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25:51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希望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都属于腔肠动物的一组是(   )</p><p>A.水螅,珊瑚虫,缢蛏&#xa0;B.水螅,蚯蚓,蝗虫</p><p>C.水螅,珊瑚虫,水母&#xa0;D.水螅,海葵,水蛭</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A、水螅、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缢蛏属于软体动物,不符合题意。</p><p>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不符合题意。</p><p>C、水螅、珊瑚虫、水母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都属于腔肠动物,符合题意。</p><p>D、水螅、海葵属于腔肠动物,水蛭属于环节动物,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是下列一类动物的特征,该类动物是(  )</p><p>A.线形动物&#xa0;B.环节动物</p><p>C.软体动物&#xa0;D.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真体腔,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p><p>A、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A错误。</p><p>B、环节动物的身体细长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B正确。</p><p>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体外有外套膜,C错误。</p><p>D、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陈明在学习动物的类群时,老师指导他要学会归纳。下列属河蚌、乌贼、蜗牛共同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p><p>A.体外有壳保护&#xa0;B.体表有外套膜&#xa0;C.生活在水中&#xa0;D.行动非常缓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万多种;软体动物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得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河蚌、蜗牛、乌贼的身体柔软,用鳃呼吸,因此属于软体动物。</p><p>A、河蚌、蜗牛体外有壳保护,乌贼体外没有贝壳,A错误。</p><p>B、河蚌、乌贼、蜗牛都是软体动物,体外有外套膜,B正确。</p><p>C、河蚌、乌贼生活在水中,蜗牛生活在陆地上,C错误。</p><p>D、河蚌、蜗牛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乌贼行动并不缓慢,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与鱼类适合水中生活无关的是(    )</p><p>A.身体是流线型&#xa0;B.能在水中用鳃呼吸</p><p>C.能在水中游泳&#xa0;D.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p><p>A、鱼的体形呈流线型,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p><p>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不符合题意。</p><p>C、鱼类用鳍在水中游泳,C不符合题意。</p><p>D、鱼类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但与适合水中生活无关,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生殖方式来看,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的动物是(   )</p><p>A.青蛙&#xa0;B.蟾蜍&#xa0;C.娃娃鱼&#xa0;D.蜥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才能完成,而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摆脱了对水的限制,分析作答。</p><p>青蛙、蟾蜍、娃娃鱼等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为两栖动物。蜥蜴有坚硬的鳞片,卵生,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的限制。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动物进化过程中,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     )</p><p>A.节肢动物&#xa0;B.鱼类&#xa0;C.两栖动物&#xa0;D.爬行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p><p>(2)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p><p>A、节肢动物的体外有外骨骼,适应陆地生活,但体内无脊椎,属于无脊椎动物,错误。</p><p>B、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错误。</p><p>C、两栖动物,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因此不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错误。</p><p>D、爬行动物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因此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7/06/056b3969/SYS202006270607572333301613_ST/SYS202006270607572333301613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xa0;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p><p>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xa0;D.家鸽的呼吸方式与飞行生活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家鸽的体内有许多②气囊,这些气囊与③肺想通,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时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p><p>A、②气囊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A错误。</p><p>B、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因此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B错误。</p><p>C、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C错误。</p><p>D、家鸽的呼吸方式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利于飞行,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关节的牢固性有关的结构特点是(   )</p><p>①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有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p><p>③关节囊的外面有横跨关节的韧带  ④关节腔内有滑液</p><p>A.①②③&#xa0;B.②③&#xa0;C.①②③④&#xa0;D.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p><p>①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灵活,不符合题意。</p><p>②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③关节囊的外面有横跨关节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符合题意。</p><p>④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更加灵活,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杰屈肘搬书上楼,这时他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p><p>A.收缩,收缩&#xa0;B.收缩,舒张&#xa0;C.舒张,收缩&#xa0;D.舒张、舒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①黑猩猩钓取食物 ②小鸟喂鱼 ③刚出生的小牛会吃奶 ④出生的袋鼠会爬到育儿袋 ⑤工蜂将巢穴室内死蜂取走 ⑥菜青虫爬向卷心菜 ⑦大山雀喝牛奶 ⑧小熊骑自行车</p><p>A.①②⑤⑦⑧&#xa0;B.③④⑥&#xa0;C.④⑤⑥&#xa0;D.①⑦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②小鸟喂鱼;③刚出生的小牛会吃奶;④出生的袋鼠会爬到育儿袋;⑤工蜂将巢穴室内死蜂取走;⑥菜青虫爬向卷心菜等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①黑猩猩钓取食物;⑦大山雀喝牛奶、⑧小熊骑自行车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其具体表现有(   )</p><p>①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②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③帮助植物传粉;④生产抗生素类药物;⑤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⑥彻底分解植物枝叶;⑦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原料;⑧帮助植物传播种子</p><p>A.