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特征决定了其是较低等的动物类群,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p><p>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p><p>B.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p><p>C.环节动物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p><p>D.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p><p>(3)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p><p>(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靠体壁呼吸。</p><p>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A不符合题意。</p><p>B、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B不符合题意。</p><p>C、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靠体壁呼吸,C不符合题意。</p><p>D、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结构特点决定其功能,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蚯蚓体壁分泌粘液,密布毛细血管,使其运动灵活</p><p>B.河蚌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适应两栖生活</p><p>C.节肢动物一般有两对翅,用于飞行</p><p>D.蛔虫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发达,适应寄生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据此解答。</p><p>A、蚯蚓没有专门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与其运动灵活无关,运动灵活主要是身体分节,A错误。</p><p>B、河蚌体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不能生活在陆地上,B错误。</p><p>C、昆虫是节肢动物中唯一能飞的动物,一般有两对翅,用于飞行,不是所有节肢动物都能飞,C错误。</p><p>D、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蛔虫消化管结构简单,吸食人体半消化的食物,生殖器发达,能够产生大量的生殖细胞,而且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适应寄生生活,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p><p>A.蝗虫 B.蜈蚣 C.七星瓢虫 D.乌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p><p>ABC、蝗虫、七星瓢虫属于昆虫纲、蜈蚣属于多足纲,都属于节肢动物;</p><p>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所以,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乌贼”,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不同动物的类群具有各自的特征,它体现了生物进化历程,下列关于动物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两栖动物成体体表皮肤裸露,用肺呼吸,皮肤不呼吸</p><p>B.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陆地产卵</p><p>C.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p><p>D.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熟记动物类群的特征,即可正确作答。</p><p>A、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A错误。</p><p>B、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陆地产卵,是真正适应陆生生活的脊椎动物,B正确。</p><p>C、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大都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体温恒定,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C正确。</p><p>D、哺乳动物大都胎生哺乳,大脑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体表被毛,体温恒定,D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关于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鱼的体型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中运动时的阻力</p><p>B.蜥蜴产大型硬壳卵,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p><p>C.家鸽有龙骨突,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p>D.家兔用肺和气囊呼吸适应多变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多种,与其运动器官和生活环境有关。</p><p>A、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与适应生活环境相适应,D正确。</p><p>B、蜥蜴产大型硬壳卵,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体表有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B正确。</p><p>A、家鸽有龙骨突,胸肌发达,胸肌收缩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C正确。</p><p>D、家兔神经系统发达,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发达的肺,进行气体交换就能够满足生命活动需要,没有气囊,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特征与其生活习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鱼用鳃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p><p>B.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所以属于两栖动物</p><p>C.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p><p>D.胎生和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从各类动物的特征分析作答。</p><p>A.鱼用鳃呼吸,鳃必须要在水中才能完成气体交换,所以鱼必须生活在水中,A正确。</p><p>B.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的原因是幼体用鳃呼吸,必须生活在水中,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即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而不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B错误。</p><p>C. 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C正确。</p><p>D. 胎生可以为子代的发育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哺乳能够为不能自己捕食时提供生活必须的营养,这样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陆地生活的动物体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旱环境。下列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的是</p><p>A.蝗虫的外骨骼 B.蜥蜴的角质鳞片</p><p>C.蛇体表的细鳞 D.家兔体表被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p><p>(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p><p>(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p><p>(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p><p>(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p><p>ABC、蝗虫的外骨骼、蜥蜴的角质鳞片、蛇体表的细鳞,都是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ABC不符合题意。</p><p>D、家兔体表被毛是起保温的作用,没有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老虎的运动方式有奔跑、行走等</p><p>B.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p><p>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p><p>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思考作答。</p><p>A. 老虎有四肢,而且四肢能够支撑身体,所以运动方式有奔跑、行走等,A不符合题意。</p><p>B.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在运动中,骨是杠杠,关节是支点,骨骼肌是动力,B不符合题意。</p><p>C. 运动的完成,不仅需要运动系统完好,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其他系统的协作和配合,动物才能正常运动,C符合题意。</p><p>D. 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其动物的运动方式总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如鱼用鳍游泳,D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描述不正确的是</p><p>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p><p>B.学习行为的形成与遗传物质无关</p><p>C.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p><p>D.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A.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行为,有利于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A不符合题意。</p><p>B. 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一定要以遗传物质为基础,如让蚯蚓骑自行车,是不可能的事,B符合题意。</p><p>C. 动物的社会行为,往往具有分工、合作、有的有等级制度,由于群体生活,更加有利于捕食、御敌等,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C不符合题意。</p><p>D. 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p><p>A.动物作为消费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B.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p><p>C.