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胡萝卜的地上部分带绿色,而地下部分则没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p><p>A.空气 B.温度 C.水分 D.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叶绿素是位于叶绿体中的色素,植物体呈现绿色就是因为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中有叶绿素的缘故。</p><p>胡萝卜的地上部分带绿色,说明地上部分的叶绿体中有叶绿素;地下部分不能得到光照,呈黄白色,说明地下部分没有叶绿素,但叶绿体仍存在,内有叶黄素等色素;这说明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够合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阳光。</p><p>所以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p><p>A. 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B.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p><p>C.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n D.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A: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故A错误;</p><p>B:因为组织构成器官,而不是器官构成组织,故B错误;</p><p>C: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C错误;</p><p>D: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进行无土栽培时应适时更换营养液,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p><p>A.水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氧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无土栽培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p><p>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所以植物营养液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种类与多少配制的。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已达到植物的需求,所以无土栽培的产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有机物是植物自身的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无法从外界吸收,氧气主要是从叶片中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内,所以更换营养液主要就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无机盐。</p><p>所以答案选择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p><p>A. 线粒体 B. 染色体 C. 叶绿体 D. 液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p><p>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即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p><p>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p><p>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体态与岩石相似,这是一种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在视野中会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p><p>A.5× 、10× B.10×、40× C.15×、10× D.20×、35×</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p><p>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p><p>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40×10=400(倍);</p><p>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5=150(倍);</p><p>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0×35=700(倍);</p><p>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 50倍,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目镜5×、物镜10×。</p><p>所以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是根尖某区的横切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549160687927_ST/SYS201904061324549160687927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形状不规则,具有保护作用</p><p>B. 细胞排列紧密,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p><p>C. 细胞呈长方形,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p><p>D. 它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由图可知,此图为根尖成熟区横切面,因为图中出现了2根毛,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而不是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故选D。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避免对胃产生剌激,制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渔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p><p>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p><p>B.胆汁不能消化淀粉</p><p>C.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p><p>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胃液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初步消化,而不能消化淀粉。据此解答。</p><p>由于口腔内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但不能对蛋白质进行消化;胃内有胃腺,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将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但不能对淀粉进行消化,所以,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胶囊在胃内不能消化,到小肠内被消化,从而避免对胃的刺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蔬菜“南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整个南瓜由子房发育而成</p><p>B. 南瓜的种子中有胚乳</p><p>C. 整个南瓜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p><p>D. 我们平时吃蔬菜“南瓜”吃的是南瓜的果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的发育情况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561602716406_DA/SYS201904061324561602716406_DA.001.png" width="437"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南瓜属于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故A正确。南瓜的种子有具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没有胚乳,故B错误。南瓜属于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组成,故C正确。南瓜的可食用部分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故D正确。故选B。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植物生长主要靠细胞分裂和生长完成</p><p>B. 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需水量不同</p><p>C. 植物生长只需要含氨、磷、钾的无机盐</p><p>D. 水是植物体生长需要量最多的物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因此植物体能够不断长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故A正确;植物生长的时期不同,它的需水量也不同的,以小麦为例,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日均需水量从返青期到抽穗期是逐渐增加,由抽穗期到灌浆期又减少,故B正确;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故C错误;植物根吸收的水99%左右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还有大约1%左右用于各种生理活动,所以水是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我们由城市走进森林时,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植物的( )</p><p>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p><p>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p><p>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p><p>D. 茂密的森林遮住了大部分阳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水+二氧化碳<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d5a9176a/SYS201904061324565505487691_DA/SYS201904061324565505487691_DA.001.png" width="68" height="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以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使空气变得清新;植物的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是: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晴朗的夏天,当你踏入森林公园时,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故选B。 <br />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可以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意义方面来切入。理解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意义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在清晨走进密闭的蔬菜大棚时,会感到气闷,呼吸加快,其原因是( )</p><p>A. 蔬菜的光合作用降低了大棚内的温度</p><p>B. 蔬菜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棚内的二氧化碳</p><p>C. 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棚内的氧气</p><p>D. 蔬菜的蒸腾作用增大了大棚内的湿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夜间无光,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而蔬菜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导致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氧气减少,因此人会感到气闷。所以人们在清晨刚进入种植蔬菜的密闭大棚内,会感到气闷,主要原因是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故选C。