①②③⑤⑦&#xa0;B.①③⑤⑦⑧&#xa0;C.②③④⑥⑧&#xa0;D.①②④⑤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①②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确。</p><p>③⑧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正确。&#xa0;</p><p>⑤还可以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如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制造出人们需要的仪器和设备,正确。 </p><p>⑦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为人类提供生活原料、药用、观赏用,生产某些人类所需物质如利用乳房生物反应器生产人乳铁蛋白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确。</p><p>④⑥生产抗生素是利用的真菌,分解植物枝叶,促进物质循环的也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错误。</p><p>由上可知,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具体表现在①③⑤⑦⑧。</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利用的实例,对应有误的是(     )</p><p>A.乳酸菌——制作酸奶&#xa0;B.醋酸菌——制作泡菜</p><p>C.酵母菌——制作葡萄酒&#xa0;D.产甲烷细菌——生产沼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p><p>A、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A正确。</p><p>B、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B错误。</p><p>C、利用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酿酒,因此酵母菌--酿酒,C正确。</p><p>D、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真菌的特征的是(   )</p><p>A.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xa0;B.可以进行孢子生殖</p><p>C.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xa0;D.都是单细胞个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p><p>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异养。真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病毒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p><p>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p><p>B.病毒有杆形,球形,蝌蚪形</p><p>C.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营养分裂形成新个体</p><p>D.病毒的繁殖是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p><p>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p><p>B、病毒的形状多样,有球形的、杆形的、蝌蚪形的等,B正确。</p><p>CD、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靠自己的核酸中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C错误,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p><p>A.生物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p><p>B.生物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p><p>C.生物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p><p>D.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目、门、纲、科、属、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亲缘关系越近。</p><p>A、生物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错误。</p><p>B、生物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多,正确。</p><p>C、生物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错误。</p><p>D、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地是</p><p>A.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两种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行为类型</p><p>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p><p>C.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p><p>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A、B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A、B错误。</p><p>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C正确。</p><p>D、营社会行为的群体内有一个最占优势的“首领”,由它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经济大省,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省内曾经历过严重的蝗灾。大旱之年常有蝗灾,蝗灾是蝗虫引起的灾害。下列关于蝗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蝗虫属于动物界中数量最大最复杂、最高等的动物类群</p><p>B.蝗虫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外骨骼</p><p>C.干旱的环境适合蝗虫的繁殖和生长发育,因此蝗灾容易发生</p><p>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蝗虫的身体分为 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p><p>A、蝗虫属于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节肢动物,但不是最复杂、最高等的动物类群,A错误。</p><p>B、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B正确。</p><p>C、蝗虫生活在干旱的陆地,在比较坚实、含水量较少的土壤中产卵,因此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减少蝗灾的发生,C正确。</p><p>D、蝗虫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D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结合如图,下列有关于关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6/21/06/8dde1a6b/SYS202006210607408312144675_ST/SYS202006210607408312144675_ST.001.png" width="190"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关节面包括结构①和②</p><p>B.结构④是骨骼肌</p><p>C.结构⑤中的滑液能减少两骨间的摩擦</p><p>D.结构⑥可以缓冲运动产生的震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关节模式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窝、③关节面、④关节囊、⑤关节腔、⑥关节软骨。</p><p>A、关节面包括①关节头和②关节窝,A正确。</p><p>B、图中④是关节囊,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B错误。</p><p>C、⑤关节腔中的滑液能减少两骨间的摩擦,C正确。</p><p>D、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⑥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利用野生海水稻和多种高产优良水稻杂交培育出一种高耐盐的“海水稻”,使数亿公顷盐碱地有望成为粮仓,这主要利用了(   )</p><p>A.物种多样性&#xa0;B.生态系统多样性&#xa0;C.环境多样性&#xa0;D.遗传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的水稻是杂交的结果,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动物的多样性,意味着( )</p><p>A.禁止开发与利用动物资源&#xa0;B.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动物资源</p><p>C.不反对盲目发展与利用动物资源&#xa0;D.可以掠夺式开发动物资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就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这三个层次来进行。</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因此,保护动物多样性意味着要合理开发利用动物资源。故B的说法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p><p>(1)除了_____等少数水生种类的体毛退化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与鸟一样,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_____动物。</p><p>(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_____。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p><p>(3)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p><p>(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_____;胎生_____;牙齿有_____、_____和_____的分化。</p></div></div>
