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49:55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p><p>A.严重的水污染导致鱼虾大量死亡&#xa0;B.有蚯蚓活动的土壤,土质比较疏松</p><p>C.过度放牧,会使草原荒漠化,甚至沙化&#xa0;D.天山雪莲的花瓣上有厚而浓密的绒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据此解答。</p><p>A、严重的水污染导致鱼虾大量死亡,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p><p>B、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p><p>C、过度放牧,会使草原荒漠化,甚至沙漠化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p><p>D、天山雪莲的花瓣上有厚而浓密的绒毛,适合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些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根据此图写出的下列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294558331149_ST/SYS202006110606294558331149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草→鼠</p><p>B.鹰→兔→草</p><p>C.鼠→蛇→鹰</p><p>D.草→兔→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A、食物链的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该食物链不完整,A错误。</p><p>B、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该选项把食物链的箭头方向弄反了,B错误。</p><p>C、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p><p>D、草→兔→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兔、狐的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p><p>A.不发生变化,相对稳定&#xa0;B.不断发生变化,相对稳定</p><p>C.稳定不变&#xa0;D.会不断地发生剧烈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p><p>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中,其中的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但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p><p>A.细胞壁对细胞的支持和保护作用&#xa0;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p><p>C.液泡能将有毒物质排出&#xa0;D.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能阻挡有毒物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膜起保护并且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的作用。</p><p>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一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内有绿色颗粒。对标本进行染色后,观察到细胞核。这个细胞最可能是</p><p>A.黄瓜果肉细胞&#xa0;B.洋葱表皮细胞&#xa0;C.人体口腔上皮细胞&#xa0;D.青蛙的肌肉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细胞类型</p></td><td style="width:17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 同 点</p></td><td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 同 点</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植物细胞</p></td><td rowspan="2"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都有:细胞膜、细胞质、<br />细胞核、线粒体。</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细胞壁、叶绿体、<br />液泡。</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动物细胞</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无:细胞壁、叶绿体、<br />液泡。</p></td></tr></table><p>AB、黄瓜果肉细胞、洋葱表皮细胞,都是植物细胞,但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而黄瓜果肉细胞内有绿色颗粒,说明有叶绿体,故A正确。</p><p>C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青蛙的肌肉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显微镜的位置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300182688425_ST/SYS202006110606300182688425_ST.001.png" width="147"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p><p>B.②</p><p>C.③</p><p>D.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p><p>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③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能量和能量转换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动、植物细胞中一般都有线粒体&#xa0;B.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p><p>C.所有的生物都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xa0;D.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p>A、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A正确。</p><p>B、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B正确。</p><p>C、并非所有生物都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只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才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C错误。</p><p>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以及绿叶都来自</p><p>A.春风&#xa0;B.茎&#xa0;C.叶&#xa0;D.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叶芽的结构和分类。本知识点多结合叶芽的结构图与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记忆。</p><p>由叶芽的结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302845719805_DA/SYS202006110606302845719805_DA.001.png" width="215" height="3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说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方法能比较好地观察到根毛?</p><p>A.拨出一棵小树苗,用放大镜观察</p><p>B.拔出一棵草,用放大镜观察万千枝条</p><p>C.挖出一棵草,用水洗净泥土,再用放大镜观察</p><p>D.取几粒小麦种子(或其他种子)进行培养,当长出幼根时,再用放大镜进行观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根毛的特点分析解答。