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结构,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依次是</p><p>A. 碘液、清水 B. 生理盐水、清水</p><p>C. 清水、生理盐水 D. 碘液、生理盐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记忆为: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在滴这个步骤中,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0.9%的生理盐水;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p><p>B. 细胞质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内部含有营养物质</p><p>C. 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侧,具有保护和支撑的作用</p><p>D. 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有用的物质不能流出,从而保持了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A正确;细胞质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内部含有营养物质,B正确;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侧,具有保护和支撑的作用,C正确;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只有线粒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撕下外面的表皮,露出里面的果肉,仔细观察果肉内部隐约能发现一些“筋络”。由此推测以上三个部分分别属于</p><p>A.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B. 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p><p>C.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D.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番茄果实的皮能保护内部的结构,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果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筋络属于输导组织。这些说明番茄中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细胞分化使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p><p>B. 细胞分化可以使细胞体积增大</p><p>C. 细胞分化可以使细胞数目增多</p><p>D.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A错误;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B错误;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C错误;细胞分化会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形成不同组织,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都属于单细胞生物</p><p>B. 单细胞生物不能趋利避害,适应所生活的环境</p><p>C. 单细胞生物无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须寄生生活</p><p>D. 单细胞生物对我们人类来说都是有害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的整个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A正确;单细胞生物能够趋利避害,适应所生活的环境,B错误;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C错误;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既有利的又有害的,如草履虫能净化污水,对人类有利;痢疾杆菌对人类有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很喜欢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松子,想要些种子带回家去种。他不可能要到的植物种子是</p><p>A. 板栗 B. 玉米 C. 蕨菜 D. 松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题中的板栗、玉米和松子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而蕨菜则属于蕨类植物,不结种子,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他不可能要到蕨菜的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依据是</p><p>A. 胚珠外有无果皮包被 B. 种子外有无子房壁包被</p><p>C.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D. 种子的有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含丰富的营养,主要是由大豆、黑豆等的种子加工而。豆制品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豆类种子的</p><p>A. 种皮 B. 胚芽 C. 子叶 D. 胚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大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和两片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四部分。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我们食用的豆制品来自大豆种子的子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p><p>A.氮、磷、铁 B.氮、磷、钾</p><p>C.氮、钾、硼 D.硼、磷、铁</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朵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p><p>A. 花蕊 B. 雄蕊 C. 花冠 D. 萼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植物的花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发育情况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46373304694_DA/SYS201808081130246373304694_DA.001.png" width="474"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可见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雌蕊和雄蕊合成花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西瓜果实里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一枚西瓜花雌蕊的子房中有很多</p><p>A. 子房 B. 柱头 C. 胚珠 D. 花丝</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47834753208_DA/SYS201808081130247834753208_DA.001.png" width="271"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可知,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1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子房中有多个胚珠,就能发育成多粒种子。所以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一个子房里有很多胚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家今年种植了一些番茄,植株生长的很健康,也开了很多花,但是最终并没有结出很多果实(结果率低)。为了提高结果率,你建议小明可以采取的措施是</p><p>A. 少浇水 B. 进行人工授粉 C. 多施肥 D. 增加光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工授粉是用人工的方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将花粉传授到雌蕊的柱头上的技术。为提高结果率,人们经常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所以为了提高结果率,小明可采取的措施是进行人工授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取一段带叶的凤仙花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置于光下。最终,会染成红色的结构有</p><p>A. 仅有叶脉 B. 仅有叶柄 C. 茎和叶脉 D. 茎、叶脉、叶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木本植物的茎结构包括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形成层的细胞能够不断的分裂,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木质部有木纤维和导管组成,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导管在叶片的叶脉中也有分布。取一段带叶的凤仙花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置于光下,最终,会染成红色的结构有茎、叶脉、叶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在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是否能释放出氧气”和“光是否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下图中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51407348828_ST/SYS201808081130251407348828_ST.001.png" width="519"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与乙、甲与丁 B. 甲与丙、甲与乙</p><p>C. 甲与丁、乙与丙 D. 