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36:49

江苏省吴江市平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海洋生态系统&#xa0;B. 生物圈&#xa0;C. 池塘生态系统&#xa0;D. 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海洋生态系统,只是生物圈中的水圈的一部分,不是最大的,故A不符合题意;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故B符合题意;池塘生态系统,只属于生物圈中的水圈的一部分,不是最大的,故C不符合题意;森林生态系统,只属于生物圈中的岩石圈的一部分,不是最大的,故D不符合题意。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p><p>A.有光 无光                   B.干燥 湿润</p><p>C.有光 无水                   D.有空气 无空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不是单一实验变量,它有光和水两个变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    )</p><p>A. 所有变量都相同</p><p>B. 所有的变量都不同</p><p>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同</p><p>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p><p>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盛有2毫升淀粉糊的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溶液,振荡后,放在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试管冷却并滴入2滴碘酒,结果试管内不变蓝,该实验说明淀粉(  )</p><p>A. 遇到碘酒不会变蓝&#xa0;B. 已经水解为麦芽糖&#xa0;C. 已经水解为葡萄糖&#xa0;D. 没有发生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该实验说明试管中的淀粉可能水解为麦芽糖,不能说明淀粉遇碘酒不会变蓝,故A错误;试管内不变蓝,说明此时的试管中无淀粉,淀粉可能水解为麦芽糖,故B正确;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淀粉可被唾液淀粉酶分解麦芽糖,而不是葡萄糖,故C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若淀粉没有发生变化,试管内会变蓝,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此小分子是(  )</p><p>A. 葡萄糖&#xa0;B. 氨基酸&#xa0;C. 甘油&#xa0;D. 脂肪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p>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食物中能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p><p>A. 水、无机盐、维生素    B. 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p><p>C. 糖类、蛋白质、无机盐    D. 糖类、脂肪、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其中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4b20aabf/SYS201904161040436704762632_ST/SYS201904161040436704762632_ST.001.png" width="223"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p><p>B.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p><p>C.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p><p>D.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消化道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p><p>A. 口腔、小肠和胃&#xa0;B. 口腔、胃和小肠&#xa0;C. 食道、口腔和胃&#xa0;D. 小肠、胃和口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消化道内食物转化为可吸收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p><p>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消化道内,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起始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 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盛有一定量植物油的试管内,加入一组配制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约1小时后,试管植物油不见了,则这组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p><p>A. 胰液、肠液、胆汁</p><p>B. 唾液、胃液、肠液</p><p>C. 胃液和胆汁</p><p>D. 胰液和肠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消化腺:人体出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肠腺能分泌肠液,胃腺能分泌胃液。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p><p>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脂肪的消化开始小肠,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故往盛有一定量植物油的试管内加入一组配制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温水中,约1小时后,试管植物油不见了,则这组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胰液、肠液、胆汁。<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p><p>A. 氧气&#xa0;B. 二氧化碳&#xa0;C. 氮气&#xa0;D. 水蒸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与呼气的区别.</p><p>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易错选B.注意空气成分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和其他气体。</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22/08/83409cf4/SYS201909220808047948362605_DA/SYS201909220808047948362605_DA.001.png" width="331"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国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援救被困群众,全国各地组织医疗队纷纷赶赴灾区。医生给被抢救的伤员静脉注射5% 的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p><p>A. 供给全面营养    B. 提供能量</p><p>C. 止痛    D. 维持细胞的形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伤员不能从食物中获得糖类时,需要点滴葡萄糖,这是因为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进入人体后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p><p>A.绿色植物    B.细菌    C.各种动物   D.真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29/08/8d93630d/SYS201910290807175397381813_ST/SYS201910290807175397381813_ST.001.png" width="106"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xa0;B. ②&#xa0;C. ③&#xa0;D. 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包括成熟区也叫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p><p>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包括成熟区也叫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其中①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无土栽培能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植物从营养液中获得足够的(  )</p><p>A. 水分和氧气    B. 水分和有机物    C. 水分和无机盐    D. 无机盐和氧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即用营养液来培育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 )</p><p>A. 呼吸作用&#xa0;B. 蒸腾作用&#xa0;C. 光合作用&#xa0;D. 吸收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分析解答.</p><p>解: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地球上70%氧气来自植物光合作用.</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生活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无机盐是(  )。</p><p>A. 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B. 含钙、铁、钾的无机盐</p><p>C. 含氮、镁、锌的无机盐    D. 含钙、磷、硼的无机盐</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次施肥过多,会导致植物出现“烧苗”现象,原因(  )</p><p>A. 根细胞吸水过多&#xa0;B. 根细胞失水过多</p><p>C. 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多&#xa0;D. 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p><p>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给植物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 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别在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株植物上相同位置摘取性状、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结果可能是(  )</p><p>A. 