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中考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原中,羊吃草、狼吃羊…形成了复杂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p><p>A. 除动、植物外,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B. 狼的数量增减只与羊的多少有关,与草的数量无关</p><p>C.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写成:阳光→草→兔→狼</p><p>D. 在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中,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正确;由题干可知:草→羊→狼构成一条食物链,狼和羊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羊的数量会影响狼的数量;草和羊之间也是捕食关系,草数量的多少会影响着羊的数量,草数量减少会导致羊的数量减少,狼由于吃不到食物而导致数量减少,因而草的数量也会间接影响到狼的数量,B不正确;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点应为生产者,而不是阳光,C不正确;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所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不是最强的,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生物体各个结构也是非常严密的。下列有关各结构的关系的图示,表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faa62125/SYS201904131132364905499916_ST/SYS201904131132364905499916_ST.001.jpeg" width="457"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胚乳不是胚的一部分,错误;</p><p>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错误;</p><p>C、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有花药、花丝,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不符合如图的大小关系,错误;</p><p>D、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观察菠菜叶徒手切片,视野中的细胞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原因是细准焦螺旋未调好</p><p>B. 用低倍镜观察时,两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距载玻片1~2厘米处停止</p><p>C. 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展平,在表皮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侧先接触水滴,再缓缓放下</p><p>D.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如果移动显微镜,视野变暗,需要重新调节反光镜</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A错误.</p><p>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B错误;</p><p>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应该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然后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展平,再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是为了避免出现气泡,C错误;</p><p>使用显微镜时首先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如果移动显微镜,视野变暗,需要重新调节反光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比较HIV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22aad22/SYS201712310030232008502226_ST/SYS201712310030232008502226_ST.001.png" width="303"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三者中体积大小是: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p><p>B. 三者只有病毒没有细胞壁</p><p>C. 三者中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p><p>D. 三者中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核</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用低倍的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病毒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因此可以推断三者体积大小是:酵母菌>大肠杆菌>病,A正确;</p><p>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细胞壁,B正确;</p><p>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变成结晶体,C正确;</p><p>细菌没有成型细胞核,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3f726cc3/SYS201904161037357081398062_ST/SYS201904161037357081398062_ST.001.png" width="144" height="1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p><p>B. ②无成形的细胞核,能独立生活</p><p>C. ③的菌体由菌丝构成,它是原核生物</p><p>D. ④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12e5e3b5/SYS201904201029580444528894_ST/SYS201904201029580444528894_ST.001.png" width="169"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转动转换器 B. 转动细准焦螺旋</p><p>C.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调节反光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图一中的细胞比图二小,因此,物象由图一换到图二,应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A正确,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需要调节反光镜,B正确,最后再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D正确。粗准螺旋焦的活动范围大,换成高倍镜后,不能调整粗准焦螺旋,故C不需要操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B代表某器官,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7/08/8cec8541/SYS201908070809554846679012_ST/SYS201908070809554846679012_ST.001.png" width="156" height="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B为肺,则C内的血液含氧量增加</p><p>B. 若B为肾脏,则C内血液尿素含量增加</p><p>C. 若B为小肠,则C内的血液营养物质含量减少</p><p>D. 若B为胰岛,则C内血液胰岛素含量不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p><p>A、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若B代表肺,则A表示的是肺动脉,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C是肺静脉,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故A正确。</p><p>B、若B代表肾脏,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故B错误。 </p><p>C、若B代表小肠,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则C中流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故C错误。 </p><p>D、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流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所以血管C内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个细胞从下肢出发,第一次被运送到肺部时,没有经过的部位是( )</p><p>A.肺动脉 B.左心房 C.下腔静脉 D.右心房</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7e8ee91a/SYS201712302243067522519517_DA/SYS201712302243067522519517_DA.001.png" width="311"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一个细胞从下肢出发经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部),因此,“一个细胞从下肢出发,第一次被运送到肺部时”,没有经过的部位是左心房,经过的是肺动脉、下腔静脉、右心室。</p><p>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原始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p><p>B. 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p><p>C.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p><p>D.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生命的化学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没有氧气,B错误;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C正确;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生物的进化趋势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与生殖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fd6830a/SYS201712310019344290846238_ST/SYS201712310019344290846238_ST.001.png" width="528"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乙两图比较,甲图所示生殖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p><p>B.上述图示反映的生殖方式中,都是属于有性生殖</p><p>C.在丙结构中,决定新生命性状的是[③] 胚盘;在丁结构中,新生命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p><p>D.图甲中结构4与图丙中结构②功能相似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甲、乙两图比较,甲图种子所示生殖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生殖器官,A正确;</p><p>上述图示反映的生殖方式中,ACD是属于有性生殖,B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p><p>在丙结构中,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内,所以决定新生命性状的是[③]胚盘;在丁结构中,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新生命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C正确;</p><p>图甲中结构4为子叶,图丙中结构②是卵黄,都是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狂犬病、狂犬、狂犬病病毒分别属于</p><p>①传染病 ②易感人群 ③病原体 ④传播途径 ⑤传染源( )</p><p>A. ①③⑤ B. ①⑤③ C. ③④⑤ D. 