甲与丙、乙与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的条件;甲与丁的变量是光和绿色植物,不可作为对照实验,A错误;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绿色植物,得出的结论是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光照,得出的结论是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的条件,B正确;甲与丁、乙与丙的变量都是光和绿色植物,不可作为对照实验,C错误;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绿色植物,得出的结论是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乙与丙的变量是光和绿色植物,不可作为对照实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北方农村常把红薯、果蔬储藏在地窖中,人们在进入地窖前,往往先把燃烧的蜡烛吊入地窖中,其主要目的是</p><p>A. 检测地窖中有毒气体的含量 B. 检测地窖中一氧化碳的含量</p><p>C. 检测地窖中氧气的含量 D. 为了能看清地窖中的东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地窖内储存的红薯、果蔬,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地窖内的氧气,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地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氧气的浓度相对较低。利用氧气助燃的原理,农民把燃烧的蜡烛用绳子吊入窖内就是看看地窖里的氧气是否充足。蜡烛正常燃烧说明氧气含量正常,人就可以下去;蜡烛灭了,说明氧气太少,人暂时不能下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不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p><p>A. 密闭的粮仓内加二氧化碳</p><p>B. 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p><p>C. 低温贮藏水果、蔬菜</p><p>D. 农田板结后及时松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密闭的粮仓内加二氧化碳,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A错误;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B错误;低温贮藏水果、蔬菜,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储存时间,C错误;农田板结后及时松土,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不是抑制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移栽小树苗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p><p>A. 在阳光充足的中午移栽 B. 去掉一部分枝叶</p><p>C. 在阴天或傍晚移栽 D. 小树苗的根部最好带有一个土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中午阳光比较充足时移栽,蒸腾作用造成植物体内水分大量散失,出现萎蔫现象,或死亡,不利于树苗成活,A错误;去掉一部分枝叶,会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树苗的成活,B正确;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光照不强烈,蒸腾作用弱,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避免出现萎蔫现象,提高成活率,C正确;幼苗带土坨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不受伤害,防止植物的吸水能力降低,利于植物成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给学校的园艺工人提出了下列关于“灌溉植物”的建议,你认为最合理的是</p><p>A. 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具体生长阶段确定浇水量</p><p>B. 水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很重要,所以浇水越多越好</p><p>C. 每天定时、定量地浇水</p><p>D. 自然降雨就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不需要额外浇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植物的种类不同,需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也不同,因此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具体生长阶段确定浇水量,A正确;浇水过多过勤,土壤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无法呼吸,导致烂根,使植物死亡,B错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因此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灌溉水量应不同,C错误;自然降雨有多有少,不一定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将新鲜的菠菜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面的气泡比上表面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p><p>A. 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 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p><p>C. 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 叶片下表皮含叶绿素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设计的实验可以得知叶片浸在热水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般来说会在气孔处形成气泡,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所以发现下表面的气泡比上表面的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呼吸作用则可发生在任何活细胞</p><p>B. 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p><p>C. 光合作用白天发生,呼吸作用夜间发生</p><p>D.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作用是新陈代谢过程一项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它是为生命活动的各项具体过程提供能量;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的太阳能.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表面看起来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但这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植物体内,这两过程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主要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发明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人类从此开始认识微观世界。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研制出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看到了植物细胞(已死亡),并将它们命名为“cell”,即细胞。这是人类第一次借助工具成功的观察到细胞。随后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池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以及牙垢中的细菌。</p><p>这是人类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的细胞。</p><p>(1)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看到的是细胞的_____(结构),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的科学家是_____。</p><p>(2)某同学用一台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共观察了三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焦距,结果得到图1所示结果。观察时使用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如图2 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61286878868_ST/SYS201808081130261286878868_ST.001.png" width="595"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所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选择图2 中字母填写),观察结果与图1中_____的图像最接近。</p><p>②若图1 所示A 视野的左上方发现一个完整的细胞但图像模糊不清,应该_____(选择下面字母填写)至图像清晰;若要将左上方的这个细胞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应该_____(选择下面字母填写)。</p><p>a.向左下方移动装片b.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e.调节粗准焦螺旋f.调节细准焦螺旋</p><p>③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番茄细胞的结构是_____。</p><p>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p><p>(3)有位同学想观察细胞的分裂,下列实验材料中,最适宜的是_____。</p><p>a.菠菜表皮细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人口腔上皮细胞 d.番茄果肉细胞</p></div></div>