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xa0;B. 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p><p>C. 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xa0;D. 3片叶片蓝色深浅程度一样</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制造有机物的多少与光合作用的时间长短有关.夜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要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从而推出叶子内淀粉的多少.淀粉遇碘变蓝色,含碘多的蓝色最深。</p><p>由于傍晚摘取的叶片光合作用时间最长,所以制造的淀粉最多,蓝色是最深的,观察选项,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出自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诗句,这诗句描写了影响鳜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p><p>A. 温度&#xa0;B. 江水&#xa0;C. 阳光&#xa0;D. 桃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在“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出自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诗句,这诗句描写了影响鳜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主要描述了温度影响了鱼的生活,使生物开始发萌,因此“桃花流水鳜鱼肥”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可称为食物链的是</p><p>A.阳光→草→兔→狐             B.鹰→蛇→田鼠→植物</p><p>C.田鼠→蛇→鹰                   D.植物→田鼠→蛇→鹰</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的书写:以生产者开始,最高级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植物→田鼠→蛇→鹰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p><p>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p><p>C. 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D.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外,还包括非生物部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p><p>A.生产者&#xa0;B.消费者&#xa0;C.分解者&#xa0;D.阳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落花”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落花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  )</p><p>A. 捕食&#xa0;B. 合作&#xa0;C. 竞争&#xa0;D. 寄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被称为“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p><p>A. 海洋生态系统&#xa0;B. 森林生态系统&#xa0;C. 草原生态系统&#xa0;D. 湿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生态系统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类,前者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后者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p><p>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A错误。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B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C错误;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较暗,为能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应       (  )</p><p>A.缩小光圈,用凹面镜                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p><p>C.缩小光圈,用凸面镜                D.放大光圈,用凸面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光线较暗,应使用凹面镜和调节遮光器选用大光圈,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下降镜筒时为什么眼睛要注视物镜                      (    )</p><p>A. 观察物镜是否对准通光孔    B.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p><p>C. 观察物镜是否对准反光镜    D. 可以在视野中找到物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朝蝇暮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p><p>A. 空气&#xa0;B. 温度&#xa0;C. 阳光&#xa0;D. 湿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p><p>苍蝇是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蚊子怕光但又不喜欢光线太暗,最喜欢在弱光下吸血。所以“朝蝇幕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阳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的营养成分中,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的是(     )</p><p>A.水、无机盐、维生素               B.蛋白质、糖类、脂肪</p><p>C.蛋白质、维生素                   D.维生素、糖类、脂肪</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都是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它们只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为甘油、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的物质后才能被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要消化就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p><p>A. 消化系统&#xa0;B. 运动系统&#xa0;C. 循环系统&#xa0;D. 呼吸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唾液腺、肠腺、胃腺。</p><p>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唾液腺、肠腺、胃腺。正确;</p><p>B、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错误;</p><p>C、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部分血液循环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错误;</p><p>D、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营养学角度看,选配三餐时,应尽量注意食物的多样性.其主要目的是(  )</p><p>A. 保证食物烹饪精良&#xa0;B. 保证食物营养成分单一</p><p>C. 保证食物色香味美&#xa0;D. 保证食物营养成分齐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选配三餐时,应尽量注意食物的多样性,目的是保证食物营养成分齐全,所以此题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四个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大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59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d style="width:65.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D</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目镜</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width:6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物镜</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p></td><td style="width:9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width:6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r></table><p>&#xa0;</p><p>&#xa0;</p><p>A. A&#xa0;B. B&#xa0;C. C&#xa0;D. D</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0×10=400(倍); </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600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大。 