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p><p>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的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由于根毛及根尖都非常细小,易损坏,拔出的小树苗或草不易保存根毛。挖出一棵草,用水洗净泥土,也容易把根毛冲洗掉,不易观察。用培养种子的方法能清楚地看到根尖和根毛。所以要想完整的观察根毛,选项D最合适,因为此时的根毛是最完整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305537751184_ST/SYS202006110606305537751184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是花粉,来自雌蕊的柱头</p><p>B.②是花粉管,是由花粉萌发形成的</p><p>C.③是精子,是雄性生殖细胞</p><p>D.④是卵细胞,位于胚珠内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由图中可知①是花粉、②是花粉管,③是精子,④是卵细胞。花粉从雄蕊中的花药中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后,花粉在雌蕊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出花粉管并穿过花柱,直达子房内的胚珠,这时花粉管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的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完成双受精过程。</p><p>A、图①所示是花粉,来自花药,A错误。</p><p>B、花粉落到同种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粘液的刺激会萌发出花粉管,B正确。</p><p>C、花粉管中的两个③精子属于雄性生殖细胞,C正确。</p><p>D、④是卵细胞,位于胚珠内部,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的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完成双受精过程,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p><p>A. 受精卵→胚乳→植株    B. 受精卵→胚→植株</p><p>C. 胚→胚乳→植株    D. 胚乳→胚→植株</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有性生殖是植物的一种繁殖方式,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方式是有性生殖。</p><p>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植物的个体发育首先经过受精卵的分裂,发育成胚,再发育成植株,胚乳是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不能是一个过程。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应是受精卵→胚→植株。</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半截,影响草的生长,期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是( )</p><p>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p><p>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p><p>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p><p>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践踏草坪会使草地中的土壤板结,而板结的土壤,其土壤颗粒间的间隙减小,其中氧气含量就减少,因此根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使的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甚至造成植物体的死亡.因此不能践踏草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碳”是(    )</p><p>A.一氧化碳&#xa0;B.二氧化碳</p><p>C.煤炭&#xa0;D.所有含碳的物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p><p>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这里所说的“碳”是二氧化碳,氧是氧气。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较多,主要原因是</p><p>A.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分多&#xa0;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p><p>C.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xa0;D.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蒸气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家通过学习,知道了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请你利用这一知识推测:鱼塘中的鱼最容易发生浮头(鱼浮头表明水中缺氧比较严重)的时间是</p><p>A.上午&#xa0;B.下午&#xa0;C.夜间&#xa0;D.凌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鱼生活在水中,在水中需要用鳃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p><p>水中藻类植物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水藻和鱼争夺氧气,水中氧气减少,到黎明的时候水中氧气最少,因此在凌晨时段中鱼会大量浮头,鱼浮头目的是呼吸水面新鲜空气,太阳出来后水藻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鱼停止浮头。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绿色植物。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可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类群。请你根据下面的植物分类图,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310481559793_ST/SYS202006110606310481559793_ST.001.png" width="449" height="2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依据有无种子将绿色植物分成A和K两大类,其中K类植物是_____。图中所示的植物类群中,A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它们都是通过产生_____繁殖后代。A类植物依据器官分化情况分成B、C、D三类,其中结构最复杂的D类植物是_____。C、D两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但D类植物的植株比C类植物要高大得多,这是因为D类植物有_____的分化,并且在这些器官内_____(选填:“有”或“无”)输导组织。</p><p>(2)将K类植物分成图中两类的依据①是_____。油松和银杏都属于M类植物,这类植物是_____。请你再说出这类植物中的一种:_____。</p><p>(3)依据种子中子叶的数目可进一步将N类植物分成S和T两类植物。例如,菜豆和花生的种子都有物_____片子叶,都属于T类植物,那么玉米属于_____类植(选填:S、T)。</p><p>(4)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指的是图中的_____类植物(选填:K、N、M、T),这类植物的种类很多,例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_____。</p></div></div>
