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24:05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p><p>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p><p>C. 生物都能繁殖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生物都能繁殖,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3f726cc3/SYS201904161037095986825603_ST/SYS201904161037095986825603_ST.001.jpeg" width="480"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1和4    B. 2和6    C. 3和4    D. 1和6</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2、3没有螺纹,是目镜;4、5、6有螺纹,是物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就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就越大。要使视野中细胞的体积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和目镜,即选择3号目镜和4号物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p><p>A.大光圈,凹面镜&#xa0;B.大光圈,平面镜</p><p>C.小光圈,凹面镜&#xa0;D.小光圈,平面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p><p>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光线较弱应该用凹面镜、大光圈。故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p><p>A. b    B. p    C. d    D. q</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则污点在( )</p><p>A. 目镜上    B. 物镜上    C. 玻片上    D. 反光镜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光是透过玻片标本、物镜和目镜才到达人眼的,所以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在实验中移动物镜和玻片污点都不动,这就排除了污点在物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目镜上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p><p>A. 擦→取→滴→放→盖→染</p><p>B. 取→擦→滴→放→染→盖</p><p>C. 擦→滴→取→放→盖→染</p><p>D. 擦→滴→取→放→染→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简单步骤为:擦、滴、撕、展、盖、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洗涤剂对人体细胞有损害,它主要是直接损伤了人体皮肤细胞的</p><p>A. 细胞壁&#xa0;B. 细胞膜&#xa0;C. 细胞质&#xa0;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重点是细胞膜的作用,同时要了解洗涤剂中的蛋白酶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p><p>A、人体皮肤细胞结构无细胞壁,不符合题意;</p><p>B、细胞膜在人体皮肤细胞结构的最外层,洗涤剂中一般都添加了一些蛋白酶,会对细胞膜具有溶解作用,从而直接破坏细胞膜,使其失去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符合题意;</p><p>C、D、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膜内,受细胞膜保护,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细胞分裂可以无限制进行</p><p>B. 细胞核内染色体均匀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p><p>C. 细胞分裂受细胞中遗传物质控制</p><p>D. 细胞分裂能使细胞的数目增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很小,细胞开始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后,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能无限分裂的细胞是癌细胞。故A错误。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故B、D正确。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都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控制,故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学家利用人体干细胞培养出人的心肌细胞,这种技术最关键的步骤是诱导干细胞</p><p>A. 分裂&#xa0;B. 分化&#xa0;C. 生长&#xa0;D. 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p><p>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是来自中胚层,但是,后来红细胞能够合成血红蛋白,而心肌细胞则能够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这两种细胞的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是利用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使胚胎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出人类需要的心肌细胞。</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胃病的人会出现胃疼、胃痉挛,甚至胃出血等症状,这说明胃可能含有哪几种组织</p><p>A. 神经组织&#xa0;B. 肌肉组织&#xa0;C. 结缔组织&#xa0;D. 以上几种都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胃是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据此答题。</p><p>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p><p>由以上可知:胃疼是神经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说明有神经组织,胃痉挛是构成胃壁的肌肉在收缩和舒张,说明有肌肉组织,胃出血,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这说明胃含有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就是</p><p>A.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xa0;B. 地球表面各种生物及其共存的环境</p><p>C.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xa0;D. 地球上全部适合生存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p>通过分析可知,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生态系统,因此是最大的。</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p><p>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根据描述的特征,来进行植物类群的判断.前提是知道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p><p>解: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含有叶绿素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藻类植物虽然一般个体较小,但分布在地球上广大的水域,总体数量庞大,大气中氧气的90%来自于藻类植物.</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均属于祼子植物特征的是</p><p>①有发达的根、茎和叶  ②有花、果实和种子  ③种子祼露  ④种子不祼露  ⑤有果皮  ⑥无果皮</p><p>A.①②③&#xa0;B.①④⑤&#xa0;C.②③⑥&#xa0;D.①③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裸子植物有发达的根、茎、叶,无果实,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p><p>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能够产生种子,胚珠是裸露的,没有子房壁包被着,无果实形成,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可见①③⑥是正确的。</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练习徒手切片时,右手要捏紧两片并排的刀片,主要目的是</p><p>A. 防止刀片从手中滑脱&#xa0;B. 防止刀片划伤其他同学</p><p>C. 使切下的材料足够薄&#xa0;D. 便于迅速地来回切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徒手切片的制作过程是: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p><p>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练习徒手切片时,右手要捏紧两片并紧的刀片的主要目的是使切下的材料足够薄,便于观察。</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8/08/c81ec94f/SYS202001280813010530295893_ST/SYS202001280813010530295893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蒸腾作用&#xa0;B. 运输作用&#xa0;C. 吸收作用&#xa0;D. 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是考查的是植物体重量减少的原因,要同时考虑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p><p>植物放在阳光下,同时进行三种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重量变化不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重量变化也不大;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因为它要:①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②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③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所以此装置的重量减轻主要是蒸腾作用造成的。</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剪掉一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p><p>A. 移栽方便    B. 降低光合作用</p><p>C. 降低呼吸作用    D. 减少水分的蒸腾</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    )</p><p>A.