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缺少含钙的无机盐容易患</p><p>A. 缺铁性贫血</p><p>B. 骨质疏松症</p><p>C. 佝偻病</p><p>D. 地方性甲状腺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据此作答。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钙易患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p><p>A. 神经元 B. 反射弧 C. 神经中枢 D. 神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正常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有下列哪种物质</p><p>A.葡萄糖 B.水 C.无机盐 D.尿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p><p>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其余的水、无机盐、尿素都是尿液的成分,BCD错误。</p><p>所以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p><p>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p><p>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恒温动物的体温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恒温动物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蝗虫和蚯蚓分为两类,这是根据( )进行分类的</p><p>A. 脊柱的有无</p><p>B. 体温是否恒定</p><p>C. 能否飞行</p><p>D. 能否水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有翅,能飞行,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不能飞行,但二者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也都属于变温动物,所以将蝗虫和蚯蚓分为两类,这是根据能否飞行,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提出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生物学家是( )</p><p>A.达尔文 B.李时珍 C.袁隆平 D.林奈</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A错误;</p><p>李时珍是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撰《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B错误;</p><p>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的基因组合培育出的新品种,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C错误;</p><p>林奈是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他在生物学上的成就是发明了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特有的栖息液水中的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是</p><p>A. 大熊猫</p><p>B. 白暨豚</p><p>C. 扬子鳄</p><p>D. 金丝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喙豚科,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喜欢群居,视听器官严重退化,白鳍豚是恒温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水域,是我国特有的栖息液水中的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比其他动物高,其主要原因是( )</p><p>A. 具有胎盘 B. 体温恒定 C. 胎生哺乳 D. 大脑发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生殖特点,受外界环境影响不大,所以成活率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发展农业经济,一些乡镇把“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效益。家蚕的生殖类型、发育方式属于( )</p><p>A.有性生殖,完全变态</p><p>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p><p>C.无性生殖,完全变态</p><p>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家蚕的生殖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是有性生殖。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家蚕的生殖类型、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 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p><p>B. 杀灭或控制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蝗虫的成虫期</p><p>C. 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p><p>D. 蜜蜂、蝴蝶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成虫菜粉蝶只进食一点花蜜与露水;A正确;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具有外骨骼,但外骨骼不能随着幼虫的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蝗虫的幼虫要经过5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蝗虫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所以运动方式是跳跃和飞翔,在3龄幼虫之前,蝗虫的翅还没有发育好,不能飞行,只能跳跃,所以,灭蝗的最佳时期就是3龄幼虫之前,B错误;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可使幼虫生长大而壮,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C正确;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 )可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p><p>A. 甲烷、氨、水蒸气、氧气 B. 甲烷、氨、水蒸气、氢气</p><p>C. 甲烷、氨、二氧化碳、氧气 D. 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硫</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p><p>A. 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 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p><p>C. 抗药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青霉素的质量下降,杀菌能力低</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的细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基础是( )</p><p>A. 过渡繁殖 B. 生存斗争</p><p>C. 环境的变化 D. 遗传变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p><p>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故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狗咬伤的患者需要及时注射狂犬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p><p>A.抗体,保护易感者 B.抗原,保护易感者</p><p>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2)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p><p>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因此被疯狗咬伤的患者,注射的狂犬抗毒血清属于抗体,能抵抗狂犬病毒,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所以答案选择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患儿,此患儿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控制肤色的基因用A或a表示)如果这对夫妇想再生一胎,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有多大?</p><p>A.Aa;75% B.AA;50% C.aa;50% D.aa;75%</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患者的控制肤色的基因组成是aa,他的这对基因由其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其肤色正常的父母除含有一个正常基因A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a,即夫妇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6/08/2db0785e/SYS202001060810540693573946_DA/SYS202001060810540693573946_DA.001.png" width="378"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即这对夫妇再生一胎,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75%。</p><p>所以答案选择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当你再次患感冒时,你应该( )</p><p>①服用上次感冒时用的那种药 ②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买药服用</p><p>③到药店购买OTC标志的感冒药 ④自行到药店购买R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p><p>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p><p>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如果再次患感冒时要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药服用,或到药店购买非处方药,不能服用上次感冒时用的那种药,因为引起感冒的原因不一定和上次一样,所以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因此②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买药服用和③到药店购买OTC标志的感冒药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花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6/08/2db0785e/SYS202001060810542967943975_ST/SYS202001060810542967943975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们与_____的形成有关。雌蕊包括图中的_____。</p><p>(2)图中①能产生花粉,它落在图中②上的过程叫_____。</p><p>(3)子房包括图中的_____(填数字)。</p><p>(4)种子由图中的_____(填数字)发育而来。</p></div></div>
<div><p>【答案】果实和种子 ②④⑤ 传粉 ⑥和⑦ ⑦ </p><p>【解析】</p><p>图中①是花药,②是柱头,③是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子房壁,⑦是胚珠。</p><p>(1)雌蕊由②柱头、④花柱、⑤子房组成,雄蕊由①花药和③花丝组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是雄蕊和雌蕊的主要结构。</p><p>(2)图中①花药能产生花粉,花粉落到雌蕊②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p><p>(3)子房包括⑥子房壁和⑦胚珠。</p><p>(4)传粉和受精完成后,⑤子房发育成果实,⑦胚珠发育成种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甲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乙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丙是脑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197920775768_ST/SYS201904191039197920775768_ST.001.png" width="480"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神经元的结构由图甲中的②细胞体和③___构成。</p><p>(2)一个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来不及收手就迅速松手,是一种反射活动,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__。(用图乙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痛?__。</p><p>(3)观察图丙发现,人的脑包括①大脑、②__和③脑干三部分。能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中枢是_。</p></div></div>
