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中考生物提分训练:生物与生物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p><p>A. 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p><p>B. 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p><p>C. 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p><p>D. 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错误;<br />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正确;<br />保护生物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C错误;<br />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空气污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地采用人工浮床(如图)治理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025144ec/SYS201904191041449377604859_ST/SYS201904191041449377604859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植物通过根尖分生区吸收含氮、磷等元素的污染物,净化水体</p><p>B. 植物根系上吸附的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p><p>C. 图中包括一条食物链:植物→食草鱼→野鸭</p><p>D. 人工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能防止水华</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植物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含氮、磷等元素的污染物,净化水体,A错误;植物根系上吸附的细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正确;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包括一条食物链:植物→食草鱼→野鸭,C正确;浮床通过遮挡阳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能防止水华,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 1/10,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十三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促进草原休养生息、永续发展。下图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简图,该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a2f036f8/SYS201904210923597921660340_ST/SYS201904210923597921660340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3条 B. 4条 C. 5条 D. 6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p><p>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5条: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p><p>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p><p>C. 生物都能繁殖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生物都能繁殖,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当蛇被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后</p><p>A. 草场会被破坏</p><p>B. 鹰的数量会增加</p><p>C. 鼠的数量会减少</p><p>D. 鹰的数量不会变</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生态系统就达到了生态平衡,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中,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鼠因天敌的数量减少而数量增加,鹰因食物蛇减少而数量减少,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保护环境的措施是( )</p><p>A. 回收旧纸张、旧报纸</p><p>B.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p><p>C. 垃圾分类处理</p><p>D. 毁林开荒</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我们要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入的需求。如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回收旧纸张、旧报纸、垃圾分类处理等都利于环境保护;而毁林开荒属于破坏环境的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受到环境的影响.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生物受环境影响的是( )</p><p>A. 北风吹,雁南飞 B.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p><p>C. 森林中空气湿度较大 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鸟类迁徙,这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爬出地面,是为了呼吸,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p><p>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环境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中国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群芳谱》中有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珊瑚、珊瑚虫、生石花、病毒、机器人、钟乳石都是生物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p>A. 珊瑚虫不是生物,珊瑚是生物</p><p>B. 生石花是生物,病毒不是生物</p><p>C. 智能机器人、钟乳石都是生物</p><p>D. 珊瑚虫、生石花、病毒都是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珊瑚、智能机器人、钟乳石都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生石花、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p><p>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p><p>C. 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p>D. 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A正确;“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B正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必须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动物、植物只是生物部分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食物链:乙→丁→丙→甲,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丁缺少天敌,短时间内会大量增加,而甲因缺少食物会大量减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度过不良环境的方式错误的是( )</p><p>A. 病毒-形成孢子 B. 细菌-形成芽孢 C. 种子-休眠 D. 青蛙-冬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病毒不能形成孢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故A错误;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故B正确;种子的休眠,在冷热交替的北方地区,气候条件多变,种子要经过一些时间的休眠才能萌发,主要是在秋季形成种子后到翌年春发芽,从而避免了冬天严寒的伤害。这是植物长期进化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所以种子休眠以利于适应环境,故C正确;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低,代谢减慢,因此与青蛙的冬眠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勤劳智慧的潍坊人民在生产中培育了许多优良的动植物品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p><p>A. 潍县萝卜上部皮色深绿与下部皮色嫩白是一对相对性状</p><p>B. 安丘蜜桃花两性,异花传粉坐果率高</p><p>C. 青州银瓜甜度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p><p>D. 临朐桑蚕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潍县萝卜上部皮色深绿与下部皮色嫩白仅仅是光线引起的不同,与遗传物质没有关系,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安丘蜜桃的花是两性花,既可以进行自花传粉也可以进行异花传粉,如果异花传粉传粉方式更利于获得新品种,而自花传粉坐果率更高,B错误;生长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的青州银瓜甜度更高,这是因为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强、气温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旺盛,能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就会使得更多的有机物剩余,积累在果实中,因此青州银瓜甜度更高,C正确;临朐桑蚕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成虫与幼虫的内部结构和形态差别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孪生的兄弟,生活在平原的哥哥皮肤较白,生活在高原的弟弟皮肤较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p><p>A. 