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43:40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 流水潺潺&#xa0;B. 春雨绵绵&#xa0;C. 阳光灿烂&#xa0;D. 绿草如茵</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述的是春天植物生长旺盛的现象,具有生物的特征,流水潺潺、春雨绵绵、阳光灿烂不具有生物的现象;绿草如茵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你在“蚂蚁森林”里收集到足够多的能量,就会有公益企业帮你在荒漠中种一棵梭梭树,梭梭树根系发达,叶片退化,适应荒漠干燥缺水的环境。梭梭树叶片退化的现象体现了(  )</p><p>A.环境影响生物&#xa0;B.生物依赖环境</p><p>C.生物影响环境&#xa0;D.生物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p><p>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影响着生物,如南橘北枳,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如梭梭树根系发达,叶片退化,适应荒漠干燥缺水的环境,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简图表示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四种关系及生物之间对应的曲线图例,( 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以下配对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5/09/60a3dc60/SYS201905050929202195340783_ST/SYS201905050929202195340783_ST.001.png" width="397"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b ②-c ③-a ④-d    B. ①-a ②-b ③-c ④-d</p><p>C. ①-c ②-a ③-d ④-b    D. ①-b ②-a ③-c ④-d</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图中:①表示互利共生,对应于b图;②表示竞争,对应于c图;③表示捕食,对应于a图;④表示寄生,对应于d图。</p><p>1、图(一):①中A、B两种生物在营养上互惠互利,两者关系应为互利共生;②中A、B两种生物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竞争;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④中A生物寄居于B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表示寄生关系。</p><p>2、图(二):a曲线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b曲线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c曲线图中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d曲线图中一种生物增多,另一种也随着减少,但没有消亡的情况,表示寄生关系。</p><p>3、所以对应的关系为:①-b ②-c ③-a ④-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p><p>A. 科学的观察需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p><p>B. 每一项调查都要对每一个调查对象进行清查</p><p>C.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我们要如实记录</p><p>D. 对照实验只允许有一个变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调查是指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p><p>A、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A正确。</p><p>B、调查是指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调查可以普查也可以抽样调查,不一定都要对每一个调查对象进行清查,B错误。</p><p>C、科学探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如实记录,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正确。</p><p>D、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只允许变量唯一,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p><p>B. “草→兔→鹰→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p><p>C. 适度放牧,草场能基本维持原状,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D. 在一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绿色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和它生存的环境包括空气、水和温度等,二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越弱。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p><p>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A错误;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只能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没有分解者,B错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达到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适度放牧,草场能基本维持原状,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正确;在一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最高级消费者, 而不是绿色植物,D错误。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目镜不变,物镜由10×转换成40×,视野的变化是(      )</p><p>A.变亮、细胞数量增多&#xa0;B.变亮、细胞数量减少</p><p>C.变暗、细胞数量增多&#xa0;D.变暗、细胞数量减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解此题依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p><p>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依题意,若目镜不变,先用10×物镜,后转换为40×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4倍。视野中的变化是视野光线变暗,标本范围变小、细胞物像变大、数目变少。</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糖醋蒜是一种腌制食品,吃起来酸甜爽口。糖醋蒜腌制过程中,下列情况没有发生的是</p><p>A. 水分渗出大蒜细胞    B. 糖和醋进入大蒜细胞</p><p>C. 大蒜细胞死亡    D. 细胞膜始终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据此解答,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p><p>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水分渗出大蒜细胞,故A正确;</p><p>B、醋酸能破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进而杀死活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变成全透性的,醋酸和糖进入细胞,很快地腌制成糖醋蒜,故B正确;</p><p>C、糖醋蒜头有酸甜味,说明细胞已死,故C正确;</p><p>D、醋酸能破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进而杀死活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变成全透性的,醋酸和糖进入细胞,很快地腌成糖醋蒜,所以死细胞的细胞膜没有控制着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下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7/10/5b9f0ee3/SYS201810071035531251299528_ST/SYS201810071035531251299528_ST.001.png" width="249"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这是细胞生长的过程</p><p>B. 这是细胞分化的过程</p><p>C. 神经细胞来源于胚胎干细胞,但两者完全不同</p><p>D. 心肌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功能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这是细胞分化过程,A错误,B正确;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因此细胞转变为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两者结构相同,功能不同,C错误;心肌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形态不同、结构相同,功能不同,D错误。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277073225117_ST/SYS201904270923277073225117_ST.001.png" width="191"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代表的气体是氧气,②代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p><p>B. A代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p><p>C. 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细胞全部已经溶解在酒精中</p><p>D. 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故A代表线粒体。