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邵园乡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赛跑时,乌龟与兔子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p><p>A. 奔跑、奔跑 B. 爬行、奔跑 C. 爬行、游泳 D. 奔跑、跳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龟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是游泳,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是爬行,兔后腿比前腿稍长,善于跳跃,跑得很快,但在“龟兔赛跑”中,它们的运动方式分别为爬行和奔跑。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p><p>A. 蛇四肢退化,不能爬行 B.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p><p>C. 青蛙的后肢发达,适合跳跃 D. 蚯蚓没有骨骼,不能快速运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蛇四肢退化,用肌肉和骨骼协调爬行,A错误;家鸽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空中飞行生活,B正确;青蛙的后肢发达,适合跳跃,C正确;蚯蚓没有骨骼,没有运动系统,只能靠依靠纵、横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缓慢运动,而不能快速运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个子能够长高,男孩帅气女孩漂亮。人体能否长高取决于骨的生长。下列哪个结构与人体长高有关( )</p><p>A.骺端的软骨层 B.骨密质和骨髓</p><p>C.骨膜骨质和骨髓 D.骨膜内的软骨层和长骨两端的成骨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骨质有两种:即骨松质和骨密质。在骨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p><p>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地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骨表面的骨膜中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因此,与个子长高有关的是长骨两端的软骨层。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215589517821_ST/SYS201904171035215589517821_ST.001.png" width="138"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1使关节灵活 B.4使关节牢固</p><p>C.3和5共同围成2 D.2内的滑液由1分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图中所示结构名称:3关节头,5关节窝,两者构成6关节面.1关节囊,2关节腔,4关节软骨.</p><p>A、1关节囊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A错误;</p><p>B、4是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与骨的灵活性有关.B错误;</p><p>C、6关节面和1关节囊围成的空腔是关节腔.C错误;</p><p>D、2关节腔内有1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红骨髓的主要功能是:( )</p><p>A.营养骨质 B.产生骨细胞</p><p>C.制造血细胞 D.贮存养分</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类筑巢、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这些复杂行为的解释是( )</p><p>A. 聪明 B. 本能 C. 学习 D. 奇怪</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鸟类筑巢、蜘蛛织网、蜜蜂采蜜等都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温度与蝉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蝉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并在同时间段内统计蝉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p><p>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比较法等。</p><p>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故A不符合题意。</p><p>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题中叙述的某同学将蝉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蝉鸣叫次数,是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符合实验法的要求,故B符合题意。</p><p>C.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故C不符合题意。</p><p>D.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来分,下列属于领域行为的是(    )</p><p>A. 虎在自己的活动区域撒尿做标记 B. 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p><p>C. 两只雄性盘羊为争夺与雌性盘羊的交配权而争斗 D. 雄性鲷鱼守卫鱼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其中领域行为中的“领域”是取食、繁殖和抚育后代的区域,是一个“空间范围”,占有空间的动物可以是一个个体、一对配偶、一个家庭或一个动物群体.</p><p>A、虎在自己的活动区域撒尿做标记属于领域行为,A正确.<br />B、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B错误.<br />C、两只雄性盘羊为争夺与雌性盘羊的交配权而争斗,属于攻击行为,C错误.<br />D、雄性鲷鱼守卫鱼卵属于生殖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生活中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车安全,因为老年人骨的成分中</p><p>A. 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p><p>B. 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p><p>C. 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p><p>D. 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骨的物理特性包括硬度和弹性两个方面,而骨的硬度和弹性又取决于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成年人,骨内的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而老年人,骨内的有机物少于1/3,无机物大于2/3,这样的骨弹性小,易骨折;少年儿童骨的有机物多于1/3,无机物不到2/3,骨的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中轴骨( )</p><p>A.脊柱 B.肩胛骨 C.胸骨 D.肋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的骨骼分成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p><p>人体的骨骼分成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如颅骨、椎骨、肋骨、胸骨属于中轴骨,附肢骨如:肩胛骨、肱骨和股骨和带骨。