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40:28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p><p>A.珊瑚&#xa0;B.机器人&#xa0;C.病毒&#xa0;D.恐龙化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珊瑚、机器人、恐龙化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p><p>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p><p>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p>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故不符合题意;</p><p>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p><p>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p><p>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中写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说明花儿的开放,主要受到了下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p><p>A. 光照    B. 温度    C. 水分    D. 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7/06/563c7f14/SYS202006170607353624518895_ST/SYS202006170607353624518895_ST.001.png" width="341"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p><p>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p><p>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p><p>2、据图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结构,②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③表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p><p>生态系统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一片农田&#xa0;B.一块草地</p><p>C.生物圈&#xa0;D.河中的一条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p><p>A、一片农田,既包括了菜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A正确;</p><p>B、一块草地,既包括了草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生态系统,B正确;</p><p>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正确;</p><p>D、河中的一条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p><p>所以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海洋生态系统&#xa0;B.生物圈</p><p>C.陆地生态系统&#xa0;D.湿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两部分是(    )</p><p>A.生产者和消费者&#xa0;B.分解者和消费者</p><p>C.生产者和分解者&#xa0;D.生产者和食物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为生产者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指各种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循环,可见,在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必不可少的是生产者和分解者。</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p><p>A.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p><p>C.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 草→蚱蜢→食虫鸟→鹰→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所以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p><p>由食物链的定义可以知道: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箭头指向吃的一方,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br />符合食物链的定义,起点是草,为生产者,终点是鹰为消费者,A正确;食物链的起点是蚱蜢,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终点是狐为动物,属于消费者,B错误;食物链的起点是狐,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终点是草为植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蛇不吃鹰,蛇是被捕食者,鹰是捕食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果鹰被大量捕杀,则兔的数量会(     )</p><p>A.增加&#xa0;B.减少&#xa0;C.先减少后增多&#xa0;D.先增多后减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鹰吃兔,兔被鹰吃。“如鹰被大量捕杀”,兔的数量因捕食者鹰的减少而增加;当兔超过一定数量后,因食物草不足而数量又开始减少。因此,“如鹰被大量捕杀”,则兔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写有英文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的是(   )</p><p>A.p&#xa0;B.q&#xa0;C.b&#xa0;D.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p>(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p><p>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将写有英文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见的物象应是“d”。</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克隆羊多莉长得像(    )</p><p>A.供无核卵的母羊    B.代孕母羊</p><p>C.供细胞核的母羊    D.A.B.C三种羊的一部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多利羊的相貌最像提供细胞核的母羊。因为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基因,基因决定性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除下列哪项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p><p>A. 棉花    B. 水稻    C. 玉米    D. 病毒</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     )</p><p>A.20X、35X&#xa0;B.10X、40X&#xa0;C.5X、10X&#xa0;D.5X、5X</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p>(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p><p>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0×35═700(倍)。</p><p>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p><p>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p><p>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5═25(倍)。</p><p>所以D组合放大的倍数最小,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清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青菜汤,而把青菜放入沸水中煮一下,水会变成了绿色,这是因为开水损伤了菠菜的细胞膜,这说明细胞膜具有的作用是(    )</p><p>A.保护细胞&#xa0;B.控制物质进出</p><p>C.支持细胞&#xa0;D.保护和支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和线粒体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p><p>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结合题意可知,清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青菜汤,而把青菜放入沸水中煮一下,就变成了青菜汤,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青菜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晒干的种子放在火上烧,所剩的白色物质是(  )</p><p>A. 无机盐    B. 有机物    C. 蛋白质    D. 核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把晒干的种子放在火上烧,种子中的水分在燃烧的过程中,被气化成水蒸气,种子变黑(有机物碳化),种子中的有机物一般都有可燃性,剩下不可燃的物质是无机盐。</p><p>因种子中的有机物一般都有可燃性,剩下不可燃的白色物质是无机盐,故A正确;种子内的有机物能够燃烧,剩下的不可燃的不是有机物,故B错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因种子中的有机物一般都有可燃性,剩下不可燃的白色物质不是蛋白质,故C错误;核酸属于有机物,因种子中的有机物一般都有可燃性,剩下不可燃的白色物质不是核酸,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把细胞比作汽车的话,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是</p><p>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线粒体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靠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经过 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量有不同的形式,食物中的能量属于( )</p><p>A. 光能    B. 动能    C. 化学能    D. 热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能量有多种形式,比如: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风能、太阳能等,食物中的能量为化学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p><p>A.温度和湿度&#xa0;B.空气和温度</p><p>C.干燥和湿润&#xa0;D.光照和温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p><p>探究实验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对照原则”和“唯一变量原则”。<br />A、变量不唯一,该选项有两个变量是温度和湿度,是两个因素,不符合唯一变量原则,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A错误。