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36:12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把细胞捣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这说明</p><p>A. 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p><p>B. 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特点是一致的</p><p>C. 像病毒这样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的存在,说明生命现象不依赖于细胞结构</p><p>D. 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由题意可知,把细胞和病毒搅碎,并没有破坏它们的化学成分,只是破坏了它们的结构,A错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与细胞的结构特点不同,B错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病毒的生存依赖于细胞,C错误;由题意可知,细胞和病毒的结构被破坏,都失去活性,说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结构基础上,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器材和药品有(     )</p><p>①载玻片 ②生理盐水 ③镊子 ④清水 ⑤酒精灯 ⑥滴管</p><p>A. ①③    B. ④⑥    C. ②⑤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可以简化成关键字口诀来记忆:擦、滴、撕、展、盖、染。解答即可。</p><p>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能滴加生理盐水,否则会使细胞皱缩,影响观察,因此只能滴加清水;制作临时装片不需要加热,故不用酒精灯。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分)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p><p>B. 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p><p>C. 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p><p>D. 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重要环节。</p><p>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景观中,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    )                        </p><p>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p><p>B.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p><p>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p><p>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解答时可以从生态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p><p>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是沙漠风光,沙漠干旱缺水,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生态环境较差;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山青水秀的田园风光,生态环境较好,自动调节能力较强.<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组生物,有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这些生物是</p><p>①骆驼、蛇、鹰、涡虫</p><p>②蝗虫、蜗牛、蜘蛛、蜈蚣</p><p>③青霉、酵母菌、病毒、木耳</p><p>④松树、梧桐、葡萄、柳树</p><p>A. 涡虫、蜘蛛、木耳、柳树</p><p>B. 涡虫、牛、病毒、松树</p><p>C. 鹰、蜈蚣、青霉、梧桐</p><p>D. 骆驼、蝗虫、病毒、葡葡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①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涡虫,它是无脊椎动物,其他生物是脊椎动物;②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蜗牛,它是软体动物,其他生物是节肢动物;③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的细胞有细胞结构;④中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是松树,它是裸子植物,其他生物是被子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p><p>B. 细菌有氧无氧都可以生活,但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p><p>C. 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而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p><p>D. 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可参与物质循环</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错误;细菌和真菌有的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而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C正确;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p><p>A. 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与降低蒸腾作用没有直接关系</p><p>B. 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主要是为了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p><p>C. 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作物产量</p><p>D. 春季早播前松土和覆盖地膜,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与降低蒸腾作用没有直接关系,A正确;<br />储存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是为了散失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不是为了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B错误;<br />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作物产量,C正确;<br />春季早播前松土和覆盖地膜,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401463827042_ST/SYS201904191039401463827042_ST.001.png" width="454"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a代表氧气,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p><p>B. 图中b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一次,才能排出体外</p><p>C. 过程②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p><p>D. 经过过程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图中的①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a表示氧气,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b表示二氧化碳,A正确;<br />图中b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是: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呼吸道→体外。可见组织细胞处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1次,就能排出体外,B正确;<br />②是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③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过程②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C正确;<br />③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周围血液之间,由于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周围血液氧的浓度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的“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p><p>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放大倍数是指对于观察标本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因此若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长度或宽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春兰秋菊”、 “南橘北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p><p>A. 温度和水分    B. 土壤和温度    C. 水分和光照    D. 光照和温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影响植物开花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南橘北枳”的原因是因为南方和北方的温度差异造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8404d460/SYS201904280928152621634918_ST/SYS201904280928152621634918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为肾单位</p><p>B. 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血尿</p><p>C. ③内流动的是血液</p><p>D. ④为输尿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图示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肾小囊,2是肾动脉,3是集合管,4是肾小管,5是肾静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的4-6月份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下列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p><p>A. 及时给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p><p>B. 经常引导儿童锻炼身体</p><p>C. 及时对病人使用过的衣服和被褥进行消毒</p><p>D. 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及时给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及时对病人使用过的衣服和被褥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某生态环境中有不同毛色的同种兔子,调查其数量如图甲,多年后再调查其数量如图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2/08/77d1011c/SYS201906120821113733614671_ST/SYS201906120821113733614671_ST.001.png" width="469"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兔子不同毛色是相对性状</p><p>B.