水 B. 空气 C. 温度 D. 阳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同卵双生的兄弟,体内的遗传物质相同,生活在平原的哥哥皮肤较白,生活在高原的弟弟皮肤较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体内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属于不可以遗传的变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e7ce5766/SYS201904151038078553941353_ST/SYS201904151038078553941353_ST.001.png" width="241" height="1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表示生产者</p><p>B. 丙处于第二营养级</p><p>C. 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p><p>D. 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由图和分析可知,乙的有毒物质最多,属于最高级消费者,A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丙处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C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传递的效率是10%-20%,是甲→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重要成就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下列对应不相符的是( )</p><p>A. 屠呦呦﹣﹣发现并提取青蒿素 B. 孟德尔﹣﹣细胞学说</p><p>C. 王应睐﹣﹣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达尔文﹣﹣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研究中医药典籍,开创性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由单细胞动物疟疾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疾,挽救了数百万计的生命,A正确;<br />孟德尔发现遗传学基本规律,B错误;<br />王应睐,生物化学家。在完成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重大研究成果中,担任首席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生化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C正确;<br />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自然选择的规律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p><p>A. 生物的种类多,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p><p>B. 生物的种类少,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p><p>C. 生物的种类少,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强</p><p>D. 生物的种类多,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些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因此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的结构也不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所以与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多,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p><p>A. 能够生长和发育 B. 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p><p>C. 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 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反应,从而减弱蒸腾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草履虫实验,用吸管从草履虫的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是( )</p><p>A. 培养液的下层 B. 培养液的中层</p><p>C. 培养液的表层 D. 培养液的任意部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草履虫的生活需要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有丰富的氧,草履虫大多集中在培养液的表层,因此实验时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最好从表层吸取,这样能获得较多的草履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该事例可以说明( )</p><p>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这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龙凤湿地 B. 黎明湖中所有的鱼和水草</p><p>C. 燕都湖中所有的生物 D. 杜尔伯特草原上的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片森林 一块稻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选项A中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能构成生态系统。选项B还需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选项C还需非生物部分,选项D还需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可见,它们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p><p>A. 生物影响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p><p>C. 生物适应环境 D. 环境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说明环境影响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392194365775_ST/SYS201904191039392194365775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p><p>B.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p><p>C.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p><p>D. 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该生态瓶”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A正确;<br />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B正确;<br />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C正确;<br />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真菌,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哪类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p><p>A. 地形 B. 温度</p><p>C. 土壤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橘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如淮南,若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种植橘的品质不好,主要是因为北方温度较低。</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目前,我市已建成了多处湿地公园,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旅游场所,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请回答:</p><p>(1)该湿地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这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多样性。芦苇、绿藻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 。少量生活污水流入湿地会造成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后湿地可恢复正常,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大量污水流入会使湿地公园变成污水湾并难以恢复,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 。</p><p>(2)某学习小组调查了湿地中部分动物的摄食情况;轮虫主要摄食绿藻,草鱼主要摄食绿藻和黑藻,鳙鱼主要摄食轮虫,鳜鱼主要摄食草鱼和鳙鱼。</p><p>①依据调查结果判断,上述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中有 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可作为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中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 。</p><p>②若鳙鱼增重1kg,从理论上讲最少需消耗绿藻 ________kg. 