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30:56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具有一系列生命活动特征的物体叫生物,请判断并选出以下全属于生物的一项(&#xa0;&#xa0;)</p><p>A.转基因大豆、珊瑚、大肠杆菌&#xa0;B.克隆羊、月季、孔雀</p><p>C.试管婴儿、禽流感病毒、恐龙蛋化石&#xa0;D.珊瑚虫、智能机器人、酵母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A.转基因大豆和大肠杆菌属于生物;珊瑚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不是生物,故A错误。</p><p>B.克隆羊、月季、孔雀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B正确。</p><p>C.恐龙蛋化石,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不是生物;禽流感病毒、试管婴儿属于生物,故C错误。</p><p>D.珊瑚虫属于生物,酵母菌属于真菌,均属于生物,智能机器人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等生物的特征,它们不是生物,故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问题哪项不适合用调查的方法研究(&#xa0;&#xa0;)</p><p>A.适于苹果树生存的地理范围&#xa0;B.脑膜炎在我国的发病率</p><p>C.华北地区主要的绿化树种&#xa0;D.测定种子的发芽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调查法的步骤: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选择调查方式 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实施调查。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撰写调查报告。另外全班同学在调查开始前要分组分工,调查时: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等。</p><p>适于苹果树生存的地理范围、脑膜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华北地区主要的绿化树种,都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来研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不能用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必须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载有景海鹏和陈冬两名宇航员进入太空,他们进入太空的时间内,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的维持他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至少应该包括(    )</p><p>A. 氧气袋、矿泉水、各种食物    B. 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p><p>C. 摄像机、饮用水    D. 录像机、防寒服、各种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p>生物圈可以满足生物生存的需要,所以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时,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矿泉水、各种食物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p><p>A. 温度    B. 水分    C. 阳光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p><p>A.给汽车加油&#xa0;B.排除体内的废物&#xa0;C.植物的光合作用&#xa0;D.树苗长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动物与植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动物捕食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营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目的也是获得营养,二者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若甲生物单独培养时,其数量变化曲线以实线表示;若加入乙生物,甲生物数量变化以虚线表示,则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最不可能为下列哪一种?(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2/08/9538d67e/SYS201906120818447792239814_ST/SYS201906120818447792239814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共生    B. 捕食    C. 寄生    D. 竞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p><p>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若甲生物单独培养时,其数量变化曲线以实线表示,数量上升;若加入乙生物,甲生物数量变化以虚线表示,数量下降,可以判断两种生物可能有竞争、捕食和寄生关系,造成甲物种数量下降。而共生是互惠互利的关系,不会导致双方数量下降,因此不会有共生关系,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   )</p><p>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p><p>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p><p>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5条</p><p>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照实验是指一般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的试验。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p><p>A、C、D.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应该除了土壤的干湿度不同,其它条件(蚯蚓的大小、数量及生活状况、实验环境等)要都一样,要注意控制变量的唯一,故ACD不符合题意。 </p><p>B.一条蚯蚓,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误差太大,结果没有说服力,故B符合题意。 </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小组在做“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活动时,发现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他们应该(&#xa0;&#xa0;)</p><p>A.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完全正确的&#xa0;B.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修正</p><p>C.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xa0;D.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确认实验结果是否正确</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探究蚯蚓的运动,探究实验时尽量要设置重复组,以得出科学的结论。</p><p>我们已学过如下知识,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粗糙纸面时,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爬得快;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爬的慢。因此蚯蚓在粗糙纸面上的运动速度比它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要快。在做“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活动时,发现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时,要尽量要设置重复组,以确认实验结果是否正确,得出科学的结论。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食物链完全正确的是:(   )</p><p>A. 太阳→植物→鼠→鹰    B. 植物→鼠→鹰→细菌</p><p>C. 植物→鼠→鹰    D. 鹰→鼠→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所以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题干中食物链完全正确的是:植物→鼠→鹰,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各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p><p>B. 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主要是水生动物</p><p>C. 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p>D. 各种生态系统地域差异很大,所以各生态系统彼此之间不发生联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p><p>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最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最小,A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主要的动物类群是陆生生活的动物。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正确;地球上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的生态系统是密切相关的,它们在结构与功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p><p>B. 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p><p>C. 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p><p>D. 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p><p>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没有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没有非生物成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校园生态系统包括校园内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校园环境,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xa0;&#xa0;)</p><p>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xa0;B.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左右</p><p>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xa0;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A正确。</p><p>B.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左右,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故B正确。</p><p>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C错误。