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涉及传染病和病原体、病毒、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等内容,思考解答。</p><p>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可见其病原体是狂犬病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群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病的人群。因此,狂犬病属于传染病;狂犬属于传染源;狂犬病毒属于病原体。</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p><p>A.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p><p>B.把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p><p>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p><p>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是利用青霉素直接杀死和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病人康复的,A符合题意;利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寄生在昆虫的活细胞内的特性,消耗昆虫细胞的营养导致昆虫死亡的原理,来杀虫的,B不符合题意;利用细菌病毒(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消耗细菌的营养物质,导致细菌死亡原理,来利用噬菌体消灭绿脓杆菌,C不符合题意;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是灭火的或杀毒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注射到人体内,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抗体,抗体消灭病毒后,抗体仍然存留体 内,以后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侵入的时,抗体直接杀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人就不在患流行性乙型脑炎了,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1为某同学精心绘制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7/08/8cec8541/SYS201908070809559190196147_ST/SYS201908070809559190196147_ST.001.png" width="399"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包含______条食物链。请你写出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p><p>(2)鹰和蛇的关系有______。</p><p>(3)图中②过程是在绿色植物的______中进行的,另外绿色植物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填数字)转化为有机物,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p><p>(4)在该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鼠、兔子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弱者,但在自然界中仍然生存和繁衍后代,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这是______的结果。</p><p>(5)如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那么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______。</p><p>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p></div></div>
<div><p>【答案】4 绿色植物→鼠→鹰 捕食和竞争 线粒体 ① 自然选择 C </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解答此题还需掌握生物间的关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知识。</p><p>(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蛇→鹰、绿色植物→兔子→蛇→鹰。</p><p>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鼠→鹰。 </p><p>(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存在着各种关系,它们互相依赖、相互制约,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鹰捕食蛇,蛇捕食兔子和老鼠。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如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物,它们又属于竞争关系。 </p><p>(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与能量的过程,主要场所是在线粒体中。图中①和②,可以代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是②,另外绿色植物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①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进而通过多条途径进行碳循环。 </p><p>(4)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在该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鼠、兔子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弱者,但在自然界中仍然生存和繁衍后代,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p><p>(5)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反之生物的数量就越多,图中乙的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位于食物链的起始端,丙次之,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位,甲数量最少,位于最后,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甲表示大棚西瓜叶片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情况.乙图为西瓜叶肉细胞结构图,丙图表示西瓜大棚内一天24小时所测到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7/08/8cec8541/SYS201908070809561032820326_ST/SYS201908070809561032820326_ST.001.png" width="434"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水蒸气是通过叶片的______运输来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进行______所产生的拉力,然后通过叶片上的______排出植物体.</p><p>(2)挤压西瓜果肉能得到甘甜的果汁,主要是因为图乙中[]______内含有糖分.</p><p>(3)植物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图甲中______获得的;此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____.</p><p>(4)图丙曲线所示的______时间段与甲图中C叶片情况相对应.</p><p>(5)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可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其中18--24时说明的是______,西瓜重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环境中的______合成的,此过程发生在乙图[]______中,反应式是______.</p><p>(6)要增加大棚西瓜的产量,生产中经常要进行“通风”,其目的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叶脉 蒸腾作用 气孔 2液泡 A呼吸作用 线粒体 6-18时 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 水和二氧化碳 4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7/08/8cec8541/SYS201908070809561032820326_DA/SYS201908070809561032820326_DA.001.png" width="68" height="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植物体吸收了空气中的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图甲中的A过程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B过程是散发水蒸气,是蒸腾作用;C过程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光合作用。图乙中:1细胞壁、2液泡,3细胞核,4叶绿体,5细胞质。</p><p>(1)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蒸腾作用带动植物体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图甲中B过程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由叶脉内的导管运输而来,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拉力,然后水分经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p><p>(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存在一些酸甜苦辣的物质及色素,叫细胞液。挤压西瓜果肉能得到甘甜的果汁,是因为图乙中2液泡中含有糖分。</p><p>(3)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图甲中,A过程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p><p>(4)图甲中C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图丙中6-18时,二氧化碳减少,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与甲图中C叶片情况相对应。</p><p>(5)18—24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说明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西瓜重量增加的物质来源于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7/08/8cec8541/SYS201908070809561032820326_DA/SYS201908070809561032820326_DA.002.png" width="68" height="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p><p>(6)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西瓜大棚经常要进行“通风”,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促进光合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示意图,其中①所示的是受精过程,②所示的是发育过程。请仔细阅读、分析,回答以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7/08/8cec8541/SYS201908070809563694788947_ST/SYS201908070809563694788947_ST.001.png" width="415"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上述生物体代表绿色开花植物,在进行过程①之前,还需要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p><p>(2)若上述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的三个阶段是______,与家蚕相比少了______期。</p><p>(3)若上述生物代表青蛙,过程①的特点是______。</p><p>(4)若上述生物代表人,那么产生生殖细胞B的部位还能分泌______,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有重要作用。