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23:20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届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说法错误的是</p><p>A. 血液属于结缔组织&#xa0;&#xa0;&#xa0;&#xa0;&#xa0;&#xa0;B. 茎的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p><p>C. 蕃茄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xa0;D. 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p><p>A.、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正确。</p><p>B、 茎的形成层,具有细胞分裂的功能,因此属于分生组织,正确。</p><p>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根、茎、叶与营养有关,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繁殖有关,是生殖器官。番茄是果实,应属于生殖器官。正确。</p><p>D、肱二头肌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组织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因此属于器官,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比较学习法是学习生物学的常用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植物类群知识,正确的是</p><p>A. 藻类植物都是单细胞水生植物    B. 石花菜和葫芦藓都有茎和叶的分化</p><p>C. 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的裸子植物    D.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属孢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藻类植物既有单细胞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等,大多是水生植物,A错误;石花菜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B错误;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的蕨类植物,C错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属孢子植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p><p>B. 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C. 防腐剂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可以大量使用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p><p>D.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有些病毒寄生在细菌细胞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A、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细菌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颜色比较单调,呈白色或黄色,真菌菌落表面粗糙,颜色较多,成黄色、褐色、红色等。A错误;</p><p>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p><p>C、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但不能大量使用,一定要符合国国家食品安全要求。C错误;</p><p>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有的细菌可以寄生在动物细胞,有的可以寄生在植物细胞中,有的可以寄生在细菌体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图示中,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图甲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025144ec/SYS201904191041275981977599_ST/SYS201904191041275981977599_ST.001.png" width="174"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b<c<a    B. a<b<c    C. a<c<b    D. c<a<b</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说明膈肌收缩下降,表明进行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B状态。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胸腔内气压小于肺内气压,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即a、b、c间的气压关系是a>b>c,即 b<c<a。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12e5e3b5/SYS201904201029352348449071_ST/SYS201904201029352348449071_ST.001.png" width="113"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p><p>B. 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p><p>C. 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p><p>D. 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可能是主动脉,也可能是肺动脉,A错误;<br />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是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br />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a处止血,C错误;<br />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某被测者血浆、原尿和尿液中P、Q两种物质的含量,那么P、Q分别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26.7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血浆</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尿</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尿液</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P</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3%</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3%</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Q</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1%</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1%</p></td><td style="width:95.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r></table><p>&#xa0;</p><p>&#xa0;</p><p>A. 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 P是葡萄糖,Q是尿素</p><p>C. 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 P是尿素,Q是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葡萄糖全部重吸收了而不重吸收尿素,故尿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为0即Q;而尿素的浓度明显增大即P。所以P是尿素,Q是葡萄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己活动、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被称为植物人。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结构是</p><p>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脊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错误;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B正确;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C错误;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植物人的脊髓已经受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p><p>①雄鸡报晓   ②鹦鹉学舌   ③蜘蛛结网   ④蜻蜓点水</p><p>⑤猴子行礼   ⑥孔雀开屏   ⑦狗钻火圈   ⑧小鼠走迷宫</p><p>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⑤⑦    C. ②⑤⑦⑧    D. ②④⑥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①雄鸡报晓、③蜘蛛结网、④蜻蜓点水、⑥孔雀开屏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而②鹦鹉学舌、⑤猴子行礼、⑦狗钻火圈、⑧小鼠走迷宫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学习行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大豆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p><p>①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胚乳    </p><p>②大豆播种前翻耕土壤的目的是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要    </p><p>③大豆的果实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和胚珠发育成的种子组成  </p><p>④大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筛管运输到其他部位    </p><p>⑤大豆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p><p>⑥适宜条件下大豆种子的胚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p><p>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子叶,①错误;</p><p>②大豆播种前翻耕土壤的目的是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要,②正确;</p><p>③大豆的果实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和胚珠发育成的种子组成,③正确;</p><p>④大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运输到其他部位,④错误;</p><p>⑤大豆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⑤正确;</p><p>⑥适宜条件下大豆种子的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⑥错误。