨骼肌起到动力的作用,故A错误;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故B错误;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故C错误;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学习行为的是</p><p>①蜜蜂采蜜 ②老马识途 ③蜘蛛织网 ④蜻蜓点水⑤飞鸽传书 ⑥鹦鹉学舌</p><p>A. ②⑤⑥ B. ④⑤⑥</p><p>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p><p>①蜜蜂采蜜、③蜘蛛织网、④蜻蜓点水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②老马识途、⑤飞鸽传书、⑥鹦鹉学舌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花的基本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77752135471_ST/SYS201906010832177752135471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结构1和4构成雌蕊,2和3构成雄蕊</p><p>B. 花粉从2传到1的过程叫做受精</p><p>C. 完成受精后1、4、5都能继续发育</p><p>D. 完成受精后6发育成种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花药成熟以后散出花粉,花粉借助于外力落到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其中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p><p>雌蕊是由1柱头、4花柱、5子房,雄蕊是由2花药和3花丝组成,故A错误;一朵花的花粉,从2花药散放出来以后,落到同一朵的1柱头上的现象叫做自花传粉,故B错误;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1、4凋落,5继续发育成果实,故C错误;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6胚珠发育成种子,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观点,下列解释合理的是</p><p>A. 现代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因为经常吃高处叶子的结果</p><p>B. 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p><p>C. 雷鸟的保护色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p><p>D. 桦尺蛾为了适应被熏黑的树皮而产生了深色的有利变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p><p>颈长的个体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因此,长颈鹿的颈很长,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错误;细菌原来就存在着变异,不是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定向变异,故B错误;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现象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冬天雪鸟在雪地上活动,体色接近雪的颜色为白色,夏天雪鸟在土地上活动,体色接近地面颜色。雪鸟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C正确;环境颜色的改变对桦尺蠖的体色进行了选择,桦尺蠖黑化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同学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 措施看,这属于</p><p>A. 控制传染源</p><p>B. 切断传播途径</p><p>C. 保护易感人群</p><p>D. A、B、C都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p><p>A. 溶菌酶溶解病菌</p><p>B. 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p><p>C. 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p><p>D.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82917179605_DA/SYS201906010832182917179605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p><p>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溶菌酶溶解病菌、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塑料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树脂材料,塑料的发明为人类开创了新的生活。但是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需要500年以上,长期堆积 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宜居的 生活环境,我国科学家在不辦探索降解塑料的新途径和方法。科学家在对黄粉虫的研究 中发现,饲养黄粉虫的泡沫塑料养殖箱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洞,这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p><p>(1)根据上述材料中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p><p>(2)根据假设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________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沬塑料,培养30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两组的其它培养条件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实验结果:两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黄粉虫幼虫在30天之内吃泡沬塑料一样长得很好。</p><p>(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黄粉虫吃塑料 对照 相同且适宜 泡沫塑料 黄粉虫吃塑料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得出结论。</p><p>(1)根据提出的问题:这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作出假设:黄粉虫吃塑料?</p><p>(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对照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培养30天。为了确保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两组的其它培养条件要保持相同且适宜。</p><p>(3)把黄粉虫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0条黄粉虫幼虫,进行对照实验。甲组饲喂它们最喜欢的麦麸,同时乙组饲喂等量泡沫塑料,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泡沫塑料。</p><p>(4)实验结果:两组的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黄粉虫幼虫在30天之内吃泡沫塑料一样长得很好。由此可见:黄粉虫吃塑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结合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____________转化为有机物,并将____________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运输有机物的管道是____________。“有机物的制造车间”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__。</p><p>(2)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的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 详见下表: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4.75pt"><td style="width:196.2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平均温度(℃)</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地</p></td><td style="width:64.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地</p></td></tr><tr style="height:24pt"><td style="width:19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白天</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75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3</p></td><td style="width:6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75pt; vertical-align:middle"><p>33</p></td></tr><tr style="height:26.25pt"><td style="width:19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晚上</p></td><td style="width:7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4pt 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p></td><td style="width:64.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2</p></td></tr></table><p> </p><p>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相比乙地温度,甲地白天与之相同,而晚上要低一些。两地白天甜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基本一样多,而甲地甜瓜晚上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____________(填“较多”或“较少”),积累的有机物____________(填“较多”或“较少”),所以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p></div></div>
