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35:49

中考生物 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专项训练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因是通过亲子之间的“小桥”传递的,小桥指的是(  )</p><p>A. 精子    B. 卵细胞</p><p>C. 精子和卵细胞    D. 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  )</p><p>A. 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p><p>B. 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演变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p><p>C. 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单细胞生物,地球上的生物从此生机勃勃,不断进化发展;</p><p>D. 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基因显、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p><p>A. 成对的基因一定有显、隐性之分</p><p>B.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p><p>C. 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p><p>D. 显性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成对的基因有纯显性基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和纯隐性基因,因此,成对的基因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A错误;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出来,因此隐性性状并不是不能表现出来,B错误;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C错误;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p><p>A. 阴道    B. 卵巢    C. 输卵管    D. 子宫</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p><p>A. 生殖    B. 发育    C. 遗传    D. 变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生殖是指每种生物都有能产生自己的后代的能力;发育是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所说的繁育柳树的方式是</p><p>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种子繁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所以此题答案为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0条,其雄花产生的精子和雌花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是(   )</p><p>A. 20条、20条    B. 10条、10条    C. 20条、10条    D. 10条、20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0条,其雄花产生的精子和雌花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是10条、10条。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神舟”六号飞船搭载了刚产出两天的乌鸡蛋进入太空,科学家想研究太空环境对鸡________的影响(  )</p><p>A. 受精卵    B. 卵黄    C. 胚盘    D. 卵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据此可知,“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刚产出两天的受精乌鸡蛋进入太空,鸡蛋受精后,胚胎发育就已经开始,所以科学家的目的就是想研究太空的辐射环境对乌鸡胚胎发育的影响。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人的全部染色体,其大小和形态( )</p><p>A. 除X和Y染色体其余均相同    B. 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C. 都是相同的    D. 各不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即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即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p><p>因此,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区别: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因此,一个人的全部染色体,其大小和形态是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染色体是由________&#xa0;和_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________&#xa0;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p></div></div>
<div><p>【答案】  DNA  蛋白质  染色体</p><p>【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___     __”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p></div></div>
<div><p>【答案】始祖鸟</p><p>【解析】试题分析: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结合材料三分析:疟疾是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进行传播.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卵→幼虫→________→成虫四个时期。</p></div></div>
<div><p>【答案】蛹</p><p>【解析】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因此,蚊子的发育为完全变态,此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曲线图,据图分析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ac13bdde/SYS201904111029095555434548_ST/SYS201904111029095555434548_ST.001.png" width="266"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A点到B点,我国人口平均每10年增加约________&#xa0;亿,据图可知我国人口从11亿增加到13亿历时________&#xa0;年.    </p><p>(2)按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速度计算,从2000年起,人口达15亿只需要________&#xa0;年.    </p><p>(3)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________&#xa0;,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具体措施是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  1.5  10  10  计划生育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p><p>【解析】(1)由统计图可得:1960年到1990年我国人口增长为11-6.7=4.3(亿),人口平均每10年增加约1.5亿,2000年我国人口数量为13亿,据图可知我国人口从11亿增加到13亿历时10年。</p><p>(2)由统计图可得:按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速度计算,10年增长了2亿,从2000年起,人口达15亿只需要10年。</p><p>(3)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少生,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优生。因此,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具体措施是晚婚、晚育、少生和优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的示意图,图中“生出的幼鼠”可发育成转基因超级鼠(个体大),请回答有关问题:</p><p>&#xa0;<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8d05ab8/SYS201712310028056335618263_ST/SYS201712310028056335618263_ST.001.png" width="306"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____。&#xa0;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p><p>(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___________。</p><p>(3)由此可推论,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xa0;____。</p><p>(4)在将受精卵注入输卵管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受精卵既有注射了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又有未注射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鼠个体的大小  生长激素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控制性状的基因  形成对照</p><p>【解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通过超级鼠产生的过程可知,控制鼠的个体大小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br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鼠的个体的大小是由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由此可以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br />(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给后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br />(4)注射过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超级鼠,而未注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普通鼠,通过对比可知鼠的个体的大小(性状)是有生长激素基因控制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5caac433/SYS201712310110107750670347_ST/SYS201712310110107750670347_ST.001.png" width="311"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它们的共同祖先是谁_______________ 。</p><p>(2)它们由树栖生活变为陆地生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p><p>(3)你认为环境与人类的进化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森林古猿  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环境影响人类的进化方向:  森林大量消失,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来自环境的各种威胁,迫使古猿使用工具捕食和防御,促使大脑发达、四肢灵活,并逐渐产生了复杂语言,在同猛兽雨无常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p><p>【解析】(1)图中的四种都是现代类人猿,现代类人猿和人是近亲,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br />(2)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吓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它们由树栖生活变为陆地生活的原因是环境的变化。<br />(3)由(2)可知环境的变化促进了人类的进化。</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生物 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