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31:48

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中学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p><p>A.幼体成体均可生活在水中和陆地</p><p>B.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生活在水中</p><p>C.主要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p><p>D.有时生活在水中,有时生活在陆地</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泸州市2015年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王在观察人血图片时,若要在视野中观察到较多的血细胞,应该选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p><p>A.5×10     B.10×40       C.5×40      D.10×10</p></div></div>
<div><p>【答案】  A </p><p>【解析】</p><p>试题分析:要想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应选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目镜和物镜。</p><p>A、放大倍数为是5×10=50倍;B、放大倍数为是10×40=400倍;C、放大倍数为:5×40=200倍;D、放大倍数为是10×10=100倍。可见A放大倍数最小,A符合题意。</p><p>考点定位: 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四川省雅安市发生地震后,国家地震局立即派出专业救援队和搜救犬参与救援.专业搜救犬能够利用蛛丝马迹及时发现废墟中的幸存人员,从获得的途径看搜救犬的这种行为属于(  )</p><p>A. 取食行为    B. 先天性行为    C. 学习行为    D. 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一般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从获得的途径看搜救犬的这种行为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p><p>A. 杠杆、支点、动力    B. 杠杆、动力、支点</p><p>C. 动力、杠杆、支点    D. 支点、杠杆、动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xa0;&#xa0;&#xa0; )</p><p>A. 输卵管和子宫    B. 阴道和子宫    C. 卵巢和子宫    D. 阴道和卵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母体产生的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精子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即受精作用、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输卵管、子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人的免疫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人体不是所有的免疫都是生来就有的</p><p>B.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天花,这是一种异性免疫</p><p>C.人工计划免疫即预防接种疫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D.有的人对某些食物和药物过敏,这是人体免疫系统抵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p><p>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p><p>解:A、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A正确.</p><p>B、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得天花,原因是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这是一种异性免疫,B正确;</p><p>C、人工计划免疫即预防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p><p>D、有的人对某些食物和药物过敏,这是防御功能过强引起的,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p><p>A. 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    B. 引起人和动物生病的H1N1病毒</p><p>C. 进行足球赛的智能机器人    D. 在我国东北发现的猛犸化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的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进行足球赛的智能机器人、在我国东北发现的猛犸化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非生物.引起人和动物生病的H1N1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了分解者,那么</p><p>A. 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p><p>B. 生态平衡依旧能够维持</p><p>C. 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p><p>D. 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不会被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xa0; )</p><p>A. 有机物、能量和水    B. 有机物、能量和氧气</p><p>C. 有机物、水和二氧化碳    D. 水、二氧化碳和能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根据光合作用的概念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养鱼缸长久不换水,缸的内壁上会长有绿膜,长会变成绿色,这是由于哪种植物生长造成的( )</p><p>A. 葫芦藓    B. 蕨类    C. 绿色藻类    D. 衣原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含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p>解:水池中长期积水,导致水中有机质积累过多,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从而使水变成绿色.</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p><p>A. 将油菜种子种下,使之长成新个体</p><p>B. 水螅和酵母菌以出芽方式产生新个体</p><p>C. 把大丽花的块根种在土里长成新个体</p><p>D. 蘑菇和葫芦藓通过孢子萌发产生新个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p><p>A、小麦用种子繁殖的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A正确;</p><p>B、水螅酵母菌通过体壁出芽,产生新水螅个体,没有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p><p>C、依靠植物的根、茎、叶繁殖新个体等的过程中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C错误;</p><p>D、孢子的形成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描述或说法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581165341466_ST/SYS201904191039581165341466_ST.001.png" width="327"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当处于b到c段时,比较人的气管、肺泡和外界气压的大小为:外界<气管<肺泡</p><p>B. 为增加肺的通气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加深呼吸</p><p>C. 人在平静时完成吸气动作,胁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胸廊容积扩大</p><p>D. 体内气体在组织里的交换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很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br />当肺活量处于b到c段时,肺容量增加,为吸气过程,此时人的气管、肺泡和外界气压的大小为:外界>气管>肺泡,故A错误;<br />通过加深呼吸可以使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增多,增加肺的通气量,故B正确;<br />人在平静时完成吸气动作,胁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胸廊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从而使外界气体入肺,故C错误;<br />组织里的交换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取决于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氧(或二氧化碳)的浓度,与血红蛋白无关,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鸡卵结构中,含有细胞核,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 &#xa0;&#xa0;&#xa0;)</p><p>A. 卵黄    B. 胚盘    C. 卵壳    D. 气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等。</p><p>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A不符合题意;<br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B符合题意;<br />卵壳起保护作用,C不符合题意;<br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xa0;&#xa0;&#xa0; )</p><p>A.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 人的单眼皮和黑眼睛</p><p>C. 番茄的颜色和形状    D. 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属于相对性状;<br />人的单眼皮和黑眼睛,是两种性状,B不是相对性状;<br />番茄的颜色和形状,是两种性状,C不是相对性状;<br />狗的长毛和羊的短毛,不是同种生物,D不是相对性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草履虫是通过什么进行呼吸的</p><p>A.纤毛         B.表膜</p><p>C.伸缩泡     D.口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草履虫进行呼吸是通过表膜。</p><p>考点: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590233627067_ST/SYS201904191039590233627067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2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 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__&#xa0;条。    </p><p>(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 他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___&#xa0;条,比a、b减少了________ 。    </p><p>(3)B过程为________&#xa0;,形成的e细胞叫________&#xa0;,染色体数为________&#xa0;对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___&#xa0;,一条来自________    </p><p>(4)父母均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________&#xa0;,由已知能卷舌相对于不卷舌为显性,父母都是能卷舌,女儿也能卷舌,此现象称为变异,在遗传学上我们把卷舌性状和不卷舌性状称为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46   精子  卵细胞  23  一半  受精  受精卵  23  父亲  母亲  变异  相对性状</p><p>【解析】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p><p>(1)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3条,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46条(23对)。</p><p>(2)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生殖细胞c精子、d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均为23条。<br />(3)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图示中B过程是受精,e细胞是受精卵,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23对。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590233627067_DA/SYS201904191039590233627067_DA.001.png" width="208"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因此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r />(4)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父母都是双眼皮,女儿是单眼皮,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有差异,属于变异。能卷舌与不能卷舌这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渤海以其博大辽阔孕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浮游动物100多种,底栖动物140多种,游泳动物120余种。代表种类有水母、黄海葵、三疣梭子蟹、泥螺、毛蚶、沙蚕、文蛤、褶牡蛎、中国对虾、脊尾白虾、黄鲫鱼、鲈鱼、海豚等。</p><p>请回答:</p><p>(1)动物学家通常将以上动物分成为两大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p><p>(2)水母、黄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_____构成。</p><p>(3)文蛤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运动器官为_____。</p><p>(4)中华对虾、三疣梭子蟹的共同特征是:_____,体表有外骨骼。</p><p>(5)鲈鱼为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p><p>(6)海豚是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已被有关国家训练为“海豚兵”,能够识别侦查,摧毁敌方战舰,从行为获得途径上分析,这属于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1)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p><p>(2)内外两层细胞</p><p>(3)足</p><p>(4)身体和附肢分节</p><p>(5)鳍</p><p>(6)学习</p><p>【解析】</p><p>试题(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哺乳动物、鸟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蚯蚓、昆虫。</p><p>(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3)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文蛤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p><p>(4)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触角和足也分节。</p><p>(5)鱼类大都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向前游动。</p><p>(6)海豚的表演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图一和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038870247684_ST/SYS201904171035038870247684_ST.001.png" width="463"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一所指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图二所指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p><p>(2)两种嫁接方式的不同在于接穗不同,图一是用___________做接穗,图二是用___________做接穗。</p><p>(3)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_____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p></div></div>
<div><p>【答案】枝接    芽接    枝    芽    形成层    </p><p>【解析】</p><p>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分为两种:枝接和芽接。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或台木。</p><p>答案为:①.枝接   芽接      ②.枝   芽      ③.形成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 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如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595567994124_ST/SYS201904191039595567994124_ST.001.png" width="246"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xa0;.</p><p>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________&#xa0;.    </p><p>(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xa0;;a和b两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___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p><p>(3)某地大力发展了“农作物﹣﹣猪﹣﹣沼气﹣﹣茶(或果树)”的生态农业模式,猪粪及秸秆经发酵产生沼气和渣水,沼气可作燃料,渣水可为茶林(或果树)和农作物施肥.尝试写出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xa0;(至少包括三个环节).该模式具有推广价值,请你谈谈推广的理由:(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xa0;.    </p><p>(4)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人民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细菌、真菌等(或微生物;或分解者)  消费者  农作物→猪→人  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纸双面用(或步行代替乘汽车等)</p><p>【解析】如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图中A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B过程是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C过程是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的过程;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1)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br />(2)图中的过程是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再返回环境中被植物体利用,可见细菌、真菌等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而a和b两类动物则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作为消费者也促进了物质循环。<br />(3)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农作物→猪→人。<br />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因此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该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br />(4)要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需减少它的排放量,二是要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部分二氧化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很多,如纸双面用,或步行代替乘汽车,或随手关灯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597559141230_ST/SYS201904191039597559141230_ST.001.png" width="169"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放大物像的部件是________与________。    </p><p>(2)能够使镜筒在较大范围内上升下降的是部件________;    </p><p>(3)可以调换物镜的部件是________。    </p><p>(4)放置玻片标本时,标本应正对________的中心。    </p><p>(5)部件⑦是________;在光线弱时,使用________。    </p><p>(6)对光后看到的视野必须是________的,就说明光对好了。</p></div></div>
<div><p>【答案】  1目镜  5物镜  2粗准焦螺旋  转换器  通光孔  反光镜  凹面镜和大光圈  白亮</p><p>【解析】由图可知:1目镜、2粗准焦螺旋、3细准焦螺旋、4转换器、5物镜、6遮光器、7反光镜。<br />(1)5物镜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1目镜由二、三片透镜组成,安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体实像进一步放大。<br />(2)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2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3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小。<br />(3)4转换器是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其上可以安装几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br />(4)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将玻片固定,使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便于光线透过。<br />(5)7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为了不影响观察效果,应选用凹面镜。<br />(6)对光调节后,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光就对好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中学中考生物三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