<div><p>【答案】种子植物    孢子    蕨类植物    根、茎、叶    有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    苏铁(侧柏、园柏、马尾松、雪松、水杉等,任意写出一种裸子植物的名称即可)    2(两)    S    N    白菜(任意写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被子植物的名称即可)    </p><p>【解析】</p><p>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解答即可。</p><p>(1)依据有无种子将绿色植物分为A孢子植物和K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B藻类植物、C苔藓植物和D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p><p>(2)K种子植物包括M裸子植物和N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油松和银杏都属于M类植物,这类植物是裸子植物,如水杉、侧柏、园柏、马尾松、雪松等。</p><p>(3)依据种子中子叶的数目可进一步将N类植物分成S单子叶植物和T双子叶植物两类植物。例如,菜豆和花生的种子都有2片子叶,都属于T双子叶植物;玉米的种子中有一片子叶,属于S单子叶植物。</p><p>(4)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指的是图中的N被子植物,这类植物的种类很多,例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麦、花生等。</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是否能够萌发成为茁壮幼苗,与种子自身以及环境条件都有关系。请回答下列关于种子及其萌发的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312884337022_ST/SYS202006110606312884337022_ST.001.png" width="486" height="2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中_____是玉米种子,其中新植物的幼体是_____,是由_____(填图中序号)四部分构成的(填图中序号)。种子能够萌发,与种子内储存的营养物质有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_____和_____。</p><p>(2)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10粒干燥的种子,并提供相应环境条件。其中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_____。各组种子有可能萌发的是_____ (填序号)。如果选择_____、_____ 两组进行实验观察,可用于探究“温度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这一问题。</p><p>(3)小樱对种子萌发产生了兴趣,她想用自己家里储存的绿豆发豆芽,但是经过几天的忙碌,她却发现绿豆泡涨了,但是却都没有发芽。请你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以及环境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小樱发豆芽失败的原因_____。</p></div></div>
<div><p>【答案】种子乙    胚    c、d、e、f    子叶    胚乳    隔绝空气    B、D    D    E    失败的原因有可能是所用的绿豆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或者是处于休眠期;也有可能是提供的环境条件不能满足,例如水分过少,或水分过多(缺少空气),或是温度不适宜    </p><p>【解析】</p><p>(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p><p>(2)菜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四部分。图一中①是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种皮,⑤子叶。</p><p>(3)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a种皮、胚和b胚乳。玉米的胚又包括d胚芽、e胚轴、f胚根和c子叶;</p><p>(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图二中B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应为对照组。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所以A和B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水;B和C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空气;B和D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光;D和E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温度。</p><p>(1)新植物的幼体是胚,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等四部分组成的。图一中乙是玉米种子,其中新植物的幼体是胚,是由d胚芽、e胚轴、f胚根和c子叶四部分构成的。种子能够萌发,与种子内储存的营养物质有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子叶和胚乳。</p><p>(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由于空气难溶于油,所以水面上有油层可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图二中B组和D组,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可能萌发,而A组缺少水分,C组缺少充足的空气,E组温度太低,所以ACE组种子均不萌发。如果探究“温度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这一问题,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可以选择D、E两组进行实验观察。</p><p>(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小樱经过几天的忙碌,她却发现绿豆泡涨了但是却都没有发芽。分析小樱测发豆芽失败的原因:一方面从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原因:胚不完整的、胚是死的或种子在休眠期;另一方面外部原因:温度太低或缺少充足的空气,水分过少,或水分过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关于“观察植物叶片结构”实验的一些问题,请回答(     )内填图中序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315436691326_ST/SYS202006110606315436691326_ST.001.png" width="487" height="2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观察植物叶片结构”实验中,制作叶片临时切片时,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对玻片标本进行染色,这是因为叶片的(_____)_____细胞内含有较多叶绿素,细胞呈绿色。</p><p>(2)在图一所示叶片结构中,①是_____ ,具有支持和 _____作用,其内部的导管和筛管部属于_____组织。②_____和④_____都属于_____ 组织。</p><p>(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二所示物象时,该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取自图一中的(_____)_____,可以明显看到成对的A_____ 所围成的结构C_____,这里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例如在阳光下,_____ 气体经过该结构从外界进入叶片内部。</p><p>(4)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例如,叶片的结构适于进行_____作用和 _____作用。</p></div></div>