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xa0;B. 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p><p>C.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xa0;D. 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从光合作用的过程、蒸腾作用的意义来思考。</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叶片的主要功能是(  )</p><p>A. 吸收水分,运输有机物    B. 制造有机物,蒸腾水分</p><p>C. 贮藏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    D. 运输有机物和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叶片的结构和主要功能,理解作答。</p><p>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门户,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通过气孔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光合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产生氧气,所以说叶片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p><p>①将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   ③将一片天竺葵叶片的部分用黑纸片遮盖   ④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盖的叶片取下并去掉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p><p>A. ③②⑤①④⑥&#xa0;B. ④③②⑤①⑥&#xa0;C. ②③④⑤①⑥&#xa0;D. ④③⑤②⑥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实验步骤:</p><p>(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p><p>(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p><p>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p><p>(4)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p><p>(5)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p><p>(6)观察: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p><p>分析现象,实验结论: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p><p>由此可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②⑤①⑥。</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它的“车间”是(  )</p><p>A.叶片  B.叶柄  C.叶肉细胞    D.叶脉</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车间”是叶肉细胞、叶绿体相当于生产东西的“机器”。而叶绿体存在于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所以一个个的叶肉细胞就相当于一个个的“车间”。利用的能量是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所以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p><p>A. 光&#xa0;B. 氧气&#xa0;C. 水&#xa0;D. 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光。</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包含两个方面的转化,正确的是</p><p>①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水变成了淀粉   ②水变成了氧气和淀粉   ③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④光能转变成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⑤光能被氧气带走   ⑥光能变成热能散发</p><p>A. ①⑥&#xa0;B. ②⑤&#xa0;C. ③④&#xa0;D. ③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完成了两个转化,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p><p>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8/08/c81ec94f/SYS202001280813024482248718_DA/SYS202001280813024482248718_DA.001.png" width="305" height="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由公式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一)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它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为生物呼吸利用。(二)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见光合作用包含的两个方面的转化是③④。</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农业生产上能有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p><p>A. 及时排涝&#xa0;B. 及时松土&#xa0;C. 带土移栽&#xa0;D. 合理密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间作套种、合理密植。</p><p>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p><p>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而农田水淹后,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不符合题意;</p><p>B、及时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不符合题意;</p><p>C、根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和幼根,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一个土坨,这样可以保护根毛和幼根不受到损伤,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不符合题意;</p><p>D、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8/08/c81ec94f/SYS202001280813032389235965_ST/SYS202001280813032389235965_ST.001.png" width="324"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染色时所用的染液都是____。</p><p>(2)在对光的过程中,依次转动的结构有____、转换器、遮光器和____,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p><p>(3)若要使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____。若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为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____移动到视野中央。如果发现细胞过小,应调节[ ]____,转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____(填“亮”或“暗”)。</p><p>(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上图中的____(填A或B),细胞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____。[ ]____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活动细胞内不停流动的结构是[ ]____。</p></div></div>
<div><p>【答案】清水    生理盐水    碘液    粗准焦螺旋    反光镜    ⑥细准焦螺旋    右上方    ①转换器    暗    B    2细胞膜    4细胞核    6细胞质    </p><p>【解析】</p><p>图中各结构名称为:1细胞壁、2细胞膜、3液泡、4细胞核、5叶绿体、6细胞质;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p><p>(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染色时所用的染液都是碘液,便于观察。</p><p>(2)在对光的过程中,依次转动的结构有粗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和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p><p>(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如果发现细胞过小,应调节[①]转换器,换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p><p>(4)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A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A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B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细胞结构中,2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4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活细胞内不停流动的结构是6细胞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植物体的部分生理过程和结构层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8/08/c81ec94f/SYS202001280813035822493087_ST/SYS202001280813035822493087_ST.001.png" width="335" height="1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甲图中a过程表示____,b过程表示____。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变化且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____,细胞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子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____。</p><p>(2)丁的根尖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____。叶肉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能储藏营养物质,属于____。</p><p>(3)由不同的组织构成了____,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没有____这一层次。</p><p>(4)图中的丁植物能产生种子,属于____植物。绿色植物的类群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是____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____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都能产生孢子的植物类群有____植物、苔藓植物和____植物。</p></div></div>
