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34:11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p><p>A. 组织    B. 细胞    C. 器官    D. 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所示猫和鼠的生命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p><p>A.猫吃老鼠——营养</p><p>B.猫生猫,鼠生鼠——生长</p><p>C.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变异</p><p>D.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主要包括: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p><p>A.猫捕食老鼠,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故A正确。</p><p>B.猫生的是猫,而鼠生的是鼠,体现的是遗传现象,故B错误。</p><p>C.一窝猫中各猫体色不一样,体现的是变异,故C正确。</p><p>D.老鼠的天敌是猫,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p><p>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p><p>B.需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p><p>C.调查过程主要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p><p>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p><p>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都符合调查的要求,A、B、D正确。</p><p>调查时要如实记录,不可以凭个人好恶来记录,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生活在水中    B. 由一个细胞构成</p><p>C. 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D. 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由一个细胞构成,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活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不易看清楚的细胞结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09/08/afce5e01/SYS202001090811413098751731_ST/SYS202001090811413098751731_ST.001.png" width="101"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细胞壁</p><p>B. 细胞膜</p><p>C. 细胞质</p><p>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p>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看不清,因为细胞膜是透明的并且紧贴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根本看不到;而且细胞膜厚度为7.5-10纳米,这么薄的厚度一般的显微镜是无法分辨出来的。</p><p>所以答案选择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蝙蝠多在夜晚活动。造成这种生活习性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p><p>A. 空气&#xa0;B. 水分&#xa0;C. 阳光&#xa0;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p><p>由分析可知,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蝙蝠多在夜晚活动。可见影响蝴蝶、蝙蝠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受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p><p>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视野中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这是由于(    )</p><p>A.物镜受损&#xa0;B.细准焦螺旋未调好</p><p>C.反光镜未调好&#xa0;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所使用的光是透射光,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光线才能透过。</p><p>A.物镜用于放大物像,如果受损则无法观察物像,故A错误。</p><p>B.细准焦螺旋是用于看清物像的,若未调好,那么视野中的物像应是都不清晰,故B错误。</p><p>C.反光镜是调节光线的强弱,这和物像部分清晰部分不清晰无关,故C错误。</p><p>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导致光线部分可透过,部分透不过,因而,视野中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生物圈&#xa0;B. 海洋生态系统&#xa0;C. 森林生态系统&#xa0;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间不是独立分开的,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p><p>B. 食物网是指不同种类的多条食物链平行连接起来形成的简单结构</p><p>C.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与能量流动无关</p><p>D. 食物链和食物网破坏不会影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19/08/c64b588e/SYS201911190807260333603822_ST/SYS201911190807260333603822_ST.001.png" width="214"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p><p>B. 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p><p>C. 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p><p>D. 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br />(2)分析图表可知:甲生产者、乙消费者、丙分解者,解答即可。</p><p>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A正确;<br />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B正确;<br />丙能分解甲、乙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丙是分解者,C正确;<br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成分,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p><p>B.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就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p><p>C.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p>D. 草原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p><p>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A错误;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B错误;生物圈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最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了不同的组织</p><p>B.生物体的生长过程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p><p>C.细胞分裂时最先分裂的是细胞质</p><p>D.刚分裂出来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体积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但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p><p>A.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故A错误。</p><p>B.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生物体内多种多样的组织。因此,生物体的生长过程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故B正确。</p><p>C.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故C错误。</p><p>D.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比母细胞小,故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p><p>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p><p>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p><p>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分、岩石圈表面</p><p>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可根据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分析解答。</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作的玻片标本属于(    )</p><p>A.切片&#xa0;B.涂片&#xa0;C.装片&#xa0;D.以上三者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很小,观察研究细胞要使用显微镜等用具。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时,最好将观察对象制作成玻片标本。玻片种类为切片、涂片、装片。</p><p>A.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茎、叶的横切面切片,故A不符合题意。</p><p>B.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故B不符合题意。</p><p>CD.