最不利于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兔</p><p>C.不同毛色兔子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D.浅色兔子为了适应环境发生了深色变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兔的白毛和黑毛.</p><p>(2)达尔文指出,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p><p>(3)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甲图中浅色兔子更容易生存,而乙图中,深色兔子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p><p>解:A、兔子的不同毛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A正确;</p><p>B、从图中看出,白色兔子的数量由甲图中的最少到乙图中的没有,白色兔子是不适者被环境淘汰,因此表明最不利于兔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是白色,B正确;</p><p>C、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因此,不同毛色兔子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结果,C正确;</p><p>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做保护色;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而不是浅色兔子为适应环境毛色发生深色变异,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菏泽牡丹,艳丽动人,牡丹花盛开季节,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p><p>A. 美学价值&#xa0;B. 经济价值</p><p>C. 直接使用价值&#xa0;D. 潜在使用价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p><p>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菏泽牡丹,艳丽动人,牡丹花盛开季节,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观赏价值,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可使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并使其躯体与太阳成直角,该种特性及其意义是</p><p>A. 应激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B. 适应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p><p>C. 适应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D. 应激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当太阳移动时,蜥蜴的肋骨就延长,使身体扁平并与太阳成直角,这样有利于蜥蜴对阳光的吸收,以提高体温,这种对阳光发生的反应属于应激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①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p><p>②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p><p>③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p><p>④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p><p>A. ①③&#xa0;B. ①④&#xa0;C. ②④&#xa0;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命起源是从无机物到原始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由非生命物质在原始海洋中组成生命体,由于生存环境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转向地面生活,前肢演化出能劳动的手,后肢用于行走,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是人类的起源过程。</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①④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种植物的研究,图一为一绿色植物示意图,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873e4e7c/SYS201905190913595635772161_ST/SYS201905190913595635772161_ST.001.png" width="406"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________,这个生理过程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物质B产生于叶肉细胞,通过叶脉中的________运输到其他器官中。</p><p>(2)在无光照的情况下,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叶片的气孔排出的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p><p>(3)如图二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__________℃之间,温度为35 ℃时有机物的积累为______。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的____________越强。可见,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蔬菜有机物含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氧气    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873e4e7c/SYS201905190913595635772161_DA/SYS201905190913595635772161_DA.001.png" width="41" height="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筛管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0~22    0    呼吸作用    夜晚适当降温    </p><p>【解析】</p><p>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4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colspan="5" style="width:288.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rowspan="2" style="width:49.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场所</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料</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条件</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物</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能量</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合作用</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叶绿体</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储存能量</p></td><td rowspan="2"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互对立<br />相互依存</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呼吸作用</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所有的活细胞</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无光皆可</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释放能量</p></td></tr></table><p>因为活细胞任何时候都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所以呼吸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据此解答。</p><p>(1)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873e4e7c/SYS201905190913595635772161_DA/SYS201905190913595635772161_DA.002.png" width="282" height="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则C代表的就是氧气,B表示就是有机物;筛管运输有机物,所以物质B产生于叶肉细胞的结构,通过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中的。</p><p>(2)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因素,其中只有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的影响;所以在无光照的情况下,叶片正在进行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在无光照的情况下从叶片的气孔排出的气体包括水蒸气和二氧化碳。</p><p>(3)从曲线可以看出,在二十五摄氏度时,A对应的值是8,表示光合作用制造了8毫克的有机物.B对应的是2毫克,表示呼吸作用消耗了2毫克的有机物,也就是说叶片积累的有机物是6毫克。植物晚上不进行光合作用,主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晚上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采取:降低温度、通风等措施,还可以增加光照,使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从而提高产量。所以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20~22℃之间,温度为35℃有机物的积累为0。实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越强。可见,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蔬菜有机物含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夜晚适当降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p><p>材料一:“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p><p>材料二:如图一</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6/08/b434c6c7/SYS201907160809425674651475_ST/SYS201907160809425674651475_ST.001.png" width="411"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材料三:图二</p><p>&#xa0;</p><p>(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_____。</p><p>(2)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区别于其他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_____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p><p>(3)材料二为_____模式图。在缩手反射中,当冲动传到效应器时,手即缩回即屈肘)。屈肘时,手臂收缩的肌肉是_____。</p><p>(4)材料三为某同学画的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_____(填序号: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补充材料三所缺的两个反射结构依次是_____和传出神经。</p></div></div>
