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45:38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绝对稳定的</p><p>B. 一块农田中的所有农作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p>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p><p>D.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A错误;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C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p><p>A.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同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特有结构是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p><p>C.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p><p>D.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可在载玻片上滴清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p><p>并非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病毒无细胞结构,A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B错误;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所以动植物细胞内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C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适应环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p><p>A. 变色龙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换体色    B. 温带很多植物春天发芽、秋天落叶</p><p>C. 毒蛾幼虫往往具有鲜艳的色彩    D. 地衣的数量会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而减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p><p>变色龙能改变体色,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企鹅背面的黑色与深色海水一致,这种体色属于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温带很多植物春天发芽,秋天落叶,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不符合题意;警戒色的形成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如食虫鸟吞食长有毒毛的蛾类幼虫时,就会被蛰,疼痛难忍。这种蛾类幼虫有鲜艳多彩的斑纹,对食虫鸟是一种警戒色,食虫鸟不会再吞食这种幼虫,C不符合题意;地衣的数量会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而减少,属于环境影响生物,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生物的所有变异都有利于其生存</p><p>B. 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第二胎一定会生男孩</p><p>C. 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p><p>D. 无性生殖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无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变异的概念、意义,解答时可以从变异的概念、类型、意义方面来切入。</p><p>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A错误;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32176eaf/SYS201906110820122122850626_DA/SYS201906110820122122850626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两种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机会相同,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 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第二胎是男孩的概率是50%,不一定是男孩,B错误;一对双眼皮的父母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父母把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传给了孩子,而不是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C错误;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无性生殖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无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B. 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原理与“试管婴儿”的培育原理相同</p><p>C. 蝴蝶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p><p>D. 所有的鸟卵都能孵化出雏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从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知识点切入。</p><p>青蛙是两栖动物受精过程、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属于变态发育,A错误;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克隆羊“多莉”的培育原理利用的是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B错误;蝴蝶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变态发育,C正确;只有受精的鸟卵才能孵化出雏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32176eaf/SYS201906110820135144330438_ST/SYS201906110820135144330438_ST.001.png" width="181"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①表示病原体,则②代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p><p>B. 若①没有细胞结构,则它一定是细菌</p><p>C. 该漫画表示的免疫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p><p>D. 计划免疫时,注射的疫苗相当于图中的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种免疫叫做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p><p>图中②代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则表示病原体的是①,A正确;若该病原体①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则它是病毒;若它是某种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则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该漫画表示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类型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当①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它的特殊蛋白质③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p><p>B.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来维持健康</p><p>C. 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免疫功能越强越好</p><p>D. 疟疾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所以蚊子属于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之所以能够在具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的生存,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使人体获得免疫力。</p><p>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A错误;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B正确;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C错误;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病原体,蚊子属于传播途径,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 1 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 2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关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32176eaf/SYS201906110820138727396240_ST/SYS201906110820138727396240_ST.001.png" width="410" height="2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 1 中共有_条食物链。</p><p>(2)在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p><p>(3)若图 2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 则甲对应的生物是_。</p><p>(4)图 1 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p></div></div>
<div><p>【答案】5    鹰    兔或鼠    分解者    </p><p>【解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获得的物质越多,生物的数量越多。</p><p>(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p><p>(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图1中的食物链有5条,分别是:草→鼠→蛇→鹰;草→鼠→鹰;草→鼠→狐;草→兔→狐;草→兔→鹰。</p><p>(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所以获得能量最少的应该是鹰。</p><p>(3)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反之生物的数量就越多,图2中丙的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位于食物链的起始端,甲次之,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位,乙再次之,位于食物链的第三位,丁数量最少,位于最后。所以甲对应的是图1中的兔或鼠。</p><p>(4)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图1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及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32176eaf/SYS201906110820140689120420_ST/SYS201906110820140689120420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想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则选择的图 1 中的镜头组合为_。</p><p>(2)在调节物像时某同学已看到模糊的物像,接下来他可调节_(填图 2 中编号)使物像更加清晰。</p><p>(3)图 3 中,视野要从图甲转为图乙,则应向_移动装片。</p><p>(4)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当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但更换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_上。</p><p>(5)若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_。</p></div></div>
<div><p>【答案】①④    5    左    目镜    d    </p><p>【解析】</p><p>图1中,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图2中,1目镜,2物镜,3反光镜,4粗准焦螺旋,5细准焦螺旋。</p><p>(1)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有螺纹;目镜安放在镜筒上,没有螺纹。因此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因而要想看到细胞的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是最小,即最小目镜和物镜组合。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所以,应选择①号目镜和④号物镜;</p><p>(2)显微镜各结构中,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找到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再略微转动5细准焦螺旋。</p><p>(3)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像,这儿的倒立不仅包括上下的倒立,也包括左右的颠倒。在此题中,装片的像向右移动,因此就要使物体向左移动。</p><p>(4)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物镜后,污物仍不动,换上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目镜上。</p><p>(5)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原物体的倒像.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字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小明家有无耳垂性状的调查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32176eaf/SYS201906110820143642264707_ST/SYS201906110820143642264707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爸爸有耳垂,小明无耳垂,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叫做_。</p><p>(2)人的有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中信息可判断_为隐性性状。</p><p>(3)若用英文字母 A 和 a 分别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小明爷爷的基因组成是_。</p><p>(4)小明的爸爸有耳垂,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下图中的_。(填写序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32176eaf/SYS201906110820143642264707_ST/SYS201906110820143642264707_ST.002.png" width="361"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5)小明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孩子,为有耳垂男孩的概率是_。</p></div></div>
<div><p>【答案】变异    无耳垂    Aa    ④⑤    25%    </p><p>【解析】</p><p>(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br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br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br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p><p>(1)爸爸有耳垂,小明无耳垂,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在遗传学上,这是变异现象。</p><p>(2)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1外公、外婆都有耳垂,妈妈无耳垂,因此判断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p><p>(3)由“爸爸有耳垂、妈妈无耳垂、儿子无耳垂”可知:爸爸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儿子无耳垂,基因组成是aa,该对基因由其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因此有耳垂爸爸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由“爷爷有耳垂、奶奶无耳垂、爸爸有耳垂”可知:爷爷的基因组成是Aa,奶奶的基因组成是aa,因为爸爸有耳垂,基因组成是Aa。</p><p>(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图示中④⑤能够表示爸爸产生的精子类型。</p><p>(5)已知:孩子的爸爸的基因组成是Aa,妈妈无耳垂,基因组成是aa,其后代有耳垂的几率是50%,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32176eaf/SYS201906110820143642264707_DA/SYS201906110820143642264707_DA.001.png" width="361" height="2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又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基因,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因此小明父母再生一个孩子,预计这个孩子为有耳垂男孩的几率是50%×50%=25%。</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