</p><p>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故A不符合题意;</p><p>B.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A代表线粒体,故B不符合题意;</p><p>C.脱色时,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叶绿体内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故C符合题意;</p><p>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03/08/47b3c0e8/SYS201911030810249930311727_ST/SYS201911030810249930311727_ST.001.png" width="301"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p>B. ⑦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p><p>C. ⑤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p><p>D.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由动物和植物细胞示意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p><p>①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②细胞膜既具有保护功能又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错误;</p><p>⑦是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正确;</p><p>⑤是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液泡,C正确;</p><p>甲图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克隆绵羊多利的方法,中国的第一只克隆猫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诞生。克隆猫能让主人觉得已死去的猫依旧陪伴着自己。这是因为(  )</p><p>A. 克隆猫被植入了更多的基因</p><p>B. 克隆猫比死去的猫更能适应环境</p><p>C. 克隆猫比死去的猫有更高的智商</p><p>D. 克隆猫在形态特征上与死去的猫一样</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p><p>“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在克隆猫的过程中,原猫为克隆猫提供了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它里面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克隆猫在形态特征上与死去的猫一样,克隆猫能让主人觉得已死去的猫依旧陪伴着自己。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种生物生殖发育的部分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17/08/6610f9e1/SYS201910170811056235252858_ST/SYS201910170811056235252858_ST.001.png" width="388"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⑤和⑥的DNA不相同导致了结构和功能是不同的</p><p>B. ①—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分裂,④表示的过程是分化,它们是生殖和发育的基础</p><p>C. 图中细胞是一种动物细胞,①过程首先是从细胞核开始的</p><p>D. 在①—③过程中伴随着细胞的生长,只有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分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从细胞分类、细胞生长、细胞分化三个概念的关系去思考。</p><p>⑤和⑥是细胞分化形成的,而分化的细胞只是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明显的差异,遗传物质(如DNA)是不会改变的,故A错误;①-③表示细胞数目增多,所以其生理过程是分裂,④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表示的过程是分化,它们是生殖和发育的基础,B正确;从细胞分化的结果看,图示受精卵是一种动物细胞,①过程首先是从细胞核开始的,即遗传物质的复制,C正确;细胞分裂后要生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又进行分类,所以在①-③过程中伴随着细胞的生长,只有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分裂,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给如图人体的各个结构层次进行排序(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4/06/f80e938c/SYS202006140607058676505028_ST/SYS202006140607058676505028_ST.001.png" width="423"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④→②→①→③→⑤&#xa0;B.④→①→②→③→⑤</p><p>C.②→④→①→③→⑤&#xa0;D.②→①→④→③→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p><p>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即④→②→①→③→⑤。</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9b1a2ba4/SYS201905310833170143576159_ST/SYS201905310833170143576159_ST.001.png" width="236"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p>B. 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p><p>C.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p><p>D. 它们也可以用种子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p><p>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B正确;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还出现和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C正确;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用孢子繁殖后代,都是孢子植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时,某生物小组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甲、乙、丙、丁,分别放入20粒结构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如下图的实验,几天后,你认为最可能萌发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2/08/9538d67e/SYS201906120818521718313503_ST/SYS201906120818521718313503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    B. 乙    C. 丙    D. 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p><p>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丁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甲种子缺少水分,种子不萌发;乙种子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以的空气,种子萌发;丁种子温度过低,种子不萌发;丁种子缺少空气,种子不萌。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某同学四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结果都不相同,你认为他测得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应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0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测定次序</p></td><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p></td><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10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发芽率</p></td><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8%</p></td><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2%</p></td><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5%</p></td><td style="width:28.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1%</p></td></tr></table><p>&#xa0;</p><p>&#xa0;</p><p>A.92%&#xa0;B.94%&#xa0;C.95%&#xa0;D.91%</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即: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如100粒测试种子有95粒发芽,则发芽率为95%。</p><p>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检测的种子数的百分比。由于抽测带一定的偶然性,为了避免测试的误差,一般取测试次数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本实验一共测试了四次,取其平均值为(98%+92%+95%+91%)/4═94%。