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二十一中学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p><p>A. 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p><p>B. 动物能够运动</p><p>C. 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p><p>D. 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是一种防御行为,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13631d57/SYS201904151036203475292206_ST/SYS201904151036203475292206_ST.001.png" width="501"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p><p>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视目镜,因此是对光.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在同一直线上.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p><p>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图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p><p>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五步.</p><p>一、取镜与安放:</p><p>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p><p>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p><p>二、对光,即图中的③:</p><p>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p><p>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p><p>三、观察:</p><p>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即图中的①. </p><p>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即图中的②. </p><p>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即图中的④.</p><p>四、整理,</p><p>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p><p>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大豆两种植物,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2/08/9946e82d/SYS201908120807035460762830_ST/SYS201908120807035460762830_ST.001.png" width="109"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由细胞构成 B. 能进行光合作用</p><p>C. 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D. 能利用种子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体已有真正的根、茎、叶和维管组织的分化,蕨类植物主要靠孢子进行繁殖,仍属孢子植物。</p><p>(2)被子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并且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着。</p><p>(3)分析题图:题图中的A、B分别代表蕨和大豆两种植物,二者分别属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阴影部分表示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共同点。</p><p>A、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蕨和大豆都是植物,都由细胞构成,不符合题意。</p><p>B、蕨和大豆都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p><p>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大豆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不符合题意。</p><p>D、蕨属于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大豆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p><p>A. 降低空气的温度</p><p>B.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p><p>C. 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p><p>D.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p><p>A.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p><p>B.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p><p>C. 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p><p>D. 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p><p>(2)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p><p>(3)节肢动物的身体由体节构成,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两对翅膀三对足,腹部柔软,可以弯曲;身体外有外骨骼.</p><p>(4)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等.草履虫属于线形动物,绦虫属于扁形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关节囊使关节更加牢固</p><p>B.海豚顶球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p><p>C.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p><p>D.蚂蚁不具有社会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p><p>B、海豚顶球表演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C、通讯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蜜蜂是通过舞蹈传递食物信息的;</p><p>D、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有雌蚁(就是蚁后,是专职的“产卵机器“)、雄蚁(与雌蚁交配)、工蚁(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和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具有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器具合适的是( )</p><p>A. 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p><p>B. 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p><p>C. 用蝗虫探究动物的取食行为</p><p>D. 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可以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故符合题意;</p><p>B、种子的结构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结构.故不不符合题意;</p><p>C、蝗虫成虫和幼虫取食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一般用蝗虫的幼虫探究动物的取食行为.故不符合题意.</p><p>D、叶绿素能溶于酒精,不能溶于水,因此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将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故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学生要多喝牛奶和多吃瘦肉,主要原因是( )</p><p>A. 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这是青少年正常生长所必需的</p><p>B. 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这是青少年正常生长离不开无机盐</p><p>C. 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较多的蛋白质</p><p>D. 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这是青少年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受损细胞的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但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的70%的能量是由糖类提供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9/09/5bf64d4e/SYS201904290931166253815748_ST/SYS201904290931166253815748_ST.001.png" width="326"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③可用来制糕点和酒</p><p>B.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p><p>C.②具有成形的细胞核</p><p>D.②③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利用③酵母菌发酵可制糕点和酒;</p><p>B、①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p><p>C、②是细菌,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D、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饮食中缺碘,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p><p>A.心脏病 B.糖尿病 C.侏儒症 D.大脖子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心脏病属于心血管疾病,与碘的多少无关.</p><p>B、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与碘的多少无关.</p><p>C、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与碘的多少无关.</p><p>D、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p><p>A. 唾液中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B. 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C. 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D. 