<div><p>【答案】失去了大脑的控制    语言文字    反射弧    肱二头肌    ①④②③    神经中枢    </p><p>【解析】</p><p>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一表示了反射弧的组成: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神经中枢能够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的生理功能,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它各处的神经中枢要受大脑皮层的控制。</p><p>(1)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植物人”的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已不能控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因此“植物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人不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而在脊髓横断或大脑皮层受损的情况下,人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说明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能够将神经冲动传导给大脑皮层,即具有传导功能。</p><p>(2)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人类可以建立由语言文字的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p><p>(3)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图一是反射弧模式图,图示中:1、2、3、4、5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在缩手反射中,当神经冲动传导5效应器时,相应的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屈肘,手即缩回。</p><p>(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因此“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①④②③。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导的一般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材料三依次所缺的两个反射结构是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梨花梨树,枝条和枝芽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9344965d/SYS201905140909130529396160_ST/SYS201905140909130529396160_ST.001.png" width="529"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图一所示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标号_____________。为提高坐果率,梨农会采集香水梨等相近品种的花粉来授粉,这种传粉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p><p>(2)图二中的B是由图一中[]___________的发育来的。</p><p>(3)图二E处是果农改良果树品种进行嫁接的痕迹,嫁接成功的关键技术是__________。</p><p>(4)图二中的A是由图三中的[]_____发育来的。图三中的c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p><p>(5)果农为了增加果实的重量,常采用“环剥”技术(如图二C处将茎剥去宽约一厘米,深至形成层的一圈树皮)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⑦和⑬    人工授粉    ⑫子房    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a幼叶    侧芽    阻止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养料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使营养物质贮存在果实中    </p><p>【解析】</p><p>一朵花中,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种子的主要结构。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借助昆虫和风力进行传粉,如果传粉不足引起产量下降。花经过传粉和受精,雄蕊,柱头等相继凋落,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子房壁发育为果皮,珠被发育为种皮。嫁接是常采用的植物的无性繁殖的一种方法,嫁接时要注意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叶芽的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相邻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但它是活细胞。</p><p>(1)花的基本结构有花冠,花萼和雄蕊、雌蕊等结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是花的主要部分。在图一所示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标号是[⑦]雄蕊和[⑬]雌蕊。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借助昆虫和风力进行传粉,如果传粉不足引起产量下降,为提高坐果率,梨农会采集香水梨等相近品种的花粉来授粉,这种传粉类型属人工辅助授粉。</p><p>(2)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图二中的B是由图一中[⑫]子房的发育来的。</p><p>(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有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特性。因此,图二E处是果农改良果树品种进行嫁接的痕迹,嫁接成功的关键技术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p><p>(4)叶芽的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因此,图二中的A是由图三中的幼叶发育来的。图三中的c将来发育成侧芽。</p><p>(5)“环剥”目的是将树皮剥去宽约1cm、深至形成层的一圈,阻止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树皮韧皮部内的筛管向外运输,使营养物质尽量多地贮存在果实中。因此,果农为了增加果实的重量,常采用“环剥”技术(如图二C处将茎剥去宽约一厘米,深至形成层的一圈树皮)这样做的道理是阻止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养料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使营养物质贮存在果实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6/08/b434c6c7/SYS201907160809427416952730_ST/SYS201907160809427416952730_ST.001.png" width="282"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能够固定太阳能的是_____。</p><p>(2)假如图中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施用DDT后,体内DDT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p><p>(3)该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能力。</p><p>(4)图中各生物体内含有的“碳”最终来自于_____。</p><p>(5)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戊    甲    丙    自我调节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建立自然保护区    </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甲生产者,能够固定太阳能。图中戊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有 乙、丙、丁。</p><p>(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假如图中表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则施用DDT农药后,由于有毒物质在生态系统中逐级积累,而丙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DDT农药累积最多的生物是丙。</p><p>(3)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 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p>(4)图中生物体内的碳为有机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其体内的有机物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中,所以图中各生物体内含有的“碳”最终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p><p>(5)就地保护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示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结果使出生的转基因鼠比普通小鼠的生长速度快2~3倍,个体大一倍.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16/08/b434c6c7/SYS201907160809428707325579_ST/SYS201907160809428707325579_ST.001.png" width="292"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以上研究过程利用的技术叫_____技术.</p><p>(2)图中B显示,将获得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体内,你认为注入的部位应该是_____.</p><p>(3)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p><p>(4)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转基因    输卵管    鼠的大小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基因控制性状    </p><p>【解析】</p><p>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p><p>(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该研究过程中,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中,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p><p>(2)图中B显示,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该受精卵在小鼠的子宫内发育成新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其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获得以及废物的排出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交换的。</p><p>(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性状,因此该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大小,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性状是鼠的大小。</p><p>(4)超级鼠体量增大(体量大小是一种性状)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九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