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49:30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p><p>A. 排尿&#xa0;B. 排汗&#xa0;C. 排便&#xa0;D. 呼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p><p>排泄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物质中,健康人尿液中能检测到的是</p><p>A.大分子蛋白质&#xa0;B.红细胞&#xa0;C.尿素&#xa0;D.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p><p>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形成原尿时,由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没有被滤过,其他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肾小囊腔里形成原尿。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血浆,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如下表:</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091233139667_DA/SYS202001100811091233139667_DA.001.png" width="378"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br />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眼球结构中物像形成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e96437f9/SYS201906020830387386425475_ST/SYS201906020830387386425475_ST.001.png" width="123"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眼球的结构是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示①表示虹膜,②表示晶状体,③表示视网膜,④表示视神经。</p><p>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能形成图像的部位是图示中的③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视觉中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 )</p><p>A.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 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p><p>C. 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    D. 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物质反射来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矫正近视需要佩戴的眼镜是</p><p>A.凸透镜&#xa0;B.凹透镜&#xa0;C.平面镜&#xa0;D.变色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p><p>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在看物体时,视觉形成的部位是</p><p>A.晶状体&#xa0;B.角膜&#xa0;C.视神经&#xa0;D.大脑的视觉中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p><p>眼球中的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晶状体似双凸透镜,起主要的折光作用。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地方。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人在看物体时,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的视觉中枢。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从黑暗处到明亮处的过程中,人的瞳孔会</p><p>A.变小&#xa0;B.变大&#xa0;C.不变&#xa0;D.先变大后变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瞳孔的作用是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解答即可。</p><p>瞳孔是光进入眼睛的通道,当你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的时候,瞳孔会变大,因为在明亮的地方,瞳孔小,进入的光线少,可以保护眼睛不会被晒伤,在黑暗的地方,瞳孔变大可以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入眼睛。当人从黑暗处走到阳光下时,瞳孔的变化是变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耳的结构示意图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分布于</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097048105315_ST/SYS202001100811097048105315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xa0;B.②&#xa0;C.③&#xa0;D.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如图,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也叫耳郭)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097048105315_DA/SYS202001100811097048105315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④耳蜗内。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耳可分为外耳、小耳和内耳,下列结构中位于中耳的是</p><p>A.前庭&#xa0;B.耳郭&#xa0;C.鼓膜&#xa0;D.耳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耳的结构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099420798268_DA/SYS202001100811099420798268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耳是听觉器官,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也叫耳郭)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p><p>A.神经元&#xa0;B.神经纤维&#xa0;C.神经末梢&#xa0;D.脊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p><p>A.脊髓&#xa0;B.脑干&#xa0;C.小脑&#xa0;D.大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p><p>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因此,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是</p><p>A.脊髓&#xa0;B.脑干&#xa0;C.小脑&#xa0;D.大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p><p>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能够控制一些简单的、低级的生命活动,故A不符合题意;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但是脑干没有控制运动中枢,故B不符合题意;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肌肉运动,故C符合题意;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p><p>A. 眨眼反射    B. 膝跳反射    C. 缩手反射    D. 望梅止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都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不属于复杂反射,ABC不正确;望梅止渴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属于复杂反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在于人类有</p><p>A.视觉中枢&#xa0;B.语言中枢&#xa0;C.小脑&#xa0;D.脊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p><p>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理解了文字的含义,前方道路不通;小狗却照样前行,是因为小狗没有语言中枢,不理解文字的含义。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语言中枢。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示意图(被试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上刻度值为O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106977488097_ST/SYS202001100811106977488097_ST.001.png" width="176"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测量一次读取刻度值即可</p><p>B.自己一个人左右手配合测量更准确</p><p>C.被试者拇指和食指的距离保持在1厘米左右</p><p>D.被试者夹住尺子处的刻度值越大,说明反应速度越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测定反应速度》探究活动中,具体做法如下: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朝下,然后被测同学拇指和食指准备夹住,不能接触;放手看被测同学抓住的距离就可以了,刻度值越大,反应速度越慢;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这样刻度值的大小就可以反应被测同学的反应速度。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其平均值。</p><p>实验过程中重复测量3次,求平均值,目的是避免一次测量产生的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有说服力,A错误;测试者和被试者不可以同一个人,若为同一个人,可能有意识的进行改变实验,B错误;被试者将拇子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拇指和食指的距离保持在1厘米左右,C正确;测定时,夹住尺子处的刻度值越大,表明被测者的反应速度越慢,不是越快,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人显得面红耳赤的激素是</p><p>A.生长激素&#xa0;B.肾上腺索&#xa0;C.胸腺激素&#xa0;D.胰岛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肾上腺素促进心跳加快,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p><p>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而生长激素主要是促进生长;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表现得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主要是肾上腺素的作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q”,那么实际玻片上的字母是</p><p>A.b&#xa0;B.d&#xa0;C.p&#xa0;D.q</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p><p>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 简便方法写纸上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q”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b。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下用四组不同镜头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111642503823_ST/SYS202001100811111642503823_ST.001.png" width="344"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1号&#xa0;B.2号&#xa0;C.3号&#xa0;D.4号</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同一部位时,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大的显微镜。四个选项,1号是5×40═200倍,2号是10×40═400倍,3号是10×4═40倍,4号是16×10═160倍。2号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所以其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p><p>①滴加碘液    ②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③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④用镊子将内表皮展平</p><p>A.①②③④&#xa0;B.②③④①&#xa0;C.①③④②&#xa0;D.③④②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p><p>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综上分析可知,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④①。