<div><p>【答案】 细胞壁 列文·虎克 a d B f c C b</p><p>【解析】(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看到的是细胞的细胞壁,并提出了细胞的概念;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最先观察到活细胞。</p><p>(2)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所选用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a、d,观察结果与图1中B的图像最接近。</p><p>②若图1 所示A 视野的左上方发现一个完整的细胞但图像模糊不清,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至图像清晰;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和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显微镜的视野中,细胞不在视野的中央,应向细胞所在位置移动,方可移到视野的中央。所以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有一个完整的细胞,要使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p><p>③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上的一层透明且极薄的膜,具有控制进出的作用,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p><p>(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所以在观察细胞的分裂时,最适宜的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麦是世界各国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华北和黄淮地区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种植区域。 </p><p>(1)“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几百年前黄淮地区的农民对于小麦播种时期的经验总结。“寒露”节气大约是在每年10月8日前后,若“寒露”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是________。除此之外,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 </p><p>(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外形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这样的种子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图1所示的________(结构)中。小麦种子萌发时,先吸水膨胀,然后胚的各部分开始萌发。请将小麦籽粒的子叶数量以及胚萌发后发育的结构填在图2中相应位置。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7/10/94500ed8/SYS201901071007115711932535_ST/SYS201901071007115711932535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研究人员在小麦种子萌发4~44 小时期间,连续测定种子内有机物(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3所示。淀粉含量随种子萌发时间延长逐渐________,淀粉的彻底分解是依靠细胞的________作用实现的,这一过程为种子萌发提供了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7/10/94500ed8/SYS201901071007115711932535_ST/SYS201901071007115711932535_ST.002.png" width="199"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温度 水分 空气 胚乳 2 茎和叶 根 减少 呼吸 物质和能量</p><p>【解析】(1)“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是几百年前黄淮地区的农民对于小麦播种时期的经验总结。“寒露”节气大约是在每年10 月8 日前后,若“寒露”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是温度。除此之外,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还有水分和空气。<br />(2)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外形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这样的种子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图1所示的胚乳中。小麦是单子叶植物,有1片子叶。小麦种子萌发时,先吸水膨胀,然后胚的各部分开始萌发,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br />(3)呼吸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并把存储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根据图3所示结果可知,淀粉含量随种子萌发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淀粉的彻底分解是依靠细胞的呼吸作用实现的,这一过程为种子萌发提供了物质和能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北京农业嘉年华展馆内展示了居室不同空间的绿化方式、植物搭配方案,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64519298821_ST/SYS201808081130264519298821_ST.001.png" width="294"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居室墙壁上挂壁培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释放,更新居室空气;同时合成_____。</p><p>(2)由于色素种类和含量的差异,植物叶片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植物细胞中能够储存色素的结构分别是叶绿体和_____(填写“液泡”或“线粒体”)。</p><p>(3)有人认为居室内挂壁培养的植物越多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_____。请应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或淀粉) 液泡 同意理由:植物能更新空气、湿润空气、吸附粉尘、吸收有害气体等不同意理由:夜间植物呼吸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有些植物产有害物质或引起过敏反应等</p><p>【解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p><p>(1)居室墙壁上挂壁培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更新居室空气;同时合成有机物(或淀粉)。<br />(2)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所以植物细胞中能够储存色素的结构还有液泡。<br />(3)居室内挂壁培养植物有优点,也有缺点。植物能更新空气、湿润空气、吸附粉尘、吸收有毒气体等;但夜间植物呼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有些植物产生有害物质或引起过敏反应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 年8 月3 日,北京发布高温蓝色预警:最高气温将达到37℃。在这个格外炎热的夏天里,像月季、三角梅这样喜欢晒太阳的花卉也由于温度太高,光线过于强烈,而被晒伤。下面左图就是被晒伤的月季,叶片上出现晒伤的枯斑,虽然仍是绿色,但已经发干变脆,出现明显的失水现象,感觉像被风干了一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65870571669_ST/SYS201808081130265870571669_ST.001.png" width="538"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植物是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散失水分,并降低叶面的温度,从而抵御高温的。当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速度大于根系吸水速度时,植物就会缺水,出现萎蔫现象。一般温度在35℃左右时,植物会用加快蒸腾作用的方式来降低叶面温度。但如果遇到持续的高温天气(超过35℃以上),植物则会关小或关闭叶片的气孔(如上面右图),减弱蒸腾作用,以避免高温引起过度失水。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蒸腾作用减弱后,即使环境中水分充足,根系也无法吸水或吸水速度很慢。这样的状态保持较短的时间,在环境适宜后可自行恢复;但如果时间过长,植物叶片会因为高温缺水而萎蔫枯萎且无法恢复。请分析回答:</p><p>(1)由上文可知,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_____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是_____,它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除此之外,这一作用还可以_____,使植物能够抵御高温。</p><p>(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区。水分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_____运输到其他器官,溶解在水中的_____也通过此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p><p>(3)植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叶片会萎蔫、出现枯斑的原因是。</p><p>(4)俗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为解释其原因,选择校园中的裸地、草地和灌木丛,用干湿温度计,连续测定了这三个地块的温度和湿度,取其平均值并记录于表中。根据</p><p>表格中的数据,解释“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有_____(多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65870571669_ST/SYS201808081130265870571669_ST.002.png" width="267" height="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树下温度降低b.刮风可以带走大树周围空气中的热量c.树叶散失出的水分可以增加树下空气的湿度d.大树的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e.树叶散失出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树下温度降低</p><p>(5)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请帮助这位同学从右图中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预期实验结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65870571669_ST/SYS201808081130265870571669_ST.003.png" width="358"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_____(选择图中字母)。</p><p>②预期的结果是_____。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p></div></div>