</p><p>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等,故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1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xa0;&#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06016514230_ST/SYS202006250607506016514230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对光时,可直接转动③,使其对准通光孔</p><p>B.转动⑥,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①</p><p>C.视野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p><p>D.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可将图2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遮光器、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解答即可。</p><p>A.对光转动②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眼睛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其对准光源。通过目镜看到一个圆形明亮视野,故A错误。</p><p>B.转动⑥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③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故B错误。</p><p>C.视野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故C正确。</p><p>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2中细胞位于视野的上方,向上方移动玻片,可将图2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故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xa0;&#xa0;)</p><p>A.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太暗,可以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p><p>B.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40×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是50倍</p><p>C.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清水</p><p>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的操作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步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p><p>A.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凹面镜,故A错误。</p><p>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40×10=400倍,故B错误。</p><p>C.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与动物细胞生活液体浓度相近的生理盐水,故C错误。</p><p>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物体数目就越少,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辣炒蛤蜊(嘎啦)是我们本地夏季地摊上很受欢迎的一道菜品,而新鲜蛤蜊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p><p>A. 细胞质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线粒体,有的还有叶绿体。</p><p>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故新鲜的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的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些年来冰糖桔因其价格适中又甘甜多汁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p><p>①保护组织  ②输导组织  ③分生组织  ④营养组织</p><p>A. ①④③    B. ③④②    C. ①②③    D. ①④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p><p>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植物的果肉、叶肉、茎中央的髓等大多属于营养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br />冰糖桔的果皮能保护内部的结构,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果肉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筋络属于输导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1/26/08/a0da0c9d/SYS201911260806064188686881_ST/SYS201911260806064188686881_ST.001.png" width="246"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p><p>B. 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p><p>C. 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p><p>D. 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图中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p><p>过程a表示细胞生长,最明显的变化是体积增大,A不正确;过程b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最终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不正确;经过c细胞分化后,部分细胞还具有分裂能力,但是高度分化后的细胞(如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C不正确;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为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颁奖,以表彰她从野生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有关黄花蒿的说法错误的是</p><p>A. 黄花蒿的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的细胞没有细胞壁</p><p>B. 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p><p>C. 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p><p>D. 黄花蒿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p><p>(2)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p><p>黄花篙属于植物,疟原虫属于动物,黄花蒿的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的细胞没有细胞壁,A正确;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错误;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C正确;黄花蒿植株生长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p><p>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p><p>C.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p><p>D.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p><p>(2)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p><p>A、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生长,但不能持续生长,A错误。</p><p>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正确。</p><p>C、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组织,C错误。</p><p>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所以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不完全相同, D错误。</p><p>故选: 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细胞中具有叶绿体的是(     )</p><p>A.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xa0;B. 家鸽肌肉细胞</p><p>C.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xa0;D. 菠菜叶肉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叶肉细胞中既有线粒体又有叶绿体,其他细胞中只含有线粒体;动物细胞只含线粒体,不含叶绿体。</p><p>人口腔上皮细胞、家鸽肌肉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A、B不符合题意;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菠菜叶肉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入6月,校园里的月季花都开放了。下列校园里的植物或其结构,与月季的花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  )</p><p>A. 冬青的叶肉&#xa0;B. 侧柏的根</p><p>C. 雪松的植株&#xa0;D. 法桐茎中的形成层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解答即可。</p><p>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即法桐茎中的形成层细胞→冬青的叶肉→侧柏的根→雪松的植株,所以月季的花和侧柏的根属于器官,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xa0;&#xa0;)</p><p>A.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是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p><p>B.人的唾液腺属于上皮组织,由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构成</p><p>C.被子植物的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构成,属于器官</p><p>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不同,动物比植物多系统这个结构,解答即可。</p><p>A.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是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故A正确。</p><p>B.人的唾液腺是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唾液腺的上皮属于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故B错误。</p><p>C.被子植物的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构成,属于器官,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故C正确。</p><p>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个体,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肝脏、心脏、胃、大脑都是器官</p><p>B.系统由多个组织构成,能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p><p>C.