</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4/06/f80e938c/SYS202006140607061669360742_ST/SYS202006140607061669360742_ST.001.png" width="347"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氧气耗尽</p><p>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p><p>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p>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参与</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p><p>(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p><p>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错误。</p><p>B、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塑料袋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袋内,木条复燃了,B正确。</p><p>C、萌发的种子时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p><p>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所以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参与,D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中,不是应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p><p>A.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树苗</p><p>B.小麦种子在入仓前要晾干</p><p>C.向贮藏粮食的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p><p>D.水果、蔬菜在低温、低氧的条件下贮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p><p>A、移栽植物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不是应用呼吸作用原理,A符合题意。</p><p>B、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B不符合题意。</p><p>C、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贮藏粮食的密闭粮仓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p><p>D、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储存水果和蔬菜时,常采用降低氧气浓度或温度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抑制呼吸作用,利于储存水果、蔬菜,D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农民对玉米田的管理措施中,与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p><p>A. 施肥、浇水    B. 周围放养蜜蜂</p><p>C. 与大豆间行种植    D. 除草、松土</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水肥充足,作物生长旺盛,枝叶繁茂,植物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能提高产量,A错误;玉米是单性花,异花传粉,雌雄同株,风力传粉,在玉米田的周围放养蜜蜂,与提高产量无关,B正确;立体种植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延长应的目的.将玉米和大豆间行种植,大豆等豆科植物含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玉米可以收的氮素,从而提高了玉米的产量,C错误;除草松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根的呼吸,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热带雨林特点的是(    )</p><p>A. 植物比较耐旱    B. 植物种类丰富,终年常绿</p><p>C. 以松、杉等树木为主    D. 以落叶阔叶树为主</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1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众多太平洋岛屿。热带雨林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终年高温多雨,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至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18℃,季节差异极不明显,植物四季长青都能生长全年都有植物开花,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物种的栖息居所,动、植物种类丰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  )</p><p>A. 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B. 种子外是否有种皮</p><p>C. 其花朵中是否有子房    D. 种子外是否有果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包括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析解答。</p><p>A、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p><p>B、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都有种皮,B错误。</p><p>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形成种子,所以花朵中都有子房,C错误。</p><p>D、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可见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结构中不属于胚的组成部分的是(  )</p><p>A. 胚轴    B. 胚根    C. 子叶    D. 胚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一个完整的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胚乳不是胚的组成部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时,某生物小组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甲、乙、丙、丁,分别放入20粒结构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如下图的实验,几天后,你认为最可能萌发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2/08/9538d67e/SYS201906120818521718313503_ST/SYS201906120818521718313503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    B. 乙    C. 丙    D. 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p><p>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丁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甲种子缺少水分,种子不萌发;乙种子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以的空气,种子萌发;丁种子温度过低,种子不萌发;丁种子缺少空气,种子不萌。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p><p>①葡萄 ②绿豆 ③侧柏 ④落羽杉 ⑤水稻 ⑥苏铁</p><p>A.②⑤⑥&#xa0;B.③⑤⑥&#xa0;C.②③④&#xa0;D.③④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p><p>由分析可知,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苏铁、银杏、松树等。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上果皮构成果实,如水稻、桃子、葡萄、玫瑰、苹果等。①葡萄、②绿豆、⑤水稻属于被子植物;③侧柏、④落羽杉、⑥苏铁属于裸子植物。</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荔枝在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而不属于裸子植物的原因是(  )</p><p>A.能进行光合作用&#xa0;B.能产生种子&#xa0;C.种子是裸露的&#xa0;D.种子由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都可作为分类的依据。但主要以花、果实和种子作为主要依据。因为生殖器官比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p><p>A、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p><p>B、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B不符合题意。</p><p>CD、荔枝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项植物分组中,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p><p>A.玉米和水绵&#xa0;B.大豆和肾蕨&#xa0;C.向日葵和菜豆&#xa0;D.向日葵和玉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p><p>玉米和水绵同界;大豆和肾蕨同界;向日葵和菜豆同属于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向日葵和玉米同属于种子植物门。所以向日葵和菜豆的共同特征最多。