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双土九年制学校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组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其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这四组中,正确的是( )</p><p>A.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p><p>B. 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p><p>C.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p><p>D.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转换器是安装物镜的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调节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粗准焦螺旋尅大范围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的升降镜筒,可以调节物像的清晰;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头中。</p><p>A、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因此调节光圈可以调节视野的明暗,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A错误;</p><p>B、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因此调节反光镜能调节视野的明暗,而物像的大小需要调节物镜和目镜,B错误;</p><p>C、物镜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此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C错误;</p><p>D、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被子植物的生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实并产生种子</p><p>B. 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场所是在花柱内</p><p>C. 花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p><p>D. 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双受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大都要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形成果实和种子。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p><p>A、 被子植物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结实并产生种子,A正确;</p><p>B、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作用通常发生在胚珠内,B错误;</p><p>C、绿色开花植物开花结果,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结实并产生种子,花最重要的结构是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 C正确;</p><p>D、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生殖方式是双受精,双受精是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的过程,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工业上生产酒精和家庭泡制酸菜利用的分别是( )</p><p>A. 根瘤菌和酵母菌 B. 酵母菌和乳酸菌</p><p>C. 酵母菌和霉菌 D. 根瘤菌和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如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p><p>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p><p>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动物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B. 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p><p>C. 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 D. 大熊猫胎生、哺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鲫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类,家鸽属于鸟类,大熊猫属于哺乳类。据此解答。</p><p>A、青蛙属于两栖类,皮肤裸露,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体温不恒定,卵生,属于变态发育。错误。</p><p>B、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大多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卵生。正确。</p><p>C、家鸽属于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体温恒定,卵生等。正确。</p><p>D、大熊猫属于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体内有膈,属于哺乳类。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p><p>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叶绿体 D. 液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洋葱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同点实际上就是指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p><p>洋葱表皮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口腔上皮细胞没有。</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基因和性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p><p>B.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p><p>C. 在人体的细胞内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p><p>D.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成对的隐性基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p><p>A、基因在DNA分子上,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决定生物的性状,A正确;</p><p>B、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B正确;</p><p>C、正常情况下染色体、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C错误;</p><p>D、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因此,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两个隐性基因,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鸟上,有许多无翅、残翅的昆虫。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这种现象是</p><p>A、上帝创造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p><p>C、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期使用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因此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下列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p><p>A. 洁身自好和避免输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预防艾滋病</p><p>B. 对肝炎患者划分专门的活动区域并进行及时治疗</p><p>C. 地震和洪灾发生后,在灾区及时喷洒消毒液</p><p>D. 养成室内通风和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等措施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A.洁身自好和避免输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预防艾滋病、C.地震和洪灾发生后,在灾区及时喷洒消毒液、D.养成室内通风和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符合题意;</p><p>B.对肝炎患者划分专门的活动区域并进行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开发区生态系统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5689d536/SYS201904220924117816562156_ST/SYS201904220924117816562156_ST.001.png" width="181"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p><p>B. 能量最多的是乙,毒素最多的是丁</p><p>C. 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p><p>D. 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长期持续增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甲是分解作用、乙就是生产者,丙、丁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呼吸作用。</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A正确; </p><p>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所含的能量越少,所包括的动物数量越少,因此能量最多的是乙生产者;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因此毒素最多的是丁,B正确; </p><p>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C正确; </p><p>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失去天敌的控制先增加,后因食物不足而减少,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并且要尽量带土,这是因为( )</p><p>A. 保护幼根和根毛 B. 保护根冠和分生区</p><p>C. 保留水分和无机盐 D. 防止植物不适应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p><p>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因此移栽植物带土的目的是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成活率,因此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并且要尽量带土,可见A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红灯→ 感受器→神经中枢→ 效应器→ 停车”这是小明骑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的反应。请结合自己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小明的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p><p>(1)“红灯”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象,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p><p>A.视网膜 → 角膜 → 晶状体 → 瞳孔 </p><p>B.角膜 → 瞳孔 → 晶状体 → 视网膜</p><p>C.晶状体 → 角膜 → 视网膜 → 瞳孔 </p><p>D.瞳孔 → 角膜 → 晶状体 → 视网膜</p><p>(2)能感受物象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______细胞,它位于眼球的______膜内.</p><p>(3)从反射形成的过程中,此反射属于___________反射。</p><p>(4)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中.</p></div></div>