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为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略微转动</p><p>A.粗准焦螺旋&#xa0;B.细准焦螺旋&#xa0;C.转换器&#xa0;D.反光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快速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使物像更清晰。</p><p>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要想物像更加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因为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可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因此,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为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故选B。</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题</p><p>(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______)</p><p>(2)为了充分利用时问,可以边走路边看书。(______)</p><p>(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______)</p><p>(4)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______)</p><p>(5)为了保护环境,应优先选择使用节能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正确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p><p>【解析】</p><p>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环境污染是由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造成的。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解此题关键是理解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节能荧光灯,有利于节约能源,同时又环境保护。</p><p>(1)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显微镜观察的玻片标本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故本题说法正确。</p><p>(2)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因此看书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可以使眼睛放松,有利于预防近视眼。边走路边看书,既不利于眼睛健康,又不安全。故说法错误。</p><p>(3)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故本题说法正确。</p><p>(4)环境污染是由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造成的;因此人类要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所以题中“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的说法错误。</p><p>(5)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节能荧光灯,有利于节约能源,同时又环境保护。故本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119559516576_ST/SYS202001100811119559516576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填写结构名称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p><p>(2)血液经____流出结构①。</p></div></div>
<div><p>【答案】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静脉    </p><p>【解析】</p><p>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是输送尿液,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是排出尿液,图示①表示肾脏,②表示输尿管,③表示膀胱,④表示尿道。</p><p>(1)如图是泌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结构名称为:①表示肾脏,②表示输尿管,③表示膀胱,④表示尿道。</p><p>(2)①肾脏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血液经肾静脉流出结构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尿的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121440710939_ST/SYS202001100811121440710939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2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结构①中流动的是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p><p>(2)结构②中的液体称为____,就通过结构①和②的内壁的____作用形成的。</p><p>(3)当②中的液体流经③时,全部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p><p>(4)结构④中的液体是____(填“尿液”或“血液”)。</p></div></div>
<div><p>【答案】动脉血    原尿    滤过    葡萄糖    血液    </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解答即可。</p><p>(1)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入球小动脉、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因此图中结构①肾小球中流动的是动脉血。</p><p>(2)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②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因此,结构②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就通过结构①和②的内壁的滤过作用形成的。</p><p>(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p><p>(4)④是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里面流动着静脉血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123462758044_ST/SYS202001100811123462758044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图所示的神经结构叫____。</p><p>(2)结构②表示传入神经,结构①表示的是____。</p><p>(3)小明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迅速松手.而后感觉到烫。发出“松手”这一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填写图中序号)。“烫”的感觉是在____(填“大脑”或“脊髓”)产生的,先松手后感觉到烫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____功能。</p></div></div>
<div><p>【答案】反射弧    感受器    ①→②→③→④→⑤    大脑    传导    </p><p>【解析】</p><p>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人体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脊髓有灰质和白质构成,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p><p>(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所以该图所示神经结构叫叫反射弧。</p><p>(2)通过(1)小题的分析可知,结构②表示传入神经,结构①表示的是感受器。</p><p>(3)从图可以看出: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所以缩手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或大脑皮层)产生的,先缩手后疼痛是因为脊髓能够将神经冲动通过白质中的上行神经束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可见脊髓除了反射功能外还具有传导功能。因此,小明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迅速松手,而后感觉到烫。发出“松手”这一神经冲动的结构是①→②→③→④→⑤。“烫”的感觉是在大脑产生的,先松手后感觉到烫,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传导功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体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125494805149_ST/SYS202001100811125494805149_ST.001.png" width="175" height="2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的是_____。</p><p>(2)能分泌雌性激素的是_____。</p><p>(3)结构_____分泌的激素可用于治疗糖尿病。</p><p>(4)幼年时期结构_____分泌的激素不足会得侏儒症。</p><p>(5)这些内分泌腺都_____(填“有”或“没有”)导管。</p></div></div>
<div><p>【答案】②    ⑥    ⑤    ①    没有    </p><p>【解析】</p><p>图中的①是垂体,②是甲状腺,③是胸腺;④是肾上腺,⑤是胰岛,⑥是卵巢。</p><p>(1)图中②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碘,若幼儿时期甲状腺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p><p>(2)⑥是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和产生卵细胞,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p><p>(3)⑤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p><p>(4)①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若幼儿时期,此种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p><p>(5)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题。</p><p>题目:模拟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p><p>(1)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吗?</p><p>(2)作出假设:假设酸雨可以使种子的发芽率_____(填“提高”或“降低”)。</p><p>(3)准备材料:用食醋和清水配制“酸雨”。配制“酸雨”的pH应_____(填“大于”或“小于”)5.6。</p><p>(4)实验设计及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p><p>(每组100粒小麦种子,A、B两组都满足种子萌发的其他条件且条件相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127566275179_ST/SYS202001100811127566275179_ST.001.png" width="541"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该实验中的变量唯一,因此,是一组_____实验。</p><p>②A组种子的发芽率是_____。</p><p>③该实验结果是否支持你的假设?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p></div></div>
<div><p>【答案】降低    小于    ①对照    ②95%    ③支持    </p><p>【解析】</p><p>探究实验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p><p>(2)根据提出的问题: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吗?作出的假设:假设酸雨可以使种子的发芽率降低。</p><p>(3)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所以用食醋和清水配制“酸雨”。配制“酸雨”的pH应小于5.6。</p><p>(4)①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表中A与B是一组以酸雨为变量的对照实验。</p><p>②根据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0/08/02b2b7fe/SYS202001100811127566275179_DA/SYS202001100811127566275179_DA.001.png" width="175" height="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即95÷100×100%═95%。</p><p>③根据实验现象:A组发芽率是95%,B组发芽率是23%.得出结论:酸雨可以使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实验结果支持假设。</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七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