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故C符合题意,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十几年来,江南某地的青蛙被大量搬上餐桌,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这个生态系统中(  )</p><p>A. 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B. 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p><p>C. 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D. 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稻田里的一条食物链中,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杀青蛙,破坏了食物链,使稻田里的害虫增加,由于稻田里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会大量繁殖,使水稻减产,导致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细胞中具有叶绿体的是(     )</p><p>A.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xa0;B. 家鸽肌肉细胞</p><p>C.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xa0;D. 菠菜叶肉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叶肉细胞中既有线粒体又有叶绿体,其他细胞中只含有线粒体;动物细胞只含线粒体,不含叶绿体。</p><p>人口腔上皮细胞、家鸽肌肉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A、B不符合题意;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菠菜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内.最后产下的小鼠的体色和性别分别是( )</p><p>A. 黑色,雌性    B. 褐色,雌性    C. 黑色,雄性    D. 白色,雌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小鼠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因此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黑色、雌性.</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p><p>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xa0;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p><p>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xa0;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更肥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一到夏天就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与夏季苔原的斑驳色彩很相近。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p><p>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树叶,是拟态行为,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不符合题意;</p><p>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不符合题意;</p><p>C.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C不符合题意;</p><p>D.蚯蚓能疏松土壤,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的生长,体现了生物对环境土壤的影响,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植物组织的是</p><p>A. 上皮组织&#xa0;B. 营养组织&#xa0;C. 神经组织&#xa0;D. 肌肉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而动物组织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p><p>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而动物组织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因此,属于植物组织的是营养组织。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下图中与其它三者不同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355315301114_ST/SYS201904171035355315301114_ST.001.png" width="56"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355315301114_ST/SYS201904171035355315301114_ST.002.png" width="61" height="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355315301114_ST/SYS201904171035355315301114_ST.003.png" width="59" height="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355315301114_ST/SYS201904171035355315301114_ST.004.png" width="48"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肾脏、B西红柿和D叶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而C属于组织,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态系统中仅有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acb18ea3/SYS201904220922571053973401_ST/SYS201904220922571053973401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乙、丙、丁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p><p>B. 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C. 乙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p><p>D. 甲和乙是捕食关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一个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低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图中甲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属于生产者;丙次之,属于初级消费者;丁再次之,属于次级消费者;乙属于第三级消费者。</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故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还缺少分解者,不能组成生态系统,A错误;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由图可知甲是绿色植物。故甲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B正确;甲是生产者,所以甲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C错误;由图可知,甲的数量最多,甲是生产者,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丁→乙,甲和乙不是捕食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p><p>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p><p>B. 组织→器官→系统一植物体</p><p>C.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D. 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一植物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藕是莲的根状茎。“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  )</p><p>A. 营养组织&#xa0;B. 输导组织&#xa0;C. 分生组织&#xa0;D. 保护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p><p>植物的组织是按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有分裂作用的分生组织、有营养作用的营养组织、有输导作用的输导组织,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是机械组织。“藕断丝连”中的“丝”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丝”是输导组织。</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所示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3/06/d4c2c5d2/SYS202006230607105427709750_ST/SYS202006230607105427709750_ST.001.png" width="480"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示的正确操作顺序是:B→C→E→D→A。(_____)</p><p>(2)步骤E所滴的液体是生理盐水。(_____)</p><p>(3)步骤A是将一滴染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_____)</p><p>(4)步骤C撕下的洋葱内表皮属于上皮组织。(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p><p>【解析】</p><p>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可以简化为:擦、滴、取、展、盖、染、吸。</p><p>“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p><p>“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p><p>“取”:用镊子从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p><p>“展”:将所取材料放于载波片,展平使其形成薄层。