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96.4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96.4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成</p></td><td style="width:96.4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功能</p></td><td style="width:96.4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免疫类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道防线</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皮肤和黏膜</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非特异性免疫</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二道防线</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非特异性免疫</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三道防线</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异性免疫</p></td></tr></table><p>(2)唾液中含有溶菌酶,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p><p>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去舔伤口,这是因为口腔里的唾液含有溶菌酶,能破坏进入伤口处的病菌的细胞壁,进而杀灭病菌,这种免疫力是天生就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花序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9344965d/SYS201905140909123392487398_ST/SYS201905140909123392487398_ST.001.png" width="445"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被子植物的花,有的是单独一朵生在茎枝顶上或叶腋部位,称单顶花或单生花,如玫瑰、玉兰、牡丹、莲、桃等.但大多数植物的花,密集或稀疏地按一定排列顺序,着生在特殊的总花柄上.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称为花序.花序的总花柄或主轴称花轴,也称花序轴,从图片可以看出:①③属于单生花,②④⑤属于花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摘除子宫的女性不能再生育,是因为子宫( )</p><p>A.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p><p>B.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p><p>C.是孕育胎儿的场所</p><p>D.能分泌营养物质,有利于胚胎发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p><p>B、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所以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场所.</p><p>C、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它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定期形成月经的地方.</p><p>D、人在胚胎发育初期和胚胎发育后期的营养物质来源依次是卵黄和母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B. 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因为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p><p>C. 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炼出来的</p><p>D. 有一种猫头鹰因视力弱,行动迟缓,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p><p>B、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狼和鹿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狼与鹿之间在进行捕食与反捕食的生存斗争,两者进行相互选择,B正确;</p><p>C、狗的牙齿坚硬锋利,是长期磨炼出来的结果,强调环境的变化是物种产生变化的原因,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某些器官由于经常使用而发达,并且传递给下一代,这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观点,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狗的牙齿坚硬锋利,不是长期磨炼出来的结果,而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p><p>D、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视力差的猫头鹰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得不到食物而被淘汰,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p><p>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p><p>C. 环境影响生物 D. 生物依赖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是因环境的变化而被动改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p><p>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就是充分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如果下面重叠了叶子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只会消耗有机物,这就影响了爬山虎生长,所以看得出来环境中的阳光对爬山虎的生长和分布产生了影响。这种现象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4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经检测这4种生物体内残留某种有机农药的情况如下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8pt"><td style="width:121.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体</p></td><td style="width:34.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width:26.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width:28.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丙</p></td><td style="width:28.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丁</p></td></tr><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121.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农药浓度(×10-6)</p></td><td style="width:34.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5</p></td><td style="width:2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7</p></td><td style="width:2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51</p></td><td style="width:28.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8</p></td></tr></table><p> </p><p> </p><p>A. 丁→丙→乙→甲 B. 甲→丙→乙→丁</p><p>C. 丁→乙→丙→甲 D. 甲→乙→丙→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甲0.05、丙0.51、乙7、丁68。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甲→丙→乙→丁。</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不包括</p><p>A. 物种多样性 B. 环境多样性 </p><p>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前,由于冬季蔬菜供应匾乏,人们常在蔬菜上市旺季购买大量番茄,切成条块装入瓶中,上笼蒸约半个小时后,取出立即加盖密封,以备冬季食用。这样做能够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腐烂变质的原因是</p><p>①外界微生物很难进入瓶中 ②瓶中为真空状态 ③瓶中过于干燥④高温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p><p>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番茄切成条块装入瓶中,上笼蒸约半小时后,取出立即加盖并密封,以备冬季食用。这样做能够较长时间而不腐烂变质的原因是①高温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④外界微生物很难进入瓶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禽流感流行期间,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p><p>A. 关门窗防病毒 B. 勤洗手讲卫生</p><p>C. 戴口罩少聚会 D. 多运动强体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p><p>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p><p>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以预防H7N9型禽流感应从切断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入手。如多开窗通风、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故A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作出假设”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p><p>B. 作出假设是在全部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p><p>C. 作出的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p><p>D. 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实验验证才能证明</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p><p>科学探究分为六大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故A正确;在提出问题后,根据已经提出的问题作出相关的假设,而不是在全部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再作出假设,故B错误;作出的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故C正确;作出假设后,再根据假设制定相关的计划,并实施实验计划,从而判断制定的假设是否正确,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p><p>A. 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 B. 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p><p>C. 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 D. 冬天,青蛙、晰蝎进人冬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p>春天,气温回升,桃花、梨花竞相开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A不符合题意;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符合题意;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是植物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故C不符合题意;青蛙、蛇、蝎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分化且依靠孢子生殖的是()</p><p>A. 满江红 B. 地钱 C. 银杏 D. 