如果该湿地被铅污染,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物种(或种类) 生产者 有限的 三 鳜鱼、鳙鱼 光能或太阳能 25 鳜鱼</p><p>【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p><p>(1)该湿地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这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芦苇、绿藻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大量污水流入会使湿地公园变成污水湾并难以恢复,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br />(2)①资料中的食物链:绿藻→轮虫→鳙鱼→鳜鱼;绿藻→草鱼→鳜鱼;黑藻→草鱼→鳜鱼;可见鳙鱼、鳜鱼第三营养级生物,该食物网中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br />②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若鳙鱼增重1kg,从理论上讲最少需消耗绿藻1÷20%÷20%=25kg。如果该湿地被铅污染,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鳜鱼。</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常见宠物红耳龟是一种淡水龟,原产美国。它繁殖、竞争能力强,对所柄息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宠物弃养、养殖逃逸等因素,红耳龟成为我国圾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f10d2626/SYS201904161038421739154526_ST/SYS201904161038421739154526_ST.001.png" width="311"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有_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 </p><p>(2)该食物网中,与红耳龟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_____。</p><p>(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该池塘生态系统成分简单,它的调节能力______。</p><p>(4)为减少红耳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饲养宠物红耳龟时,应避免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4 水生植物→昆虫→蛙→红耳龟(水生植物→虾→鱼→红耳龟) 虾、鱼 弱 宠物弃养(养殖逃逸)</p><p>【解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1)图中食物链有:水生植物→昆虫→蛙→红耳龟,水生植物→红耳龟,水生植物→虾→红耳龟,水生植物→虾→鱼→红耳龟,因此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水生植物→昆虫→蛙→红耳龟(或水生植物→虾→鱼→红耳龟)。<br />(2)红耳龟吃虾,属于捕食关系;红耳龟和虾都吃水生植物,属于竞争关系。红耳龟吃鱼,属于捕食关系;红耳龟和鱼都吃虾,属于竞争关系。所以该食物网中,与红耳龟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虾、鱼。<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弱。所以该池塘生态系统成分简单,它的调节能力较弱。<br />(4)为减少红耳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饲养宠物红耳龟时,应避免宠物弃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和动物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衡影响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8/10/e59f4d6d/SYS201904181034415245462191_ST/SYS201904181034415245462191_ST.001.png" width="211"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过程①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即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______,并放出______气。</p><p>(2)过程②表示动、植物的______作用,即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______,同时释放______。</p><p>(3)目前,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了温室效应。下列人类活动中,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p><p>①大力植树造林;②提倡低碳生活,如少开汽车;③发展火力发电。</p></div></div>
<div><p>【答案】 有机物(或淀粉) 氧 呼吸 水 能量 ① ②</p><p>【解析】试题(1)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2)呼吸作用能放出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p><p>(1)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则该图①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即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或淀粉),并放出氧气。</p><p>(2)图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p><p>(3)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都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绿色植被被大量破坏,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而发展火力发电不可行,会产生温室气体和烟尘,故选①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8/10/e59f4d6d/SYS201904181034411081945056_ST/SYS201904181034411081945056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1中草属于______,鼠、兔、狐属于______。</p><p>(2)写出图1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p><p>(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2中甲-丁代表草的是______,代表狐的是______。</p><p>(4)由于干旱导致草的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鼠和兔的数量也随之减少;鼠和兔数量的减少有利于草的生长,草的数量逐渐增加;草的数量增加又有利于鼠和兔的数量增加。正因为如 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p></div></div>
<div><p>【答案】 生产者 消费者 草→鼠→狐(或草→兔→狐) 甲 丁 自我调节</p><p>【解析】试题(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据此解答即可。</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1中草属于生产者,鼠、兔、狐属于消费者。</p><p>(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1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狐(或草→兔→狐)。</p><p>(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2中甲的能量最多,丁的能量最少,所以代表草的是甲,代表狐的是丁。</p><p>(4)由于干旱导致草的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鼠和兔的数量也随之减少;鼠和兔数量的减少有利于草的生长,草的数量逐渐增加;草的数量增加又有利于鼠和兔的数量增加。正因为如此,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p><p>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鱼类、虾等动物为食,通常栖息于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每年春天,江豚开始进入繁殖期,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西鄱阳湖的草洲浅滩,成了江豚抚育幼仔的重要场所。</p><p>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野外数量急剧下降。现在政府采取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有所回升。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如过往船只纷纷为长江江豚主动让道,惟恐江豚受惊。</p><p>(1)根据“江豚10月生产,每胎产1仔”可判断长江江豚在动物类群中属于______。</p><p>(2)“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豚的这些行为从行为方式(类型)上划分属于______行为。</p><p>(3)鄱阳湖草洲浅滩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______。</p><p>(4)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 哺乳类 繁殖 光合作用 较弱 基因</p><p>【解析】试题(1)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2)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1)哺乳类具有胎生、哺乳,体内有膈,体表被毛等特征,江豚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纲动物。</p><p>(2)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豚的这些行为从行为方式(类型)上划分属于繁殖行为。</p><p>(3)在鄱阳湖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其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因为森林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较弱,原因是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p><p>(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p></div>
页:
[1]