器官的结构特点是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p><p>D.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以某种组织为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内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p><p>A、肝脏、心脏、胃、大脑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属于器官,A正确;</p><p>B、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B错误;</p><p>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甚至是整个生物体等等所有结构层次的结构特点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C正确;</p><p>D、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器官是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组织在形成器官的时候以某一种组织为主,如构成心脏的主要是肌肉组织,构成皮肤的主要是上皮组织等。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衣藻是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可在水中自由活动&#xa0;B.能通过神经进行调节</p><p>C.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xa0;D.能够排出体内代谢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据此解答。</p><p>A.衣藻是单细胞植物,生活在水中,有鞭毛,可在水中自由活动,故A正确。</p><p>B.衣藻是单细胞植物,没有神经,故B错误。</p><p>C、D.单细胞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衣藻能够排出代谢废物,故C、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后,绘制了如下的概念图。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14393150144_ST/SYS202006250607514393150144_ST.001.png" width="509"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将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p><p>(2)若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若B中对应实例是“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则B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C中对应实例是“一粒种子萌发成一棵参天大树”,则C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若E指的是“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请举一对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p><p>(3)“大雨过后地面上有蚯蚓出现”,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爬行”,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命    非生物    生态因素    细胞    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或“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与环境相素联系。</p><p>(1)生物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生命的物质叫生物。分析可知,图中①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②表示非生物因素,③表示生态因素。</p><p>(2)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若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若B中对应实例是“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则B指的是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若C中对应实例是“一粒种子萌发成一棵参天大树”,则C指的是生物能够由小长大(或“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若E指的是“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实例是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3)我们认识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如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 同时生物还要影响环境,如沙地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因此,“大雨过后地面上有蚯蚓出现”,雨水充满土壤,蚯蚓为了呼吸爬出土壤,这种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爬行,这种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蚯蚓在土壤中钻洞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增加了土壤肥力,表明生物影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p><p>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16305855780_ST/SYS202006250607516305855780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请你补充画完整。_____(在图上用箭头和直线表示)</p><p>(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p><p>(3)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必不可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p><p>(4)在这个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5)若某种自然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鼠类大发生,短时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又会随着________,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p><p>(6)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的污染,则_______的体内DDT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____________不断积累。</p></div></div>
<div><p>【答案】绿色植物 → 杂食性鸟→ 鹰    太阳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捕食和竞争    狐和鹰    减少    自动调节    鹰    食物链    </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联系而形成的链条,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其浓度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增加。</p><p>(1)材料中可知,杂食性鸟既吃绿色食物,也捕食昆虫,鹰也捕食杂食性鸟,绿色植物→杂食性的鸟→鹰这条食物链没有标注出来。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标注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16305855780_DA/SYS202006250607516305855780_DA.001.png" width="232"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p><p>(3)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生产者),各种动物(消费者),要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p><p>(4)杂食性的鸟以昆虫为食,两者是捕食关系;杂食性的鸟和昆虫都以草籽为食,两者是竞争关系。因此,在这个食物网中,杂食性鸟与昆虫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p><p>(5)若鼠的数量增多,鹰和狐会因食物的增加而在短时间内数量增加。而随着上述生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类的数量又会随着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而减少。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p><p>(6)DDT是有害物质,根据生物富集现象,营养级越高,体内的有害物质越高,在此生态系统中鹰处于营养级最高,体内的有害物质最多。原因是有毒物质能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甲、乙两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18357808676_ST/SYS202006250607518357808676_ST.001.png" width="434"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乙两图中,组成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是图__________。</p><p>(2)一般来说,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__。</p><p>(3)若将细胞乙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p><p>(4)制作临时装片对细胞进行染色时着色最深的结构是[ ____]。</p><p>(5)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p><p>(6)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     ]_____________中。</p><p>(7)植物细胞一般呈现绿色,这与细胞中的有关。</p><p>(8)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你认为它们的差别主要是由[ ___ ]决定的。</p><p>(9)图中b包括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甲    叶绿体    A    B    D    F液泡    E    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p><p>【解析】</p><p>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47.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166.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同点</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同点</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植物细胞</p></td><td rowspan="2" style="width:166.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4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动物细胞</p></td><td style="width:173.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p></td></tr></table><p>观图可知:A是细胞膜、B是细胞核、C是细胞质、D是细胞壁、E是叶绿体、F是液泡,据此解答。