</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小组的探究实验装置,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d2c67af9/SYS201906070829056972555004_ST/SYS201906070829056972555004_ST.001.png" width="93"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一段时间后2号袋内的水分较多,1号袋内的水分较少</p><p>B. 1与2号作对照,实验变量是叶</p><p>C. 1和2号锥形瓶内的水都没有变化</p><p>D. 如果在2号锥形瓶中加入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叶脉呈现红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锥形瓶里插相同植物的枝条,一枝有叶,一枝无叶。两瓶内水面高度相同,因此不同的量是叶的有无即变量是叶。植物的茎的树皮中有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木质部中有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p><p>一段时间后2号袋内枝条叶片较多,进行蒸腾作用强,袋内的水分较多,1号袋内枝条缺少叶片,蒸腾作用较弱,袋内的水分较少,故A正确;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所以 1与2号作对照,实验变量是叶,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故B正确;2号锥形瓶内枝条有叶进行蒸腾作用,瓶内的水分减少较多,1号锥形瓶内枝条没有叶片,蒸腾作用弱,瓶内的水都减少较少,故C错误;如果在2号锥形瓶中加入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叶脉呈现红色,瓶内的水分通过茎内的导管输送到叶片,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个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d2c67af9/SYS201906070829058964602109_ST/SYS201906070829058964602109_ST.001.png" width="385"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正确操作顺序是E→C→B→D→A→F</p><p>B. C操作可分析出实验的变量水</p><p>C. E步骤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p><p>D. A操作后叶片变蓝的是遮光部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是:E放在黑暗处一昼夜、C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B光照、F摘下叶片、用酒精脱色、D用清水漂洗、A向叶片上滴加碘液、观察颜色的变化。所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正确的实验顺序是E→C→B→F→D→A,故A错误;C步骤是将叶片遮光,一部分不遮光,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故B错误;E步骤是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对实验的影响,故C正确;A操作是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是未遮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而遮光部分缺少光照未进行光合作用,未产生淀粉,遇碘液不变蓝色,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丽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 ,瓶内放入几株插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哪个生理作用有关?</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p><p>木质茎的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植物吸收的水有99%用于蒸腾作用。小丽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 ,瓶内放入几株插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与蒸腾作用有关。因为瓶内插花吸收的水分中含有香水,香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p><p>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p>B. 栽种过多的植物会因其进行大量呼吸作用破坏生物圈的碳—氧平衡</p><p>C.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p><p>D. 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破坏碳—氧平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p><p>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所以说,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A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B错误;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正确;工业生产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燃烧时,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加剧,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探究</p><p>某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在裸地、草地和灌丛三个不同地点,早、中、晚三个不同时间分别测量了一次空气湿度,得到了几组空气湿度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8.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时间</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裸地</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草地</p></td><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灌丛</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早晨</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5.6%</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0.7%</p></td><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8.9%</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中午</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9.5%</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9.6%</p></td><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1.3%</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晚上</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5.2%</p></td><td style="width:36.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5.9%</p></td><td style="width:50.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3.5%</p></td></tr></table><p>&#xa0;</p><p>(1)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____。</p><p>(2)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____是不同的。植物与此相关的生理活动是____作用。由此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p><p>(3)针对三种不同地点的湿度区别,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p><p>(4)在这个实验中,可以起到对照作用的是_____。</p><p>(5)为避免偶然性,应多次测量取_____值。</p><p>(6)测量灌丛的湿度时,____(填“能”或“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p></div></div>
<div><p>【答案】早晨    灌丛    数量    蒸腾    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裸地组    平均    不能    </p><p>【解析】</p><p>(1)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p><p>(2)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p><p>(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是早晨,空气湿度最小的是中午。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空气湿度最小。</p><p>(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裸地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少,灌丛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由此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p><p>(3)根据数据可知植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空气的湿度就越大;植物种类和数量越少,空气的湿度就越小。针对三种不同地点的湿度区别,可作出的假设是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p><p>(4)裸地上没有植物,草坪上有大面积的单子叶草本植物,灌木丛中有较高的灌木,若三处都无水洼,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上没有植物,因此测量的三种植被环境中,作为对照组的是裸地,灌木丛和草坪是实验组。