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模拟演练:多彩的生物世界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王朋做“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模拟实验”时,将鲫鱼的腹鳍剪去,再把鲫鱼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鱼仍可以游泳,但鱼失去平衡而侧翻.说明腹鳍的主要作用是( )</p><p>A.产生前进动力 B.保持身体平衡 </p><p>C.保持前进方向 D.控制鱼体沉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鳍的作用是游动及平衡的器官;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p><p>解: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的作用;所以能够保持鲫鱼身体平衡的是胸鳍、臀鳍和腹鳍.鲫鱼的腹鳍剪去,再把鲫鱼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鱼仍可以游泳,但鱼失去平衡而侧翻.说明腹鳍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身体平衡.</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海带、银杏、桫椤和葫芦藓四种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6b3d8fbf/SYS201904151039177003287633_ST/SYS201904151039177003287633_ST.001.png" width="555"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的种子外无果皮 B. 丙是蕨类植物,属一级保护植物</p><p>C. 丁的生殖离不开水 D. 它们进化顺序为甲、丙、丁、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甲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乙是银杏,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丙是桫椤,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是现存最大的蕨类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丁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繁殖过程离不开水,这几种植物的进化顺序是甲、丁、丙、乙,故选项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 )</p><p>A海龟、鱿鱼 B海蜇、青蛙 C蜘蛛蟹、章鱼 D鲤鱼、河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p><p>A、海龟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鱿鱼的身体柔软,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p><p>B、海蜇体内无脊柱,属无脊椎动物,青蛙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p>C、蜘蛛蟹和章鱼的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p><p>D、鲤鱼属于脊椎动物,河蚌属于无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学习行为的是( )</p><p>A.蜜蜂跳舞 B.母鸡孵卵 C.蜘蛛结网 D.小狗算加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 蜜蜂跳舞、母鸡孵卵、蜘蛛结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小狗算加法是小狗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B.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p><p>C.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p>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p><p>A. 酵母菌 B. 流感病毒 C. 痢疾杆菌 D. 葫芦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A不符合题意;</p><p>流感病毒的结构简单,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B符合题意;<br />痢疾杆菌是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C不符合题意;<br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的营养方式是( )</p><p>A.绝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B.只能利用现成的无机物</p><p>C.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D.可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只有极少数的细菌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维持生活,其营养方式属于自养(如硫细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使农作物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p><p>A. 合理密植 B. 松土排涝 C. 带土移植 D. 地膜覆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属于使农作物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A正确;松土排涝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促进根的呼吸,B错误;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C错误;进行地膜覆盖可以保持土地的水分、保温,与光合作用原理无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只能感染禽类 B.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p><p>C. 属于动物病毒 D.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流感流行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并造成死亡,A错误;</p><p>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p><p>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流感病毒是寄生在人等动物的体内来生活的,因此属于动物病毒,C正确;<br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活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松树与桃树的共同特征是</p><p>A.都是绿色开花植物 B.都有果皮</p><p>C.都有六种器官 D.都能产生种子</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桃树和松树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但桃树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松树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细菌可以形成能抵抗不良环境的结构是( )</p><p>A. 孢子 B. 芽孢 C. 荚膜 D. 原壁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细菌可以形成能抵抗不良环境的结构是芽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人类有害的细菌是( )</p><p>A. 根瘤菌 B. 肺炎双球菌</p><p>C. 乳酸菌 D. 醋酸杆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它们互惠互利,共同生活,是共生关系,A错误;肺炎双球菌是一种致病菌,能使人或动物患肺炎,B正确;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状态下经过发酵产生乳酸,乳酸细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质,能保持牛奶或蔬菜脆嫩而不腐败,使牛奶或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C错误;醋酸杆菌发酵能产生醋酸,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右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6b3d8fbf/SYS201904151039184850300387_ST/SYS201904151039184850300387_ST.001.jpeg" width="179"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p><p>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青蛙被大量捕捉后,那么蝗虫会因为缺少天敌,数量增加,导致水稻减少,蛇会因为缺少食物而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叶片结构与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p><p>A. 表皮细胞及其外壁上的角质层均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通过</p><p>B. 筛管为光合作用输送原料</p><p>C. 叶肉中含有叶绿体为光合作用提供场所</p><p>D. 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通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叶的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还有利于光线的通过,A正确;植物体内的导管为光合作用输送水分(原料),筛管输送其制造的有机物(产物),B错误;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也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C正确;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面有由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D正确。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p><p>A. 蛲虫 B. 钩虫 C. 蛔虫 D. 血吸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p><p>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如蛔虫、线虫和钩虫属于线形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身体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根据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1)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 在水中呼吸。</p><p>(2)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是覆盖在它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 的作用。</p><p>(3)家鸽在飞翔时,除了用肺呼吸外,还用 辅助呼吸。</p><p>(4)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着 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p></div></div>
<div><p>【答案】(1)鳃</p><p>(2)水分蒸发</p><p>(3)气囊</p><p>(4)关节</p><p>【解析】试题分析:(1)水中的氧气含量较少,而鱼可以在水中自由生活,原因是鲫鱼的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鳃能进行气体交换。</p><p>(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足和触角均分节,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扩大,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也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p><p>(3)鸟类体内有气囊,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p><p>(4)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因此,由骨、骨连接(如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中甲、乙分别是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6b3d8fbf/SYS201904151039188403366188_ST/SYS201904151039188403366188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 ③ ]________只起固定作用,图乙中[ ③ ]________除起固定作用外,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p><p>(2)图乙中,具输导组织的结构有[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和[ ③ ]________。 </p><p>(3)甲和乙都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叫做________,因此它们都属于________植物。</p></div></div>
<div><p>【答案】(1)假根;根;</p><p>(2)叶;茎;根;</p><p>(3)孢子;孢子</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图甲是葫芦藓的结构图,①叶,②是茎,③是假根.乙是蕨类植物的结构图,①是叶,②是茎,③是根,</p><p>(1)其中图甲中的③假根只起到固着作用,无吸收能力,图乙中的③根,是真正的根,除了起固定作用外,还吸收水分和无机盐;</p><p>(2)图乙蕨类植物中的叶、茎、根内都有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都长的比较高大;</p><p>(3)甲和乙都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叫做孢子,因此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6b3d8fbf/SYS201904151039190125667444_ST/SYS201904151039190125667444_ST.001.png" width="549"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B、E两种动物的名称:B. 、E. .</p><p>(2)A是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 ,有口无肛门;D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层 ,有口有肛门.</p><p>(3)C是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类群).</p></div></div>
<div><p>【答案】(1)水螅;蜗牛</p><p>(2)扁平;角质层</p><p>(3)环节</p><p>【解析】</p><p>试题分析:(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B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因此B属于腔肠动物中的水螅.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因此E属于蜗牛.</p><p>(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因此涡虫属于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如蛔虫等.</p><p>(3)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瓶子,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试分析判断: </p><p>(1)________瓶中的蚯蚓逐渐减弱,甚至死亡. </p><p>(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________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p><p>(3)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来完成. </p><p>(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乙 土壤湿度 湿润的体壁 作对照</p><p>【解析】蚯蚓的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穴居生活。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p><p>(1)(2)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水。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作用,所以乙瓶中由于缺少水而使蚯蚓无法完成呼吸,最后窒息而死,这一实验说明了环境中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br />(3)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br />(4)本实验的实验组为乙组,甲组起到对照作用;肥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