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45:36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消化液中,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是</p><p>A. 胃液    B. 唾液    C. 胰液    D. 肠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p><p>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消化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因此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p><p>A. 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    B. 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p><p>C. 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    D. 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有利于健康。虽然我国物种非常丰富,但各种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金山银山指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包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可见C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2/09/009b25df/SYS201905120908397245110639_ST/SYS201905120908397245110639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左下方 变亮    B. 左下方 变暗</p><p>C. 右上方 变暗    D. 右上方 变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br />(2)显微镜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p><p>显微镜中物像的移动方向和实际的相反。甲图视野中被观察的物像在右上方,因此物像要向左下方移动,故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从乙图中看出物像放大了,表明显微镜放大倍数增大。而显微镜放大倍数增大后视野变暗。因此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分别是右上方、变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8005f2d1/SYS201906110822211034309498_ST/SYS201906110822211034309498_ST.001.png" width="200"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p><p>B. 甲为消费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p><p>C. 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p><p>D. 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由图可以知道:图中甲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又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说明甲是植物,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又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图中乙生物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乙生物为细菌、真菌等,为分解者,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所以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哺乳动物骨、肌肉和关节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p><p>B. 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p><p>C. 有一块与骨连接的肌肉收缩或舒张,关节就可做可屈伸运动</p><p>D.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组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p><p>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A正确;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B错误;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C错误;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5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蜜蜂日”。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p><p>B. 蜜蜂的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p><p>C. 蜜蜂与果蝇的发育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D. 两只蜜蜂在同一朵花上争采花蜜的行为属攻击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br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p><p>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中有数万只工蜂、少量雄蜂和一只蜂王。工蜂的主要职责是清理蜂巢、喂养幼虫、筑巢、采蜜等;雄蜂专职与蜂王交配;蜂王的主要任务是产卵繁殖后代。因此可以看出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A正确;蜜蜂和果蝇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C正确;两只蜜蜂在同一朵花上争采花蜜的行为是同种动物之间为了食物而发生的攻击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是指</p><p>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B. 基因的多样性</p><p>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D. 生物圈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其中“多个物种”具体指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p><p>A. “工程菌”、抗虫棉——转基因技术</p><p>B. 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p><p>C. “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p><p>D. 制酸奶、酒精——发酵技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br />(2)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br />(3)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br />(4)无土栽培是指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br />(5)组织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通过无菌操作,可以培养无病毒植株。</p><p>人们利用“工程菌”、抗虫棉生产干扰素的技术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A正确;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B错误;“多莉”羊的诞生利用的是克隆技术,C正确;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获得的,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制酸奶、酒精均采用的是发酵技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胸腺、淋巴结和脾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p><p>B.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p><p>C. 抗体是在淋巴细胞刺激下由抗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p><p>D. 疫苗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51.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名称</p></td><td style="width:67.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形成时间</p></td><td style="width:59.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形成因素</p></td><td style="width:8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点</p></td><td style="width:6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器官</p></td><td style="width:52.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包括的防线</p></td><td style="width:78.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举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非特异性免疫</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由遗传因素决定</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皮肤、黏膜等</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二道防线</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唾液中的溶菌酶</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异性免疫</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出生以后才产生的</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胸腺、淋巴结、脾脏</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三道防线</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p></td></tr></table><p>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人体的免疫器官有脾、扁桃体、淋巴结、胸腺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A正确;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体是在抗原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C错误;接种疫苗后能产生抗体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弗里·霍尔等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果蝇正常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基因。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p><p>A. 人类也拥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p><p>B. 人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类似基因</p><p>C. 该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p>D. 该基因不能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p><p>在人类的身体内也拥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这些生物钟在调控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A正确;人体细胞内也可能存在类似基因,B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正确;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为“桥梁”传给后代,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无花果有红色和黄色之分,如果红色由显性基因(T)控制,现用两种红色无花果进行杂交实验,其子代中红色无花果数目为1511枚,黄色无花果数目为508枚,则实验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p><p>A. Tt TT    B. Tt Tt</p><p>C. TT Tt    D. Tt tt</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br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p><p>无花果有红色和黄色之分,如果红色由显性基因(T)控制,现用两种红色无花果进行杂交实验,子代才出现红色无花果、黄色无花果不同的性状,即红色无花果数目为1511枚,黄色无花果数目为508枚,红色无花果数:黄色无花果数≈3:1,在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属于隐性性状。因此黄色无花果是隐性性状即tt,子代红色无花果的基因组成TT或Tt,亲代红果的基因组成全部为Tt。图解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8005f2d1/SYS201906110822220762516614_DA/SYS201906110822220762516614_DA.001.png" width="440" height="2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下面有关叙述,科学的是</p><p>A. 