<div><p>【答案】B 感光 视网 条件 大脑皮层和脊髓 </p><p>【解析】</p><p>根据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反射、脑的结构及其作用以及酒驾解答。</p><p>(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小明眼球形成物像时,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故选:B</p><p>(2)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它位于眼球的视网膜上,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p><p>(3)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是复杂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p><p>(4)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觉中枢,视觉形成后,大脑接受刺激发出停车指令,这需要肢体的运动。因此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和脊髓(脑和脊髓)中。</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酗酒的人初始心跳加快,面颊红涨,进而①走路不稳,再而②说话不清,请问:</p><p>(1)①现象出现,说明酒精使____________脑中毒。</p><p>(2)②现象出现,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_____________中枢中毒。</p></div></div>
<div><p>【答案】小 语言 </p><p>【解析】</p><p>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出现面红耳赤现象。</p><p>(1)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p><p>(2)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结构。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06/08/b33d1cc2/SYS201907060809354616130735_ST/SYS201907060809354616130735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作用,①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②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p><p>(2)A代表的细胞结构为_____________。在A内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作用。</p><p>(3)白天,植物的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的“窗口”是_________。 </p><p>(4)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_______,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是_______。</p><p>(5)植物体内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____,将叶产生的有机物运输到其他器官的结构是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光合 氧气 二氧化碳 线粒体 呼吸 气孔 伸长区 成熟区 导管 筛管 </p><p>【解析】</p><p>(1)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p><p>(3)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窗口,叶片的上下表皮上都有气孔,其中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p><p>(4)从根的顶端到着生者根毛的部分叫做根尖,根尖的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p><p>(5)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p><p>(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p><p>(2)A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代表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胞中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p><p>(3)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p><p>(4)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生长最快的地方。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p><p>(5) 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 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06/08/b33d1cc2/SYS201907060809357078485039_ST/SYS201907060809357078485039_ST.001.png" width="371"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A系统内,完成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p><p>(2)在C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p><p>(3)在D系统内,血液流经肾脏时,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进而将人体细胞产生的许多废物排出体外。</p><p>(4)B系统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p><p>(5)排泄的途径有哪些_______(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小肠 心脏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肺 ②⑤⑥ </p><p>【解析】</p><p>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吸收、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排遗、尿的形成和排出、排泄等人体的生理过程。</p><p>(1)营养物质经过经过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图示过程中①为吸收;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口腔、咽、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能力,胃只能吸收少部分水和酒精,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都是由小肠吸收的。</p><p>(2)C为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两部分,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自动节律性收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p><p>(3)D为泌尿系统,其主要器官是肾脏,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人体通过排尿将人体细胞产生的许多废物排出体外。</p><p>(4)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p><p>(5)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大条: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图示中的②⑤⑥分别表示了人体的三条排泄途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鼠和小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其中的大白鼠是褐家鼠的白化种类。请回答下列问题:</p><p>(1)大鼠和小鼠不是同一物种,科学家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受精卵内,培育出了超级鼠,从而证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p><p>(2)野生褐家鼠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早在18世纪,人们就发现了白化鼠并进行人工饲养。在自然环境中出现白化鼠,说明这种生物发生了________。</p><p>(3)大鼠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决定大鼠性别的是________染色体。雄鼠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p><p>(4)染色体的组成________和_______。</p><p>(5)大鼠内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变异 性 XY DNA 蛋白质 DNA </p><p>【解析】</p><p>转基因技术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p><p>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有遗传信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并使转让基因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得到表达的技术。转基因技术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p><p>(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在自然环境中出现白化鼠,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 </p><p>(3)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大鼠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决定大鼠性别的是性染色体。雄鼠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p><p>(4)(5)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