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荆州鱼糕”是荆州市民最喜爱的食品之一。其主要原料是鱼。鱼的呼吸器官是</p><p>A. 鳃 B. 气管 C. 肺 D. 肺和皮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鱼鳃包括鳃耙、鳃丝、鳃弓三部分。其中鳃丝是鳃的主要部分,内部密布毛细血管,据此答题。</p><p>A、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因此颜色鲜红;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因此,流出鱼体的水与进入鱼体的水相比,溶解的气体成分中氧气含量减少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这样鱼就完成了气体交换。B、蝗虫用气管呼吸,B错误。C、用肺呼吸的有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C错误。D、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的一类动物是</p><p>A. 环节动物 B. 线形动物 C. 扁形动物 D. 腔肠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A、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故A不符合题意;</p><p>B、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故B不符合题意;</p><p>C、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故C不符合题意;</p><p>D、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因此题干中叙述的动物属于腔肠动物,故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哪一组是鸟类特有的特征</p><p>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覆羽成翼;⑥善于飞行</p><p>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p><p>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⑤前肢覆羽成翼,都是鸟类特有的特征;</p><p>③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体温恒定; </p><p>④爬行类、鸟类等都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p><p>⑥昆虫、哺乳动物蝙蝠、鸟类都善于飞行。</p><p>因此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⑤前肢覆羽成翼是鸟类特有的特征。</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真菌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B. 真菌有单细胞的,与有多细胞的</p><p>C. 霉菌、蘑菇等真菌属于原核生物 D. 蘑菇和霉菌一样,也是由大量菌丝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p><p>A、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A正确;</p><p>B、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B正确;</p><p>C、真菌个体有大也有小,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霉菌、蘑菇等真菌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p><p>D、蘑菇和霉菌都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组成,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利用 D. 吸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植物遗体内的有机物被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动植物死亡后的尸体很快消失的原因,就是被腐生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缘故。</p><p>A.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B.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腐生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遗体内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利用,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有机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C.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D.吸收作用是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根系以其庞大的表面积,主要是根尖上着生的根毛,与土壤水分相接触。</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p><p>B.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p><p>C. 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p><p>D. 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很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p><p>(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p><p>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A正确;</p><p>B、病毒侵入人体后有可能被体内的抗体和吞噬细胞清除,因此,人不一定会患病,B错误;</p><p>C、病毒的个体很小,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C正确;</p><p>D、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其目的是</p><p>A. 保持接穗与砧木一般粗,利于观赏</p><p>B. 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p><p>C. 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p><p>D. 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p><p>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描述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p><p>A. 求偶 B. 交配 C. 筑巢 D. 育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p><p>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繁殖行为包括识别、占有空间、筑巢、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属于筑巢行为。</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射线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处理,再从中选择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因为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p><p>A. 性状 B. 遗传物质 C. 生活环境 D. 生活习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p><p>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NA分子中,氢键等最容易被γ光量子撞击离开原来的位置,虽然生物有自动修复的本领,但是,在大剂量高强度持续累积照射或药物刺激的情况下,修补速度慢于破坏速度,当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试图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是,由于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时间太长,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打乱,要变回原来的样子的几率变得无限小起来,几乎不可能,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因此,育种工作者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作物的遗传物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p><p>A.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B.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p><p>C. 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D. 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ABD、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都是生物进化趋势,符合题意;</p><p>C、高等的生物也有小型的如蜂鸟,因此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不符合题意。</p><p>因此,关于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p><p>A. 水传播与饮食传播 B. 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p><p>C. 饮食传播与接触传播 D. 虫媒传播与接触传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据此答题。</p><p>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流行性感冒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飞沫传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免疫第一道防线的是</p><p>A. 免疫器官 B. 免疫细胞 C. 吞噬细胞 D. 皮肤和黏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9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9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成</p></td><td style="width:9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功能</p></td><td style="width:96.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免疫类型</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道防线</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非特异性免疫</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二道防线</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非特异性免疫</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三道防线</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异性免疫</p></td></tr></table><p>AB、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AB错误;</p><p>C、人体内的杀菌物质、人体内的吞噬细胞,都属于第二道防线,C错误;</p><p>D、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的组成部分,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卵的结构中,含细胞核,将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p><p>A. 卵壳 B. 卵白 C. 卵黄 D. 胚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如图鸟卵的结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7/08/f34e76b3/SYS201912170804462589977490_DA/SYS201912170804462589977490_DA.001.png" width="206"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其中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是透明的凝胶状物体,可以为受精卵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减少震荡,其保护受精卵和缓冲的作用,所以为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提供营养的结构有卵黄和卵白。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p><p>由分析知道: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p>C.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分子 D.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1个DNA分子。</p><p>A、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正确;</p><p>B、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小片段,决定生物性状,正确;</p><p>C、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错误;</p><p>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 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只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其他脏器没有影响</p><p>B. 高蛋白食品营养丰富,吃得越多越好</p><p>C. 油炸食品好吃,可以多吃</p><p>D. 不吸烟,远离毒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p><p>A、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不仅影响人的神经系统,持续饮酒过量会加重肝脏和心脏的负担,导致脂肪肝等症状,错误;</p><p>B、高蛋白食品虽然营养丰富,但并非吃得越多越好,要合理膳食,错误;</p><p>C、油炸食品十分可口,但经研究发现,油炸食品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丙烯酰胺就是其中一种,青少年应该尽量少吃,错误;</p><p>D、吸烟、吸毒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食毒品也是这样,吸毒时产生的有毒物质首先损伤呼吸道粘膜,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江汉平原大量养殖的小龙虾,其身体和附肢部分节,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外骨骼</p><p>【解析】</p><p>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的特征为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如蝗虫、蜈蚣、螃蟹等。</p><p>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其身体和附肢部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统称为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无脊椎动物</p><p>【解析】</p><p>(1)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p><p>(2)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p><p>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只幼蜘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的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行为</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蜘蛛织网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又称学习行为。因此蜘蛛结网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p></div></div>
<div><p>【答案】有性生殖</p><p>【解析】</p><p>试题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受精卵的形成。</p><p>故答案为:有性生殖</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像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不完全变态发育</p><p>【解析】</p><p>(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p><p>(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p><p>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的性状的相似性,生物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遗传</p><p>【解析】</p><p>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p><p>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叫变异,亲子间的相似性叫遗传。如父母都是双眼皮,生的孩子有单眼皮的有双眼皮的,父母和双眼皮的孩子之间就是遗传;父母和单眼皮的孩子之间就是变异,两个孩子之间也是变异。遗传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p></div></div>
<div><p>【答案】生存斗争 适应者 不适应者 自然选择</p><p>【解析】</p><p>试题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p></div></div>
<div><p>【答案】保护易感人群</p><p>【解析】</p><p>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类免疫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特异性免疫</p><p>【解析】</p><p>(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p><p>(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p><p>人出生后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的性别遗传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7/08/f34e76b3/SYS201912170804478996707544_ST/SYS201912170804478996707544_ST.001.png" width="342"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对夫妇所生的小孩中,女孩是由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的受精卵发育来的,男孩是由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的受精卵发育来的。</p><p>(2)分析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种类可以发现,父亲能产生______种精子,母亲能产生_______种卵细胞。</p><p>(3)从性染色体的传递可以看出,子代的性别是由其父亲和母亲中的_______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XX XY 2 1 性染色体 </p><p>【解析】</p><p>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XX,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XY。</p><p>(1)(2)(3)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从图中看出,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2/17/08/f34e76b3/SYS201912170804478996707544_DA/SYS201912170804478996707544_DA.001.png" width="348"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