通过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p><p>B. 通过学习生物的进化的大致历程,我们知道蕨类植物是由苔藓植物进化来的</p><p>C.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简单,那么在越晚近的地层中,生物化石一定越复杂</p><p>D. 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再到原始生命,每一步都得到科学家的证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2)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p><p>通过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A正确;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B错误;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因此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C错误;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得到科学家的证实,其他环节没有得到证实,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是人们永远的美好追求,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下列关于健康的说法,错误的是</p><p>A. 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时,能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以保持愉快的心情</p><p>B. 学会与人相处,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健康</p><p>C. 摄入合理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有助于健康地生活</p><p>D. 体格健壮、肌肉发达、身体没病的人就是健康的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br />(1)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br />(2)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br />(3)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br />特别提醒:道德健康也是一个人健康的一个方面,道德健康指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识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观念的要求。</p><p>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时,能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以保持愉快的心情,A正确;学会与人相处,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健康,B正确;摄入合理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有助于健康地生活,C正确;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层次,但更重要的是心理、社会素质与能力,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方式错误的是</p><p>A. 病毒-形成结晶体</p><p>B. 种子-休眠</p><p>C. 细菌-形成孢子</p><p>D. 青蛙-冬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解答本题应从生物适应环境的方面进行回答。</p><p>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A正确;在冷热交替的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多变,种子要经过一些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主要是在秋季形成种子后到翌年春发芽,从而避免了冬天严寒的伤害。这是植物长期进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所以种子休眠以利于适应环境,B正确;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C错误;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低,代谢减慢,因此与青蛙的冬眠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025144ec/SYS201904191041277442673372_ST/SYS201904191041277442673372_ST.001.png" width="306"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p><p>B. 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p><p>C. 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p><p>D. 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题意可以看出:类群1没有细胞结构,应是病毒,类群2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应该是细菌,类群3有细胞结构,有成形的细胞核,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动物。类群1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故A正确;类群2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故B正确;类群3是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霉菌,故C正确;类群3中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广丰区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中,把独具地方特色的马家柚作为扶贫产业的一大支柱,2018年的4万棵结对“扶贫树”种出了“致富果”。下面有关马家柚种植的一些生物问题,请你做出解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8005f2d1/SYS201906110822226117306597_ST/SYS201906110822226117306597_ST.001.png" width="421"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看,从植株上摘下的马家柚属于_________。</p><p>(2)农民给马家柚施肥的目的是给植株的生长提供所需的_________。</p><p>(3)马家柚幼苗是通过嫁接繁殖的,这是_________生殖方式。</p><p>(4)图二中,I曲线表示植物的_________作用。</p><p>(5)图三中,马家柚的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_________。(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器官    无机盐    无性    光合    d    </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无机盐,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p><p>(1)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马家柚属于果实,所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马家柚属于生殖器官。<br />(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因此给马家柚施肥,目的是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无机盐。<br />(3)马家柚幼苗是通过嫁接繁殖的,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这是无性生殖方式。<br />(4)图二中Ⅰ在白天6点~18点进行,需要条件是光,因此是光合作用。<br />(5)18点,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即图的d点。</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8年上能国际马拉松比赛在12月2日如期举行。马拉松比赛是一项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1/08/8005f2d1/SYS201906110822228350676626_ST/SYS201906110822228350676626_ST.001.png" width="650" height="2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一声枪响,比赛开始。运动员听到枪声的感受器是在内耳结构中的______。</p><p>(2)在比赛中,运动员能够动作协调,身体保持平衡。人体专门负责该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p><p>(3)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______结合,然后运输到骨骼肌细胞。</p><p>(4)氧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参与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由______系统排出体外。人体的排泄途径除此外,还有通过皮肤的排汗和______系统的排尿。</p></div></div>
<div><p>【答案】耳蜗    小脑    血红蛋白    呼吸    泌尿    </p><p>【解析】</p><p>根据耳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作用、脑的结构和功能、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等知识分析解答。</p><p>(1)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能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耳蜗内,听觉形成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p><p>(2)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并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在比赛中,运动员能够动作协调,身体保持平衡。人体专门负责该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p><p>(3)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运输到骨骼肌细胞。</p><p>(4)氧气进入肌细胞的线粒体中,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由呼气排出体外。人体的排泄途径除此外,还有通过皮肤的排汗和泌尿系统的排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6月5日是第47届世界环境日。本届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另外,塑料袋、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剂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为探究塑料瓶所含的有害物质对生物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p><p>一、用剪碎的塑料瓶制备塑料浸出液。</p><p>二、取三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甲、乙、丙,分别在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分别放入20粒大小和活力相同的水稻种子。</p><p>三、每天向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适量和等量溶液为:甲喷洒清水、乙喷洒浓度为10%的塑料浸出液、丙喷洒浓度为30%的塑料浸出液。</p><p>四、观察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p><p>(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p><p>(2)水稻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p><p>(3)步骤3中每天向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等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p><p>(4)若甲中萌发的种子数量明显比乙、丙中____________(选填“多”“少”),说明塑料浸出液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如果三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未萌发,则缺少的环境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塑料浸出液(塑料浸出液的浓度)    胚乳    控制单一变量    多    适宜的温度    </p><p>【解析】</p><p>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p><p>(1)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实验的变量是塑料浸出液。<br />(2)水稻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因此水稻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胚乳。</p><p>(3)步骤3中每天向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等量”溶液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p><p>(4)根据题意,若甲中萌发的种子数量明显比乙、丙中多,说明塑料浸出液抑制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内、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根据题意前两个条件是具备的,因此如果三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未萌发,缺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九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