</p><p>(5)人的发育是从细胞C开始的,细胞C形成的部位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传粉 受精卵→幼虫→成虫 蛹 体外受精 雌性激素 输卵管 </p><p>【解析】</p><p>此题综合考查了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青蛙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也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新生命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p><p>(1)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若上述生物体代表绿色开花植物,在进行过程①受精之前,还需要完成的生理过程是传粉;</p><p>(2)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若上述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的三个阶段是受精卵→幼虫→成虫。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与家蚕相比蝗虫少了蛹期; </p><p>(3)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属于体外受精。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其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因此青蛙过程①的特点是体外受精; </p><p>(4)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乳房隆起、骨盆变得宽大等。 </p><p>(5)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新生命的发育都是从细胞C,即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输卵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7/08/8cec8541/SYS201908070809566157434643_ST/SYS201908070809566157434643_ST.001.png" width="473"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完成②生理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营养物质最终在组织细胞中的______内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p><p>(2)给患者输液时,选择静脉注射,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p><p>(3)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送给细胞,而且______还把它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p><p>(4)人的心脏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有利于血液循环,体现了______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p><p>(5)人体内各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由排出体外。</p></div></div>
<div><p>【答案】小肠 线粒体 静脉瓣 血红蛋白 形态结构与功能 ⑥ </p><p>【解析】</p><p>由图示可知:①表示排遗、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③表示吸气过程、④表示呼气过程、⑤表示激素的调节作用、⑥表示排泄、⑦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⑧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p><p>(1)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营养物质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p><p>(2)给病人输液时,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这是因为静脉一般分布在身体的表层,并且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p><p>(3)血液中运输氧气的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时,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在氧气浓度低时,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 </p><p>(4)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人的心脏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有利于血液循环,体现了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p><p>(5)排泄是将细胞代谢终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这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必须排出体外,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排泄的途径有三条: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由肺排出;一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通过汗腺分泌汗液通过皮肤排出;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人体内各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由图中⑥排出体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禾苗青青,麦浪滚滚的美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自然界中,生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p><p>(1)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所需水量为56%(与种子的干重相比),说明种子萌发时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______、充足的空气.</p><p>(2)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株小麦所积累的干物质的质量,比原来种到土地里的种子的质量增加了几十倍或上百倍,这些增加的干物质,绝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来自______.</p><p>(3)麦苗有抗倒伏和不抗倒伏之分.若用R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r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控制麦杆性状的这一对基因位于______,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一对基因要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205.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9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亲   代</p></td><td style="width:91.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后   代</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9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抗倒伏×抗倒伏</p></td><td style="width:9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抗倒伏、不抗倒伏</p></td></tr></table><p> </p><p>(4)试写出表中亲代小麦的基因组成:______;后代小麦抗倒伏基因组成有______种.</p><p>(5)田地里的野兔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是______,属于哺乳动物.</p><p>(6)假设田野里的野兔体毛长和短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A或a控制(长毛相对于短毛是显性基因),现有一只长毛兔和一只短毛兔交配,其后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p><p>(7)和人一样,兔的性别也是由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决定的.雌性兔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组合为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适量的水分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染色体 Rr×Rr 2 胎生、哺乳 Aa或aa XX </p><p>【解析】</p><p>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藏在植物体内,并产生氧气;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隐性性状。</p><p>(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所需水量为56%(与种子的干重相比),说明种子萌发时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p><p>(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藏在植物体内。因此,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株小麦所积累的干物质的质量,比原来种到土地里的种子的质量增加了几十倍或上百倍,这些增加的干物质,绝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p><p>(3)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麦苗有抗倒伏和不抗倒伏之分。若用R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r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控制麦杆性状的这一对基因位于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一对基因要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p><p>(4)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亲代小麦都是抗倒伏的,而后代中出现了抗倒伏和不抗倒伏两种小麦,后代中不抗倒伏是隐性性状,其基因组成为rr,说明亲代小麦的基因中除了都含有一个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R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r,故亲代小麦的基因组成为Rr×Rr。后代小麦抗倒伏基因组成有2种:RR和Rr。遗传图解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7/08/8cec8541/SYS201908070809568249481748_DA/SYS201908070809568249481748_DA.001.png" width="211"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5)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田地里的野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是胎生、哺乳。 </p><p>(6)假设田野里的野兔体毛长和短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A或a控制(长毛相对于短毛是显性基因),则长毛兔的基因为AA或Aa,短毛兔的基因为aa。现有一只长毛兔和一只短毛兔交配,根据基因遗传:AA×aa→Aa,Aa×aa→Aa或aa。因此,其后代的基因组成是 Aa或aa。</p><p>(7)因男女而有差异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因此雌性兔口腔上皮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组合为XX。</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