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29:45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陈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3/08/e4a475d1/SYS201908130808320975133693_ST/SYS201908130808320975133693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①细胞核</p><p>B. 使细胞②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移</p><p>C. 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p><p>D. 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胞膜、細胞质、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分裂:细胞的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步骤是首先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果是动物细胞的中部向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细胞壁。</p><p>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细胞核内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再平均分配,保存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物质保持一致,A正确;在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细胞②在视野的左侧,要使细胞②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侧移到玻片,B错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母细胞的一致,C错误;细胞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紧贴着细胞壁,在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9年1月,我国科学家通过图示流程获得了有基因修饰的疾病克隆猴,开启了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下列有关疾病克隆猴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3/08/e4a475d1/SYS201908130808323327810921_ST/SYS201908130808323327810921_ST.001.png" width="320" height="3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批量克隆有利于医学实验控制变量相同</p><p>B. 移植前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由卵母细胞提供</p><p>C.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p><p>D. 性状由猕猴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基因决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克隆动物”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因此“克隆”实际上属于无性生殖。</p><p>批量化、标准化克隆有利于医学实验控制变量相同,A正确;移植前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由卵母细胞提供,B正确;克隆需要把受体的卵细胞核取出,注入到异体体细胞核中。C错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它里面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2月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嫦娥四号”携带迷你生物圈至月球,迷你生物圈内有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亳升水,以及土壤、空气和热控模块(控制温度)。其中有棉花种子发芽(如图),这是月球上首次有生物体生长,下列关于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3/08/e4a475d1/SYS201908130808325029939482_ST/SYS201908130808325029939482_ST.001.png" width="152"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果蝇、酵母属于消费者</p><p>B. 建立迷你生物圈需遵循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定律</p><p>C. 棉花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p><p>D. 该迷你生物圈结构单一、稳定性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种子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果蝇属于消费者,酵母属于分解者,A错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主要表现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错误;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C正确;该迷你生物圈结构单一、稳定性差,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3月我国科学家研发出肝癌早期筛查的技术方法,可以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筛查出患有早期肝癌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早期肝癌形成一定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吸烟有关</p><p>B. 筛查出的早期肝癌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p><p>C. 早期肝癌细胞能不间断进行分裂但不发生转移</p><p>D. 筛查出患有早期肝癌的病人有利于癌症的治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乙肝属于传染病,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传染源。</p><p>肝癌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在平时大量的吸烟喝酒,就可能会导致肝脏营养出现障碍,而且会严重影响到肝功能,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肝癌的发生。经常使用抗生素类的激素药物,就很容易导致肝功能损害而引起肝癌,A错误;肝癌属于一种内科疾病,没有传染源,不会传染的,由肝炎引起的肝癌会传染,B错误;早期肝癌细胞能不间断进行分裂并发生转移,C错误;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比例,40%的癌症患者是可以通过预防而不得癌症的,40%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20%可以带癌生存,这种4:4:2的比例充分说明了癌症早发现早诊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9年3月4日,从北京飞往洛杉矶的CA983航班经过俄罗斯上空时,机组人员突然发现了货舱的火警信息后,迫降在罗斯阿纳德尔机场,乘客们连外套都来不及穿,就从应急滑梯滑下逃生,并在冰天雪地里相拥取暖,在该事件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p><p>A. 机组人员从发现火警信息到迫降一系列行为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p><p>B. 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呼吸会变得急促,吸气时胸腔体积变小</p><p>C. 由于人体内的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下降,通过相拥取暖使体温恢复正常</p><p>D. 低温使人体消耗大量血糖来增加机体的产热,此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降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p><p>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A错误;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呼吸会变得急促,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腔体积变大,B错误;由于外界冰天雪地的环境,人的体温下降,通过相拥取暖避免体温下降过快,C错误;低温环境,人体需要消耗大量血糖来增加机体的产热,此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降低,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豆在我国各地区广泛种植。图甲是大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种子萌发后的示意图,图丙为大豆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与子叶干重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13/08/e4a475d1/SYS201908130808329333522348_ST/SYS201908130808329333522348_ST.001.png" width="478"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结构A由_____发育而来;</p><p>(2)图乙中的e是由图甲中的_____发育来的;</p><p>(3)分析丙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_____(填字母);</p><p>A.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   B.部分转化成胚根、胚芽中的有机物   C.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p><p>(4)丙图中,120小时后萌发种子干重不再持续下降的原因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3    AB    长出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    </p><p>【解析】</p><p>图甲中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5种皮,A胚。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最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为胚芽、胚轴、胚根发育提供营养物质。</p><p>(1)甲图中结构A是大豆种子的胚,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p><p>(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是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最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图乙中的e是根,由图甲中的3胚根发育而来的。(3)大豆种子的胚乳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子叶输送给胚,凡是活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种子的胚通过呼吸作用,不断分解来自胚乳的营养物质,提供萌发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一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转化成胚中的有机物。</p><p>(4)丙图中,当种子长出叶子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得以积累,种子干重不在减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年初,纪录片《风味人间》在浙江卫视热播,其中特别拍摄了一组“臭名远扬”的食物,如中国的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国外的鲱鱼罐头、臭奶酪、冰岛臭鲨鱼等。</p><p>(1)这些食物之所以闻起来“臭”,是因为食物中的发挥性有机物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到大脑,形成“气味”,完成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p><p>(2)这几种食物都是通过发酵制作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成_____等小分子,都是“鲜味”物质,当我们品尝食物时,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鲜香”了。</p><p>(3)冰岛臭鲨鱼之所以气味浓烈,是因为鱼肉中含有较多的尿素,因此,过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体_____系统的负担。</p><p>(4)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是如何成为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反射弧    氨基酸    泌尿    消化和吸收    </p><p>【解析】</p><p>(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p><p>(1)这些食物之所以闻起来“臭”,是因为食物中的发挥性有机物进入鼻腔,与嗅觉感受器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到大脑,形成“气味”,完成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p><p>(2)这几种食物都是通过发酵制作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被分解成 氨基酸等小分子,都是“鲜味”物质,当我们品尝食物时,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鲜香”了。</p><p>(3)冰岛臭鲨鱼之所以气味浓烈,是因为鱼肉中含有较多的尿素,因此,过多的食用可能增加人体泌尿系统的负担。</p><p>(4)霉苋菜梗和炸臭豆腐中含植物蛋白,是通过消化和吸转变成人体的蛋白质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九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