</p><p>B、变量不唯一,该选项有两个变量是空气和温度,是两个因素,不符合唯一变量原则,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B错误。</p><p>C、干燥和湿润,唯一变量是水分,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C正确。</p><p>D、变量不唯一,该选项有两个变量是光照和温度,是两个因素,不符合唯一变量原则,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某一操作,这一操作滴加的液体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5c842b1a/SYS201904210924017829202982_ST/SYS201904210924017829202982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清水    B. 生理盐水    C. 碘液    D. 酒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p><p>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因此如图所示操作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生理盐水的作用是( )</p><p>A.为细胞提供营养&#xa0;B.杀灭细菌</p><p>C.保持细胞形态&#xa0;D.方便细胞染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的注意事项,先滴的是0.9%生理盐水,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时吸水,反之失水。</p><p>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所以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保持细胞形态。</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p><p>A.化学能&#xa0;B.热能&#xa0;C.电能&#xa0;D.光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网)中,植物的数量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大于肉食性动物数量。食物链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p><p>生态系统都是由两部分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四种成分组成:非生物的物质的能量(阳光、空气和水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的能量是生物部分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非生物的能量--太阳能、非生物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因此,生产者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大,食物网越复杂,而且食物网中,植物的数量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大于肉食性动物数量。食物链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光能。</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7/06/563c7f14/SYS202006170607366966716160_ST/SYS202006170607366966716160_ST.001.png" width="476"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②③④&#xa0;B.③④②①&#xa0;C.④③②①&#xa0;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可用下列动词记“擦,滴,撕,放,展,盖,染,吸”,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滴加清水,撕是撕取洋葱表皮,放是将洋葱表皮放入水中,展是将洋葱表皮展开,盖是盖上盖玻片,染是进行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记住了这几个动词的顺序就记住了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p><p>对照分析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擦,滴,撕,放,展,盖,染,吸”,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④滴水,③取材,②展平,①盖上盖玻片。</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7/06/563c7f14/SYS202006170607368437120388_ST/SYS202006170607368437120388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_________________部分和___________者。 </p><p>(2)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______,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_______。 </p><p>(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本图中有______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___________。 </p><p>(4)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______________。 </p><p>(6)在一定条件下,该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多    多    吃与被吃    食物链    5    食物网    草→鼠→蛇→鹰    增多后减少    自我调节    有一定限度的    </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属于分解者。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段时间后各种生物的量处于稳定状态。</p><p>(1)食物网中含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生态系统,还要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多,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多。</p><p>(3)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的条数和。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即: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猫头鹰;草→鼠→蛇→鹰。</p><p>(4)消费者级别最多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草→鼠→蛇→鹰。</p><p>(5)在该食物网中,狐与鹰都以兔和鼠为食,属于竞争关系,因此如果大量捕食狐,鹰由于食物充足在短时间内会大量增多,一段时间后又由于食物的缺乏而数量减少。</p><p>(6)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又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分别是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17/06/563c7f14/SYS202006170607370279826024_ST/SYS202006170607370279826024_ST.001.png" width="401"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作用的是[&#xa0;&#xa0;&#xa0; ]________________                </p><p>(2)若A取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辛辣物质存在于[&#xa0;&#xa0;&#xa0; ]___________中。</p><p>(3)若A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xa0;    ]________________。</p><p>(4)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结构是图中[&#xa0;&#xa0;&#xa0; ]________________。</p><p>(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都具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个结构,而且功能基本相同。</p><p>(6)A与B相比较,主要区别是B无[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p><p>(7)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细胞壁    3液泡    5叶绿体    2细胞膜    2细胞膜    6细胞质    4细胞核    1细胞壁    3液泡    5叶绿体    线粒体    叶绿体    细胞核    </p><p>【解析】</p><p>观图可知:1是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液泡、4是细胞核、5是叶绿体、6是细胞质。</p><p>(1)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p><p>(2)细胞质里有3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洋葱中的刺鼻的气味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其内的液体叫细胞液。</p><p>(3)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若A取自植物的绿色部分,则细胞中有绿色的5叶绿体。</p><p>(4)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因此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结构是图中2细胞膜。</p><p>(5)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所以,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有:2细胞膜、6细胞质、4细胞核。</p><p>(6)通过上图可以看出:A代表是植物细胞,B代表的是动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植物有1细胞壁、3液泡、5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这些结构。</p><p>(7)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包括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以及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和特有的叶绿体。其中,线粒体可将细胞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细胞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能量;叶绿体将太阳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中。</p><p>(8)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因此青嵩细胞内指导青嵩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4细胞核。</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七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