</p><p>“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上,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p><p>“染、吸”:把一滴染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p><p>观图可知:A表示“染、吸”,B表示“展”,C表示“取”,D表示“盖”,E表示“滴”</p><p>(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可以简化为:擦→滴E→取C→展B→盖D→染、吸A,故原命题错误。</p><p>(2)步骤E所滴的液体是清水,目的是保证细胞的活性。生理盐水是用于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作用,会吸水涨破,故原命题错误。</p><p>(3)步骤A表示的是“染、吸”,即把一滴染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故原命题正确。</p><p>(4)步骤C撕下的洋葱内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上皮组织属于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不是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故原命题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甲)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乙),请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3/06/d4c2c5d2/SYS202006230607107468662645_ST/SYS202006230607107468662645_ST.001.png" width="277"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细胞中,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p><p>(2)对细胞有用的物质能够进入,其他物质被挡在外面,主要是因为乙细胞的[   ]_______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p><p>(3)甲、乙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存在于甲细胞中的 [    ] ________________。</p><p>(5)甲、乙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线粒体。</p></div></div>
<div><p>【答案】①细胞壁    ④ 细胞膜    线粒体    ②液泡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液泡,③细胞核,④细胞膜,⑤细胞核,⑥细胞质。</p><p>(1)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细胞膜与细胞壁紧贴不易看清。甲细胞中,①的指向为细胞的最外面,为细胞壁,所以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①细胞壁。</p><p>(2)④的指向为人口腔上皮细胞(乙)的最外面,为细胞膜。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p><p>(3)甲细胞是番茄果肉细胞,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乙细胞是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因此甲、乙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p><p>(4)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因此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是细胞液,存在于甲细胞中的②液泡。</p><p>(5)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因此,甲、乙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甲为制作某临时装片的步骤,图乙为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图丙为显微镜的几个镜头,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3/06/d4c2c5d2/SYS202006230607109150791206_ST/SYS202006230607109150791206_ST.001.png" width="547"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据图甲可知,制作的是______细胞临时装片,缺少的步骤①应为______,其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p><p>(2)观察到的视野应为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视野中出现气泡是由于图甲中(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 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p><p>(3)丙中属于物镜的是 _______________ ,其中对光选用的物镜是 _______________</p><p>(4)要使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若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若显微镜的镜头脏了,可用 _______________来擦拭。</p><p>(5)制作此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染色时应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人的口腔上皮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A    ④    c和d    d    a和d    细准焦螺旋    擦镜纸    稀碘液或者碘液    </p><p>【解析】</p><p>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步骤为:擦、滴、刮、涂、盖、染。</p><p>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p><p>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p><p>刮: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对应步骤②。</p><p>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对应步骤③。</p><p>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轻轻地盖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对应步骤④。</p><p>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对应步骤⑤。</p><p>(1)据图甲,尤其是②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可知甲图表示制作的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缺少的步骤①应为“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其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p><p>(2)观察到的视野应为图乙中的A,而B表示是植物细胞的视野。视野中出现气泡是由于图甲中④“盖”:盖玻片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p><p>(3)在丙图中对比发现,c和d上方有螺纹,a和b上方无螺纹,物镜需要装在转换器上,那么c和d是物镜,a和b是目镜。对光选用的物镜是低倍的,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那么选择的是短物镜d。</p><p>(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像越小,但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最小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物镜的放大倍数=最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图丙中的a和d:5×15=75(倍)。若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细准焦螺旋。若显微镜的镜头脏了,可用擦镜纸来擦拭。</p><p>(5)制作此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染色时应滴加的液体是稀碘液或者碘液,以便更好的观察细胞的结构。</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根据资料回答:</p><p>资料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最终成功地从牛身上获得胚胎干细胞,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p><p>资料2:《西游记》中,孙悟空常在紧要关头拔毛变猴。如今,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培育大致过程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3/06/d4c2c5d2/SYS202006230607111182744101_ST/SYS202006230607111182744101_ST.001.png" width="247" height="2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描述克隆猴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p><p>(2)资料1中,能表示细胞分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3)皮肤、肌肉、骨中主要是结缔组织构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克隆猴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______,说明_______能够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p></div></div>