</p><p>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叙述正确的是</p><p>A. 只有蝗虫等具有坚硬外壳的动物才具有蜕皮现象</p><p>B. 青蛙抱对后,在雌蛙体内完成受精作用</p><p>C. 桑蚕发育属于完全变态</p><p>D. 海豚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内受精、卵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哺乳动物的作用特征,结合题意分析答题。</p><p>A、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家蚕的发育要经历四次蜕皮,因此,不是只有蝗虫等具有坚硬外壳的动物才具有蜕皮现象,不符合题意。</p><p>B、青蛙抱对后,分别把精子、卵细胞排在水中,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不符合题意。</p><p>C、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符合题意。</p><p>D、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体内受精,胎生、哺乳,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p><p>A. 母体</p><p>B. 胎盘</p><p>C. 卵黄</p><p>D. 胚胎本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母体,胚胎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p><p>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里获得氧气和养料,而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卵黄。</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p><p>A. 黄色 Dd或dd    B. 红色 Dd</p><p>C. 红色 Dd或dd    D. 红色和黄色 Dd或dd</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果实的颜色由母本的基因控制,因此“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接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颜色”仍然是黄色。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接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种子胚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p><p>A.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可能的</p><p>B.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p><p>C. 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p><p>D. 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A、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A正确。</p><p>B、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B错误。</p><p>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是因为这些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适应于不同的环境和功能,因而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C正确。</p><p>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菏泽是著名的牡丹之乡,共有九大色系,十个花型, 1100多个品种,菏泽也是中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观赏基地,牡丹的种植面积、科研培植、观赏出口当称世界之最。 这充分体现了</p><p>A. 生态系统多样性&#xa0;B. 物种多样性</p><p>C. 基因多样性&#xa0;D. 生活环境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菏泽牡丹品种繁多共有九大色系,十个花型, 1100多个品种这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p><p>B.生物要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而进行斗争</p><p>C.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p><p>D.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p><p>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回答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7/08/62c5bd31/SYS201908270809032837352844_ST/SYS201908270809032837352844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是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观察到清晰物象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 ___________。</p><p>(2)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__方移动。   </p><p>(3)某同学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后,把显微镜移到同桌面前,结果视野变暗。要想在同桌面前看清物象,最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___________和&#xa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④和①    ⑥    右上方    重新对光    清水    生理盐水    </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与实物相反,上下倒置,左右反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p><p>(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与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要使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所以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图⑥,选放大倍数最小的组合④和①。</p><p>(2)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p><p>(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所以要重新调节反光镜的角度,重新对光。</p><p>(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胀破,用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图甲表示某生长的大棚蔬菜,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丙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该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7/08/62c5bd31/SYS201908270809034556224283_ST/SYS201908270809034556224283_ST.001.png" width="588"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A、B、C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其中在细胞内始终进行,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这一过程发生在图乙的[]__________中,其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图甲中 ______________(选填导管、筛管)运输到植物所需要的各部位,大部分的水分最终通过图甲中[]__________作用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出去。</p><p>(3)据图丙分析,对大棚蔬菜采取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答出两条即可)</p></div></div>