海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有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p><p>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用孢子繁殖后代,故A正确;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但是没有根,依靠孢子繁殖,故B错误;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故C错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依靠孢子繁殖后代,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195805586835_ST/SYS201905150910195805586835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曲线a表示胚乳,b表示胚</p><p>B. 胚的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p><p>C. 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p><p>D. 幼叶变绿后依靠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提供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种子萌发的能量来自胚乳,胚乳内的有机物会通过子叶不断地输送给胚根,胚芽和胚轴,故其内的有机物在不断减少。当胚乳有机物消耗完,而幼叶还没变绿时,植物靠分解胚中的有机物获得能量,所以,胚所含的有机物就会下降,当幼叶变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含量升高。据此解答。</p><p>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因此胚乳内的有机物减少;而长出幼叶后可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胚内的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加,曲线a表示胚乳,曲线b表示胚,故A正确;玉米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胚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故B正确;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故C正确;幼叶变绿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部主要是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等无机物,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吸收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p><p>B.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p><p>C. 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随蒸腾作用增强而加快</p><p>D. 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p><p>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其中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p><p>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故A正确;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故B正确;蒸腾作用不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只能促进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故C错误;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其它都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业生产、生活措施中能体现促进光合作用的有(.)</p><p>①合理设置株距②大棚增施有机肥③水淹及时排涝④大棚夜间增加 照明⑤中耕疏松土壤⑥花盆底部留孔</p><p>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①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光照,强植物的光合作用。②大棚增施有机肥,通过有机肥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③被水淹的植物体,由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根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供植物体利用,植物体就会因缺水水分和无机盐而死亡;④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大棚夜间增加照明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⑤中耕疏松土壤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⑥花盆底部留孔比较透气,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呼吸运动需要相应肌肉的参与,当肋间肌和胳肌舒张时,不会出现()</p><p>A. 膈肌顶端下降 B. 胸腔容积减小 C. 肺泡内气压上升 D. 肺内气体排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呼气与吸气。呼吸运动中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的情况。</p><p>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肋间肌舒张时,在重力作用下肋骨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经和左右经都减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减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出肺,完成呼气的过程。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01430944110_ST/SYS201905150910201430944110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p><p>B. ④是左心室,④⑥之间没有瓣膜</p><p>C. ②③之间有房室瓣,血液只能从②流向③</p><p>D. ⑤⑥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心脏的结构,如图:①上下腔静脉,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⑤肺静脉,⑥主动脉。</p><p>心脏的四个腔有: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这四个腔分别与人体内的一些大的血管相连。与左心房相连的血管是肺静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上、下腔静脉,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01430944110_DA/SYS201905150910201430944110_DA.001.png" width="233"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图中①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故A错误;图中④是左心室,内流动脉血,在动脉和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故B错误;③是右心室,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故C正确;⑤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⑥是主动脉,流动脉血,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明开车,文明行路”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 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视网膜</p><p>B. 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非条件反射</p><p>C. 斑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是条件反射</p><p>D. 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条件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视觉。</p><p>红灯亮起,人体感受光刺激的感受器在视网膜,故A正确;看到红灯,行人自觉停下等待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故B错误;马线前,司机减速礼让行人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故C正确;严禁“酒驾”,因为酒精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醉状态,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p><p>A. 调查当地环保状况,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p><p>B. 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p><p>C. 为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多引进外来物种</p><p>D. 减少煤炭、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p><p>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调查当地环保状况,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A正确;倡导垃圾分类,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减轻环境污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B正确;引进外来物种,往往缺乏天敌,使外来物种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故C错误;减少煤炭、石油的利用,开发太阳能、风能、水电等能源,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生活意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乳酸菌,无成形细胞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p><p>B.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p><p>C. 青霉,多细胞真菌,可在培养液中提取青霉素</p><p>D. 蘑菇,大型食用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由于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属于异养。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细菌与污水净化和环境保护。</p><p>乳酸菌是细菌,无成形细胞核,能够发酵产生乳酸,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故A正确;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能够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用于酿酒和制作面包,故B正确;霉菌多为单细胞真菌,一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细菌的物质,成为抗生素,如青霉能够产生青霉素,故C正确;蘑菇属于大型食用真菌,无叶绿体,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担当分解者,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表示健康人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09117461175_ST/SYS201905150910209117461175_ST.001.png" width="133"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p><p>B. 