<div><p>【答案】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核    相同    分生组织    营养组织    器官    系统    种子    藻类    苔藓    藻类    蕨类    </p><p>【解析】</p><p>(1)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两个新的细胞的过程。</p><p>(2)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新形成的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发生了改变,继而功能上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这个过程即是细胞分化。</p><p>(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解答即可。</p><p>(1)甲图中a过程表示细胞分裂,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进行分裂时,首先变化且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细胞核,细胞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子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相同。</p><p>(2)丁的根尖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构成的组织,叫做分生组织。叶肉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能储藏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p><p>(3)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p><p>(4)图中的丁植物能产生种子,属于种子植物。绿色植物的类群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是藻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苔藓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都能产生孢子的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div>

    题型: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甲)。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图乙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20/01/28/08/c81ec94f/SYS202001280813038905496059_ST/SYS202001280813038905496059_ST.001.png" width="302"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量筒中滴加油滴,并让油滴铺满水面的目的是防止量筒内水分____,影响实验效果。</p><p>(2)实现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gt;”连接),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p><p>(3)植物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乙中的[ ]____散失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____(填“上”或“下”)表皮。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仅能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还能促进水分和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p><p>(4)图乙中的结构是____,细胞排列紧密,属于保护组织。由于结构____含有叶绿体,因而使得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____,制造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吗    叶的数量    蒸发    A&gt;B&gt;C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4气孔    下    水分    无机盐    表皮    叶肉细胞    光合作用    </p><p>【解析】</p><p>(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3)观图可知:1 表皮、2是叶肉细胞、3是叶脉、4是气孔,解答即可。</p><p>(1)题中A、B、C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观察三个装置中液面的下降情况。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叶片是否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该实验中A枝条有叶片,B枝条没有叶片,C没有叶片,因此变量是叶的数量;量筒中滴加油滴并让油滴铺满水面的目的是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影响实验效果。</p><p>(2)A、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的数量,A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快,B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慢、C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最慢。因此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gt;B&gt;C,原因是,A枝条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散失的水分是来自量筒中的水;通过实验A、B、C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p><p>(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水分通过蒸腾作用由图乙中的4气孔散发出去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植物的蒸騰作用不仅能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还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p><p>(4)图乙中的结构是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属于保护组织。由于结构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因而使得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某实验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6b10cb3e/SYS201906090824071686943292_ST/SYS201906090824071686943292_ST.001.png" width="526"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实验前,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需将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进行______。</p><p>(2)要取得科学的实验结论,除了唯一变量不同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甲、乙两装置的变量是______,甲、丙两装置的变量是______。</p><p>(3)光下几小时后,分别取下甲、乙、丙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一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______,使叶片中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是________叶,说明该叶片在光下产生了_____,同时也释放_____。</p><p>(4)对比分析甲、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比分析甲、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p>(5)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应该提供的条件是向温室中添加______,适当增加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暗处理    二氧化碳    光    隔水加热    叶绿素    甲    淀粉    氧气    二氧化碳    光    二氧化碳    光照时间    </p><p>【解析】</p><p>(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2)本题中的实验装置设置的对照实验是:甲与乙,变量是二氧化碳;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甲与丙,变量是光,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p><p>解:(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暗处理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 </p><p>(2)在实验甲、乙两装置中,叶片甲的装置内是清水,乙装置内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乙两装置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甲与丙,变量是光,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p><p>(3)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是甲,原因是见光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同时产生氧气。 </p><p>(4)甲与乙,变量是二氧化碳,比较甲与乙,甲遇碘变蓝,乙遇碘不变蓝,可得出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甲与丙,变量是光,比较甲与丙,甲遇碘变蓝,丙遇碘不变蓝,可得出结论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p><p>(5)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 </p><p>本题中的实验装置设置的对照实验是:甲与乙,变量是二氧化碳;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甲与丙,变量是光,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p><p>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