<div><p>【答案】A呼吸作用    5线粒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导管    B蒸腾    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p><p>【解析】</p><p>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了植物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图乙中的1、2、3、4、5分别表示细胞壁、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图丙中的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限制C点光合作用强度进一步增强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低,光照强度弱。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p><p>(1)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图甲中,过程A表示植物体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植物体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是植物体始终进行的生命活动。这一过程发生在图乙的线粒体中,其表达式是: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p><p>(2)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图甲中,B表示的是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中散失到大气中,因此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大部分的水分通过气孔的张开和闭合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出去。</p><p>(3)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只有科学地认识自身结构,了解其活动规律,才能健康地生活。下面图甲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图乙是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图丙是反射弧模式图,图丁是肝、胆、胰、小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7/08/62c5bd31/SYS201908270809037368945644_ST/SYS201908270809037368945644_ST.001.png" width="562"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统计资料表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观察图甲时,圆圆同学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且内流动脉血的是[]__________。</p><p>(2)小宇同学认真观察图甲后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向心房,其原因是心室与心房之间有__________。</p><p>(3)小明同学认真分析图乙后得出的结论是,该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中的__________过程,图中的和分别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p><p>(4)在图丙中,若处损伤,其他部位正常,刺激时,病人有感觉,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缩手。</p><p>(5)在丁图中,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液体是由结构[]__________分泌后贮存在结构中;由于图中的结构[]__________有多种消化液汇集在这里,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p></div></div>
<div><p>【答案】左心室    房室瓣    吸气    胸廓和膈肌    不能    肝脏    小肠    </p><p>【解析】</p><p>如图所示,图甲中:1是主动脉、2是右心房、3是右心室、4是肺动脉、5是肺静脉、6是左心房、7是左心室。</p><p>图乙中:8模拟气管、9模拟肺、10模拟胸廓、11模拟膈肌。</p><p>图丙中:12白质、13灰质、14传出神经纤维、15效应器、16神经中枢、17传入神经纤维、18感受器。</p><p>图丁中:19是肝脏、20是胆囊、21是胰腺、22是小肠。</p><p>(1)人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其中左心房接收肺静脉注入的血液,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注入的血液;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流向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路径较长;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肺动脉,流经肺,路径较短;因此,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又比右心室壁厚。</p><p>(2)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p><p>(3)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和分别模拟的结构是胸廓和膈肌。</p><p>(4)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被破坏,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运动。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p><p>(5) 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19肝脏分泌胆汁后贮存在结构胆囊中,图中的结构22小肠有多种消化液汇集在这里,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为我市南部升钟湖湿地生态公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二表示图—中某条食物链里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16a47a6c/SYS201904141947076054128762_ST/SYS201904141947076054128762_ST.001.png" width="377"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p><p>(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一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_部分。</p><p>(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p><p>(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靑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态系统具有的____能力是有限的。</p><p>(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这样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2  非生物  草  自动调节(或调节)  分解者</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构成食物网。图一中食物链有:草→昆虫→鸟→鹰、草→昆虫→青蛙,共2条食物链。</p><p>(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所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一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非生物部分。</p><p>(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含能量最多的甲生物是草,含能量最少的丁生物是鹰,丙是鸟,乙是昆虫。</p><p>(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靑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p><p>(5)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社团的同学从农博园带回来几粒南瓜种子,播种在校园的实践活动基地,经过精心管理,南瓜如期开花结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7/08/62c5bd31/SYS201908270809040337189931_ST/SYS201908270809040337189931_ST.001.png" width="406"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同学们观察发现,图中的_____(选填“A”或“B)花是不可能结出南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瓜则是由[]__________发育成的。</p><p>(2)南瓜果实的绿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应的基因用A或a 表示)。用绿色南瓜和黄色南瓜杂交,子一代的果实既有绿色也有黄色,让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的性状表现如上图所示。南瓜果实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子二代中黄果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A    花没有雌蕊    3子房    黄色    Ⅲ    AA或Aa    </p><p>【解析】</p><p>此题考查了花的结构及功能,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据此答题。</p><p>(1)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中的A花是雄花没有子房,不可能结出南瓜的,原因是A中没有子房。开花后经过传粉与受精才能结果,南瓜则是由子房发育成的。</p><p>(2)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定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在一定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织是杂合体。图中Ⅲ子一代黄果自交产生的子二代有绿果,表面黄色是显性性状,绿色是隐性性状。因此,南瓜果实颜色的显性性状是黄色,判断的依据是Ⅲ,相应的基因用或A或a表示,则黄色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绿色的基因组成是aa,子一代遗传给子二代绿果(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子一代黄果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7/08/62c5bd31/SYS201908270809040337189931_DA/SYS201908270809040337189931_DA.001.png" width="432"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子二代中黄色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九级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