因此,中轴骨由颅骨、椎骨、肋骨、胸骨组成,而肩胛骨属于附肢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 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p><p>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p><p>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失去妈妈的小狗崽,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①是先天性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雄鸡报晓 B. 狗拉雪橇</p><p>C. 蜘蛛织网 D. 蜜蜂采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雄鸡报晓、蜘蛛织网、蜜蜂采蜜,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狗拉雪橇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段时间后,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这种行为是( )</p><p>A. 印随学习 B. 习惯化 C. 防御行为 D. 攻击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一些刚孵化出来的小鸟和刚生下来的哺乳动物学着认识并跟随着它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通常是他们的母亲,这就是印随行为,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不属于此行为,A错误。<br />B、由于刺激重复发生而无任何有意思的结果致使个体对这种刺激(例如警报、防御、攻击)的自发反应减弱或消失的现象。改变刺激的形式或结果,可能使习惯化了的反应重新发生、B正确。<br />C、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不属于此行为,C错误。<br />D、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不属于此行为,D错误。<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存在于</p><p> A、骨髓腔 B、椎管内  C、骨密质内 D、骨松质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解: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最好的场所是( )</p><p>A.野外自然状态下 B.实验室 C.动物园 D.任意场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和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探究实验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最后表达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①要有明确的目的;②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及时记录;③要有计划、要耐心;④要积极思考;⑤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骨中,能称之为骨骼的是( )</p><p>A.肱骨 B.颅骨 C.肩胛骨 D.胸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解答即可。</p><p>A.肱骨是一块骨头,没有骨连结,不属于骨骼,故A不符合题意。</p><p>B.颅骨通过不活动的骨连接而成,属于骨骼,故B符合题意。</p><p>C.肩胛骨是一块骨头,没有骨连结,不属于骨骼,故C不符合题意。</p><p>D.胸骨是一块骨头,没有骨连结,不属于骨骼,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依靠肌肉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动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 )</p><p>A.行走 B.跳跃 C.爬行 D.奔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如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p><p>A.行走,动物用四肢(或两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的方式,如猫、狗、马、鸡等,故A不符合题意。</p><p>B.跳跃,动物依靠后肢的弹跳,使身体腾空的运动方式,如蝗虫、青蛙、袋鼠等后肢发达的动物,故B不符合题意。</p><p>C.爬行,动物依靠肌肉的收缩或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的运动方式,如蛇、蜗牛、蜈蚣、马陆等,故C符合题意。</p><p>D.奔跑,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或两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的运动方式,如虎、狼等,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类飞行时,要不断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这种力量来自于( )</p><p>A.空气的浮力 B.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煽动空气</p><p>C.滑翔运动 D.鸟类的头和颈部使颈用力往上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双重呼吸,心脏有四个腔,鸟的体形呈流线型,有的骨中空,直肠很短,前肢变翼,胸肌发达等,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飞行。</p><p>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鸟类的胸骨生有高耸的龙骨突,在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因此,鸟类飞行时,要不断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这种力量来自于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煽动空气。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46272607432_ST/SYS202006250607546272607432_ST.001.png" width="342"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示_____动作,图B示_____动作。</p><p>(2)和分别表示两种肌肉,1是_____2是_____。</p><p>(3)某同学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三楼,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_____</p><p>A.都收缩 B.前者收缩,后者舒张 C.都舒张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p><p>(4)举重运动员抓举杠铃时,上臂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_____(填图中数字,下同);当它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处于收缩状态的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屈肘 伸肘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A 1 2 </p><p>【解析】</p><p>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由伸肘和屈肘动作示意图可知3肌腹,4肌腱,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5表示关节。</p><p>(1)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需要两组及以上的肌群参加,并且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因此,图A表示屈肘动作,图B表示伸肘动作。</p><p>(2)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具有收缩的特性。