<div><p>【答案】不需要    ③    叶肉    叶脉    运输各种物质(运输)    输导    上表皮    下表皮    保护组织    ④    下表皮    保卫细胞    气孔    二氧化碳    光合    蒸腾    </p><p>【解析】</p><p>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图一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①叶脉、②上表皮、③叶肉、④下表皮、⑤气孔。气孔由成对的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图二中A保卫细胞,B是表皮细胞,C是气孔。</p><p>(1)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迅速切割,为了使光线透过,应选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该实验不需要染色,原因是③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细胞呈绿色。</p><p>(2)图中①是叶脉,有支持和运输各种物质作用,内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②上表皮和④下表皮合称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p><p>(3)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所以图二取自④下表皮,气孔是由两两相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由它进出植物体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在阳光下,二氧化碳气体经过该结构从外界进入叶片内部,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p><p>(4)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叶片有表皮、叶脉、叶肉组成,叶肉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叶片的这些结构适于进行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在阳光下茁壮生长的玉米幼苗,图中箭头及相应字母分别表示某些物质的移动方向。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318158869964_ST/SYS202006110606318158869964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l)在阳光照射下,图中B所表示的气体是_____和_____。D是玉米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_____和_____,这些物质正在向上运输,这种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的_____ 作用。</p><p>(2)在玉米结穗灌浆期间,玉米叶片进行_____作用所制造的物质C_____,其中大部分通过_____(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储存起来。还有一些物质C在细胞进行_____作用时被分解.并释放能量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p><p>(3)植物制造物质C的过程是一项重要的生理作用,植物制造的物质C直接或间接养育了生物圈的其他生物。请你用表达式写出绿色植物的这一生理作用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氧气    水蒸气    水    无机盐    蒸腾    光合    淀粉(有机物、糖类)    筛管    呼吸    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318158869964_DA/SYS202006110606318158869964_DA.001.png" width="83" height="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氧    </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生物体内的线粒体把有机物当做养料与氧结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p><p>(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B表示氧气和水蒸气,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壤里吸收水和无机盐,然后经导管向上运输,而植物体内带动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p><p>(2)玉米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C有机物可通过植物体各处的筛管运送到果实中,还有一些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p><p>(3)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C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反应式:<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1/06/0f70a585/SYS202006110606318158869964_DA/SYS202006110606318158869964_DA.002.png" width="296" height="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p><p>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对氮、磷、钾、硫、钙、镁的需要量最大,另外还离不开铁、锰、硼、锌、铜等微量元素,这是科学家反复实验得出的结论。下面是以含钾的无机盐为例设计的一个实验,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含钾的无机盐。请你完成相关问题</p><p>(1)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近的健壮小麦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缺钾的完全培养液</p><p>(2)实验过程:将小麦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测量并记录两组幼苗的初始生长状况(叶色、高度、根系生长状况等)。将甲组幼苗的根系浸泡在_____ ,将乙组幼苗的根系浸泡在 _____,两个组的其他管理措施相同。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10天后,发现甲组幼苗正常生长,乙组幼苗茎秆软弱,叶片边缘呈褐色。</p><p>(3)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 。</p><p>(4)为了更好的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含钾的无机盐,小玲认为应该再设一个丙组,给丙组幼苗使用只含钾的培养液,与甲组形成对照。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_____</p></div></div>
<div><p>【答案】完全培养液    缺钾的完全培养液    钾的有无    甲组    不认同。该实验目的是验证植物生长需要含钾的无机盐,所设计的丙组与甲组的变量不是钾盐的有无,而是除钾盐以外其他的无机盐的有无,因此,根据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含钾的无机盐(答出“变量不是钾盐的有无,因此不能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含钾的无机盐”即可)    </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2)实验过程:将小麦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测量并记录两组幼苗的初始生长状况(叶色、高度、根系生长状况等)。将甲组幼苗的根系浸泡在完全培养液中,将乙组幼苗的根系浸泡在缺钾的完全培养液,两个组的其他管理措施相同。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10天后,发现甲组幼苗正常生长,乙组幼苗茎秆软弱,叶片边缘呈褐色。说明缺钾会导致幼苗茎秆软弱,叶片边缘呈褐色。</p><p>(3)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钾。实验中的对照组是甲组,乙组缺少含钾的培养液,为实验组。</p><p>(4)为了更好的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含钾的无机盐,小玲认为应该再设一个丙组,给丙组幼苗使用只含钾的培养液,与甲组形成对照,变量不是钾盐的有无,因此不能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含钾的无机盐。</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七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