</p><p>(1)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乙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所以甲、乙两图,组成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图是甲图。</p><p>(2)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乙植物细胞比甲动物细胞多一种结构是E叶绿体,生物体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因此,一般来说,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p><p>(3)细胞膜是紧贴着细胞壁的一层薄膜,很难在光学显微镜下被观察到,它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因此,若将细胞乙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A细胞膜。</p><p>(4)制作临时装片对细胞进行染色时着色最深的结构是B细胞核,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p><p>(5)D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p><p>(6)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F液泡中。</p><p>(7)E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叶肉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p><p>(8)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甲、乙两种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你认为它们的差别主要是由B细胞核决定的。</p><p>(9)图中a表示人口腔上皮细胞和c表示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而洋葱表皮细胞还有细胞壁和液泡,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此结构。分析可知,图中b包括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细胞生物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请完成下面概念图并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20979840055_ST/SYS202006250607520979840055_ST.001.png" width="505"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写出概念图中的字母代表的含义: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p><p>(2)肌肉组织主要由肌肉细胞构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p><p>(3)植物的输导组织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_______:机械组织对植物体主要起保护和_____________作用。</p><p>(4)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主要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系统    神经组织    营养组织    器官    收缩舒张    筛管    支撑    植物没有系统    </p><p>【解析】</p><p>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植物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等四种;动物体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生物体的发育过程经过了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动物体有系统,而植物体没有系统。</p><p>(1)由分析、结合图形:动植物生命的起点是细胞,即受精卵,植物体的受精卵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D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等四种,由组织构成E器官,由E器官构成植物体。动物体的受精卵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等,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由A系统构成动物体。</p><p>(2)肌肉组织主要由肌肉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p><p>(3)植物的输导组织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是导管;机械组织对植物体主要起保护和支撑作用。</p><p>(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动物体有系统,而植物体没有系统,所以植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主要差别是植物没有系统。</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区某校初一学生到天鹅湖湿地公园参加实践活动,发现湖水清澈、环境优美。同学们采集水样,在实验室培养、观察了水中的生物,请完成下列问题。</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23341617284_ST/SYS202006250607523341617284_ST.001.png" width="324"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取一滴水制成一张临时装片,显微镜下看到图中 A、B、C 三种生物。初步推断它们都是__________生物。</p><p>(2)在视野中发现一只草履虫沿逆时针方运动,则它的实际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p><p>(3)对C生物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体内多了一些绿色结构,这种结构最可能是(____)</p><p>A.细胞核&#xa0;&#xa0;&#xa0; B.液泡&#xa0;&#xa0;&#xa0; C.食物泡&#xa0;&#xa0;&#xa0; D.伸缩泡</p><p>(4)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一个边界清晰的圆溜溜的物像,它可能是细胞吗?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巧合的是观察时总在视野的左下角同一位置看到一个污点,说明污点不可能位于____________ 上。</p></div></div>
<div><p>【答案】单细胞    顺时针方向    C    不可能    细胞的边界是不规则的,边界清晰的圆溜溜的物象一般不是细胞,这很可能是气泡    玻片    </p><p>【解析】</p><p>观图可知:A是衣藻、B是绿藻、D是草履虫。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解答即可。</p><p>(1)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衣藻、绿藻和草履虫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取一滴水制成一张临时装片,显微镜下看到图中A衣藻、B绿藻、C草履虫三种生物。初步推断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p><p>(2)显微镜内的物像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倒像。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作顺时针运动,那么草履虫实际的运动方向也是逆时针。因此,在视野中发现一只草履虫沿逆时针方运动,则它的实际运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p><p>(3)草履虫身体表面的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所以对C生物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体内的某结构成了绿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食物泡。</p><p>(4)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一个边界清晰的圆溜溜的物像,它不可能是细胞,原因细胞的边界不规则,一般不是圆形,这很可能是实验操作不规范产生的气泡。</p><p>(5)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多次移动载玻片,观察时总在视野的左下角同一位置看到一个污点,说明污点不可能位于载玻片。</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有关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5/06/02d4123c/SYS202006250607527755777225_ST/SYS202006250607527755777225_ST.001.png" width="433"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为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图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盘,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在甲、乙、丙、丁四组中,起对照作用的一组是_______(填图中代码),它能与其它组形成_________个对照组。</p><p>(2)甲组与丁组作为对照试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图二表示在图一中的A区放入20只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值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从第________分钟开始,该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 </p><p>(4)兴趣小组的同学重复进行3次上述的操作后,分析得出了结论.你认为他们重复操作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从生态因素类型方面考虑,上述实验中探究的是影响鼠妇分布的_________因素。</p></div></div>
<div><p>【答案】丁    3    温度对鼠妇分布是否有影响    8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误差    非生态    </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在甲、乙、丙、丁四组图中,丁与甲、乙、丙分别都只有一个变量温度、湿度、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起对照作用的一组是丁,能形成对照实验的组是甲组和丁组;乙组和丁组;丙组和丁组,形成3组对照实验。</p><p>(2)甲组与丁组作为对照试验,实验变量是温度,要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p><p>(3)图二表示在图1中的A区放入20中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值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第2、4、6、8分钟都较上次增加鼠妇的数目,而第10、12分钟较上次的数目不在增加。因此,从第8分钟开始,该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p><p>(4)兴趣小组的同学重复进行3次上述的操作后,分析得出了结论。他们重复操作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p><p>(5)生物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因此,从生态因素类型方面考虑,上述实验中探究的是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态因素。</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七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