分析图可知,1和2分别表示两种肌肉,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p><p>(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某同学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三楼,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是都收缩。故选A。</p><p>(4)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举重运动员抓举杠铃时,上臂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1肱二头肌,当它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处于收缩状态的是2肱三头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如图所示).试分析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48194883252_ST/SYS202006250607548194883252_ST.001.png" width="454"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行为。</p><p>(2)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_____而获得。</p><p>(3)图2中的羚羊吃草在动物行为的功能上属于_____行为:图3中的行为与动物的_____有关。上述两种行为是有动物体内的_____决定的,都属于_____行为,学习行为都建立在_____。</p><p>(4)社会行为的特征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后天学习 学习 取食 繁殖 遗传物质 先天性 先天性行为基础上 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营群居生活 </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有取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等。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1)黑猩猩堆木箱吃香蕉的行为活动,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而获得。</p><p>(3)动物获取食物的行为叫取食行为。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行为,如筑巢,求偶等。因此,图2中的羚羊吃草在动物行为的功能上属于取食行为;图3中的行为与动物的繁殖有关。上述两种行为是有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都属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都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p><p>(4)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营群居生活,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如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的权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个杠杆工作原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50236365965_ST/SYS202006250607550236365965_ST.001.png" width="274"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的运动与杠杆原理相似,如果A、B、C是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器官,那么,A,B,C分别代表_____。</p><p>(2)在人体内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_____。</p><p>(3)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_____的支配下,收缩牵引所附着的_____绕着_____转动而完成的。</p><p>(4)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_____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p></div></div>
<div><p>【答案】骨、骨骼肌、关节 神经传来的兴奋 神经系统 骨 关节 肌细胞 </p><p>【解析】</p><p>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p><p>(1)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在运动中,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人的运动与杠杆原理相似,如果A、B、C是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器官,那么,A表示骨、B表示骨骼肌、C表示关节。</p><p>(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一般情况下,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神经传来的兴奋。</p><p>(3)人类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所以人体运动的原理是: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收缩,牵引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p><p>(4)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每年秋天,大雁要成群结队嘎嘎地叫着,朝南方飞去。它们要到温暖的南方去度过整整一个冬天。等到寒冷的冬天过去了,它们再飞回到北方来。大雁喜欢栖息去沼泽地和芦苇丛里。夜深了,飞行了一整天的雁群,静静地栖落在河滩的芦苇丛里休息,第二天它们又会飞走。宿营时,由一只或几只担任警戒任务的雁(叫“哨雁”)。一有动静,哨雁就会“嘎嘎嘎”地发出警报,雁群便会惊醒,迅速起飞。休息了一夜,天一转亮,雁群又由头雁领航,幼雁随后,老雁压阵,继续它们漫长的航程了……</p><p>材料二:奥地利学者劳伦斯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他利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卵,小野雁出壳后首先接触的不是母雁而是劳伦斯。当他走开时,野雁竟排队跟在他的后面。</p><p> (1) 在材料一里“每年秋天,大雁要成群结队的朝南方飞去”的行为是__________行为;为了安全地飞到目的地,雁群有明确的分工,这种行为是_________行为;雁群宿营时,有“哨雁”担任警戒任务,一有动静便发警报,迅速飞走,这种行为是_________行为。</p><p>(2) 材料二描述的小野雁追随劳伦斯的行为是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节律(迁徙)社群防御学习行为实验法</p><p>【解析】</p><p>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鸟类的嬉戏行为、迁徙行为等都是动物生来就会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在大雁迁徙的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些个体“站岗放哨”,当发现敌害时,它们会大声鸣叫或做起飞状,群体会迅速做出防御敌害的准备或快速逃生。雁群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行为。原因是有一定的组织有明确的分工。<br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追随劳伦斯的行为是有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由题意可知,劳伦斯在对小野雁行为的研究的方法属于实验法。</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