<div><p>【答案】 蒸腾 气孔降低叶面温度 成熟(根毛) 导管 无机盐 温度过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导致根系无法吸收水分或吸水速度慢,同时不能有效的降低叶面温度 a 、c、e bd 装置b 的塑料袋内出现水,装置d 珠塑料袋内无水珠或水珠很少</p><p>【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四是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p><p>(1)在叶片的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p><p>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提供了动力。除此之外,蒸腾作用还可以降低叶面温度,使植物能够抵御高温。</p><p>(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所以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吸收来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结构,除自身需要外,大部分水分通过蒸腾作用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p>(3)温度过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根系无法吸收水分或吸水速度慢,同时不能有效的降低叶面温度。所以植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叶片会萎蔫、出现枯斑。</p><p>(4)绿色植物对于自然界和人类有主要的作用,首先,大树枝叶遮挡了阳光的照射,使树下温度降低,使人在树下感觉凉爽;其次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有能量,同时释放氧气,使人感觉空气清新;植物还能进行蒸腾作用,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增加了大气湿度,使空气湿润。因此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所以a 、c、e正确。</p><p>(5)①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就要以叶片的有无作为变量进行试验,所以应选择图中装置b、d作为一组对照实验。</p><p>②我们预期的结果是:装置b 的塑料袋内出现水珠,装置d 珠塑料袋内无水珠或水珠很少。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类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如图1 所示。受精卵发育的最初几天,组成胚胎的细胞尚未成熟,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完全相同,其中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为胎儿体内所有类型的细胞。这类未成熟的细胞被称为多功能的干细胞,随着胚胎的发育,多功能的干细胞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肝脏细胞等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这些经过分化后形成的成熟细胞,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证了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即分化成熟的细胞不能再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状态。</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67942618774_ST/SYS201808081130267942618774_ST.001.png" width="605" height="2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却提出假设:成熟、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1962 年,他用蛙做了细胞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2 所示。约翰•格登通过这个实验及其后续的一系列细胞核移植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1997 年,通过“核移植”技术诞生的小羊多利,进一步证明了约翰•格登的假设。人们也将通过“核移植”技术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克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267942618774_ST/SYS201808081130267942618774_ST.002.png" width="604" height="2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1 中,A、B、C 过程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实现的。D、E 过程中,细胞的形态、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称作细胞分化。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_____ → _____个体。</p><p>(2)约翰•格登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中得到的青蛙Ⅲ,更像青蛙Ⅱ,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p><p>(3)此实验结果说明: 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分裂 结构 功能 器官 系统 青蛙Ⅲ的细胞核来自青蛙Ⅱ,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成熟、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p><p>【解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1)图1 中,A、B、C过程主要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实现的,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br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的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D、E 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称作细胞分化。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r />(2)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是遗传的信息库。青蛙Ⅲ的细胞核来自青蛙Ⅱ,所以约翰•格登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中得到的青蛙Ⅲ,更像青蛙Ⅱ。</p><p>(3)此实验结果说明:成熟、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7/10/94500ed8/SYS201901071007118143725489_ST/SYS201901071007118143725489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5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题目一: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p><p>题目二: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或完全营养液) 相等 幼苗的高度 乙试管中的幼苗高度明显高于甲试管的幼苗 幼苗数量太少 甲、乙装置各增加到十组 合理施肥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或完全营养液) 相等 种子的萌发情况 甲乙培养皿中的种子都能萌发 种子数量太少 甲、乙培养皿中各放置10 粒健康状况相同的种子 种子的胚受损(或种子自身营养不充足、种子处于休眠期等)</p><p>【解析】题目一:(1)甲、乙试管中分别加入液体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或完全营养液,且两个试管中液体量应相等;<br />(2)将两个试管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记录幼苗的高度;<br />(3)若乙试管中的幼苗高度明显高于甲试管的幼苗,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外界提供无机盐;<br />(4)上述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幼苗数量太少。可把甲、乙装置各增加到十组;<br />(5)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修正了实验设计后,完成实验并得出植物生长需要外界提供无机盐的结论。种植农作物时,认为施加无机盐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施加无机盐肥料时应注意合理施肥。</p><p>题目二:<br />(1)甲、乙培养皿中分别加入液体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或完全营养液),且两个培养皿中液体量应相等;<br />(2)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br />(3)若甲、乙培养皿中的种子都能萌,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外界提供营养物质;<br />(4)上述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可在甲、乙培养皿中各放置10 粒健康状况相同的种子。<br />(5)生物小组的同学们根据以上的研究,开始用黄豆种子发豆芽。几天后发现,在适宜的条件下仍有部分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有:种子的胚受损(或种子自身营养不充足、种子处于休眠期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