<div><p>【答案】无机物 化学能 筛管 叶绿体 较少 较多 </p><p>【解析】</p><p>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分析资料中的条件,既是同一种甜瓜,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唯一不同之处是夜间温度。温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积累的程度不相同,即甜瓜的甜度不一样。</p><p>(1)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86190499557_DA/SYS201906010832186190499557_DA.001.png" width="316" height="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由图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同时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化学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运输有机物的管道是筛管。“有机物的制造车间”是细胞中的叶绿体。</p><p>(2)既是同一种甜瓜,遗传物质相同,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相同,所以两地的甜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是基本相同的。夜间甜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但由于甲地夜间温度是12度比乙地22度低了10度,所以夜间甲地甜瓜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较少,因而甲地甜瓜的有机物积累的较多,含糖量比乙地的较多,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是因为甲地的昼夜温差较大形成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志愿者在“月宫一号”实验舱中生存370天,创世界纪录!“月宫一号” 实验室是一个由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部分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 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月宫365”实验, 实现了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且保持了人员身心健康,对于人类实 现在地球外长期生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p><p>(1)“月宫一号”内种植的大豆、小麦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空气中,维持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平衡。</p><p>(2)“月宫一号”内的实验志愿者及其它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p><p>(3)“月宫一号”内的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______,可以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p><p>(4)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_______流动的。</p><p>(5)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 碳—氧 消费者 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自我调节 </p><p>【解析】</p><p>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1)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内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维持碳-氧平衡。因此,“月宫一号”内种植的大豆、小麦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空气中,维持了该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p><p>(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实验志愿者及其它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p><p>(3)腐生微生物能够将植物不可食部分、人的粪便和排泄物、生活垃圾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从而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p><p>(4)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p>(5)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的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协调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图是人 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90864515282_ST/SYS201906010832190864515282_ST.001.png" width="293"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____________组成。图中①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p><p>(2)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结合,血液变成____________血。</p><p>(3)图中心脏的A与B之间、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_______。若从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p><p>(4)图中标号②③中的血液,含尿素较少的是标号____________。</p><p>(5)肺泡壁、小肠绒毛壁及毛细血管壁的共同特点是:壁很薄,只由 ____________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p></div></div>
<div><p>【答案】消化腺 吸收 血红蛋白 动脉 房室瓣 C→D→A→B ③ 一层上皮细胞 </p><p>【解析】</p><p>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90864515282_DA/SYS201906010832190864515282_DA.001.png" width="526"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肺泡壁和缠绕在它外面的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p><p>(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其特点是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小肠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细胞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营养物质。因此,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图中①生理过程叫吸收。</p><p>(2)在肺循环中,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因此,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p><p>(3)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90864515282_DA/SYS201906010832190864515282_DA.001.png" width="526"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C右心房→D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A左心房→B左心室→主动脉,即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C→D→A→B。</p><p>(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部分水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图中标号②肾动脉,③肾静脉中的血液,含尿素较少的是标号③肾静脉中的血液,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时,尿素等物质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球的滤过时,尿素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而回心脏的肾静脉内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p><p>(5)肺泡壁和缠绕在它外面的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等结构上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因此,共同特点是壁很薄,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与物质交换相适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如图是脑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93437483902_ST/SYS201906010832193437483902_ST.001.png" width="123"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p><p>(2)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____________。</p><p>(3)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部位是图中的[ ]____________。</p><p>(4)某人头部受到猛烈撞击,心跳、呼吸停止,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 ]____________。</p><p>(5)“红灯停,绿灯行”,同学们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属于 ____________反射。</p></div></div>
<div><p>【答案】神经元 大脑 ②小脑 ③脑干 复杂 </p><p>【解析】</p><p>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大部分组成。胞体内含有细胞核,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聚集的地方,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包括人体的视觉、听觉、语言以及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等中枢。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的;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p><p>(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efd88be/SYS201906010832193437483902_DA/SYS201906010832193437483902_DA.001.png" width="387"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p><p>(2)①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因此,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p><p>(3)②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p><p>(4)③脑干含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一旦受到损伤就会危及生命。</p><p>(5)“红灯停,绿灯行”是人尽皆知的交通规则,但是“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闯红灯”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属于复杂反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