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D.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所以不能捕杀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能够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p><p>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供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不符合题意。</p><p>B、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p><p>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C不符合题意。</p><p>D.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是竞争利用,而是合理的利用,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动物虽然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不是捕杀动物,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示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9/06/afc32a00/SYS202006290608038417300907_ST/SYS202006290608038417300907_ST.001.png" width="176"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p><p>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p><p>C.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p><p>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结合图示进行解答。</p><p>A、加清水密封,可以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食物中,达到保鲜目的,A正确。</p><p>B、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对食物加热,利用高温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已达到防腐作用,B正确;</p><p>C、我们知道由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在依附其上利用食物的养分,生长与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等味。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C正确;</p><p>D、图中保存方法是,先对食物加热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后阻止空气及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来进行防腐;而冰箱贮存食物是利用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的方法防腐,两者原理不同,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细菌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B. 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p><p>C. 病毒都寄生在活细胞内 D. 微生物对人类都有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故A错误;真菌中的酵母菌等是单细胞生物,而霉菌等是多细胞生物,故B错误;病毒个体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故C正确;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益,如酵母菌,乳酸菌等,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害,如黄曲霉素等引起人类患病,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 28℃的恒温箱中一周,其内微生物繁殖最多的是( )</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1/06/8dde1a6b/SYS202006210607241132530619_ST/SYS202006210607241132530619_ST.001.png" width="87"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1/06/8dde1a6b/SYS202006210607241132530619_ST/SYS202006210607241132530619_ST.002.png" width="88"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1/06/8dde1a6b/SYS202006210607241132530619_ST/SYS202006210607241132530619_ST.003.png" width="87"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1/06/8dde1a6b/SYS202006210607241132530619_ST/SYS202006210607241132530619_ST.004.png" width="98"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p><p>A、盐水会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微生物数量较少,A不符合题意。</p><p>B、醋有杀菌作用,也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因此微生物数量较少,B不符合题意。</p><p>C、未煮过的牛肉汁,里面的细菌真菌较多,营养物质丰富,细菌真菌繁殖较快,因此微生物最多,C符合题意。</p><p>D、煮过的牛肉汁,经过高温杀菌,里面的细菌真菌数量较少,繁殖较慢。因此微生物数量较少,D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p><p>C.为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p><p>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AB、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的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AB正确。</p><p>C、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由于外来物种没有天敌,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所以不能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C错误。</p><p>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既保护了生物,又保护了环境,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目的是为了了解生物体的共同和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分析生物的进化历程。请你根据题中所提供信息和材料完成下表,1、2填写分类名称,请把所提供材料的动物名称填写在题中相应的方格内。(注意:填写动物名称)</p><p>提供的材料: 白尾海雕 蚯蚓 蝴蝶 雨蛙 虎 蜗牛 岩蜥 涡虫 鲫鱼</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9/06/afc32a00/SYS202006290608041950235106_ST/SYS202006290608041950235106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3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9/06/afc32a00/SYS202006290608041950235106_DA/SYS202006290608041950235106_DA.001.png" width="536" height="2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p><p>白尾海雕属于鸟类,体内有脊椎,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内无脊椎,属于无脊椎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运动方式为蠕动;蝴蝶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有两对翅,利于飞行;雨蛙属于脊椎动物的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虎属于脊椎动物的哺乳动物,最明显的特征是胎生哺乳;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体表有贝壳;岩蜥属于脊椎动物的爬行动物,卵生,体内受精,是真正开始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涡虫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两侧对称;鲫鱼属于脊椎动物的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9/06/afc32a00/SYS202006290608043983188001_ST/SYS202006290608043983188001_ST.001.png" width="363"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分析示意图,可以推断图中:①代表的生物应该是____________,②③④分别代表哪种物质: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p><p>(2)在生态系统中,①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②和④。这些物质又能被生产者(绿色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通过____________作用而利用,进而制造___________。再进一步被动物利用。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______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细菌真菌(微生物) 二氧化碳 氧气 无机物(水、无机盐) 光合作用 有机物 分节者 </p><p>【解析】</p><p>细菌和真菌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图中①表示细菌、真菌,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氧,④水和无机盐。</p><p>(1)动植物的遗体在自然界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①细菌和真菌(填生物名称)把它分解成②二氧化碳、④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在光照下,又能被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作用而利用,产生③氧气。</p><p>(2)动植物的遗体在自然界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①细菌和真菌(填生物名称)把它分解成②二氧化碳、④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在光照下,又能被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作用而利用,产生③氧气,同时制造有机物,再进一步被动物利用;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