<div><p>【答案】 突起 ①→③→⑤→④→② 先缩手 小脑 脑干</p><p>【解析】(1)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 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结构由图甲中的②细胞体和③突起构成。 </p><p>(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组成,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因此,如果你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把手松开,这个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完成此动作的神经传导途径是: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噐,从而完成缩手反射。缩手反射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人的这种缩手反应是先缩手,后感觉疼痛。</p><p>(3)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观察图丙发现,人的脑包括①大脑、②小脑和③脑干三部分。能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中枢是脑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967年,俄勒冈大学的径赛教练包尔曼和专门研究心脏的医学家哈里斯合著的《慢跑》一书出版,大大促进了慢跑活动的普及。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请分析回答问题:</p><p>(1)慢跑等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关节和肌肉组成的。</p><p>(2)当人处于如图所示慢跑状态时,其右上肢处于_____(屈肘或伸肘)状态,该动作的完成是因为骨骼肌接受了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此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状态,而肱三头肌处于_____状态。</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6/08/2db0785e/SYS202001060810545893188262_ST/SYS202001060810545893188262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能量,下列与能量来源无关的是_____。</p><p>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循环系统</p></div></div>
<div><p>【答案】骨 伸肘 舒张 收缩 C </p><p>【解析】</p><p>(1)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p><p>(2)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p><p>(1)人体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p><p>(2)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当人处于图A中所示慢跑状态时,其右上肢处于伸肘状态。</p><p>(3)人体在运动中,通过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呼吸系统获得氧气,通过消化系统获得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可见,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能量,与能量来源无关的是C神经系统。所以答案选择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6/08/2db0785e/SYS202001060810547739382625_ST/SYS202001060810547739382625_ST.001.png" width="205"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A表示父母产生生殖细胞c和d的过程,生殖细胞c中的染色体是_____。(用“常染色体数+?”表示)</p><p>(2)B过程为_____,形成的e细胞称为_____。</p><p>(3)若这对夫妇生的这个女孩是第一胎,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原因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_____的,可见,生男生女的机会也是均等的。</p></div></div>
<div><p>【答案】22+Y或22+X 受精 受精卵 50 均等 </p><p>【解析】</p><p>(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p><p>(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1)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a、b为该夫妇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即46条。生殖细胞c是精子,染色体数是22+Y或22+X。</p><p>(2)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图示中B过程是受精,e细胞是受精卵。</p><p>(3)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7/10/94500ed8/SYS201901071007236029301595_ST/SYS201901071007236029301595_ST.001.png" width="471"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_____.</p><p>(2)盖好盖玻片后,进行染色时应将碘液滴在盖玻片的_____.</p><p>(3)染色后,某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p><p>①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_____.</p><p>②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_____(填结构名称).</p><p>③在视野C中,细胞内着色较深的结构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气泡 一侧 B、D、A 细准焦螺旋 细胞核</p><p>【解析】试题分析: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步骤,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这每个步骤简洁地用一个字代表:擦→滴→撕→展→盖→染。</p><p>(1)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2)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侵入标本的全部;(3)①在显微镜下首先看到的是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干中B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即出现图D所示;此时图中细胞结构不清楚,要放大物像,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即出现A所示图象,细胞体积放大了,但是图象模糊,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象清晰,即图C;②从A→C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③细胞核中含有一种能够被碱性材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在视野C中,细胞内着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收集了6份相同的同一种树的落叶,在其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大家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案</p></td><td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前的准备</p></td><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组</p></td><td style="width:210.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组</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案一</p></td><td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乙两组均未做灭菌处理</p></td><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放在无菌条件下</p></td><td style="width:210.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案二</p></td><td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组进行灭菌处理</p><p>乙组未做灭菌处理</p></td><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放在无菌条件下</p></td><td style="width:210.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7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案三</p></td><td style="width:160.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p></td><td style="width:11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放在无菌条件下</p></td><td style="width:210.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p></td></tr></table><p> </p><p>(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_____。</p><p>(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_____。</p><p>(3)方案二设计是否合理?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p><p>(4)这三个方案中,合理的方案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照实验要求单一变量,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因为细菌的生存需要水(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 不合理 实验二中的变量不止一个,不能构成对照实验 三 </p><p>【解析】</p><p>(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p><p>(1)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他条件要都相同,避免其他变量对试验的干扰。因此,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种类要相同。</p><p>(2)细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等。所以树叶保持潮湿是因为细菌的生存需要水。</p><p>(3)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所处的条件完全相同(都进行灭菌处理);而实验后,除单一变量(接种与不接种)即有无细菌外,对照组与实验组又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无菌的条件),可见,方案二设计不合理,是因为方案二中甲组进行灭菌处理,放在自然条件下;乙组未做灭菌处理,暴露在空气中,因此变量不止有一个,不能构成对照实验。</p><p>(4)只有方案三排除了所有影响实验的干扰,因此方案三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始终注意只有一个变量因素,实验结果更能说明问题具有说服力。</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