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第四中学届九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 )</p><p>A. 蜜蜂采蜜 B. 鹦鹉学舌 C. 公鸡报晓 D. 蚂蚁筑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br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蜜蜂采蜜、公鸡报晓、蚂蚁筑巢,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肾单位组成的是( )</p><p>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输尿管 D. 肾小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肾单位的结构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不包括输尿管.</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6/10/fa1951c4/SYS201806261007362539587367_DA/SYS201806261007362539587367_DA.001.png" width="343" height="2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p><p>A. 草原生态系统 B. 河流生态系统</p><p>C. 农田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营养结构最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弱。据此解答。</p><p>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p><p>A. 蜜蜂 B. 家蚕 C. 蝗虫 D. 蚊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br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p><p>蜜蜂、家蚕、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B、D不符合题意;<br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种</p><p>【解析】</p><p>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据此分析解答。</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生来就有的、由__所决定的行为,成为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遗传物质</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发育过程是 。</p></div></div>
<div><p>【答案】变态发育</p><p>【解析】</p><p>试题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种类 数量 </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p><p>一定时间内,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它们周围所处的环境之间,进行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保持相对稳定,我们把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线粒体与_______________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p></div></div>
<div><p>【答案】呼吸作用</p><p>【解析】</p><p>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据此解答。</p><p>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来利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____________,用________呼吸,身体两侧有____________,它的这些特征是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鳞片 腮 侧线 </p><p>【解析】</p><p>鱼类与其水中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有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等。</p><p>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鲫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各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09/08/7ce3d7d1/SYS201907090809332464872288_ST/SYS201907090809332464872288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图中所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p><p>(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____________。</p><p>(3)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则此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数量增多。</p><p>(4)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草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物质在_____体内积累最多。</p><p>(5)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流动一般是________(填“单”或者“双”)方向的,并且是逐级________的。</p></div></div>
<div><p>【答案】青草 消费者 5 食物网 昆虫 猫头鹰 单 递减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青草是绿色植物,因此生产者是青草;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所以动物属于消费者。</p><p>(2)图中的食物链共5条:青草→鼠→猫头鹰;青草→鼠→蛇→猫头鹰;青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青草→食草鸟→蛇→猫头鹰;青草→食草鸟→猫头鹰。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p><p>(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大量捕杀青蛙后,昆虫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会大量繁殖,数量增多。</p><p>(4)有毒化学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富集,在食物链末端的高级消费者体内最多,因此猫头鹰体内积累最多。</p><p>(5)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