<div><p>【答案】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克隆猴    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    骨    细胞核\体细胞    细胞核    </p><p>【解析】</p><p>细胞是人体或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或动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或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或动物体。因此人体或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p><p>(1)克隆猴是动物体,由体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核的卵细胞融合受精卵形成克隆胚胎再被植入代孕母猴体内,最后分娩得到。因此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克隆猴。</p><p>(2)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的。资料1中,能表示细胞分化的观点是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p><p>(3)人体或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皮肤的结构包括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骨中的骨组织主要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也是由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的。因此,皮肤、肌肉、骨中主要是结缔组织构成的是骨。</p><p>(4)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克隆猴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体细胞提供的细胞核,说明细胞核能够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风吹大地春日美,雨润田园菜花香。2019年3月15日,衡阳第八届油菜花节在衡阳县库宗桥镇盛大启幕,为了让游客尽情感受油菜花之美,该镇打造了“太极图”、“丰收图”等油菜花海共计200余亩,成功吸引了六万多名游客前来观赏。如图为油菜的结构层次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3/06/d4c2c5d2/SYS202006230607112663725404_ST/SYS202006230607112663725404_ST.001.png" width="460"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是一个细胞即___________,过程a表示细胞___________,此过程中,染色体必须先__________再均分。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______(填选项)。</p><p>A.与原细胞一样&#xa0; &#xa0; B.是原细胞的两倍&#xa0;&#xa0;  C.是原细胞的一半&#xa0;&#xa0;  D.不确定</p><p>(2)图丙中,具有较强分裂能力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p><p>(3)与人体细胞相比,油菜细胞特有的结构除液泡、叶绿体外,还有______________。</p><p>(4)丁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___;与人体相比,油菜没有而人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分裂    复制    A    分生组织    细胞壁    器官    系统    </p><p>【解析】</p><p>观图可知: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c表示不同组织构成器官花,d表示不同器官构成植物体。</p><p>(1)图甲经过a过程形成图乙,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裂。图甲是一个细胞可表示为受精卵。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复制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故选A。</p><p>(2)植物体主要的组织为: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其中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p><p>(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与人体细胞相比,油菜细胞特有的结构除液泡、叶绿体外,还有细胞壁。</p><p>(4)丁是花,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人体或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与人体相比,油菜没有而人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生态学家收集到的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右图为表中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3/06/d4c2c5d2/SYS202006230607113964452557_ST/SYS202006230607113964452557_ST.001.png" width="487"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3/06/d4c2c5d2/SYS202006230607113964452557_ST/SYS202006230607113964452557_ST.002.png" width="164" height="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对照图和表,若③是螺蛳,则②是_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___ 。</p><p>(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___,表格中没有体现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p><p>(3)该食物网共有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轮虫所在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p><p>(4)该食物网中同时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5)若一段时间内由于鲫鱼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相应生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轮虫    鲫鱼    绿藻    分解者或细菌和真菌    3    绿藻→轮虫→鲫鱼 或者 ①→②→④    轮虫和鲫鱼、螺蛳和鲫鱼    自我调节能力或自动调节能力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任何一种生物数量的减少或增多,必然会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影响到其它生物。</p><p>(1)对照图和表:发现螺蛳、轮虫和鲫鱼都吃绿藻,则①是绿藻。鲫鱼没有被其他生物捕食,则是最高级消费者④,螺蛳和轮虫都被④鲫鱼捕食,若③是螺蛳,则②是轮虫。</p><p>(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绿藻,绿藻有叶绿素可以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表格中没有体现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仅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p><p>(3)该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为:绿藻→螺蛳→鲫鱼;绿藻→鲫鱼;绿藻→轮虫→鲫鱼,其中轮虫所在的食物链为:①绿藻→②轮虫→④鲫鱼。</p><p>(4)螺蛳、轮虫和鲫鱼都吃绿藻,彼此间是竞争关系,但鲫鱼也捕食轮虫和螺蛳,所以鲫鱼和轮虫、螺蛳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因此,该食物网中同时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轮虫和鲫鱼、螺蛳和鲫鱼。</p><p>(5)若一段时间内由于鲫鱼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相应生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班同学分多组设计“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每组统计鼠妇分布数量,实验装置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3/06/d4c2c5d2/SYS202006230607115426326967_ST/SYS202006230607115426326967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本实验装置能否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 ________ 。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  </p><p>(2)如果是在阴暗环境条件下要探究“土壤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本实验装置需要改变的地方是_______。</p><p>(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不能    该实验设置有两个变量或者其他合理表述    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生活吗?    水分    实验装置中的玻璃板换成纸板    减少实验误差    </p><p>【解析】</p><p>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设计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某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p><p>(1)本实验装置不能用来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因为通过观察发现该实验设置有两个变量,纸板和玻璃杯对应的变量是光照,细干土和细湿土对应的变量是水分,这不符合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p><p>(2)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根据题干中在阴暗环境条件下要探究“土壤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提出的问题是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根据土壤湿度可知,实验中的变量是水分。根据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装置还需要改变的地方是将实验装置中的玻璃板换成纸板,使得实验装置内环境阴暗。</p><p>(3)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计算实验结果时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七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