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p><p>A给农作物一次施肥过多              ①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 </p><p>B潮湿的种子堆里发热                ②合理密植 </p><p>C移栽花木时根带土坨                ③烧苗</p><p>D栽种农田作物要保持间距            ④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p>E花草长期放在黑暗处死亡            ⑤保护幼根,利于成活</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6/08/45a26ca7/SYS202001160808539460935743_DA/SYS202001160808539460935743_DA.001.png" width="447"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br />(2)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br />(3)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br />(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br />(5)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p><p>A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可知,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即出现烧苗现象。<br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潮湿的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种子应尽快晒干,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br />C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吸收水分的总面积。移栽的时候最易损伤幼根和根毛,这样使植物根的吸收功能大大降低,会导致缺水萎蔫,甚至死亡。因此移栽植物带土的目的是保护根尖,减少对幼根和根毛的损伤,提高成活率。<br />D 合理密植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br />E花草长期放在黑暗处死亡,是因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p><p>A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①保护色 </p><p>B变色龙随环境改变体色             ②食物链 </p><p>C真菌、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         ③消费者</p><p>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④生产者</p><p>E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制造有机物       ⑤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6/08/45a26ca7/SYS202001160808541051484258_DA/SYS202001160808541051484258_DA.001.png" width="357"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A、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p><p>B、变色龙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是一种保护色。<br />C、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或从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的演分解者。</p><p>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br />E、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6/08/45a26ca7/SYS202001160808542302757106_ST/SYS202001160808542302757106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植物叶片中的______等有机物耗尽。</p><p>(2)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这种设计方法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变量______。</p><p>(3)叶片经过酒精处理后使_____溶解,向叶片滴加碘液,未被遮盖的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了叶片的这一部分内有_____形成。</p></div></div>
<div><p>【答案】淀粉    对照    光照    叶绿素    淀粉    </p><p>【解析】</p><p>此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关键是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1)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漂洗→观察颜色。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br />(2)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这种设计方法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变量是光照。<br />(3)酒精溶解叶绿素,分析实验现象,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进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华在鉴定食物中含有的能量时,用易拉罐在锥形瓶外做了个罩,具体做法如图。请思考:</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6/08/45a26ca7/SYS202001160808543804305620_ST/SYS202001160808543804305620_ST.001.png" width="112"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华在锥形瓶中装了50ml的水,在这粒花生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会_____,原因是花生中的____通过燃烧被释放了出来。</p><p>(2)在这个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____。</p><p>(3)如果要比较一下一粒花生和一块核桃仁哪个所含有能量多,用上述方法实验后,比较两次测得的水温,实验结果____(填“准确”或“不准确”),原因是_____。 </p><p>(4)小华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后,白纸上出现了油斑,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_____,然后他又将碘酒滴在压碎的花生种子上,发现花生种子变蓝色,说明花生种子中还含有____。</p></div></div>
<div><p>【答案】升高    有机物中的能量    防止散失能量    不准确    质量不等,不具有可比性    脂肪    淀粉    </p><p>【解析】</p><p>种子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p><p>(1)种子的成分主要有<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16/08/45a26ca7/SYS202001160808543804305620_DA/SYS202001160808543804305620_DA.001.png" width="184"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此外还有维生素等。不同种子的成分有所差异,之所以能够燃烧,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就是说花生种子之所以能燃烧,是因为其中含有有机物,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所以在这粒花生燃烧后,锥形瓶中的水温会上升。<br />(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可信度,应该在锥形瓶外罩一保温装置(如底部有比锥形瓶口径略大圆孔的空易拉罐),或实验过程中尽量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等,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防止能量散失。<br />(3)根据对照实验单一变量的原则:即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明明拿出一粒花生和一块核桃仁,想测量一下哪个能量更多,用上述方法实验,比较两次测得的水温,实验结果不准确.因为在此实验中变量不唯一,应该选取相同质量的核桃和花生。<br />(4)小华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后,白纸上出现油迹,说明种子里面有脂肪,淀粉遇碘变蓝色,馒头和面包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水绵、鱼、虾、河蚌等生物。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22/08/5795218e/SYS201907220809142143516500_ST/SYS201907220809142143516500_ST.001.png" width="211"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______,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______制造的。</p><p>(2)水草和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鱼、虾等属于______。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它们属于______。</p><p>(3)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太阳能    光合作用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水草→虾→小鱼    </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p><p>(1)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其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p><p>(2)“水草和水绵”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水草和水绵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鱼、虾等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鱼、虾等属于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还有一类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因此它们属于分解者。 </p><p>(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所以图中食物链有:水草→虾→小鱼,水绵→虾→鱼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吴江市平望中学七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