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p><p>C. 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p><p>D. 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然后根据现象判断符合哪一环节。</p><p>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甲表示健康人群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故A正确;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乙属于易感者;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属于传染源,故B错误;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使易感者体内产生该传染病的抗体,故C正确;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腔肠动物中的海蜇营养丰富</p><p>B. 扁形动物中的蛔虫能危害人体健康</p><p>C. 环节动物中的蛆绷能够疏松土壤</p><p>D. 软体动物中的牡砺、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解答即可。</p><p>腔肠动物中的海肠营养丰富,故A正确;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虫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史是复杂、多样的,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类。 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可寄生于动物或植物的体内,如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能危害人体健康,故B错误;环节动物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故C正确;软体动物中的牡蛎、扇贝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技术或操作体现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一项是()</p><p>A. 动物克隆技术 B. 植物组织培养</p><p>C. 人类试管婴儿 D. 转基因细菌培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p><p>动物克隆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细菌培养都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故ABC错误;人类试管婴儿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故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野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外条件下的饮水能力,饲养员把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 野马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在水槽中饮水是先天性行为</p><p>B. 野马在诱导下逐步在水坑中饮水是学习行为</p><p>C. 在水槽中的饮水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p><p>D. 在水坑中的饮水行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均有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控制狗的皮毛中色素分布的基因有三种,其中A1、A2、A3分别控制着沙色、斑点和暗黑色三种性状,且A1对A2人,A1对A3都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若基因组成为A1A2的雄性沙色狗与基因组成为人A2A3的雌性斑点狗交配,后代小狗的体色最可能的是()</p><p>A. 1种,全为沙色 B. 2种,沙色和斑点</p><p>C. 3种,沙色、斑点和暗黑 D. 不确定,以上情况都可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已知狗的沙色、斑点和暗黑色是相对性状。若基因组成为A1的雄性沙色狗与基因组成为人A2,的雌性斑点狗交配,后代小狗表现型可能是沙色和斑点。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人性别决定一样,果蝇体细胞中除含常染色体外,雌果蝇含XX性染色体,雄果蝇含XY性染色体(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217215125497_ST/SYS201905150910217215125497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共4对8条</p><p>B. 就性染色体来看,雌果蝇只产生含X的一种卵细胞</p><p>C. 就性染色体来看,雄果蝇产生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p><p>D. 每条染色体上有无数个DNA和基因决定性状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p><p>据图可见: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共4对8条,故A正确;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X,就性染色体来看,雌果蝇只产生含X的一种卵细胞,故B正确;雄果蝇的性染色体是XY,就性染色体来看,雄果蝇产生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故C正确;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p><p>B. 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其为主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结果</p><p>C. 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p><p>D. 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种单位最小,他们相似程度最多,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就最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物种最多,共同特征最少,个体间差异最大。</p><p>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故A错误;雷鸟随季节不断改变体色,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也是防止被敌害发现,同时便于捕食猎物,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故B错误;黑猩猩与人的基因相似度达96%以上,说明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故C错误;对化石的纵向比较和现存生物的横向比较,能推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下列现象,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p><p>A. 几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视野时亮时暗---有同学遮挡光</p><p>B.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p><p>C.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象---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p><p>D. 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明亮视野---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显微镜视野中的光线是通过反光镜反射外面的光线进入的。</p><p>2、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使像更加清晰。</p><p>3、显微镜下观察的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物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p><p>4、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然后左眼看目镜,手转到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p><p>许多人围着显微镜,外面的光线被挡,进入反光镜的光线减少,可能视野会变暗。A不符合题意;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原因不是因为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B符合题意;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像才可移动向视野中央,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象--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C不符合题意;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明亮视野--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 来”.诗句中描写的植物分别属于( )</p><p>A. 藻类植物裸子植物 B. 藻类植物被子植物</p><p>C. 苔醉植物裸子植物 D. 苔鲜植物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苍苔”有叶、茎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属于苔藓植物;<br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8分)根据如图有关菜豆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探究图示,回答问题(示例:Ⅱ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2/08/9946e82d/SYS201908120807056168223008_ST/SYS201908120807056168223008_ST.001.png" width="425"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发育成菜豆幼苗的结构是[ ] .</p><p>(2)使幼根不断长长的结构是菜豆根尖的 部位(用图中字母表示).</p><p>(3)将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所示)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菜豆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后,挤压塑料袋,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经叶片的[ ] 散发出来的水蒸气形成的.</p><p>(4)菜豆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于其本身所进行的 ,该生理活动进行的场所是 .</p></div></div>