<div><p>【答案】鲸    恒温    胎生    胎生    哺乳    神经系统    毛    哺乳    门齿    臼齿    犬齿    </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p><p>(1)哺乳动物中的鲸、海豹、海狮、海象等生活在水中,不需体毛来保温,所以体毛已经退化;而其它的哺乳动物的体表都被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能够保持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p><p>(2)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这样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p><p>(3)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p><p>(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鱼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7/15/06/aac1be4a/SYS202007150607266617349082_ST/SYS202007150607266617349082_ST.001.png" width="22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写出图中下列序号的结构名称:③_____。</p><p>(2)鱼在水中活动时, [①]和[②]的活动情况是_____(选填“同时张合”或“交替张合”)。</p><p>(3)将红色西瓜汁慢慢的滴在[①]的前方,发现:红色西瓜汁的流动方向是从_____流入,_____流出。</p><p>(4)空气中氧的含量比水中氧的含量高,但是鱼离开水之后很快就会室息而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B图,找出原因:_____。</p></div></div>
<div><p>【答案】鳃丝    交替张合    口    鳃盖后缘    在水中鳃丝展开,鱼离开水后,鳃丝则相互黏结在一起,鱼会缺氧窒息而死    </p><p>【解析】</p><p>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图中①是口、②是鳃盖、③是鳃丝。</p><p>(1)由图可知,①是口、②是鳃盖、③是鳃丝。</p><p>(2)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是用鳃呼吸,呼吸过程鱼通过张口时水从口中进入通过鳃丝的毛细血管是溶解与水中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中通过鳃盖后缘流出,这样通过口与鳃盖后缘的交替张合就完成了呼吸。</p><p>(3)将红色西瓜汁慢慢的滴在①口的前方,观察红色西瓜汁流动的方向是水从口流入鳃,再由鳃盖后缘流出。</p><p>(4)鱼的鳃是鲜红的,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既多又细的鳃丝构成。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鱼在水中呼吸。当鱼离开水时,鳃丝则相互黏结在一起,几片鳃丝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就会窒息死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细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3/28/06/5263de95/SYS202003280609567067629257_ST/SYS202003280609567067629257_ST.001.png" width="500"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没有_____________;请写出图甲1的名称是_______ ;6所指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甲遇到恶劣环境时,会变成休眠体_____来度过不良环境。</p><p>(2)若以生殖方式为标准,图中的乙应和丙、丁划分为一类,因为他们都通过产生______来繁殖后代,甲则通过______来繁殖后代。</p><p>(3)乙图中吸收营养物质的是______菌丝,其直立菌丝顶端呈____状,可知它是青霉。</p><p>(4)上图中的_______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来蒸馒头做面包。</p></div></div>
<div><p>【答案】成形的细胞核    荚膜    鞭毛    芽孢    孢子    分裂    营养    扫帚    酵母菌    </p><p>【解析】</p><p>图中的甲是细菌,1是荚膜,2是细胞壁,3是DNA的集中区,4是细胞质,5是细胞膜,6是鞭毛;乙是青霉;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a是孢子、b是菌盖、c是菌褶、d是菌柄、e是菌丝。</p><p>(1)甲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属于真菌,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可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甲中的1是荚膜,6是鞭毛。当荚膜增厚的时候,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p><p>(2)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属于真菌,都是靠孢子来繁殖后代,图丁中的a就是散落的孢子。甲细菌进行分裂生殖。</p><p>(3)乙图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囊呈扫帚状,因此是青霉。细胞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靠营养菌丝来获取营养物质,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p><p>(4)丙酵母菌能进行发酵,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认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p><p>(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p><p>①乱砍滥伐 ②滥捕乱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物种入侵</p><p>A.生活在西藏、新疆、青海三省的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填序号)。</p><p>B.武汉市东湖,在20世纪后期的近20-30年间,原有的60多种鱼已难见到,原因是_____(填序号)。</p><p>(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p><p>我国建立了_____自然保护区;我国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_____,_____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p></div></div>
<div><p>【答案】②    ②③    长白山    斑头雁    棕头鸥    </p><p>【解析】</p><p>(1)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br />(2)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据此答题。</p><p>(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①乱砍滥伐 ②滥捕乱杀 ③环境污染 ④外来物种入侵。</p><p>A、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②滥捕乱杀。</p><p>B、乱捕滥杀如武汉市东湖,在20世纪后期的近20-30年间,原有的60多种鱼已难见到。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最终进入东湖,东湖水质严重退化。因此原有的60多种鱼已难见到的主要原因是:②滥捕乱杀和③环境污染。</p><p>(2)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地区,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达20多万公顷,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鸟岛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青海东部的湿地,青海湖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封闭特大微咸水湖,保护区是湖中几个岛屿(海心山、三块石、海西皮岛、沙岛和蛋岛)组成,环湖分布着沼泽地和大片湿地草甸。 自然和文化价值都很高,游客可在夏季观鸟。青海湖和沿湖周围有鸟类162种,水禽候鸟,主要为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等10余种鸟,其中繁殖鸟类最大的种群有:棕头鸥、鱼鸥、斑头雁和鸬鹚。该地还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秋两季,大量的水禽都来此栖息和停歇。</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希望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