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19:23:12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p><p>A. 一山不容二虎</p><p>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C. 螳螂捕食,黄雀在后</p><p>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因此,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p><p>“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B不符合题意;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C不符合题意;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操作流程正确的是(&#xa0; &#xa0;&#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6f74acb8/SYS201904141945552733148450_ST/SYS201904141945552733148450_ST.001.png" width="527" height="1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xa0;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步。<br />一、取镜与安放,<br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br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br />二、对光,即图中的③。<br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br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br />三、观察,</p><p>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即图中的①。<br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即图中的②。<br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即图中的④。<br />四、整理<br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br />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歌赋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词能体现生物生殖现象的是(  )</p><p>A.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p><p>B.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p><p>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p><p>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鸣叫属于求偶行为,体现生物生殖现象,A符合题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B不符合题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不符合题意;落红是凋零的花瓣,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实验设计如图。三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a7e8a17/SYS201909060809508828652034_ST/SYS201909060809508828652034_ST.001.png" width="350"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p><p>B. ①③对照,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p><p>C. 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p><p>D. 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p><p>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A正确;①③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B正确;①②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C正确;②③有两个变量:唾液和咀嚼、搅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说的是不同语言刺激给人带来不同的反应,从条件反射的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与此最相符的是(  )</p><p>A. 闻到花香,顿觉心旷神怡</p><p>B. 看了一部电影,心潮澎湃</p><p>C. 看见青梅,津液顿生</p><p>D. 红灯停,绿灯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非条件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形成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人类特有的反射是由语言中枢参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是由语言中枢参与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p><p>闻到花香,顿觉心旷神怡、看见青梅,津液顿生、红灯停、绿灯行这些反射活动都是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射,而“看了一部电影,心潮澎湃”是由语言中枢参与的条件反射,与题干中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最相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乙代表某结构,甲、丙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a0;&#xa0;&#xa0;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58a326d8/SYS201901041731443975494148_ST/SYS201901041731443975494148_ST.001.png" width="240" height="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乙表示骨骼肌,则丙内二氧化碳含量增加</p><p>B. 若乙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丙内流静脉血</p><p>C. 若乙表示小肠,则饭后丙内葡萄糖含量增加</p><p>D. 若乙是胰岛,则饭后丙内胰岛素含量会增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若乙表示骨骼肌,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进行了物质交换,则Ⅲ中变为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的静脉血,A正确;<br />如果乙为肺部的毛细血管,甲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丙是肺静脉,丙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B错误;<br />若乙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葡萄糖含量增加,C正确;<br />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C流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所以血管丙内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p><p>A. 红色,dd,Dd 或 DD</p><p>B. 黄色,dd,Dd 或 dd</p><p>C. 红色,Dd,Dd 或 dd</p><p>D. 黄色,Dd,DD 或 dd</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br />(2)“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则红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果皮黄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br />(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11079787/SYS201906070826488629615020_DA/SYS201906070826488629615020_DA.001.png" width="386"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可知,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p><p>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是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br />“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形成种子胚的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7/08/11079787/SYS201906070826488629615020_DA/SYS201906070826488629615020_DA.002.png" width="244"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Dd或dd。 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Dd或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p><p>A. 非处方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p><p>B.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的比例交替进行</p><p>C. 2010年,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将心肺复苏的顺序制定“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p><p>D. 发现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考查的是用药与急救,根据用药与急救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p><p>A、非处方药是指不需凭医师的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药品说明书服用的药物,简称是OTC,用药之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要求使用。A正确;</p><p>B、心肺复苏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B正确;</p><p>C、心肺复苏的顺序为CAB:Compressions(胸外心脏按压)→Airway(开放气道)→Breathing(人工呼吸),C错误;</p><p>D、发现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将患者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证据中,不支持两种动物间存在亲缘关系的是</p><p>A. 鹰的翅膀的骨酪与马的前肢骨酪相似</p><p>B. 人类的胚胎和鲸的胚胎早期发育很相似</p><p>C. 黑猩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相同</p><p>D. 海狮和海豹的形态很相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两种动物间是否存在亲缘关系,就看二者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有无相同点。相同点越多,亲缘关系越近。</p><p>A、鹰的翅膀的骨酪与马的前肢骨酪相似,这属于结构上的相似点,说明二者具有亲缘关系。</p><p>B、人类的胚胎和鲸的胚胎早期发育很相似,这属于结构和功能相似,说明二者具有亲缘关系。</p><p>C. 黑猩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相同,这属于结构上的相似点,说明二者具有亲缘关系。</p><p>D. 海狮和海豹的形态很相似,外形相似,是因为二者的生活环境相似,为了适应环境的结果,不能说明二者具有亲缘关系。</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d515ecd8/SYS201904171036346737981069_ST/SYS201904171036346737981069_ST.001.png" width="357"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p><p>B. 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p><p>C. 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p>D. 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塑料袋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袋内,木条复燃,B正确;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使燃烧的蜡烛熄灭,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绿色植物、花、果实和种子的表述,有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6f74acb8/SYS201904141945561711581309_ST/SYS201904141945561711581309_ST.001.png" width="449"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甲中的①由图丁中的②发育而来</p><p>B. 图丙中的①由图乙中的⑥发育面来</p><p>C. 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p><p>D. 