</p><p>(5)为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p><p>(6)在测量灌木丛的湿度时,应把湿度计应放在树杈上,而放在地上不能体现出灌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分析</p><p>四丰山葡萄园栽种的巨峰葡萄因粒大、香甜多汁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巨峰葡萄适应性强,抗病、抗寒性能好,喜肥水。而且巨峰葡萄的营养价值也特别高,能补充人体的一些维生素和蛋白质。巨峰葡萄8月下旬成熟,成熟时呈紫黑色,每年的这个季节一些游客会齐聚葡萄园,采摘品尝。</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4/06/f80e938c/SYS202006140607072228956443_ST/SYS202006140607072228956443_ST.001.png" width="185"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巨峰葡萄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壤中,白天升温急,夜晚散热快,结出的果实甘甜如怡,其原因是: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______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果实积累的糖分多。</p><p>(2)葡萄果农常为葡萄树施肥,施肥是为其生长提供丰富的_______,同时肥料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p><p>(3)施肥后要及时灌溉,根吸收的水分通过______运输到叶,一部分水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这一生理过程叫作_______。</p><p>(4)“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每一粒甘甜的葡萄都是由葡萄花的_____发育来的。</p></div></div>
<div><p>【答案】呼吸    无机盐    导管    蒸腾作用    子房    </p><p>【解析】</p><p>本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生殖发育等相关知识点。</p><p>(1)巨峰葡萄生长在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壤中,白天升温急,夜晚散热快,结出的果实甘甜如怡,其原因是: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受抑制,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果实积累的糖分多。</p><p>(2)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葡萄果农常为葡萄树施肥,施肥是为其生长提供丰富的无机盐,同时肥料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p><p>(3)根、茎、叶中的导管能够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施肥后要及时灌溉,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一部分水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这一生理过程叫作蒸腾作用。</p><p>(4)子房经过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4/06/f80e938c/SYS202006140607072228956443_DA/SYS202006140607072228956443_DA.001.png" width="366"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葡萄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我们可食用的部分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分析,资料一:上古时期,山西森林广袤,气候宜人,在这里有鸟类上百种,兽类几十种之多,后来,由于人们滥伐森林、过度开采煤矿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大量动植物减少甚至灭绝。</p><p>资料二: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牛羊,对牧业发展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畜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p><p>(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森林中鸟兽繁多,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____(填“大于”或“小于”)草原生态系统。从资料可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的。</p><p>(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有机物来源于____。 </p><p>(3)利用上述资料二中出现的生物,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p><p>(4)狼与兔的关系是_____关系,兔与牛羊的关系是______关系。</p><p>(5)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_____。</p></div></div>
<div><p>【答案】自动调节    大于    有限    阳光(太阳)    植物    草→羊→狼(或草→牛→狼)    捕食    竞争    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    </p><p>【解析】</p><p>(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p><p>(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p><p>(1)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p><p>(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物体内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生产者)。</p><p>(3)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根据题意可写出食物链:草→羊→狼;草→牛→狼。</p><p>(4)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狼以兔为食,所以狼与兔是捕食关系;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所以兔与牛羊的是竞争关系。</p><p>(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称为生态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综合应用</p><p>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西南的鄂尔多斯市,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生活在这里的生物极其耐旱,如仙人掌类、梭梭树、骆驼刺、沙柳等。这里的动物种类较少,主要是一些适应干旱能力较强的昆虫、蜥蜴、沙鼠、鸟类(如游隼)等。目前,经过几代治沙人运用各种治沙措施,库布其沙漠近三分之一面积得到治理,生态资源逐步恢复。1988年,库布其植被覆盖率仅有3%~5%,2016年,植被覆盖率达到53%。</p><p>(1)梭梭树可以生活在沙漠中,又能固定流沙,这体现了它既能_____环境,又能_____环境,沙漠中动物种类较少,这说明环境因素中的______影响了动物的分布和生活。</p><p>(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沙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较_____,这是因为_____,请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______。</p><p>(3)请写出可能的治沙措施: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适应    影响    水分    弱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    植物→昆虫→蜥蜴→游隼    ①退耕还草;②限制放牧;③多种植梭梭草等荒漠植物;④设置沙障;⑤研究节水措施等    </p><p>【解析】</p><p>(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p><p>(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改变环境。</p><p>(1)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如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生物还要影响环境,如沙地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所以梭梭树可以生活在沙漠中,又能固定流沙,这体现了它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动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适宜的水分,沙漠中动物种类较少,这说明环境因素中的水分影响了动物的分布和生活。</p><p>(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动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因为森林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沙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较弱,原因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营养结构简单。</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库布其沙漠中昆虫以植物为食,蜥蜴以昆虫为食,游隼可不是蜥蜴,它们之间形成食物链:植物→昆虫→蜥蜴→游隼。</p><p>(3)治沙措施包括:①退耕还草;②限制放牧;③多种植梭梭草等荒漠植物;④设置沙障;⑤研究节水措施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七级12月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