<div><p>【答案】(1)4;子叶;3;胚芽;</p><p>(2)B、C;</p><p>(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④;气孔;</p><p>(4)光合作用;叶绿体.</p><p>【解析】</p><p>试题(1)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当种子萌发时,子叶里的营养物质供给胚芽、胚轴、胚根利用;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p><p>(2)我们知道根的不断生长主要在根尖,是由于C分生区不断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和B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使得根不断长长.</p><p>(3)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这样就避免了塑料袋内的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结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用手挤压塑料袋,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进入了瓶中,从而使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造成的,气体散失的门户是叶片上的气孔.</p><p>(4)菜豆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有机物来自于其本身所进行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知识后,小王同学对自家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绘图如下,请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3de0331d/SYS201712302345241464220197_ST/SYS201712302345241464220197_ST.001.jpeg" width="130" height="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稻属于__________。</p><p>(2)该食物网包含________条食物链。</p><p>(3)图中螟虫与田鼠之间是________关系。</p><p>(4)若人为大量捕杀青蛙、麻雀,导致虫灾爆发,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p> </p></div></div>
<div><p>【答案】(1)生产者;</p><p>(2)4;</p><p>(3)竞争;</p><p>(4)自动调节</p><p>【解析】</p><p>试题分析:(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本题图中有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p><p>(2)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水稻→田鼠→蛇,②水稻→麻雀→蛇,③水稻→螟虫→麻雀→蛇,④水稻→螟虫→青蛙→蛇;</p><p>(3)消费者有田鼠、麻雀、青蛙、蛇、螟虫.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在该生态系统中螟虫与田鼠都以水稻为食,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p><p>(4)若人为大量捕杀青蛙、麻雀,导致虫灾爆发,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7分)我们每天要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同时也要把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这就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的关系图,其中a,b,c,d表示物质,1,23表示器官,A,B,C表示人体的系统,→表示物质的运动方向.根据图示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2/08/9946e82d/SYS201908120807057890351569_ST/SYS201908120807057890351569_ST.001.png" width="226"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是 系统,在C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主要是 .</p><p>(2)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在中含有的消化液有 </p><p>(3)若a为淀粉彻底消化后的产物,则a为 ,a进入组织细胞后,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 .</p><p>(4)人体通过B系统和皮肤将物质d排出体外,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p><p>(5)正常人形成的尿液成分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25%;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A.血细胞</p></td><td style="width:25%;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B.尿素</p></td><td style="width:25%;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C.无机盐</p></td><td style="width:25%;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D.葡萄糖.</p></td></tr></table><p> </p></div></div>
<div><p>【答案】(1)呼吸;心脏</p><p>(2)胆汁、胰液、肠液</p><p>(3)葡萄糖;能量</p><p>(4)肾脏</p><p>(5)AD</p><p>【解析】</p><p>试题(1)图中的A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系统,是呼吸系统.心脏时刻在收缩和舒张,能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p><p>(2)2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在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p><p>(3)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因此,若a为淀粉彻底消化后的产物,则a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在b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p><p>(4)人体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将物质d(水、无机盐、尿素等)排出体外,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p><p>(5)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正常人形成的尿液成分中不含有的物质是A血细胞、D葡萄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6分)2014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p><p>“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16eba04d/SYS201904280929407562962844_ST/SYS201904280929407562962844_ST.001.png" width="451"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 ] 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 ]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 ] ,形成视觉.</p><p>(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 ]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p><p>(3)通过人行横道时,由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 ] 中下行的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 ] 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完成相关运动.</p></div></div>
<div><p>【答案】(1)②晶状体;④视网膜;Ⅲ;视觉中枢;</p><p>(2)6耳蜗;</p><p>(3)A白质;d传出神经</p><p>【解析】</p><p>试题(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p><p>(3)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产生运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5分)小麦是我市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如何提高小麦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和农民朋友关心的问题.小麦的抗倒伏与不抗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株抗倒伏小麦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如图图解中的两种类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2/08/9946e82d/SYS201908120807060913207283_ST/SYS201908120807060913207283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麦的亲代都是抗倒伏植株,而子代中出现了不抗倒伏植株,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p><p>(2)根据图解可以推知是 隐性性状.</p><p>(3)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写出子代的基因组成: .</p><p>(4)让子代中不抗倒伏植株自花传粉,其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概率是 .</p><p>(5)如果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的小麦新品种,请说明抗虫这种性状是否能够遗传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p><p>(1)变异;</p><p>(2)不抗倒伏;</p><p>(3)AA,Aa,aa; </p><p>(4)0;(5)能,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2/08/9946e82d/SYS201908120807060913207283_DA/SYS201908120807060913207283_DA.001.png" width="287"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试题(1)变异是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小麦的亲代都是抗倒伏植株,而子代中出现了不抗倒伏植株,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p><p>(2)、(3)生物的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与隐性之分.生物体内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时,它们就表现为显性(或隐性)性状;生物体内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则表现为显性性状.子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的,亲代的性状是显性的且是杂合的.将两株抗倒伏小麦做亲代进行杂交,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子代既有抗倒伏的,又有不抗倒伏的.因此,抗倒伏性状为显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因此亲代的基因组成Aa、Aa,子代的倒伏植株的基因组成是aa.</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2/08/9946e82d/SYS201908120807060913207283_DA/SYS201908120807060913207283_DA.002.png" width="399"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4)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小麦的抗倒伏和倒伏,是小麦的抗倒伏能力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产生的基因只有1种a,因此让子代的倒伏植株进行杂交,后代的基因组成是aa,性状是倒伏.故让子代的倒伏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几率0.</p><p>(5)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的小麦品种,抗虫这种性状能够遗传.这种性状的差异是由抗虫小麦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