压榨的大豆油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图甲中①叶、②茎、③根;图乙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图丙中①果皮、②种子;图丁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p><p>图甲中的①叶是由图丁中的②胚芽发育而来的,A正确;<br />图丙中的①果皮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壁发育面来,B错误;<br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C正确;<br />④是子叶,大豆的子叶是2片,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所以大豆油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的同学认为金鱼藻属于藻类植物,小明认为属于被子植物,下列事实中能够支持小明观点的是</p><p>A. 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 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p><p>C. 金鱼藻有种子    D. 金鱼藻能开花、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金鱼藻能开花、结果,因此属于被子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3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到盛水烧杯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442381563001_ST/SYS201904151038442381563001_ST.001.png" width="126"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利用该装置可探究水分和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p><p>B. 该装置中①和③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p><p>C. 该装置中①和②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p><p>D. 该装置中种子数量太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①和②唯一变量是水分,②和③唯一变量是空气,因此该装置可以同时探究水分、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A正确;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该装置中①和③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有两个变量:空气和水分,B错误;该装置中①和②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C正确;每组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偶然性大,实验结论不科学,所以该装置中种子数量太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下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450579751420_ST/SYS201904151038450579751420_ST.001.png" width="326"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1是皮肤中的感受器,位于皮肤的表皮层</p><p>B. 2、4属于周围神经系统</p><p>C. 3是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p><p>D. 5是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皮肤中的真皮中有感觉神经末梢,所以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1位于皮肤的真皮层中,A错误;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图中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脊髓发出的神经,2、4属于周围神经系统,B正确;3是脊髓灰质中的神经中枢,C错误;5是效应器,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a7e8a17/SYS201909060809512891746244_ST/SYS201909060809512891746244_ST.001.png" width="420"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p><p>(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能力。</p><p>(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p><p>(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它通过生理过程_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p></div></div>
<div><p>【答案】生态因素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自动调节    蛇    捕食和竞争    生产者    ②    碳﹣氧平衡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p><p>(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5)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解答即可。</p><p>(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p><p>(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p><p>(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草。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此生物与鹰存在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p><p>(4)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它通过生理过程②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艾滋病病毒(HIV)从传染病角度考虑,它属于______。它是一类不具有______结构的微生物。</p><p>(2)HV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途径传播。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______;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p><p>(3)“由于HIV的侵犯与破坏,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p><p>(4)人们常用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2017年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安全的宫颈癌疫苗,并陆续为全国各地适合的人群接种,从免疫学角度讲,注射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病原体  细胞  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皮肤和黏膜  抗原  特异性免疫</p><p>【解析】(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病毒属于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r />(2)艾滋病的病原体“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传播途径。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因此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br />(3)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r />(4)接种的宫颈癌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入人体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r />&#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种罕见的人类遗传病家族遗传图解,若相关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a7e8a17/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ST/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ST.001.png" width="270"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图中个体I1、I2和个体Ⅱ3的性状表现,可以推断该遗传病为___基因遗传病,并且携带此基因的染色体是___染色体;个体I1、I2与该遗传病相关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个体Ⅱ4、Ⅱ5含有a基因的几率都是___。</p><p>(2)如果个体Ⅱ1的基因组成是AA,则个体Ⅲ1携带a基因的几率是___;图示中Ⅲ所示个体中虽然一个患者也没有,但个体___肯定是该遗传病的隐性基因携带者。</p><p>(3)如果个体Ⅳ4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患病的儿子,则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为表现正常的女儿的可能性是___。</p></div></div>
<div><p>【答案】隐性    常    Aa、Aa    2/3    50%    Ⅲ3、Ⅲ4    25%    </p><p>【解析】</p><p>(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p><p>(1)图中I1、I2都正常,Ⅱ3患病,表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因此个体Ⅱ3的根据图中个体I1、I2和个体Ⅱ3的性状表现,可以推断该遗传病为隐性基因遗传病,并且携带此基因的染色体是常染色体。若相关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则正常的基因型是AA或Aa,患病的基因型是aa。I1、I2遗传给患病(aa)Ⅱ3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个体I1、I2与该遗传病相关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遗传图解如图1:</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a7e8a17/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DA/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DA.001.png" width="201"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1看出,正常子代个体中含有a基因的个体占2/3,因此Ⅱ4、Ⅱ5含有a基因的几率都是2/3。</p><p>(2)因为IV2、4出现患者,所以III3一定有致病基因,而这个基因一定来自Ⅱ2,所以Ⅱ2一定是Aa,遗传图解如图2:</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a7e8a17/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DA/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DA.002.png" width="154"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图2</p><p> 从遗传图解看出,个体Ⅲ1携带a基因的几率是50%;Ⅲ3、Ⅲ4肯定都正常,Ⅳ2Ⅳ4患病,因此Ⅲ3、Ⅲ4遗传给患病(aa)Ⅳ2Ⅳ4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Ⅲ3、Ⅲ4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因此,图示中Ⅲ所示个体中虽然一个患者也没有,但个体Ⅲ3、Ⅲ4肯定是该遗传病的隐性基因携带者。</p><p>(3)如果个体Ⅳ4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患病的儿子,则正常的女子遗传给患病(aa)儿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正常的女子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3:</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a7e8a17/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DA/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DA.003.png" width="154"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06/08/fa7e8a17/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DA/SYS201909060809515703567606_DA.004.png" width="228"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几率都是50%,因此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为女儿的可能性是50%,从图3看出,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为表现正常的可能性是50%,所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为表现正常的女儿的可能性是50%×50%═25%。</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九级下学期中考模拟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